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灰缸之“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看新闻,一女生因在列车上不堪忍受刺鼻的烟味而起诉哈尔滨铁路局,受到广泛关注。相关专家称之为“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意义重大。紧接着新浪微博上一个戴着墨镜吸烟的“酷”表情下线了,社会舆论给予点赞。种种迹象表面,对吸烟的计较和不容忍、创造无烟环境以及全社会的控烟意识和行动,正如春雨打在屋檐上感觉得到点点滴滴,让人欣慰。
  我向来对烟草反感,缘于父亲的吸烟。父亲从十几岁起就染上烟瘾,一发而不可收,期间也多次决心戒烟,但终没成正果。至病情严重无心再吸无兴趣再吸时为时晚矣!我是看着父亲呼吸及心肺系统走向衰败的每一步———支气管炎到哮喘,然后肺气肿,再到肺心病,再到心力衰竭,最后卒于肺癌。
  那时我们全家在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小阁楼上,虽不懂二手烟的危害,但看到父亲每天涨红着脸咳嗽喘气就难受和担忧。母亲也经常因父亲的吸烟而唠叨,父亲不悦,为此没少发生龃龉和口角。每每这时我们劝父亲,妈也是为你的身子好。父亲却不认同:“你妈是心疼钱。”其实这话也是实情。那时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母亲每分钱都算着用,父亲的购烟款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工作以后,家里的经济和住房条件都大为改观,但我对烟草总是心有戚戚,离而远之,即便是我工作上可以有许多伸手白食的机会,乃至妻子在烟厂上班有白壳子简装烟配给供应的有利条件,但我始终不碰不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烟草之害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海外进来的卷烟上有的还印了骷髅黑肺的图形,媒体上也展示了内窥镜下嗜烟者被侵蚀的烂肺标本,有的地方还展出了实物模型,真的让人触目惊心。我常常会想,父亲倘若早点认识该多好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大家庭中仍然有人重蹈覆辙,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染上烟瘾,陋习难改。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反映,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死于吸烟和其它形式的烟草使用,而2000年的這一数字则为400万,仅仅17年就增加了近80%。
  近年我国政府加大了控烟的推进力度,无论是在立法和宣传教育上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控烟形势仍然严峻,根子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上。一些年轻人甚至青少年以为吸烟“酷”,有“范”儿,在好奇和模仿、从众赶时髦中染上烟瘾,不自觉地加入到烟民队伍中。
  世卫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严正表示:“吸烟威胁着我们所有人,加剧了贫困,削弱了经济生产力,污染了室内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诚如世卫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由于发达国家加强了对烟草的控制,越来越多的烟草公司将发展中国家视为新市场。因而至2030年,80%吸烟死亡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头号发展中国家在控烟上面任务艰巨,也是大国的责任和使命。好在政府进一步重视控烟工作,将之列为国家战略。这些年各项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一些地方也推出了“最严禁烟令”,但眼下最难也是最需要下功夫的还是在转变国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上,尤其是青少年,让他们感觉到吸烟并不“酷”,也没“范”儿,是过时的旧习陋俗,不是文明人所为。
  然而我们在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合力,在某些方面和细节上还在有意无意地强化和诱导吸烟,如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等影响很大的大众媒介,时常出现自然主义地表现,甚至美化吸烟的镜头、图片和标识,也有的就是变相广告。2017年5月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布“2016年热播国产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披露,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平均每8.6分钟就出现一次烟草镜头。烟草镜头占影片总时长约3.5%。该协会给冯小刚送上了“脏烟灰缸奖”。冯导主导的电影《老炮儿》也曾获此殊荣,此番是二度蝉联。我不知冯小刚对此作何感想?更敬佩控烟协会的有心、执著和幽默。只是这一奖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民众对烟灰缸之“脏”尚无足够的认识。倘若冯小刚因为这个奖项而坐卧不安,感觉对不起喜欢他的观众,甚至觉得触犯了众怒,非得郑重其事地道歉和反省,那么控烟的步伐也算往前推进了一步。
其他文献
一  陕北信天游,是民歌艺苑里别致的一枝。内涵淳朴、丰沛、厚实,抒情手法是多姿多样的。  和别的民歌一样,信天游纯真直率,坦荡热烈,有些章节几近于放浪形骸,打破了爱情故事在小说里、舞台上通常呈现出的那种月暗花移、扑朔迷离的神秘境界。“半夜里想起干妹妹,狼吃在山后不后悔”;“听见哥哥唱一声,浑身打颤阳气生”;“捉着你的胳膊拉着你的手,难说难笑难开口”;“叫一声哥哥摸一摸我,浑身上下一炉火”。脱胎于村
期刊
爱情、婚姻,能做到守身如玉、守婚如玉,很了不起。  但我想,守身如玉、守婚如玉,都不如守心如玉。倘不能守心如玉,即在思想、情感上不沾染俗世红尘,能抵御花花世界的诸多诱惑,那么守身如玉、守婚如玉就很难坚持到底。  相比于贞操、婚姻,思想、精神境界的层次更高。一个人有可能失身或遭遇婚姻危机,但若能失身而不失心,婚變而心不变,那他就不是失败者。这让我想到胡适给北大哲学系学生毕业留言中引禅宗高僧的偈语:“
期刊
一位女编辑在电话中说:“您文章中写的地梨我小时候吃过,现在怎么没有了呢?”言外之意想尝尝。市场没卖的,怎么神秘地消失了呢?我打开了尘封的记忆。  地梨,一种野草的根茎。黑色的小圆球长着一撮毛,类似荸荠,但小,味甜。它可是荒年的救命物,无毒,不像一些野菜吃了上吐下泻,且味甘,是“代食品”中的上品。还记得跟大人去“打地梨”,找到有三棱草的地方,挖下一锨深,用“搜子”(一种小锄)一层层锄下去,遇到地梨,
期刊
《低谷也是风景》(《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2·上),篇幅虽然不长,只有700余字,但诗一般语言,如小桥流水,不知不觉中,让人回味无穷。  杨福成先生认为,低谷也是风景。每个人都是从低谷走过的游子。只有在低谷仰望,你才能看清这个世界,世界也看到了你。這似乎很有哲理,但细细想来,也不尽然。  其实,人生的巅峰时刻,正处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境,站在高处,看得远,风景自然是“无限好”的;人
期刊
世上没有后悔药,人所共知。《世上本有“后悔药”》(《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2·上),反过来说有新意。辞书上说,“后悔”意“事后懊悔”,“吃后悔药”是“指事后懊悔”,有“吃后悔药”的,想必就有“后悔药”,“世上本有‘后悔药’”言之成理。文章说事前服用“后悔药”能预防“后悔”,古人、今人、机构都要炼“后悔药”,且要成为制度。原来“后悔药”不是治“后悔”的,就像殺人越货者断头之日吃了“后悔药”,会
期刊
程学武先生在《說和做》中,开篇即检讨自己:“在一个还算比较正式的场合……说凭借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一定能组织一帮人,为一位居无定所的老人募捐到一笔可观的费用……(结果却)一无所获,从而成了一个笑柄。我感到内心的极度不安。”程先生解剖自己真的是“拼了”。接下来,先生言之凿凿地责诸于他人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说和做分离的表演家”,是“说的是大话,做的是屁事”,甚至是“将‘说’做成自己进行不法
期刊
近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部在央视正式开播后,法制晚报记者披露,一些贪腐官员也钟情于吃喝,诸如鳄鱼尾巴、龙虾、鲍鱼、海参、东星斑鱼、佛冈农场猪肉、鱼翅等,都是他们的“盘中餐”。而许多官员被拉下水,正是从吃吃喝喝开始的,最终演变成“舌尖上的腐败”。  舌头,是人体中功能最多的一个器官。舌头灵活的肌肉,能让人们在说话时,声音抑扬顿挫;而舌头上面满布的味蕾,则能让人们感受味觉和辅助进食。说白了,有助于“
期刊
坏人可恶,坏人可恨。世上坏人不多但其能量不小,作用很大。关键时刻,他一出手、一伸脚,能把你摔伤、绊倒,乃至难以前行。而且,坏人都难以对付,尤其是坏人暗中使坏,更使你防不胜防,受骗上当,甚至还拿他当个好人,故世有“君子斗不过小人”之说。  怎么办?揭露壞人,鞭打坏人,便不失为一法。因而,刘道君先生写的《论坏人》(《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2·上)一文,我要为之“点赞”。  坏人,是人中之病菌,毒
期刊
读北谷先生的文章《呼唤蔡元培》(《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6·上),蔡元培无愧“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一、恪守清贫。蔡元培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千余元医药费,就连入殓的棺木也没有。蔡元培死时是北大校长。  二、任人唯贤。陈独秀一介白丁,既没文凭又没学位,还不守规矩,却满腹经纶。蔡元培为了聘到陈独秀,礼贤下士、三顾茅庐。  三、理念先进。“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語)要办好学
期刊
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集体宿舍”成了热词。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产业园区建设职工集体宿舍,多渠道解决城市运行和服务保障行业务工人员住宿问题。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副主任邹劲松表示,今后北京每个租赁房项目都要配建一定比例的集体宿舍,解决普通劳动者的宿舍问题,让他们有尊严地居住。  假如“集体宿舍”真的能够回来,产业园区的工人有宿舍住,城市餐饮、零售、快递等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