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油画是以挥发性植物油和油画颜料为主要材料,以亚麻布、木板为载体呈现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艺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趋向成熟,当代油画创作思维、技法、题材等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融合化的态势。不管是传统油画中介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油画材料的改造,还是油画与其他画种的相互渗透,都表现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已经由学习、模仿西方传统油画走向本土化、民族化、创新化发展的道路。在此过程中,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表现与运用开辟了绘画家塑造油画作品新质感、探索情感新载体、寻找油画与中国传统契合点的新道路。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了解综合材料的概念、内涵及特征,以我国当代风景油画为例,探究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表现,旨在为中国当代油画创新载体、突破形式、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综合材料;当代风景油画;表现形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尤其在绘画领域中,油画与其他画种之间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态势,促进了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营造了多元融合的艺术氛围,使油画向现代化发展。中国风景油画是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地协调”“天人合一”的哲思精神,又糅合了传统油画的创作技法,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20世纪90年代,以许江、石冲、王怀庆为代表的国内油画家开始了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运用的尝试与实践,赋予了中国当代油画丰富的艺术语言及灵活的表现力。在“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以下简称为“可见之诗”)中,我国当代油画艺术家再一次展现了综合材料与油画融合的魅力。此次画展迎来受众的一致好评,也让国内公众切身感受到中国当代油画致力于探索创新载体、突破形式的路径,增强了公众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认同感与自信心,继而有效提升其审美素养、艺术感知力。不仅如此,“可见之诗”是中国当代油画对综合材料进行运用的“历史记录”,展现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面貌与历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审美价值、指导价值。为此,文章以“可见之诗”中展览的作品为例探究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表现。
一、综合材料的内涵及其审美特征
(一)综合材料的内涵
从词源学角度来看,综合材料是指多元化媒材的统称。在油画艺术领域,综合材料是指将多元化媒材与传统绘画材料有机结合而成的创作手法、创作思维、创作理念。由此可见,综合材料并不是指物质性材料,更为重要的是运用综合材料使油画作品更具有视觉张力、感染力、表现力。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使材料由呈现绘画技艺、表达创作者情感及思想的“工具”,转变为具有独立艺术语言的绘画符号。早在原始时期人们便开始探索多元化的绘画材料,如岩画、国画、木版画、漆画等都是人们主观上改造材料、运用材料的表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二)综合材料的审美特征
综合材料的审美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质感美。传统油画以挥发性植物油与颜料混合为材料,植物油挥发后颜料变硬且具有一定的纹理,但质感较为单一。而综合材料,如纸质材料、木质材料、泥土材料等具有不同的色彩基底、软硬度、粗糙程度等,因此具有材料本身的質感美。其二,肌理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形状、结构及表面纹理,呈现出的肌理也不尽相同,如树皮呈现出不规则的裂纹肌理,蚊帐呈现出网格状肌理,泥土呈现出颗粒性肌理等,将这些材料运用在油画创作中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其三,情感美。油画艺术审美是一种由视觉接受到心理接受的审美过程,个体通过观察油画作品中材料所呈现的质感、肌理等效果,会调动自身的经验、情感等对作品进行判断、欣赏,继而从心理上接受作品。正如油画作品中一团混乱的麻绳会调动个体烦躁、慌乱的情绪,作品中质感粗糙的泥土则会带来沧桑、朴实的审美感受。
二、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渗透
自然、风景是油画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我们一般采用写实的创作手法、丰富的色调来凸显自然风景的美丽、和谐。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当代油画的创作思潮涌入国内,对我国当代油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的油画艺术已经明显有别于传统油画,不管是创作题材还是创作的形式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综合材料的介入,赋予了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别样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早期我国风景油画的创作题材以自然风景为主,如山川、河流等。随着油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在题材上有所突破,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着力刻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王盼盼的《一个艺术家工作室的午后》聚焦艺术家的工作,展现了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及其室内物品的布局。此时中国当代油画题材宽泛,精神饱满。随着综合材料与中国当代油画艺术融合程度的加深,以袁景、张旭为代表的当代青年油画家在向国内外艺术前辈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创新力与创造力,将综合材料以别样的艺术语言嵌入其油画作品中,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与视觉效果。
三、“可见之诗”中国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
选择与表现
(一)“可见之诗”中国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选择
选择综合材料是将综合材料表现语言融入油画创作中的前提。从“可见之诗”的历届展览作品可以看出,当代油画艺术家对综合材料的选择逐渐多元,主要包括丙烯类材料,用以塑造画面的肌理;泥土、沙石类材料,用以表现画面的质感;纸质类材料,具有可塑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木质类材料,材质属性较强,需要创作者具备极高的运用材料的技法;塑性剂类材料,运用不当会导致作品失去艺术内涵;混合类材料,包含多种材质。
(二)“可见之诗”中国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表现
1.丙烯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2014年“可见之诗”中袁景的《城市空间之二十九》油画作品为例,从题材上来看,袁景并没有选择传统风景油画中常见的山川、河流,而是以废弃的老厂房为素材,画面中充斥着的废弃烟囱、凌乱摆放的钢铁等,营造出这样一种情境:老厂房在经历了辉煌发展后与现代城市愈发格格不入,逐渐走向衰败与颓废。这更像是当代青年艺术家心理的写照:是因循守旧最后与老厂房一样走向荒废,还是创新、求变、探索,摆脱媚俗的艺术风格。从该作品可以看出,袁景选择了后一条创新突破之路。从该作品的创作方式与材料技法来看,先以丙烯材料打造出薄厚不一的“底”,待其干燥后以油画刀为笔刻画出斑驳沧桑的肌理,使处于肌理之上的老厂房、建筑物等元素极具表现力,颜料的运用与肌理相互映衬,使整幅作品的画面既有视觉语言的协调性,又有现实与画面的冲突性。 2.泥土、沙石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2016年“可见之诗”中李彦君的作品为例,李彦君是一位从黄土高坡走出来的油画家,近些年,他的作品大多描绘的都是他出生的那片土地的山、石、泥土。在李彦君的画带有骨子里的一种大气、浑厚、质朴的气场,将传统与历史的积淀尽收其中。其作品描绘了具有浓郁陕北地貌特色的山脉,李彦君在画面中巧妙地使用了沙石作为肌理语言,与作品表现的山石内容自然融合,利用泥土丰富画面色彩,同时结合国画中对线条的巧妙运用,寥寥几笔就清楚交代了画面的结构。沙石材料的使用完美呈现了作者想要的山石形象,对作品题材的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3.纸质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2016年“可见之诗”中闻立鹏的《绿色空间》作品为例,作品画面中树木的纹理使用的是粗糙的卫生纸,卫生纸本身具有一定纹理,用手将纸揉搓后,能够形成更加褶皱的类似树纹的肌理,生动形象。在色彩的表现上,闻先生并没有多加修饰,而是直接使用了纸张本身的白色,与周围画面色彩形成对比,起到了强化造型、突出结构的作用。纸张的使用不仅在视觉上更接近所要表现的树的形象,在色彩上也起到了深化生命这一主题的寓意。
4.木质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朱广波的《等待春天系列之十五》作品为例,该作品为一幅写实类作品,画面中篮板部分虽然有一定的厚度,但并不是由木质材料直接拼贴而来,是先在画布上以丙烯或塑性剂材料进行打底,材料达到半干状态后再以木质材料压印,其实没有直接使用木质材料,而是运用了木质材料特有的“纹理”,继而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5.塑性剂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郭建濂的《被革除的夜色之八》作品为例,画面中所呈现的纹理其实处于底层,先用塑性剂材料做出透明的底,再利用类似梳子的物体打造出條纹状的肌理,最后在其上着色。塑性剂材料在其中不仅仅是打底的工具,更像是将画面内容与肌理隔离开的屏障,与主题中的“革除”相呼应,透明的塑性剂材料带来了视觉的差异,也表现出作者创作的“随意性”,保证了题材与材料的统一。
四、结语
综合材料的运用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可见之诗”中,当代油画艺术家为公众呈现了材料与画面内容融合而成的强烈视觉效果,展现了当代油画艺术的魅力,表现出当代油画艺术家的创新突破与融合思维。但综合材料的运用与表现并不是在画面中堆砌材料,而是要通过材料与画面内容的统一、题材与材料的统一表现出材料的质感美、肌理美与情感美。为此,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还需要深入研习综合材料的运用,以保证其不会“喧宾夺主”,只有材料真正地融于画面,画面才会拥有自己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王雅萱.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艺术语言构建中的价值[J].艺术家,2020(7):37.
[2]姜晶.浅谈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J].参花(上),2020(4):99.
[3]张娜.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运用[J].大观,2020(3):154-155.
[4]许笑波.综合材料在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形式[J].中国文艺家,2020(1):6.
[5]刘嘉,孙凯.论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J].参花(上),2019(8):138.
[6]马超.浅析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的应用及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9(13):18-19.
[7]安斌杰.论油画技法在油画专业综合材料及表现性绘画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9(17):39-40.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
关键词:综合材料;当代风景油画;表现形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尤其在绘画领域中,油画与其他画种之间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态势,促进了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营造了多元融合的艺术氛围,使油画向现代化发展。中国风景油画是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地协调”“天人合一”的哲思精神,又糅合了传统油画的创作技法,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20世纪90年代,以许江、石冲、王怀庆为代表的国内油画家开始了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运用的尝试与实践,赋予了中国当代油画丰富的艺术语言及灵活的表现力。在“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以下简称为“可见之诗”)中,我国当代油画艺术家再一次展现了综合材料与油画融合的魅力。此次画展迎来受众的一致好评,也让国内公众切身感受到中国当代油画致力于探索创新载体、突破形式的路径,增强了公众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认同感与自信心,继而有效提升其审美素养、艺术感知力。不仅如此,“可见之诗”是中国当代油画对综合材料进行运用的“历史记录”,展现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面貌与历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审美价值、指导价值。为此,文章以“可见之诗”中展览的作品为例探究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表现。
一、综合材料的内涵及其审美特征
(一)综合材料的内涵
从词源学角度来看,综合材料是指多元化媒材的统称。在油画艺术领域,综合材料是指将多元化媒材与传统绘画材料有机结合而成的创作手法、创作思维、创作理念。由此可见,综合材料并不是指物质性材料,更为重要的是运用综合材料使油画作品更具有视觉张力、感染力、表现力。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使材料由呈现绘画技艺、表达创作者情感及思想的“工具”,转变为具有独立艺术语言的绘画符号。早在原始时期人们便开始探索多元化的绘画材料,如岩画、国画、木版画、漆画等都是人们主观上改造材料、运用材料的表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二)综合材料的审美特征
综合材料的审美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质感美。传统油画以挥发性植物油与颜料混合为材料,植物油挥发后颜料变硬且具有一定的纹理,但质感较为单一。而综合材料,如纸质材料、木质材料、泥土材料等具有不同的色彩基底、软硬度、粗糙程度等,因此具有材料本身的質感美。其二,肌理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形状、结构及表面纹理,呈现出的肌理也不尽相同,如树皮呈现出不规则的裂纹肌理,蚊帐呈现出网格状肌理,泥土呈现出颗粒性肌理等,将这些材料运用在油画创作中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其三,情感美。油画艺术审美是一种由视觉接受到心理接受的审美过程,个体通过观察油画作品中材料所呈现的质感、肌理等效果,会调动自身的经验、情感等对作品进行判断、欣赏,继而从心理上接受作品。正如油画作品中一团混乱的麻绳会调动个体烦躁、慌乱的情绪,作品中质感粗糙的泥土则会带来沧桑、朴实的审美感受。
二、中国当代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渗透
自然、风景是油画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我们一般采用写实的创作手法、丰富的色调来凸显自然风景的美丽、和谐。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当代油画的创作思潮涌入国内,对我国当代油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的油画艺术已经明显有别于传统油画,不管是创作题材还是创作的形式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综合材料的介入,赋予了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别样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早期我国风景油画的创作题材以自然风景为主,如山川、河流等。随着油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在题材上有所突破,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着力刻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王盼盼的《一个艺术家工作室的午后》聚焦艺术家的工作,展现了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及其室内物品的布局。此时中国当代油画题材宽泛,精神饱满。随着综合材料与中国当代油画艺术融合程度的加深,以袁景、张旭为代表的当代青年油画家在向国内外艺术前辈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创新力与创造力,将综合材料以别样的艺术语言嵌入其油画作品中,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与视觉效果。
三、“可见之诗”中国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
选择与表现
(一)“可见之诗”中国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选择
选择综合材料是将综合材料表现语言融入油画创作中的前提。从“可见之诗”的历届展览作品可以看出,当代油画艺术家对综合材料的选择逐渐多元,主要包括丙烯类材料,用以塑造画面的肌理;泥土、沙石类材料,用以表现画面的质感;纸质类材料,具有可塑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木质类材料,材质属性较强,需要创作者具备极高的运用材料的技法;塑性剂类材料,运用不当会导致作品失去艺术内涵;混合类材料,包含多种材质。
(二)“可见之诗”中国风景油画中综合材料的表现
1.丙烯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2014年“可见之诗”中袁景的《城市空间之二十九》油画作品为例,从题材上来看,袁景并没有选择传统风景油画中常见的山川、河流,而是以废弃的老厂房为素材,画面中充斥着的废弃烟囱、凌乱摆放的钢铁等,营造出这样一种情境:老厂房在经历了辉煌发展后与现代城市愈发格格不入,逐渐走向衰败与颓废。这更像是当代青年艺术家心理的写照:是因循守旧最后与老厂房一样走向荒废,还是创新、求变、探索,摆脱媚俗的艺术风格。从该作品可以看出,袁景选择了后一条创新突破之路。从该作品的创作方式与材料技法来看,先以丙烯材料打造出薄厚不一的“底”,待其干燥后以油画刀为笔刻画出斑驳沧桑的肌理,使处于肌理之上的老厂房、建筑物等元素极具表现力,颜料的运用与肌理相互映衬,使整幅作品的画面既有视觉语言的协调性,又有现实与画面的冲突性。 2.泥土、沙石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2016年“可见之诗”中李彦君的作品为例,李彦君是一位从黄土高坡走出来的油画家,近些年,他的作品大多描绘的都是他出生的那片土地的山、石、泥土。在李彦君的画带有骨子里的一种大气、浑厚、质朴的气场,将传统与历史的积淀尽收其中。其作品描绘了具有浓郁陕北地貌特色的山脉,李彦君在画面中巧妙地使用了沙石作为肌理语言,与作品表现的山石内容自然融合,利用泥土丰富画面色彩,同时结合国画中对线条的巧妙运用,寥寥几笔就清楚交代了画面的结构。沙石材料的使用完美呈现了作者想要的山石形象,对作品题材的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3.纸质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2016年“可见之诗”中闻立鹏的《绿色空间》作品为例,作品画面中树木的纹理使用的是粗糙的卫生纸,卫生纸本身具有一定纹理,用手将纸揉搓后,能够形成更加褶皱的类似树纹的肌理,生动形象。在色彩的表现上,闻先生并没有多加修饰,而是直接使用了纸张本身的白色,与周围画面色彩形成对比,起到了强化造型、突出结构的作用。纸张的使用不仅在视觉上更接近所要表现的树的形象,在色彩上也起到了深化生命这一主题的寓意。
4.木质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朱广波的《等待春天系列之十五》作品为例,该作品为一幅写实类作品,画面中篮板部分虽然有一定的厚度,但并不是由木质材料直接拼贴而来,是先在画布上以丙烯或塑性剂材料进行打底,材料达到半干状态后再以木质材料压印,其实没有直接使用木质材料,而是运用了木质材料特有的“纹理”,继而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5.塑性剂类材料在油画中的表现
以郭建濂的《被革除的夜色之八》作品为例,画面中所呈现的纹理其实处于底层,先用塑性剂材料做出透明的底,再利用类似梳子的物体打造出條纹状的肌理,最后在其上着色。塑性剂材料在其中不仅仅是打底的工具,更像是将画面内容与肌理隔离开的屏障,与主题中的“革除”相呼应,透明的塑性剂材料带来了视觉的差异,也表现出作者创作的“随意性”,保证了题材与材料的统一。
四、结语
综合材料的运用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可见之诗”中,当代油画艺术家为公众呈现了材料与画面内容融合而成的强烈视觉效果,展现了当代油画艺术的魅力,表现出当代油画艺术家的创新突破与融合思维。但综合材料的运用与表现并不是在画面中堆砌材料,而是要通过材料与画面内容的统一、题材与材料的统一表现出材料的质感美、肌理美与情感美。为此,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还需要深入研习综合材料的运用,以保证其不会“喧宾夺主”,只有材料真正地融于画面,画面才会拥有自己的语言。
参考文献:
[1]王雅萱.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艺术语言构建中的价值[J].艺术家,2020(7):37.
[2]姜晶.浅谈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J].参花(上),2020(4):99.
[3]张娜.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艺术中的运用[J].大观,2020(3):154-155.
[4]许笑波.综合材料在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形式[J].中国文艺家,2020(1):6.
[5]刘嘉,孙凯.论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J].参花(上),2019(8):138.
[6]马超.浅析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的应用及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9(13):18-19.
[7]安斌杰.论油画技法在油画专业综合材料及表现性绘画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9(17):39-40.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