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看新闻,一女生因在列车上不堪忍受刺鼻的烟味而起诉哈尔滨铁路局,受到广泛关注。相关专家称之为“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意义重大。紧接着新浪微博上一个戴着墨镜吸烟的“酷”表情下线了,社会舆论给予点赞。种种迹象表面,对吸烟的计较和不容忍、创造无烟环境以及全社会的控烟意识和行动,正如春雨打在屋檐上感觉得到点点滴滴,让人欣慰。
我向来对烟草反感,缘于父亲的吸烟。父亲从十几岁起就染上烟瘾,一发而不可收,期间也多次决心戒烟,但终没成正果。至病情严重无心再吸无兴趣再吸时为时晚矣!我是看着父亲呼吸及心肺系统走向衰败的每一步———支气管炎到哮喘,然后肺气肿,再到肺心病,再到心力衰竭,最后卒于肺癌。
那时我们全家在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小阁楼上,虽不懂二手烟的危害,但看到父亲每天涨红着脸咳嗽喘气就难受和担忧。母亲也经常因父亲的吸烟而唠叨,父亲不悦,为此没少发生龃龉和口角。每每这时我们劝父亲,妈也是为你的身子好。父亲却不认同:“你妈是心疼钱。”其实这话也是实情。那时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母亲每分钱都算着用,父亲的购烟款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工作以后,家里的经济和住房条件都大为改观,但我对烟草总是心有戚戚,离而远之,即便是我工作上可以有许多伸手白食的机会,乃至妻子在烟厂上班有白壳子简装烟配给供应的有利条件,但我始终不碰不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烟草之害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海外进来的卷烟上有的还印了骷髅黑肺的图形,媒体上也展示了内窥镜下嗜烟者被侵蚀的烂肺标本,有的地方还展出了实物模型,真的让人触目惊心。我常常会想,父亲倘若早点认识该多好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大家庭中仍然有人重蹈覆辙,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染上烟瘾,陋习难改。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反映,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死于吸烟和其它形式的烟草使用,而2000年的這一数字则为400万,仅仅17年就增加了近80%。
近年我国政府加大了控烟的推进力度,无论是在立法和宣传教育上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控烟形势仍然严峻,根子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上。一些年轻人甚至青少年以为吸烟“酷”,有“范”儿,在好奇和模仿、从众赶时髦中染上烟瘾,不自觉地加入到烟民队伍中。
世卫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严正表示:“吸烟威胁着我们所有人,加剧了贫困,削弱了经济生产力,污染了室内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诚如世卫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由于发达国家加强了对烟草的控制,越来越多的烟草公司将发展中国家视为新市场。因而至2030年,80%吸烟死亡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头号发展中国家在控烟上面任务艰巨,也是大国的责任和使命。好在政府进一步重视控烟工作,将之列为国家战略。这些年各项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一些地方也推出了“最严禁烟令”,但眼下最难也是最需要下功夫的还是在转变国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上,尤其是青少年,让他们感觉到吸烟并不“酷”,也没“范”儿,是过时的旧习陋俗,不是文明人所为。
然而我们在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合力,在某些方面和细节上还在有意无意地强化和诱导吸烟,如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等影响很大的大众媒介,时常出现自然主义地表现,甚至美化吸烟的镜头、图片和标识,也有的就是变相广告。2017年5月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布“2016年热播国产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披露,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平均每8.6分钟就出现一次烟草镜头。烟草镜头占影片总时长约3.5%。该协会给冯小刚送上了“脏烟灰缸奖”。冯导主导的电影《老炮儿》也曾获此殊荣,此番是二度蝉联。我不知冯小刚对此作何感想?更敬佩控烟协会的有心、执著和幽默。只是这一奖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民众对烟灰缸之“脏”尚无足够的认识。倘若冯小刚因为这个奖项而坐卧不安,感觉对不起喜欢他的观众,甚至觉得触犯了众怒,非得郑重其事地道歉和反省,那么控烟的步伐也算往前推进了一步。
我向来对烟草反感,缘于父亲的吸烟。父亲从十几岁起就染上烟瘾,一发而不可收,期间也多次决心戒烟,但终没成正果。至病情严重无心再吸无兴趣再吸时为时晚矣!我是看着父亲呼吸及心肺系统走向衰败的每一步———支气管炎到哮喘,然后肺气肿,再到肺心病,再到心力衰竭,最后卒于肺癌。
那时我们全家在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小阁楼上,虽不懂二手烟的危害,但看到父亲每天涨红着脸咳嗽喘气就难受和担忧。母亲也经常因父亲的吸烟而唠叨,父亲不悦,为此没少发生龃龉和口角。每每这时我们劝父亲,妈也是为你的身子好。父亲却不认同:“你妈是心疼钱。”其实这话也是实情。那时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母亲每分钱都算着用,父亲的购烟款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工作以后,家里的经济和住房条件都大为改观,但我对烟草总是心有戚戚,离而远之,即便是我工作上可以有许多伸手白食的机会,乃至妻子在烟厂上班有白壳子简装烟配给供应的有利条件,但我始终不碰不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烟草之害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海外进来的卷烟上有的还印了骷髅黑肺的图形,媒体上也展示了内窥镜下嗜烟者被侵蚀的烂肺标本,有的地方还展出了实物模型,真的让人触目惊心。我常常会想,父亲倘若早点认识该多好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大家庭中仍然有人重蹈覆辙,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染上烟瘾,陋习难改。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反映,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死于吸烟和其它形式的烟草使用,而2000年的這一数字则为400万,仅仅17年就增加了近80%。
近年我国政府加大了控烟的推进力度,无论是在立法和宣传教育上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控烟形势仍然严峻,根子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上。一些年轻人甚至青少年以为吸烟“酷”,有“范”儿,在好奇和模仿、从众赶时髦中染上烟瘾,不自觉地加入到烟民队伍中。
世卫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严正表示:“吸烟威胁着我们所有人,加剧了贫困,削弱了经济生产力,污染了室内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诚如世卫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由于发达国家加强了对烟草的控制,越来越多的烟草公司将发展中国家视为新市场。因而至2030年,80%吸烟死亡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头号发展中国家在控烟上面任务艰巨,也是大国的责任和使命。好在政府进一步重视控烟工作,将之列为国家战略。这些年各项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一些地方也推出了“最严禁烟令”,但眼下最难也是最需要下功夫的还是在转变国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上,尤其是青少年,让他们感觉到吸烟并不“酷”,也没“范”儿,是过时的旧习陋俗,不是文明人所为。
然而我们在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合力,在某些方面和细节上还在有意无意地强化和诱导吸烟,如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等影响很大的大众媒介,时常出现自然主义地表现,甚至美化吸烟的镜头、图片和标识,也有的就是变相广告。2017年5月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布“2016年热播国产影视剧烟草镜头监测结果”披露,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平均每8.6分钟就出现一次烟草镜头。烟草镜头占影片总时长约3.5%。该协会给冯小刚送上了“脏烟灰缸奖”。冯导主导的电影《老炮儿》也曾获此殊荣,此番是二度蝉联。我不知冯小刚对此作何感想?更敬佩控烟协会的有心、执著和幽默。只是这一奖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民众对烟灰缸之“脏”尚无足够的认识。倘若冯小刚因为这个奖项而坐卧不安,感觉对不起喜欢他的观众,甚至觉得触犯了众怒,非得郑重其事地道歉和反省,那么控烟的步伐也算往前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