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方法,也为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就要从思想上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遵循新闻规律,掌握技巧,发挥好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新闻舆论;舆论引导;网络舆论
一、舆论和舆论的重要性
舆论由“公众 意见”构成,“舆”即公众,“论”即意见。在西方,1762年法国启蒙学者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公众”与“意见”组成一个概念,即“舆论”。在中国,“舆论”一词出现较早,周朝《国语》就有了“舆人之诵”的提法。新闻传播学界对舆论一词给予较为全面定义的是陈力丹:“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有一定数量规模)、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在中国古代,从“采诗官”到御史制,从罪已诏到官告,再到“肺石”和击鼓鸣冤,甚至帝王微服私访或派遣钦差查察民情,为何?民心所向,关乎社稷兴衰国家昌运,而舆论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心所向,是民心的言述,是一般关系的实际的体现和明显的表露,其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
二、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新闻舆论,指通过新闻手段反映和表达公众意见,是一种特定的舆论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舆论导向是指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社会舆论的传播行为。新闻媒体与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舆论能够引领社会发展,传播可以影响社会认识,观念也会改变行为习惯。纸媒年代,马克思就认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如何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48字方针。舆论宣传乃国之大事,新闻媒体要在舆论引导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媒体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首先,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重视党性原则,党媒姓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认识到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
舆论宣传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民福祉,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始终不渝地把舆论宣传的方向引导到利党、利国、利民的正确轨道上来。要有政治责任意识,为民担当意识,坚持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其次,要搞清楚“舆论”的本质及其要素,对舆论的认知力和理解力将影响舆论引导的效果
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舆论主体、舆论客体、舆论自身、舆论数量、舆论强烈程度、舆论持续性、舆论功能表现和质量。举例来说,舆论的数量指出了并非一有意见就是舆论,陈力丹认为,“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一般来说,如果持某种健康观点的人在一定范围内达到61.8%,这就已经是可以控制全局的量了。一些事情做得形式上异口同声,显得颇为成功,其实已经把事情办得非常糟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就指出,“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致酿成大错,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啊!”正确对待不同声音和意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利于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三,重视舆论客体,准确把握和分析舆情,做足舆论引导工作的提前量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而舆论客体则指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一般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把范围扩大一些,那么公众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观点,只要形成一定规模,表现出某些趋向,那么这种一般的“现实社会”本身,也应视为舆论客体。在《辞源》中,“舆情”的解释为“民众的意愿”。 在实践中,舆情既可能酝酿升温,也可被修缮平息,避免矛盾激化。因此,准确把握和分析舆情,做好引导和排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时代,作为新闻媒体要运用大数据对舆情进行量化解读。
大数据分析能将每个人的行为习惯转化成数据记录,积累到一定时间形成基本规律。微信实名,则将数据与实体人绑定,将虚拟空间转变成实体坐标,进而分析出公众的聚焦点。举例来说,知微和中山大学对1000余条社交媒体谣言样本进行分析得出:7类谣言数量最多,涉及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健康养生等方面,这就为新闻媒体的舆论工作提供了参照,为提前消化排解,不让潜在的“舆论”升级后再处理提供了可能。同时,通过舆情分析可预知传播走势,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一般走势为:网民爆料→当地媒体关注→官方回应→主流媒体跟进→社交平台关注五个阶段,通过对此走势的掌握,可统筹安排并制定相应阶段的引导措施,将舆论引导环节逐一细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民数量迅速增加、层次结构也日趋合理,“网络舆情”已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成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重视的方面,但网络舆情不等于现实民意。《人民日报》曾以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发起赈灾募捐,在网络上遭到一片骂声为例,对比基金会中心网公布的信息表明,中国红十字会尽管遭遇信任危机,但在社会上仍然有相当高的信任度。这一例子证明了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其深层原因在于网民数量虽多,但热衷于在网上交流和发表意见的数量并不多,同时,网上交流和讨论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公共事务,微博话题与政治相关度并不高等。因此,不能将网络舆情等同于民意,这一点,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应把握好分寸,科学、准确测量网络民意,为国家公共决策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有效依据。
第四,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不仅要盯紧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同时也要对平时流传的谣谚保持警惕
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社会聚焦力毋庸置疑,且一般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加处理,其衍生出来的破坏性影响也将会几何倍放大,其意义不再赘述。
【关键词】新闻舆论;舆论引导;网络舆论
一、舆论和舆论的重要性
舆论由“公众 意见”构成,“舆”即公众,“论”即意见。在西方,1762年法国启蒙学者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公众”与“意见”组成一个概念,即“舆论”。在中国,“舆论”一词出现较早,周朝《国语》就有了“舆人之诵”的提法。新闻传播学界对舆论一词给予较为全面定义的是陈力丹:“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有一定数量规模)、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在中国古代,从“采诗官”到御史制,从罪已诏到官告,再到“肺石”和击鼓鸣冤,甚至帝王微服私访或派遣钦差查察民情,为何?民心所向,关乎社稷兴衰国家昌运,而舆论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心所向,是民心的言述,是一般关系的实际的体现和明显的表露,其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
二、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新闻舆论,指通过新闻手段反映和表达公众意见,是一种特定的舆论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舆论导向是指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社会舆论的传播行为。新闻媒体与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舆论能够引领社会发展,传播可以影响社会认识,观念也会改变行为习惯。纸媒年代,马克思就认为:“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如何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48字方针。舆论宣传乃国之大事,新闻媒体要在舆论引导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媒体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首先,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重视党性原则,党媒姓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认识到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
舆论宣传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人民福祉,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始终不渝地把舆论宣传的方向引导到利党、利国、利民的正确轨道上来。要有政治责任意识,为民担当意识,坚持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其次,要搞清楚“舆论”的本质及其要素,对舆论的认知力和理解力将影响舆论引导的效果
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舆论主体、舆论客体、舆论自身、舆论数量、舆论强烈程度、舆论持续性、舆论功能表现和质量。举例来说,舆论的数量指出了并非一有意见就是舆论,陈力丹认为,“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一般来说,如果持某种健康观点的人在一定范围内达到61.8%,这就已经是可以控制全局的量了。一些事情做得形式上异口同声,显得颇为成功,其实已经把事情办得非常糟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就指出,“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致酿成大错,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啊!”正确对待不同声音和意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利于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三,重视舆论客体,准确把握和分析舆情,做足舆论引导工作的提前量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而舆论客体则指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一般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把范围扩大一些,那么公众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观点,只要形成一定规模,表现出某些趋向,那么这种一般的“现实社会”本身,也应视为舆论客体。在《辞源》中,“舆情”的解释为“民众的意愿”。 在实践中,舆情既可能酝酿升温,也可被修缮平息,避免矛盾激化。因此,准确把握和分析舆情,做好引导和排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时代,作为新闻媒体要运用大数据对舆情进行量化解读。
大数据分析能将每个人的行为习惯转化成数据记录,积累到一定时间形成基本规律。微信实名,则将数据与实体人绑定,将虚拟空间转变成实体坐标,进而分析出公众的聚焦点。举例来说,知微和中山大学对1000余条社交媒体谣言样本进行分析得出:7类谣言数量最多,涉及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健康养生等方面,这就为新闻媒体的舆论工作提供了参照,为提前消化排解,不让潜在的“舆论”升级后再处理提供了可能。同时,通过舆情分析可预知传播走势,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一般走势为:网民爆料→当地媒体关注→官方回应→主流媒体跟进→社交平台关注五个阶段,通过对此走势的掌握,可统筹安排并制定相应阶段的引导措施,将舆论引导环节逐一细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民数量迅速增加、层次结构也日趋合理,“网络舆情”已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成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重视的方面,但网络舆情不等于现实民意。《人民日报》曾以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发起赈灾募捐,在网络上遭到一片骂声为例,对比基金会中心网公布的信息表明,中国红十字会尽管遭遇信任危机,但在社会上仍然有相当高的信任度。这一例子证明了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其深层原因在于网民数量虽多,但热衷于在网上交流和发表意见的数量并不多,同时,网上交流和讨论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公共事务,微博话题与政治相关度并不高等。因此,不能将网络舆情等同于民意,这一点,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应把握好分寸,科学、准确测量网络民意,为国家公共决策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有效依据。
第四,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不仅要盯紧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同时也要对平时流传的谣谚保持警惕
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社会聚焦力毋庸置疑,且一般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加处理,其衍生出来的破坏性影响也将会几何倍放大,其意义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