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的第三个周末到来前,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全部人选浮出水面,中国政治经济新时代拉开帷幕。
此时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过去10年在城镇化的拉力下,依靠房地产业与大型基建维持的高速增长必须转型。
2013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局面?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我国新一届政府将如何起步?所有的问题对于未来十年都有标志性的意义。
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宏观面已经企稳。但是投资结构的问题,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已经显现。如何从一季度看经济政策效果?记者专访了宏观经济、房地产、金融与资本市场、产业经济和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寻找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
宏观面开始企稳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中央政府对稳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做出了更具体的安排。
记者采访发现,宏观经济经过调整后,开始触底反弹。“目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度上主动调整下来,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经济在这个基础上已经企稳。”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对记者表示。此外,2013年还有一个特别的因素存在,即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言行给经济带来利好,并为市场带来积极的预期。
2012年导致经济增速下降的一大因素——房地产市场预期将在新的一年有所回暖。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对记者表示,全国商品住宅销售、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开发商购地等一系列数据表明,“房地产已度过调控下最冰寒的时代”。
投资结构调整之忧
记者采访发现,2013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撑,仍然落于投资,这决定了投资集中了与增长和转型相关的一系列风险点。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在2013年有激化风险、新兴产业增长遭受部门利益阻碍,以及民间投资“贫血”等问题,这将对2013年度的投资结构调整带来一系列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看来,中国传统产业目前出现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冯飞说,目前,产能过剩凸显三个特点。首先,过剩从钢铁行业到太阳能光伏组件,不仅仅涉及传统产业领域,而且还存在于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第二个特点是,例如钢铁业、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不是周期性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而是将出现长期性的过剩。第三个特点是,产能急剧扩张期集中,例如平板玻璃等行业仍在增产中,2013年将面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背后,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地方政府的“土地招商”弊端尽显。“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到一个地区投资,投资设想10亿元金额。但地方政府说,你要是投20亿元,我给你更多的土地,以更便宜的价格给你,甚至还有一些地方配矿产资源吸引投资。”
冯飞提醒,新政府履行职责所带来的换届效应,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出现新一轮的投资热,从而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2013年,在经济还需要一定的投资规模来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整体策略将不会限制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更凸显其重要性。政府应因势利导,鼓励资金投向设备升级和技术创新。
2013年投资稳定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另一风险,来自于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的调研显示,当下国内实体经济层面,企业资金需求和供给量缺口很大,且融资成本过高。“很多民营企业需要资金,但借不到钱。融资成本年利率升至20%多,而行业年利润只有10%左右。即使这样,还有很多企业借不到钱。因为放款方需要抵押或担保,而企业再进行资产抵押,融资成本又将上升2%到3%。”王建业对记者说。
目前,中国金融资源存在两个“集中”,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一是金融资源都高度集中在银行,二是银行体系内部,大部分金融资源高度集中在全国性的大银行。北京、上海大银行云集,而再往下一级行政区域,金融机构就不够发达了,而这些地区却有大量的中小企业。
资金的需求和供给长期错位,但银行并没有动力去改变和突破什么,依靠行政手段给银行固定的3%利差,银行与银行间进行同质化竞争即可。2012年开始实质性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倒逼银行改变,金融服务能力将不断提高。
城镇化是最好抓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未来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城镇化之路将是影响未来中国命运的战略选择。过去多年的城镇化,建立在土地财政的路径之上,资本成为最大的获益者。2013年是新型城镇化开始起步的关键点,其路径安排至关重要。
现有的城镇化模式,也就是土地财政模式。这一模式带来一系列恶性循环。
华生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审视城镇化的推进路径。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城镇化的过程中谁是主体?城市的发展为谁服务?只有搞清楚主体,才能知道政策该怎么调整。
眼下,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不比城市人低多少,但财产性收入却相差巨大,享受的财政支出因身份不同而差别巨大。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收入模式和财政支出分配布局,才能有空间吸引更多的人在城市稳定生活与工作。这些不断进入城市安居的人们,才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的源泉。
城镇化也为民营经济提供巨大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在两会期间表示,发展好民营经济与实现城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永好说:“归根到底,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壮大为城镇化奠定基础,没有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城镇化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空谈。民营经济包括小微企业的发展,是城镇的细胞。”
全国工商联更是对城镇化给予民营经济带来的机遇以高度的关注,城镇化将产生大量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市场、产业空白,而这些资源正是民营经济需要的。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全国工商联在两会期间提交的一份大会书面发言中指出,城镇化能够拉动消费、带动投资,促进产业集聚,是中国经济发展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同时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投资机会和广阔地理空间。
(作者系《新闻晨报》经济部记者)
此时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过去10年在城镇化的拉力下,依靠房地产业与大型基建维持的高速增长必须转型。
2013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局面?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我国新一届政府将如何起步?所有的问题对于未来十年都有标志性的意义。
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宏观面已经企稳。但是投资结构的问题,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已经显现。如何从一季度看经济政策效果?记者专访了宏观经济、房地产、金融与资本市场、产业经济和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寻找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
宏观面开始企稳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中央政府对稳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做出了更具体的安排。
记者采访发现,宏观经济经过调整后,开始触底反弹。“目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度上主动调整下来,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经济在这个基础上已经企稳。”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对记者表示。此外,2013年还有一个特别的因素存在,即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言行给经济带来利好,并为市场带来积极的预期。
2012年导致经济增速下降的一大因素——房地产市场预期将在新的一年有所回暖。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对记者表示,全国商品住宅销售、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开发商购地等一系列数据表明,“房地产已度过调控下最冰寒的时代”。
投资结构调整之忧
记者采访发现,2013年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撑,仍然落于投资,这决定了投资集中了与增长和转型相关的一系列风险点。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在2013年有激化风险、新兴产业增长遭受部门利益阻碍,以及民间投资“贫血”等问题,这将对2013年度的投资结构调整带来一系列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看来,中国传统产业目前出现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冯飞说,目前,产能过剩凸显三个特点。首先,过剩从钢铁行业到太阳能光伏组件,不仅仅涉及传统产业领域,而且还存在于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第二个特点是,例如钢铁业、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不是周期性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而是将出现长期性的过剩。第三个特点是,产能急剧扩张期集中,例如平板玻璃等行业仍在增产中,2013年将面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背后,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地方政府的“土地招商”弊端尽显。“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到一个地区投资,投资设想10亿元金额。但地方政府说,你要是投20亿元,我给你更多的土地,以更便宜的价格给你,甚至还有一些地方配矿产资源吸引投资。”
冯飞提醒,新政府履行职责所带来的换届效应,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出现新一轮的投资热,从而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2013年,在经济还需要一定的投资规模来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整体策略将不会限制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更凸显其重要性。政府应因势利导,鼓励资金投向设备升级和技术创新。
2013年投资稳定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另一风险,来自于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的调研显示,当下国内实体经济层面,企业资金需求和供给量缺口很大,且融资成本过高。“很多民营企业需要资金,但借不到钱。融资成本年利率升至20%多,而行业年利润只有10%左右。即使这样,还有很多企业借不到钱。因为放款方需要抵押或担保,而企业再进行资产抵押,融资成本又将上升2%到3%。”王建业对记者说。
目前,中国金融资源存在两个“集中”,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一是金融资源都高度集中在银行,二是银行体系内部,大部分金融资源高度集中在全国性的大银行。北京、上海大银行云集,而再往下一级行政区域,金融机构就不够发达了,而这些地区却有大量的中小企业。
资金的需求和供给长期错位,但银行并没有动力去改变和突破什么,依靠行政手段给银行固定的3%利差,银行与银行间进行同质化竞争即可。2012年开始实质性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倒逼银行改变,金融服务能力将不断提高。
城镇化是最好抓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未来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城镇化之路将是影响未来中国命运的战略选择。过去多年的城镇化,建立在土地财政的路径之上,资本成为最大的获益者。2013年是新型城镇化开始起步的关键点,其路径安排至关重要。
现有的城镇化模式,也就是土地财政模式。这一模式带来一系列恶性循环。
华生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审视城镇化的推进路径。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城镇化的过程中谁是主体?城市的发展为谁服务?只有搞清楚主体,才能知道政策该怎么调整。
眼下,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不比城市人低多少,但财产性收入却相差巨大,享受的财政支出因身份不同而差别巨大。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收入模式和财政支出分配布局,才能有空间吸引更多的人在城市稳定生活与工作。这些不断进入城市安居的人们,才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的源泉。
城镇化也为民营经济提供巨大发展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在两会期间表示,发展好民营经济与实现城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永好说:“归根到底,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壮大为城镇化奠定基础,没有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城镇化是很难做到的,甚至是空谈。民营经济包括小微企业的发展,是城镇的细胞。”
全国工商联更是对城镇化给予民营经济带来的机遇以高度的关注,城镇化将产生大量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市场、产业空白,而这些资源正是民营经济需要的。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全国工商联在两会期间提交的一份大会书面发言中指出,城镇化能够拉动消费、带动投资,促进产业集聚,是中国经济发展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同时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投资机会和广阔地理空间。
(作者系《新闻晨报》经济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