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逼近年关,经济收官战已经打响,形势仍然非常困难,未见起色。在房地产投资依旧低迷,而基建投资暂时不济的情况下,年底这一经济结局就已注定。
CPI逐渐向“1时代”迈进,PPI延续40多个月负增长,通缩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不仅中国经济面临巨大困难,整个新兴市场国家都步履维艰,进而严重地拖累着全球经济的复苏。OECD最近把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至2.9%,这是2009年以来最低的全球经济增速,并警告称,全球贸易已经危险地降至全球衰退时的水平。
由于10月份美国就业数据大幅好于预期,市场对年底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大幅升温。但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不会因为一个单一的数据就做出加息的决定,全球经济环境和美国国内经济变化、通胀的形势以及政治选举可能都会左右美联储的决定。
房地产改善希望黯然
二季度以来房地产销售的改善,一度让人们燃起了希望。大家都期盼,这种销售回暖可以持续,或许能够重复过去的规律,逐步带动房地产投资的恢复。
不过,最近的房地产数据正在浇灭这种希望和期盼。
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房地产销售增速的改善在10月份停止了。1-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48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销售额64790亿元,增长14.9%,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
销售的回暖完全没有传导到投资端,房地产企业只是借此消化库存,并没有增加投资。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增速比1-9月份下降0.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单月同比负增长。
房地产盼头没有了,整个投资继续下行也就在所难免了。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4742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与1-9月份持平;但基建投资有些乏力,同比增长17.4%,增速比1-9月下降0.6个百分点。
工业仍然在低位运行。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9月下降0.1个百分点;1-10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只有6.1%,比2014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
外需的情况仍在继续恶化,全球经济状况没有改观,月度贸易顺差被动再创历史新高。10月份出口同比下滑6.9%,比9月下降3.2个百分点;对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等国家的出口都是负增长。
10月进口同比下降18.8%,虽然比9月略上升1.6个百分点,但仍处在非常低的水平;10月贸易顺差616亿美元,创出月度贸易顺差的新高。
猪价褪去,通缩浮现
实际上,中国经济早已深陷通缩之中,只是粮食价格的扰动,使CPI仍然维持在1.5%左右,迷惑了大家的眼睛。
随着猪肉价格高峰过去,食品价格增速的下滑,通缩的镜像浮出水面。10月份CPI下滑至1.3%,比9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增长1.9%,比9月大幅下降0.8个百分点,是CPI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非食品CPI同比增速已经下降到0.9%。用不了多久,CPI就会进入“1时代”。
如果不是机械地从CPI看待通胀的话,中国目前的通缩形势已经比2009年金融危机时,甚至比1997年至2001年期间更加严重。
财政政策是关键
在经济不断下行之际,货币政策放松是必须的,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毕竟货币政策的疗效比较慢,在病情轻微的时候可以慢慢调理,如今经济病痛已不轻,需要更有效的措施。
在过去两年里,政策上更多是依靠货币政策的放松来应对实体经济的下滑,而财政政策的力度非常有限。
不过,现在呼吁加大财政政策力度的声音越来越多,未来将会成为稳增长的最核心力量。近期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明确表示,3%的赤字率和60%的债务率红线标准是否科学值得探讨,这两者的僵化不利于经济增长和改革。
实际上,这些年中央财政赤字一直保持在2%左右的极低水平,2015年的赤字占GDP的比重目标只有2.3%。
由于经济下行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减少,即使财政支出保持原有的水平,财政赤字也会被动的增加,在考虑财政政策是否更加积极时,还需要刨除这一“自动稳定器”的效应。估计近一两年财政赤字的缓慢提高只能覆盖这种赤字被动上升的影响,根本没有“积极”可言。
可以对比一下,金融危机中的美国才是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到10%,而且连续几年维持在6%以上。而且在财政政策上美国是减税和扩大支出并举,2009年2月,奥巴马实施了800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中35%是减税、65%是增加支出。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由于近期公布的10月份美国就业数据非常靓丽,市场对美联储在12月份加息的预期明显升温。
10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达27.1万,比9月份几乎翻了一倍,失业率也从9月的5.1%下降到5%,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失业率水平。
受到欧洲扩大宽松规模预期和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双重影响,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从10月中旬的94迅速涨至99附近,接近100关口,同期的欧元兑美元汇率则从1.15跌至1.07。
世事无绝对,从年初以来美联储加息就被炒得沸沸扬扬,但至今美联储仍然犹豫不定,因为这个决定太关键,一旦有所闪失可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恶果。2011年年中,欧洲央行在欧债危机尚未平复,欧洲经济复苏不稳的时候过早加息,导致欧洲经济再度陷入衰退,这是美联储不得不考虑的前车之鉴。
而且美联储也不会仅仅依靠就业数据的改善就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还必须慎重考虑很多经济方面的因素。
首先,美国三季度经济并不算理想,GDP环比折年率只增长了1.5%,比二季度明显下滑。
其次,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不断下滑使得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很大。而美联储在上次会议中还着重强调了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恶化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冲击。OECD表示,新兴市场正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它们情况进一步恶化,欧元区和日本的增长将会受到冲击。
第三,通胀也是美联储的核心目标之一。2015年三季度,美国PCE通胀水平(该通胀指标比CPI更受美联储的重视)只有0.3%,离2%的目标还很远。在PCE接近通缩时选择加息,美联储能不慎重?
最后,2016年美国大选在即,这也是美联储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毕竟现在大部分美联储官员都是奥巴马一手举荐的,过早加息对民主党连任不利。
CPI逐渐向“1时代”迈进,PPI延续40多个月负增长,通缩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不仅中国经济面临巨大困难,整个新兴市场国家都步履维艰,进而严重地拖累着全球经济的复苏。OECD最近把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至2.9%,这是2009年以来最低的全球经济增速,并警告称,全球贸易已经危险地降至全球衰退时的水平。
由于10月份美国就业数据大幅好于预期,市场对年底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大幅升温。但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不会因为一个单一的数据就做出加息的决定,全球经济环境和美国国内经济变化、通胀的形势以及政治选举可能都会左右美联储的决定。
房地产改善希望黯然
二季度以来房地产销售的改善,一度让人们燃起了希望。大家都期盼,这种销售回暖可以持续,或许能够重复过去的规律,逐步带动房地产投资的恢复。
不过,最近的房地产数据正在浇灭这种希望和期盼。
持续了半年之久的房地产销售增速的改善在10月份停止了。1-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48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销售额64790亿元,增长14.9%,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
销售的回暖完全没有传导到投资端,房地产企业只是借此消化库存,并没有增加投资。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增速比1-9月份下降0.6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单月同比负增长。
房地产盼头没有了,整个投资继续下行也就在所难免了。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4742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与1-9月份持平;但基建投资有些乏力,同比增长17.4%,增速比1-9月下降0.6个百分点。
工业仍然在低位运行。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9月下降0.1个百分点;1-10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只有6.1%,比2014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
外需的情况仍在继续恶化,全球经济状况没有改观,月度贸易顺差被动再创历史新高。10月份出口同比下滑6.9%,比9月下降3.2个百分点;对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等国家的出口都是负增长。
10月进口同比下降18.8%,虽然比9月略上升1.6个百分点,但仍处在非常低的水平;10月贸易顺差616亿美元,创出月度贸易顺差的新高。
猪价褪去,通缩浮现
实际上,中国经济早已深陷通缩之中,只是粮食价格的扰动,使CPI仍然维持在1.5%左右,迷惑了大家的眼睛。
随着猪肉价格高峰过去,食品价格增速的下滑,通缩的镜像浮出水面。10月份CPI下滑至1.3%,比9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增长1.9%,比9月大幅下降0.8个百分点,是CPI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非食品CPI同比增速已经下降到0.9%。用不了多久,CPI就会进入“1时代”。
如果不是机械地从CPI看待通胀的话,中国目前的通缩形势已经比2009年金融危机时,甚至比1997年至2001年期间更加严重。
财政政策是关键
在经济不断下行之际,货币政策放松是必须的,但仅此还远远不够,毕竟货币政策的疗效比较慢,在病情轻微的时候可以慢慢调理,如今经济病痛已不轻,需要更有效的措施。
在过去两年里,政策上更多是依靠货币政策的放松来应对实体经济的下滑,而财政政策的力度非常有限。
不过,现在呼吁加大财政政策力度的声音越来越多,未来将会成为稳增长的最核心力量。近期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明确表示,3%的赤字率和60%的债务率红线标准是否科学值得探讨,这两者的僵化不利于经济增长和改革。
实际上,这些年中央财政赤字一直保持在2%左右的极低水平,2015年的赤字占GDP的比重目标只有2.3%。
由于经济下行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减少,即使财政支出保持原有的水平,财政赤字也会被动的增加,在考虑财政政策是否更加积极时,还需要刨除这一“自动稳定器”的效应。估计近一两年财政赤字的缓慢提高只能覆盖这种赤字被动上升的影响,根本没有“积极”可言。
可以对比一下,金融危机中的美国才是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到10%,而且连续几年维持在6%以上。而且在财政政策上美国是减税和扩大支出并举,2009年2月,奥巴马实施了800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中35%是减税、65%是增加支出。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由于近期公布的10月份美国就业数据非常靓丽,市场对美联储在12月份加息的预期明显升温。
10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达27.1万,比9月份几乎翻了一倍,失业率也从9月的5.1%下降到5%,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失业率水平。
受到欧洲扩大宽松规模预期和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双重影响,美元大幅走强,美元指数从10月中旬的94迅速涨至99附近,接近100关口,同期的欧元兑美元汇率则从1.15跌至1.07。
世事无绝对,从年初以来美联储加息就被炒得沸沸扬扬,但至今美联储仍然犹豫不定,因为这个决定太关键,一旦有所闪失可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恶果。2011年年中,欧洲央行在欧债危机尚未平复,欧洲经济复苏不稳的时候过早加息,导致欧洲经济再度陷入衰退,这是美联储不得不考虑的前车之鉴。
而且美联储也不会仅仅依靠就业数据的改善就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还必须慎重考虑很多经济方面的因素。
首先,美国三季度经济并不算理想,GDP环比折年率只增长了1.5%,比二季度明显下滑。
其次,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不断下滑使得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很大。而美联储在上次会议中还着重强调了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恶化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冲击。OECD表示,新兴市场正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它们情况进一步恶化,欧元区和日本的增长将会受到冲击。
第三,通胀也是美联储的核心目标之一。2015年三季度,美国PCE通胀水平(该通胀指标比CPI更受美联储的重视)只有0.3%,离2%的目标还很远。在PCE接近通缩时选择加息,美联储能不慎重?
最后,2016年美国大选在即,这也是美联储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毕竟现在大部分美联储官员都是奥巴马一手举荐的,过早加息对民主党连任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