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较多,但由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具有高敏感性,受影响因素多,使得单一试验的结果并不完全可靠,故以Meta分析的方法更系统全面地描绘针刺镇痛对大脑脑区的影响。方法:数据库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com、Cochrane中心等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开始至2015年2月15日。收集基于疼痛状态(无论病理性疼痛或者疼痛模型)的针刺镇痛f MRI研究,使用Ginger-ALE 2.3软件计算脑区ALE分布图。结果:共有9篇文献纳入研究共197个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疼痛状态针刺刺激激活脑区共提取9个试验82个坐标,岛叶、屏状核、舌回、顶下小叶、前扣带回、颞中回激活增加;疼痛状态针刺刺激负激活脑区共提取9个试验48个坐标,角回、扣带回激活降低,余分组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既往研究Meta分析认为,针刺镇痛通过岛叶、前扣带回、后扣带回这些大脑的重要位点,改变疼痛矩阵、边缘系统、默认模式网络等区域网络的功能,从而实现其针刺镇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