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的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实验组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观察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的对比中,实验组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输尿管穿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的对比中,实验组的发生率为6.6%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4.4%,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应用中,相比于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来说,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以及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输尿管下段结石
[中图分类号1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在泌尿外科中,输尿管结石被作为一类最为常见的尿石症,一般表现为活动相关性血尿以及腰部疼痛等,更有甚者,会制约患者的生活的健康安全。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院接收治疗的9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特地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5例,实验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37.2±3.4)岁,平均病程(3.12±1.04)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38.1±3.6)岁,平均病程(3.09±1.01)年。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通过泌尿系B超、术前腹部x线泌尿系平片、静脉尿路造影、CT检查等确诊;均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腰腹部疼痛等。
1.3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性期泌尿系统感染、输尿管解剖异常者;均排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者。
1.4方法
1.4.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借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实施治疗。第一步:手术前完善准备工作,在手术前1d的晚上应用乳果糖溶液,口服,借助曲马多实施镇痛,剂量保证在50--100mg。第二步:选取平卧体位,治疗头在床上,运用Doner Compact DeRaⅡ型号的碎石机展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设置能级I-III级,次数在1500-1800次,在完成手术后实施抗感染路径展开辅助治疗。
1.4.2实验组借助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实施治疗。第一步:选取截石位,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将患者放置在Wolf8/9.8F输尿管镜,在膀胱放置后,患者结石侧的输尿管腔内插入,借助把钬激光光纤通过输尿管镜在结石所在部位运输。第二步:末端连接钬激光机,借助钬激光碎石,到碎石处于0.4cm的碎块后在患者体外排出,将并发部位的息肉充分的清除,如果患者的炎性反应较为严重,医师需要选取留置输尿管导管5d。第三步:在术后提供辅助对症治疗路径,比如抗感染等。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选择SSP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的比较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的对比中,实验组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的比较实验组的发热1(2.2)例、输尿管穿孔1(2.2)例、感染1(2.2)例,未发生排尿困难、术后双J管移位、尿漏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发热2(4.4)例、输尿管穿孔3(6.6)例、感染2(4.4),排尿困难2(4.4)例、术后双J管移位1(2 2)例、尿漏并发症情况1(2.2)例,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4.4%,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既往,借助开放性手术对输尿管结石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清除结石,然而实际的手术创伤往往较大,引发的不良并发症众多,在术后恢复速度也较慢,现如今,腔内微创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输尿管镜碎石术得到了大力的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的对比中,实验组均顯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输尿管穿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的对比中,实验组的发生率为6.6%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4.4%,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应用中,相比于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来说,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以及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输尿管下段结石
[中图分类号1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在泌尿外科中,输尿管结石被作为一类最为常见的尿石症,一般表现为活动相关性血尿以及腰部疼痛等,更有甚者,会制约患者的生活的健康安全。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院接收治疗的9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特地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5例,实验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37.2±3.4)岁,平均病程(3.12±1.04)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38.1±3.6)岁,平均病程(3.09±1.01)年。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通过泌尿系B超、术前腹部x线泌尿系平片、静脉尿路造影、CT检查等确诊;均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腰腹部疼痛等。
1.3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性期泌尿系统感染、输尿管解剖异常者;均排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者。
1.4方法
1.4.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借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实施治疗。第一步:手术前完善准备工作,在手术前1d的晚上应用乳果糖溶液,口服,借助曲马多实施镇痛,剂量保证在50--100mg。第二步:选取平卧体位,治疗头在床上,运用Doner Compact DeRaⅡ型号的碎石机展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设置能级I-III级,次数在1500-1800次,在完成手术后实施抗感染路径展开辅助治疗。
1.4.2实验组借助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实施治疗。第一步:选取截石位,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将患者放置在Wolf8/9.8F输尿管镜,在膀胱放置后,患者结石侧的输尿管腔内插入,借助把钬激光光纤通过输尿管镜在结石所在部位运输。第二步:末端连接钬激光机,借助钬激光碎石,到碎石处于0.4cm的碎块后在患者体外排出,将并发部位的息肉充分的清除,如果患者的炎性反应较为严重,医师需要选取留置输尿管导管5d。第三步:在术后提供辅助对症治疗路径,比如抗感染等。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选择SSP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的比较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的对比中,实验组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的比较实验组的发热1(2.2)例、输尿管穿孔1(2.2)例、感染1(2.2)例,未发生排尿困难、术后双J管移位、尿漏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发热2(4.4)例、输尿管穿孔3(6.6)例、感染2(4.4),排尿困难2(4.4)例、术后双J管移位1(2 2)例、尿漏并发症情况1(2.2)例,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4.4%,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既往,借助开放性手术对输尿管结石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清除结石,然而实际的手术创伤往往较大,引发的不良并发症众多,在术后恢复速度也较慢,现如今,腔内微创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输尿管镜碎石术得到了大力的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的对比中,实验组均顯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输尿管穿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的对比中,实验组的发生率为6.6%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4.4%,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应用中,相比于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来说,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以及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