实施“质量工程” 贯彻“2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2月28日
  新学期伊始,我们召开“质量工程”启动会议,部署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目的在于动员各地方和高等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在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1.把握形势,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世纪之交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平凡的时期,发展气势恢弘,改革波澜壮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是1998年招生108万的5倍;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到2500万人,是1998年的4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增加,有力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我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性一步。在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高等学校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局面,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放眼几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高等教育在这几年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必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这就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提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多次强调:“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必须切实抓实抓好。”2006年5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这一战略决策,完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科学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特别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
  第一点认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内容。从历史上看,最初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职能就是人才培养,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才逐渐有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另外两个职能。高等教育的三个社会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三个方面质量的统一体。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尽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根本任务却始终没有变。当前,我国有2000多万大学生、2000余所高等学校,这些高校的类型、规模和特色有很大的不同,但无论是哪一所学校,都必须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第二点认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牢固树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是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和内在要求。通观世界高等教育,包括所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都无不把本科教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必须确立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性作用。
  第三点认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责任主体在学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高等学校内部改革、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涉及高等学校外部的许多因素,但归根结底,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因此,高等学校必须以质量为生命线,以教学为中心作。
  
  3.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号文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战略抓手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快速发展过程中,质量是有保证的,总体情况是好的。教育部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特别是先后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一是2001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就加强教学工作提出了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二是2004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2005年“1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该说,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抓“质量工程”了,我们狠抓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教学名师奖”表彰,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等等。2001年的“4号文件”和2005年的“1号文件”,在高教战线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和高校按照文件要求,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决策部署,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007年“1号文件”,决定实施“质量工程”,也就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同时,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为2007年的“2号文件”,“2号文件”面向全国1000所本科院校、1000万全日制本科学生,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 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项目都是带有全局性的项目,无法依靠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力量来实现,也无法采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来实现,希望通过全国性的改革措施和激励政策,引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中央财政的投入,调动地方财政和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针对目前教学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20条的具体要求,突出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目的是在“质量工程”抓好提高质量关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覆盖“面”上整体推进。
  “质量工程”和“2号文件”,点面结合,相辅相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全面实施“质量工程”,认真贯彻“2号文件”,是新时期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战略抓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根据“1号文件”和“2号文件”精神,及时制定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引导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把更多精力、更多财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全面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努力开创新时期本科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坚决把教学质量抓上去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高等学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按照“质量工程”和“2号文件”的要求,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切实把教学质量抓上去。
  
  (一)“质量工程”和“2号文件”的基本思路
  1.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以育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未来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主渠道。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是党和人民赋予高等学校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寄予厚望,广大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广大青年学生有强烈的成才渴望,政府和群众花了那么多感情、那么多精力和那么多财力,把孩子送到高等学校,就是希望受到良好的教育。质量上去了,学生成才了,人民群众就满意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也就得到满足了。提高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涉及千家万户,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是老百姓的强烈愿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
  
  2.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必须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弱项,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克服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种障碍,改革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模式和方法,努力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必须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但是,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力加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4.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必须坚持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其物质载体,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突破口。我们已成功建立了天地一体化的CERNET网络和China Grid网格,也研制和开发出了许多优质的课件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一大批国家精品课程。而且,我们还探索出许多成功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经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是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战略选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5.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必须坚持把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改革的实践中来,真正体现“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二)“质量工程”和“2号文件”的主要任务
  在回顾过去几年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学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教学管理相当薄弱,三是教学改革亟待深入。针对这三个问题,要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加大教学投入,二是强化教学管理,三是深化教学改革。
  
  1.加大教学投入
  首先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精力投入。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工作,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把教学质量作为考核学校党政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与社会兼职的关系,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学期间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好本领,掌握真才实学。
  同时,要努力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经费投入是衡量各级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的“试金石”。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的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首先要看教学经费投入落实得怎么样。今后,高等教育经费会不断增加,各高校要把增加的经费优先用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25个亿的专项资 金支持“质量工程”,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提高本科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心和重视。但是,“质量工程”面对的是全国1000多所本科高校,1000多万在校本科生,很显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仅仅依靠中央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中央财政这次安排专项资金,主要还是起一个信号的作用、一个引导的作用、一个带动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有国家层面的“质量工程”,还要有地方层面的“质量工程”、高校层面的“质量工程”。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着激励引领和示范辐射的作用,地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着承上启下和推动放大作用,高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起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2.强化教学管理
  第一,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要通过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要通过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要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调动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教师倾心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进一步从严治教,规范教学管理。严格要求、刻苦学习、基础扎实,是我们教育的长处和优势,需要继承和发扬。当前,特别要严格教学管理,弘扬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活动和岗位职责,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第三,建立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从2003年开始,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决定实施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全面开展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估工作。教学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促进工作、重在提高质量”为指导方针,从2003至2006年,已经完成了312所高校的评估工作。实践证明,教学评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今明两年是教学评估的高峰期,将有近300所高校接受评估,任务十分繁重,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大家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的作风,团结合作,扎扎实实地做好近300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这里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要坚决防止评估中的形式主义,坚决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坚持俭朴搞评估,做到“两不”、“两请辞”:“两不”是不吃请、不受礼;“两请辞”是请辞接见、请辞汇演。对弄虚作假的学校要一票否决。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
  
  3.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第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要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要加强与产业和行业的密切联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工作。
  第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全面推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切实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国内外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第四,大力加强实践教学。要强化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继续通过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合作,巩固、扩大和发展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教授上讲台,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使青年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设一大批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要通过大家的扎实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教学投入得到很大增长。教学管理得到普遍加强。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动员起来,共同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提高质量的各项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能否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战略目标,关键看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从这点上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是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又一次检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的干部职工,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推进,狠抓落实。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科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逐步提高本地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本科教学工作。要经常了解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及时解决高校的困难。在高校领导班子配备上,要把懂教学、热爱教学工作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希望在近期,各地能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召开一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教育部今年下发的1号和2号两个文件精神,推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
  各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动员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明确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要积极发扬民主,采取各种措施,广泛调动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积极为本校教学改革献计献策。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要加强校内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协调配合,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配置到教学工作上去,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恳请社会各界理解,教学改革是一个学术性强、要求高、难度大的工作,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多宣传、报道高校在提高质量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多多宣传社会各界对提高质量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呼吁,各企事业部门、科研院所和各行业,进一步开放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实习。同时,各高校也要主动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努力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奋斗!
  
  本文为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环境虽小,但它却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氛围、教学空间等多种因素组成,利用这些教学环境因素,可以建立互动启发、平等对话的课堂环境,更好地处理课堂中的协同性,培养学生个性感悟,在有限的时间提高教与学的转化,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环境;环境协同;教学效率    本文结合“环境生态学”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正确理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情况,对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开放运行模式、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了较详细论述。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    一、实验中心建设的理念、思路、定位和目标    以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社会需求、电子信息科学发展的趋势为依据,在“科学人文环境”熏陶下,以开放实验教学为基础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集体答疑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给出了采用集体答疑方式后取得的实施效果及相配套的教学改革方案,分析了在集体答疑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示了集体答疑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环节;集体答疑    一、集体答疑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是非数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高等学校
期刊
摘 要: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而进行及时调整。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板块、继续调整课程结构比例、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和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山西大学2006级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体现了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性;实践性    作为实现
期刊
摘 要:从对全国72所高校的6988名教授、5029名学生和427名管理人员的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教授参与本科教学的比例不低,但学生的满意度很低;研究型大学比普通高校问题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评价导向和科研任务压力使教授教学态度很成问题。此外,教学辅助条件和设备也很落后。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区别对待研究型大学和普通高校,对于前者要从经费上和制度上保证科研与教学的融合
期刊
摘要: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农科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符合农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3+3+1”三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三大基础训练”、“‘三文’考核制度”、“一大测试”,通过实施该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该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健康运行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农科;实践教学;体系    多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创建研究型大
期刊
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于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南京举办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论坛。本刊选登部分主题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大学坚持的本位    关于大学理念问题  我们到底要办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从1997年到现在各个大学都在思考。一些高水平的大学都在瞄准世界一流,但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我相信100个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德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研究角度,探讨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借鉴德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经验,解决我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德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为社会上少数人服务的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15%;第二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
期刊
摘要:通过对2004年至2006年三次针对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各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同时分析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着的母语教育日益受到轻视,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亟需“法”的规定性,课程改革尚需全面展开,教育科研活动开展不足,理论研究滞后,以及需要优选教材、开发课件、打造精品、共享资源等问题。  关键词:母语教育;大学语文;现状;调查    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如何?如何应对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国际营销学”课程选择、改编及其应用外国优秀教材的教学改革实践,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改编外国优秀教材对推进教学改革和塑造课程特色具有其独特功能。在整体上塑造出以教材为媒介的国际化、以教材为导引的时代性、以教材为基础的多目标性的特色。并体现在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  关键词:外国优秀教材;国际营销学;教学改革    教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