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四步解疑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走访调查和教师观察,不难发现,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过多地依赖教师和参考书,不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地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展开了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相关研究,如,针对不同的文体,可以根据相应文体的知识点形成提问模式,固化给学生。但是,有不少学生是课堂上听得认真,课下落实不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引导似乎就成了填鸭式的灌输,学生的兴趣渐渐淡化,收到的效果也不及开始研究时好。“四步解疑法”正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结合导学案中的“四步解疑法”培养自身质疑问难的能力,就成了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先为学生讲解“四步解疑法”,让学生熟知“四步解疑法”;再让学生摸索“四步解疑法”中各环节的提问技巧,根据“四步解疑法”分步骤尝试自主质疑;最后教师再根据提问标准,评价学生自主质疑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提升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需要从以下两点去准备:(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探索性质的读书,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这样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提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要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学生是聪明的学生,是爱动脑的学生。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可以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二、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幼稚,无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和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讨论之后要予以小结,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字、词的运用,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词句的好习惯。经过教师的示范和小结后,学生再读课文,很容易发现新问题。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1)对题目提出疑问。(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6)对打比方提出疑问。(7)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8)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9)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10)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11)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12)对景物的描写提出疑问。(13)对结构的安排和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阅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习作教学作了具体的要求,强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注重培养学生写话的能力和兴趣。”面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学生想说又不敢说,愿说又说不好”的现象,我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小学习作起步教学,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发挥低年级学生情感因素的感染效能,诱发他们的写话兴趣,为学生习作起步做好充分地准备。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说、敢说、爱写  创设和谐
期刊
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试图走出一条孩子们学得轻松又高效的教育之路,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发现班里语文教学成效显著。但是我又陷入了这样的思考:么检验语文教育教学成效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热爱读书,热衷写作,主动识字,个性诵读……都应该是具体的指标。在每天的学习中,学校将读、写、诵三者融为一体,按照主题规划设计学习内容;将识字和写作融入快乐、多彩的活动;将诵读和音乐舞蹈融合
期刊
新课程改革理论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关于文学类作品研究性阅读教学设计的探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说研究性阅读教学设计探索  研究性阅读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着眼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需要教师向更深、更新的领域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发现那些有意义、学生能研究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坚实的支持;另一方面,开
期刊
暮春时节,雨水不停,试想一下,在这烟雨濛濛中,若得二三鸟鸣声,岂非人生乐事?  爱鸟,是早已有的心;养鸟,却是最近的事。小小阳台之上,五彩鹦哥和黄脸蛋儿的小鹩隔笼对唱——牡丹的声音尖而亮,小太阳的声音低而沉,小鹩唱歌不及它们,往往急得蹿上跳下,发出一连串叽叽咕咕似在发牢骚之声,这是几个精灵儿每天必会上演的“三重唱”。  我家先生时时抱怨,家里地方不大,如今又添了几只鸟儿——鸟笼、玩具、站架、鸟食,
期刊
众所周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道德底线,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没有爱的教育,就像空中楼阁,可能终有一天会轰然倒塌。然而,教育不仅需要爱,还要会爱,我认为爱学生就要从关注学生在校情绪状态开始。  作为班主任,我每天到班第一件事情是习惯性地先关注一下每一个孩子的情绪状态,当发现哪个孩子情绪有问题时,或找他谈话或通过同学、家长找到原因,帮孩子调节,消除不良情绪。  有一次,一个女生早上到校就趴在桌
期刊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语文教学就应添点“光”,加点“彩”,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活力。  一、融入“人文精神”,让语文教学多姿多彩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它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
期刊
一、转变教学思想,提高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具体来讲,教师应当从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到应试教育的不足和危害,摆脱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再单纯性地以学生的高分数作为评价依据。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后果是:将教育的成功归结于考试的成功,在成就一少部分尖子生的同时,放弃或者是否定了大部分的学生;注重智育(高分数和死知识)
期刊
每年的六月,独属于夏季的炎热暂时还未降临,而另一种独属于中国人民的炽热,早已在期待着这喷发的一刻。无数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那神圣的二字——高考。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其实“高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隋唐的科举取士,不仅震撼了中国,更惊艳了世界。这一制度也曾选出众多优秀人才,“初唐四杰”中的陈子昂,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小李杜”之杜牧,还有唐朝名相张九龄,他们都通过科举成就了功
期刊
霸王别姬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凄美爱情故事,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来源于《项羽本纪》,其作者司马迁是第一位用文字将霸王别姬的故事记录下来的人,项羽本纪中的霸王别姬片段也成了后人翻改的一个基础。  然而,当细读项羽本纪时,你会发现霸王别姬在整篇项羽本纪中只是一个注脚的存在,虞姬的人物描写甚至只有寥寥数语,语焉不详,就连她广为流传的自刎结局也并未在文中交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故事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逐渐
期刊
教育无疑是一门艺术,而一节优秀的语文课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忙于分析字、词、句、篇等内容,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而忽视了语文文本应有的整体美感受。其结果必然是: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