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欲望不强等现象。语文教学越来越难,是眼下许多语文教师的共同感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1.重视学生的阅读与积累,培养其阅读兴趣
自从上了初中后,很多学生不再重视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这方面,没有多少学生能自觉地完成。其原因之一是到了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作业量也相应地多了。很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作业常常都得写到十一点钟以后,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把阅读弃置一边了,对语文的学习也就仅靠课堂四十五分钟而已。在这种情形下想学好语文仅靠课内的文章就想提高语文素质显然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尽量少讲,特别是在课堂上对一篇文章逐段逐句分析的这种情况应少出现,而应给学生至少留三分之一的时间阅读、思考、分析、回答,让学生自己去品读体味;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背诵名句名篇,写读书笔记、随笔、周记一类的练笔;同时随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认可,通过读、练达到积累的目的。学生的这种积累,包括多读书,多背诗词名句,对他日后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凡是学科均衡、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无一不是博览群书,重视阅读、练笔和积累。
2.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时时进行“查缺补漏”;学生上了初中后,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耗在数学、物理、英语、化学等学科上,学校和家长也是将重点集中在这几门学科上,从而忽略了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另外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作业的重负压得头晕脑胀了,厌倦了这样的读书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呢?所以要想学生保持学习的欲望,不能搞题海战术,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他们喜欢的文章。我个人认为,让学生读一些经典文章和名著,远比做大量的难题有用得多,因为通过读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会感悟、学会体验。有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远比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一节课效果好得多。
3.以学生为本,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语文的兴趣
3.1 在课堂上我力求采取点拨或研讨的方式,营造开放的空间,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学生多给予鼓励和肯定,特别关注那些学习成绩低、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我新教的班里有一个差生平时写作没有超过一百字的文章,有一次我教完《傅雷家书两则》后,设计了一个随笔训练,要求学生以傅聪的名义给傅雷写一封信,但这位学生没有按题中的要求去写信,而是给自己的父亲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批改作业时考虑到若按不符题目的要求去评价,肯定不会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我看重的是学生在信中对自己平时的过激行为向父亲诚恳地道歉这一点,而且他在信中表示自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不是在于文章写得情真意切,而是他学会了做人。为了鼓励他,为了给他信心,我给了这篇作文很高的评价,目的在于激发他的写作兴趣,但也给他指出问题所在。在这以后,这位学生对写作渐渐有了浓厚的興趣。
3.2 以学生为本,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语文活动课的热情要明显高于文本,这是我上了几节活动课后最明显的感受。因此,我干脆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把学生放在首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效果是出人意料的,不但兴趣很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他们自己组织了辩论会、智力问答、安全知识、手抄报、诗配画等主题的活动课,他们自己分工明确,有主持人、辩手、评议员等,他们收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设计了活动课的方式和措施。有时,我还会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代表上讲台讲课或讲题,学生都很兴奋,很感兴趣,注意力也很集中,效果出奇的好。
例如在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这一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很乐意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其中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了自己游览祖国各地景点(天安门、颐和园、故宫、黄山、长城等)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这远比他们从书本中获得的有关知识来得更直接、更深入,感触更深。特别是一些学生在说到自己家乡的名景喀纳斯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有的展示精美的画册,有的展示自己拍的相片,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文字资料,有的给大家播放歌唱喀纳斯的歌曲,还有的同学以小导游的身份绘声绘色地讲解各景区的特点。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尽管有一些学生没有出去游览过,但通过搜集自己想往的景区资料和听取别人的介绍,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另外,我们也发现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启示,也未曾料到学生对类似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也许是布尔津近几年来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更应该“背起行囊走四方”了。这一活动证实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对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极大的帮助。这样的活动是学生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学生的经验、学生自身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活动中,学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感知生活,同时各种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整理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取到的财富;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我提高意识。
事后我想,有时给学生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尽管有些稚嫩,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总之,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能够培养起来,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1.重视学生的阅读与积累,培养其阅读兴趣
自从上了初中后,很多学生不再重视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这方面,没有多少学生能自觉地完成。其原因之一是到了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作业量也相应地多了。很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作业常常都得写到十一点钟以后,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把阅读弃置一边了,对语文的学习也就仅靠课堂四十五分钟而已。在这种情形下想学好语文仅靠课内的文章就想提高语文素质显然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尽量少讲,特别是在课堂上对一篇文章逐段逐句分析的这种情况应少出现,而应给学生至少留三分之一的时间阅读、思考、分析、回答,让学生自己去品读体味;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背诵名句名篇,写读书笔记、随笔、周记一类的练笔;同时随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认可,通过读、练达到积累的目的。学生的这种积累,包括多读书,多背诗词名句,对他日后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凡是学科均衡、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无一不是博览群书,重视阅读、练笔和积累。
2.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时时进行“查缺补漏”;学生上了初中后,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耗在数学、物理、英语、化学等学科上,学校和家长也是将重点集中在这几门学科上,从而忽略了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另外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作业的重负压得头晕脑胀了,厌倦了这样的读书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呢?所以要想学生保持学习的欲望,不能搞题海战术,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他们喜欢的文章。我个人认为,让学生读一些经典文章和名著,远比做大量的难题有用得多,因为通过读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会感悟、学会体验。有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远比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一节课效果好得多。
3.以学生为本,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语文的兴趣
3.1 在课堂上我力求采取点拨或研讨的方式,营造开放的空间,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学生多给予鼓励和肯定,特别关注那些学习成绩低、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我新教的班里有一个差生平时写作没有超过一百字的文章,有一次我教完《傅雷家书两则》后,设计了一个随笔训练,要求学生以傅聪的名义给傅雷写一封信,但这位学生没有按题中的要求去写信,而是给自己的父亲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批改作业时考虑到若按不符题目的要求去评价,肯定不会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我看重的是学生在信中对自己平时的过激行为向父亲诚恳地道歉这一点,而且他在信中表示自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不是在于文章写得情真意切,而是他学会了做人。为了鼓励他,为了给他信心,我给了这篇作文很高的评价,目的在于激发他的写作兴趣,但也给他指出问题所在。在这以后,这位学生对写作渐渐有了浓厚的興趣。
3.2 以学生为本,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语文活动课的热情要明显高于文本,这是我上了几节活动课后最明显的感受。因此,我干脆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把学生放在首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效果是出人意料的,不但兴趣很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他们自己组织了辩论会、智力问答、安全知识、手抄报、诗配画等主题的活动课,他们自己分工明确,有主持人、辩手、评议员等,他们收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设计了活动课的方式和措施。有时,我还会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代表上讲台讲课或讲题,学生都很兴奋,很感兴趣,注意力也很集中,效果出奇的好。
例如在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这一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很乐意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其中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了自己游览祖国各地景点(天安门、颐和园、故宫、黄山、长城等)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这远比他们从书本中获得的有关知识来得更直接、更深入,感触更深。特别是一些学生在说到自己家乡的名景喀纳斯时,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有的展示精美的画册,有的展示自己拍的相片,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文字资料,有的给大家播放歌唱喀纳斯的歌曲,还有的同学以小导游的身份绘声绘色地讲解各景区的特点。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尽管有一些学生没有出去游览过,但通过搜集自己想往的景区资料和听取别人的介绍,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另外,我们也发现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启示,也未曾料到学生对类似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这也许是布尔津近几年来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更应该“背起行囊走四方”了。这一活动证实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对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极大的帮助。这样的活动是学生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学生的经验、学生自身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活动中,学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感知生活,同时各种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整理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取到的财富;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我提高意识。
事后我想,有时给学生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尽管有些稚嫩,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总之,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能够培养起来,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