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森林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森林产业化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在营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本文着重分析加强营林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营林 管理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277-01
1.前言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林业生产越来越重视。林业具有多重的价值和功能,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林木能够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地球变暖等。然而由于我国森林产业化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在营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本文着重分析加强营林管理的有效措施。
2.加强营林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增加林业经济收益
营林管理工作是林业产业结构中的基础工作,是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营林管理是影响林业经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首先,林业产业经济收益的增长离不开营林的有效管理,加强营林管理的工作,不仅可以为林业产业生态工程提供保障,还可以提高林业产业造林的质量,进一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建设;其次,做好营林管理工作,还可以增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营林管理体系,让每个林业人员都认识到营林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基础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了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林业产业在众多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增强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2 有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营林管理工作不仅是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而采取的重要手段。营林管理工作是育苗、抚苗、管理和保护等各个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植树造林工作,增加我国的林业面积,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还可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减少空气的污染,降低酸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最大程度地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与此同时,加强营林管理工作也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自然界的物种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朝着科学、有序、平衡的方向发展。
3.加强营林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林业想要发展就必须提升林业工作科技含量,用科学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从科学技术角度出发,加强技术管理,不断深化改革,促进林业向优质、高产方向发展。具体要建立林业的科技体制,注意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投入。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而提升营林技术水平。开展营林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科技的力量,构建现代技术服务体系,例如: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推进林业管理与经营的科学化,加快林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与此同时,要注意提升营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营林工作人员明确营林思想,改变乱造不断的现象,促进造林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开展营林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先进计算机技术,提高林业资源质量,例如:运用基因遗传技术造林,让人工造林满足优良基因的培养要求;运用生物互利共生原理,拓展多层次、多树种林业产业结构。
3.2 完善监测监管制度
要确保林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重视林业生产质量,具体要完善营林监督管理体系,把森林监管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动态化监管营林工作,有效控制林业的整體情况。重视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把森林资源作为监测主体,增加监测内容,整合监测资源,综合评价与监测林业状况和森林资源。与此同时,构建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努力提高监测工作的科技含量,保证监测成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管理营林工作时,要注意掌握各种林木生长规律及生物特性,结合具体林木的危害程度、生长状况,准确鉴定各种病虫类别,制定科学合理、切实科学的防治病虫方法,实现良好的病虫治理效果,进而降低病虫害给森林带来的损失,提升营林质量。
3.3 重视营林经济效益
造林成活率一直是营林工作的重心,林木存活率和生长量关系着林业经济效益,要真实统计林木生长状况,从而才能合理预测造林面积。因为不同树木经济效益有很大差别,不同树木生产管理方法也不相同,所以,经济效益对现代林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开展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而才能提升林木经济效益。必须以市场经济作为导向,选择并栽培优良树种,积极培育并栽种高价值的林才,在栽培过程中,结合林产工业的原料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营林措施,根据林木特征科学施肥,有效预防病虫害。另外,栽培树种过程中,制定产品销售渠道,保证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加大力度培养新兴林木,促进林业产生实现结构重组,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进而保证林业长期稳定发展。开展生产管理工作时,注意开发新品种,重视特色项目建设,不断向高层次加工方向转化,渐渐延伸产业链,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林业投入是林业获得发展的直接动力与重要前提,强大的资金投入力量能够保证营林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对营林管理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就是提升投资标准,增大投资效益。实际开展营林管理工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很多树种作为参照物,整体衡量它们的生长经济效益,结合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制定对比指数,进而科学分析林木的生产量、经济指标及预计造林面积,从而合理制定管理投资额度。如果林木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结合林场的实际生长情况,适当调整现有树种采伐强度与抚育规程,增加林业投资,提升投资回报率,实现资金增值的良性循环。
4.结语
营林管理工作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经济收益。因此,在林业产业的发展建设中,要更加注重营林管理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营林管理工作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林业产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莫国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7):64-65.
[2]闻亮.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7(17):129-130.
[关键词]营林 管理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277-01
1.前言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林业生产越来越重视。林业具有多重的价值和功能,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林木能够有效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地球变暖等。然而由于我国森林产业化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在营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本文着重分析加强营林管理的有效措施。
2.加强营林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增加林业经济收益
营林管理工作是林业产业结构中的基础工作,是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营林管理是影响林业经济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首先,林业产业经济收益的增长离不开营林的有效管理,加强营林管理的工作,不仅可以为林业产业生态工程提供保障,还可以提高林业产业造林的质量,进一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建设;其次,做好营林管理工作,还可以增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营林管理体系,让每个林业人员都认识到营林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基础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了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林业产业在众多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增强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2.2 有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营林管理工作不仅是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而采取的重要手段。营林管理工作是育苗、抚苗、管理和保护等各个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植树造林工作,增加我国的林业面积,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还可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减少空气的污染,降低酸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最大程度地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与此同时,加强营林管理工作也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自然界的物种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朝着科学、有序、平衡的方向发展。
3.加强营林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林业想要发展就必须提升林业工作科技含量,用科学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从科学技术角度出发,加强技术管理,不断深化改革,促进林业向优质、高产方向发展。具体要建立林业的科技体制,注意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投入。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而提升营林技术水平。开展营林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科技的力量,构建现代技术服务体系,例如: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推进林业管理与经营的科学化,加快林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与此同时,要注意提升营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营林工作人员明确营林思想,改变乱造不断的现象,促进造林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开展营林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先进计算机技术,提高林业资源质量,例如:运用基因遗传技术造林,让人工造林满足优良基因的培养要求;运用生物互利共生原理,拓展多层次、多树种林业产业结构。
3.2 完善监测监管制度
要确保林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重视林业生产质量,具体要完善营林监督管理体系,把森林监管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动态化监管营林工作,有效控制林业的整體情况。重视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把森林资源作为监测主体,增加监测内容,整合监测资源,综合评价与监测林业状况和森林资源。与此同时,构建森林资源信息系统,努力提高监测工作的科技含量,保证监测成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管理营林工作时,要注意掌握各种林木生长规律及生物特性,结合具体林木的危害程度、生长状况,准确鉴定各种病虫类别,制定科学合理、切实科学的防治病虫方法,实现良好的病虫治理效果,进而降低病虫害给森林带来的损失,提升营林质量。
3.3 重视营林经济效益
造林成活率一直是营林工作的重心,林木存活率和生长量关系着林业经济效益,要真实统计林木生长状况,从而才能合理预测造林面积。因为不同树木经济效益有很大差别,不同树木生产管理方法也不相同,所以,经济效益对现代林业的发展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开展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而才能提升林木经济效益。必须以市场经济作为导向,选择并栽培优良树种,积极培育并栽种高价值的林才,在栽培过程中,结合林产工业的原料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营林措施,根据林木特征科学施肥,有效预防病虫害。另外,栽培树种过程中,制定产品销售渠道,保证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加大力度培养新兴林木,促进林业产生实现结构重组,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进而保证林业长期稳定发展。开展生产管理工作时,注意开发新品种,重视特色项目建设,不断向高层次加工方向转化,渐渐延伸产业链,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林业投入是林业获得发展的直接动力与重要前提,强大的资金投入力量能够保证营林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对营林管理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就是提升投资标准,增大投资效益。实际开展营林管理工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很多树种作为参照物,整体衡量它们的生长经济效益,结合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制定对比指数,进而科学分析林木的生产量、经济指标及预计造林面积,从而合理制定管理投资额度。如果林木要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结合林场的实际生长情况,适当调整现有树种采伐强度与抚育规程,增加林业投资,提升投资回报率,实现资金增值的良性循环。
4.结语
营林管理工作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经济收益。因此,在林业产业的发展建设中,要更加注重营林管理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营林管理工作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林业产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莫国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7):64-65.
[2]闻亮.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7(1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