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志刚有一张画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是作于2013年的《蔚蓝之门》。画面中半掩的门,仅开的门缝中似乎能感觉到气息的暗涌,从门后的黑暗中缓缓溢出,看似静止的画面中,流动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蒙志刚的创作中,这种气息很具代表性。人们总是从各个方面去解读蒙志刚的绘画,极简、空间冰冷、政治隐喻甚至装饰性,而作为一个对他很了解的人,我知道蒙志刚近年来对他的本根文化正处于一个全面回归的状态,他的创作、思维方式,也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甚至以此为源。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他隐藏于静止画面背后对于生命哲学的表达。
以古希腊传统为基础的西方哲学,较为着重存在的静止自主性,而中国人则乐于赋予存在一种动态的特性,他们喜欢从流动的角度看待事物、看待时间、看待生死。中国传统的形而上学,不会单纯地将空间从时间中分离开来,而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示空间,蒙志刚的很多画作的观察角度体现出了这个特性。从2011年开始的一系列《无分别空间》的创作,貌似只是展示了一个个冰冷的毫无人烟的苍白空间,但其实,他并没有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只是单纯地去刻画一个空间的躯壳,而是通过时间的流动性来展示空间。他画面深刻的意义在于空间背后的寓意,将世界时间化是他的拿手好戏。气息无形地浮沉,时间静静地流动,事物不是静止的固定的点,而是一个展现的过程,从没有一刹那的间断。画面是静止的,可时间是运动的,气息是不断的,万物皆有形,这是外在的;更有气,这是内在的。2012年该系列的《如何安心如何居》及《大利西南》借物叙气,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种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创作方向,比起实物的“居”和方位,“心”之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常言道“心气”,但何为“心气”?“居”和方位可定,“心气”如何可定?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画面上那些物体不过是作者借来表达真意的载体。2008年有一幅作品《竖石》,白色的背景中竖起一块巨大的石头尖碑,画面呈现出来的不是绝望,更不是纪念,而是一种时间性的感伤,一种孤鸿之境。蒙志刚拥有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观。我们总在过程中看待生命,世界的一切都存在于时间的流动中,这造成了他的时间观念中的超越思想,在流动的时间背后,去把握一切的真实,拷问所谓永恒的意义。画面里那些殿堂式的建筑,例如2011年的《无名建筑之冬至》,2010年的《望金陵》,它们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只是建筑本身,还是它们只是一个相?代表着种种生命的流转?这些疑问在他的艺术中有着强烈的体现。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吗?现代西方哲学对理性的困境的反思是从对现象本体二元论的思考开始的,从古希腊哲学开始,这种二元结构就是西方哲学的基石,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世界总是被分成本质和现象两部分,本质比现象重要,现象的意义必须由本质来决定。中国传统哲学也有一个现象与本体的结构,现象世界的意义是本体赋予的,这点与西方哲学同样鲜明。但是,中国传统哲学却强调世界的意义就在于世界的本身,而不是所谓现象背后的本体所照亮的,并没有一个給世界以意义的“主体”存在!我们在赋予世界意义的努力中,往往会剥夺世界的意义,所以,蒙志刚把“物”呈现出来,没有多说,剩下的,交由观者自己去体验。
蒙志刚的所有作品中都没有人类的参与,却并不会觉得抽离。人类似乎身处其中,就是俯仰四处的那双眼睛,体验着画面的情绪,无人的空间,却充满了人的体验,这是一种“隔离的智慧”,人在世界中并不只是“观者”,更是“在者”。他在画中“不言语”,并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表现他画出来的物,他的无言不是不说话,他只是放弃了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世界的本相去呈现,以更宽之言去展现其作品中的无言之美。王阳明说:“无声无息独知时”,说的就是关闭知识之途,回归体验之道,言语其实残缺不全,唯有体验才是最真实的。
再追溯蒙志刚更早期的创作,看他20 0 6至2007年的《原生空间》系列 ,2008年的一连串充满意象意味的玄妙画作例如《影》,可知那时他创造的还不是一个现实的空间,而是画面更为抽象、更不拘物的一种空间。这样的空间是虚灵化的、幻影化的,充满了他对人类现阶段知识以外世界的臆想和思考,甚至尊重。这种尊重和思考正是他艺术的起点。
在我看来,从作品创作时间这个脉络来看,蒙志刚似乎走了一条逆行之道,先绘其意,再绘其象。可是越来越落地的同时,他艺术中的核心内容却一直未曾改变,无论他关心诗意、关心历史、关心政治甚至关心人居,都脱离不了他关心生命的意义。他的死物都是活的、灵动的,他的画作,从古往至未来,从虚幻到现实,走了一遭,他以中国美学式的无言之美,描绘了空间之外的灵性世界,时间之外的永恒,以小见大自身之外的宏观关照。他藏拙于巧,用晦而明,建立了自己作品的逻辑,一个混沌直观、清晰纯粹而且极具冲击力的世界。
以古希腊传统为基础的西方哲学,较为着重存在的静止自主性,而中国人则乐于赋予存在一种动态的特性,他们喜欢从流动的角度看待事物、看待时间、看待生死。中国传统的形而上学,不会单纯地将空间从时间中分离开来,而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示空间,蒙志刚的很多画作的观察角度体现出了这个特性。从2011年开始的一系列《无分别空间》的创作,貌似只是展示了一个个冰冷的毫无人烟的苍白空间,但其实,他并没有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只是单纯地去刻画一个空间的躯壳,而是通过时间的流动性来展示空间。他画面深刻的意义在于空间背后的寓意,将世界时间化是他的拿手好戏。气息无形地浮沉,时间静静地流动,事物不是静止的固定的点,而是一个展现的过程,从没有一刹那的间断。画面是静止的,可时间是运动的,气息是不断的,万物皆有形,这是外在的;更有气,这是内在的。2012年该系列的《如何安心如何居》及《大利西南》借物叙气,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种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创作方向,比起实物的“居”和方位,“心”之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常言道“心气”,但何为“心气”?“居”和方位可定,“心气”如何可定?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了画面上那些物体不过是作者借来表达真意的载体。2008年有一幅作品《竖石》,白色的背景中竖起一块巨大的石头尖碑,画面呈现出来的不是绝望,更不是纪念,而是一种时间性的感伤,一种孤鸿之境。蒙志刚拥有中国人独特的时间观。我们总在过程中看待生命,世界的一切都存在于时间的流动中,这造成了他的时间观念中的超越思想,在流动的时间背后,去把握一切的真实,拷问所谓永恒的意义。画面里那些殿堂式的建筑,例如2011年的《无名建筑之冬至》,2010年的《望金陵》,它们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只是建筑本身,还是它们只是一个相?代表着种种生命的流转?这些疑问在他的艺术中有着强烈的体现。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吗?现代西方哲学对理性的困境的反思是从对现象本体二元论的思考开始的,从古希腊哲学开始,这种二元结构就是西方哲学的基石,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世界总是被分成本质和现象两部分,本质比现象重要,现象的意义必须由本质来决定。中国传统哲学也有一个现象与本体的结构,现象世界的意义是本体赋予的,这点与西方哲学同样鲜明。但是,中国传统哲学却强调世界的意义就在于世界的本身,而不是所谓现象背后的本体所照亮的,并没有一个給世界以意义的“主体”存在!我们在赋予世界意义的努力中,往往会剥夺世界的意义,所以,蒙志刚把“物”呈现出来,没有多说,剩下的,交由观者自己去体验。
蒙志刚的所有作品中都没有人类的参与,却并不会觉得抽离。人类似乎身处其中,就是俯仰四处的那双眼睛,体验着画面的情绪,无人的空间,却充满了人的体验,这是一种“隔离的智慧”,人在世界中并不只是“观者”,更是“在者”。他在画中“不言语”,并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表现他画出来的物,他的无言不是不说话,他只是放弃了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世界的本相去呈现,以更宽之言去展现其作品中的无言之美。王阳明说:“无声无息独知时”,说的就是关闭知识之途,回归体验之道,言语其实残缺不全,唯有体验才是最真实的。
再追溯蒙志刚更早期的创作,看他20 0 6至2007年的《原生空间》系列 ,2008年的一连串充满意象意味的玄妙画作例如《影》,可知那时他创造的还不是一个现实的空间,而是画面更为抽象、更不拘物的一种空间。这样的空间是虚灵化的、幻影化的,充满了他对人类现阶段知识以外世界的臆想和思考,甚至尊重。这种尊重和思考正是他艺术的起点。
在我看来,从作品创作时间这个脉络来看,蒙志刚似乎走了一条逆行之道,先绘其意,再绘其象。可是越来越落地的同时,他艺术中的核心内容却一直未曾改变,无论他关心诗意、关心历史、关心政治甚至关心人居,都脱离不了他关心生命的意义。他的死物都是活的、灵动的,他的画作,从古往至未来,从虚幻到现实,走了一遭,他以中国美学式的无言之美,描绘了空间之外的灵性世界,时间之外的永恒,以小见大自身之外的宏观关照。他藏拙于巧,用晦而明,建立了自己作品的逻辑,一个混沌直观、清晰纯粹而且极具冲击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