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完兼职走路回宿舍,正好碰上高中学校下课的高峰期。人影交错,灯光明灭,我逆着拥挤的人流艰难前行,恍惚间好像看见了自己抱着一摞儿书脚步匆匆的样子。
那个时候我刚刚高三,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每天晚上也是这样走路回家。还记得冬日的夜晚特别冷,即使穿着厚重的棉衣戴着保暖的围巾,依然会感觉冷风直往身上钻。脚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了,像一坨冰块,走路的时候带着微微的痛感。
回到家用热水泡完脚,立马利索地打开床上的书桌和小台灯,把脚缩进被子里,开始和孤寂黑夜打一场持久的战役。夜在那个时候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思绪比白天更加活跃和清晰。觉得平常让我头疼不已的理综试卷也变得温和起来,做题的时候竟然不觉得难受了,反而有种淡淡的享受感。原来和心底的另一半小人握手言和,整个世界都会变得轻盈起来。
我所在的班级是学校里的实验班,各科老师都十分有经验,从我们高一刚进校开始就一直严抓我们的成绩。按理说,在全班都是成绩好的同学们的高压环境下,我的各科成绩应该不会太差。可是偏偏,我的理综成绩差到无法直视。在班里理综最高分已经上升到278分的时候,我只有可怜的132分,全班倒数第一名。成绩出来的时候,同学们全部向我看来,眼神里有冷漠的,有轻蔑的。如此差的成绩像一把刀子,带着锋利的光芒直直在我心上切开一个大口子。
我永远记得自己那一刻的感受,想逃离却又只能迎面而上。在实验班里,每一个人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不动声色地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奔跑。我也有我的骄傲,它不允许我后退,它激励着我不要被别人的目光打倒,它让我暗暗蛰伏,等待着有一天能破茧成蝶。
刚开始我几乎一颗心全部扑在了理综上。一有时间就做物理和化学题,早上捧着生物书背得摇头晃脑,逮着机会就去老师办公室请教题目。这样做确实也有点效果,我的成绩慢慢达到了180分。但是从那之后,就很难再有什么进步了。我心里虽急,可是又毫无办法。把简单些的知识点都学会,想再深入地学却连门在哪儿都找不到。
我不想停留在一个地方死磕,便减少了自己的做题量,让自己能够认真地思考一下解决现状的方案。自己迟迟想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主意,后来想到班主任带过很多届高三,肯定遇到过很多这种棘手的问题,便大着胆子去向班主任请求帮助。
那一晚,我和班主任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谈了很久,他给我提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同时也说了很多宽慰的话稳定我的心态。初冬的夜已有寒意,微凉的冷风刮在脸上,人也跟着清醒了不少。那一夜我失眠了,望着窗外遥远的灯光想了很久,觉得未来忽明忽暗,竟看不到归途。但是,我绝不能坐以待毙。
我想通了,既然我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学理综却依然没有明显的效果,那我应该转变战略。我不能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一个地方,要想让自己赢,只能多方面地寻找契机。
我不再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理综上,而是学着合理分配时间,争取挖掘出它的最大价值。
我的英語一直保持在100分左右,以前我以为足够了,现在却发现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记单词,多背短语和语法,是提高英语最保守也最有效的方法。我把从前考过的英语试卷找出来,把上面出现过的生词抄下来查好意思和用法,一到课间就抓紧分分秒秒记单词。知识的储备量大了,做题的准确率自然也跟着上来了。
语文对我来说没有难度,所以除了上课跟着老师的步伐走,我每天就是看看往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背一背文言文,保证自己的“刀”不会钝就好了。
数学让我有点头疼,高一高二的时候还能勉强维持在100分,到了高三之后却一直只有七八十分,考试的时候不是这个地方粗心大意失荆州,就是那个地方确实是束手无策。想把数学提上来,只能拼命做题了。但是为了保证效率,我并没有盲目做题,而是挑出自己的知识漏洞,有针对性地做题。彼时已经是三月末了,距离高考不足80天,我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看到效果,力求事半功倍。
理综我也不是全部放弃了,毕竟它有那么多分摆在那儿。我只能更加勤快地往理综老师那儿跑,希望自己能在老师的熏陶下开点窍。
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不再急于求成,努力保持自己对待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个世界上能够兼顾方方面面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要能够守好自己的那一方阵地就已足够。只要我踏踏实实地努力了,无论结果是什么,我都欣然接受。
时光流转,高考犹如一个抱着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踏着轻轻的脚步走到所有高三学子的面前。
因为我就在本校区高考,免去了一切奔波和疲惫,所以相较于那些要去其他学校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那两天我过得轻松很多。待在熟悉的环境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休息,吃着妈妈做的饭菜,心态很稳,平静又淡然地走过高考。
7月初查成绩,理综229分,语文121分,数学103分,英语135分,总分588分。我长舒了一口气,再抬头去看窗外的天空时,连天上的云都好似比往常飘逸了几分。
如今,不知不觉间来到这个城市已经一年有余了,渐渐由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几乎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路通向的目的地。原来要融入一座城市,比想象中要容易很多。
我依然会想起高三的日子。那段逆风前行艰难无比的时光,就像一颗朱砂痣刻在我的心头,让我永远不忘前行。
生活就是这样,永远没有终点,这一个地方结束了,又会从下一个地方重新启程。不惧远方,不念过往,我们只管一直向前走就好了。我始终坚信,前方的路,永远是坦荡而光明的。
那个时候我刚刚高三,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每天晚上也是这样走路回家。还记得冬日的夜晚特别冷,即使穿着厚重的棉衣戴着保暖的围巾,依然会感觉冷风直往身上钻。脚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了,像一坨冰块,走路的时候带着微微的痛感。
回到家用热水泡完脚,立马利索地打开床上的书桌和小台灯,把脚缩进被子里,开始和孤寂黑夜打一场持久的战役。夜在那个时候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思绪比白天更加活跃和清晰。觉得平常让我头疼不已的理综试卷也变得温和起来,做题的时候竟然不觉得难受了,反而有种淡淡的享受感。原来和心底的另一半小人握手言和,整个世界都会变得轻盈起来。
我所在的班级是学校里的实验班,各科老师都十分有经验,从我们高一刚进校开始就一直严抓我们的成绩。按理说,在全班都是成绩好的同学们的高压环境下,我的各科成绩应该不会太差。可是偏偏,我的理综成绩差到无法直视。在班里理综最高分已经上升到278分的时候,我只有可怜的132分,全班倒数第一名。成绩出来的时候,同学们全部向我看来,眼神里有冷漠的,有轻蔑的。如此差的成绩像一把刀子,带着锋利的光芒直直在我心上切开一个大口子。
我永远记得自己那一刻的感受,想逃离却又只能迎面而上。在实验班里,每一个人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不动声色地在向着自己的目标奔跑。我也有我的骄傲,它不允许我后退,它激励着我不要被别人的目光打倒,它让我暗暗蛰伏,等待着有一天能破茧成蝶。
刚开始我几乎一颗心全部扑在了理综上。一有时间就做物理和化学题,早上捧着生物书背得摇头晃脑,逮着机会就去老师办公室请教题目。这样做确实也有点效果,我的成绩慢慢达到了180分。但是从那之后,就很难再有什么进步了。我心里虽急,可是又毫无办法。把简单些的知识点都学会,想再深入地学却连门在哪儿都找不到。
我不想停留在一个地方死磕,便减少了自己的做题量,让自己能够认真地思考一下解决现状的方案。自己迟迟想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主意,后来想到班主任带过很多届高三,肯定遇到过很多这种棘手的问题,便大着胆子去向班主任请求帮助。
那一晚,我和班主任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谈了很久,他给我提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同时也说了很多宽慰的话稳定我的心态。初冬的夜已有寒意,微凉的冷风刮在脸上,人也跟着清醒了不少。那一夜我失眠了,望着窗外遥远的灯光想了很久,觉得未来忽明忽暗,竟看不到归途。但是,我绝不能坐以待毙。
我想通了,既然我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学理综却依然没有明显的效果,那我应该转变战略。我不能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一个地方,要想让自己赢,只能多方面地寻找契机。
我不再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理综上,而是学着合理分配时间,争取挖掘出它的最大价值。
我的英語一直保持在100分左右,以前我以为足够了,现在却发现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记单词,多背短语和语法,是提高英语最保守也最有效的方法。我把从前考过的英语试卷找出来,把上面出现过的生词抄下来查好意思和用法,一到课间就抓紧分分秒秒记单词。知识的储备量大了,做题的准确率自然也跟着上来了。
语文对我来说没有难度,所以除了上课跟着老师的步伐走,我每天就是看看往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背一背文言文,保证自己的“刀”不会钝就好了。
数学让我有点头疼,高一高二的时候还能勉强维持在100分,到了高三之后却一直只有七八十分,考试的时候不是这个地方粗心大意失荆州,就是那个地方确实是束手无策。想把数学提上来,只能拼命做题了。但是为了保证效率,我并没有盲目做题,而是挑出自己的知识漏洞,有针对性地做题。彼时已经是三月末了,距离高考不足80天,我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看到效果,力求事半功倍。
理综我也不是全部放弃了,毕竟它有那么多分摆在那儿。我只能更加勤快地往理综老师那儿跑,希望自己能在老师的熏陶下开点窍。
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不再急于求成,努力保持自己对待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个世界上能够兼顾方方面面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要能够守好自己的那一方阵地就已足够。只要我踏踏实实地努力了,无论结果是什么,我都欣然接受。
时光流转,高考犹如一个抱着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踏着轻轻的脚步走到所有高三学子的面前。
因为我就在本校区高考,免去了一切奔波和疲惫,所以相较于那些要去其他学校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那两天我过得轻松很多。待在熟悉的环境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休息,吃着妈妈做的饭菜,心态很稳,平静又淡然地走过高考。
7月初查成绩,理综229分,语文121分,数学103分,英语135分,总分588分。我长舒了一口气,再抬头去看窗外的天空时,连天上的云都好似比往常飘逸了几分。
如今,不知不觉间来到这个城市已经一年有余了,渐渐由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几乎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路通向的目的地。原来要融入一座城市,比想象中要容易很多。
我依然会想起高三的日子。那段逆风前行艰难无比的时光,就像一颗朱砂痣刻在我的心头,让我永远不忘前行。
生活就是这样,永远没有终点,这一个地方结束了,又会从下一个地方重新启程。不惧远方,不念过往,我们只管一直向前走就好了。我始终坚信,前方的路,永远是坦荡而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