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谈同一社会环境下的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共生愿景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在历史文化中的诞生、衍变、发展及相互关系,在展望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共生愿景中讨论了来自社会不同文明的和谐共生的美好期待。经由对民间艺术特征与殿堂艺术特征的归纳讨论发现了文化与历史及文化与历史内容的相互关系,通过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各自独立的历史沿革分析展开了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文明深度的历史成因。
  关键词:上层建筑   文明   历史   艺术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169-04
  人类历史跨越了无数次的种族冲突,经历了无数场精神战役,在文明进展的不可扭转的条件下,持续步入每一个新旧更替的时代革命挑战。在时代的洗礼下,每一场文化演变都似乎笼罩着人类对精神成就的近乎狂热的崇拜与信仰。人类并不轻易回答关于精神成就的信仰的力量冲动的质疑,也并不轻易熄灭上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符号,在既摒弃又保守的文化演进里,文化形态如物质文明的进步一样呈现着海市蜃楼般炫目的复杂色彩。在这里我们要试着探讨的文化内容是被默认为文化经典符号的艺术。
  谈到艺术,我们不得不回溯到艺术发生的条件背景,在诸多条件背景中的最重要也最客观的条件即历史及社会条件。持续运动的历史经由人类生存要求推演出的社会结构原则与政治经济关系在作用于历史本体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生存意识后,经过历史内容的全体的交叉相互作用实现了具有高度体制逻辑的人类秩序,这种秩序在历史中的现实反应即以社会为主体的历史人文状态。随着这种秩序在历史进行作用下的持续演进,由秩序逻辑能力沉淀提炼出的文明精髓跟随着历史演进不断地以文化能力及持续进步的文化现象展现着历史及社会功能中精神美学的逻辑力量,这种高度精神指向性的历史文化成就即艺术。
  經历了无数个世纪的进步及演变,作为高度精神指向性的历史文化成就的艺术也经历了无数个时代演变的自我革新的要求。这种数次经历自我革命的精神文明成就在历史长河里回答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诉求及精神进步憧憬。从远古至今,社会中被不断扬弃又历经保留的突出社会结构形态之一是社会的阶级分立,此种分立形成了社会的从基础群体至上层建筑的阶级分化及决定着阶级分立的社会结构稳定性的社会集体默认。这种分立除实现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现象外同时因自身分立促发了阶级文化分立。毫无疑问的,文化分立必然导致艺术世界的艺术形态、审美、原则的分立。带着对各种艺术分立的想象及理解,我们要着重讨论的是民间艺术和殿堂艺术的分立及共生现实。
  一、民间艺术及其特征
  首先,让我们试着分析理解民间艺术。此处所讲民间艺术特指未经由古典主义时期古典艺术原理指导而创作的却具有社会审美世俗性成就标志的世俗形态艺术。作为一种民间精神作用流变推动的不断演变又极具文化巩固力量的社会世俗文化形态,民间艺术的最显著特点是文化结构组织性的意识与逻辑自由性以及表现力与艺术功能的世俗性。未经由古典艺术技法指导决定了民间艺术的非古典主义特性,而“民间”二字标志着这些特定的文化现象及文化产品产生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结构逻辑以外,也就是处于社会结构底层的平民群体的精神文明提炼,换言之,民间艺术即群众艺术。
   (一)文化底层集体性
   民间艺术通常来自社会主体结构层次中的底层。底层社会群体文明的乡土性与薄弱的文明约束力使得民间艺术放大了其来源的特定群体的乡土活力与生存压力。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民间艺术通常在地域文明差异造成的文艺现象差异以外,艺术风格与审美方向极为统一,这可以被理解为同一政治经济关系体制下的集体生存现实的普遍性现实表现。社会底层群众群体在社会总人口比重中的绝对比重优势令民间艺术成就的集体认同覆盖占据了社会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位置。集体认同使得民间艺术虽来自社会底层,却对社会整体造成了重要的文明及文化影响。
   (二)艺术风格的自由性
   民间艺术通常通过不具备理性逻辑的乡土文明符号构建激发促进民间情感体验的世俗文化现象与乡土文明基因简单结构化后得出的世俗文化产品,这种逻辑自由实现了民间艺术历史流变全过程里无法被汰离的一个显著特征,即文化结构与结构线条运动的自由性。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民间艺术的艺术体裁相较严肃艺术自由不羁并运动恣意;民间艺术的艺术题裁相较严肃艺术呈现乡土化明显与社会立场自我性;民间艺术的流传繁衍呈现口头性与群族延续性;民间艺术的艺术逻辑呈现非理论性及逻辑自由性。
   (三)艺术逻辑的无序性
   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是历史流变过程中艺术技法的古典理论体系建设与否的问题。通常,民间艺术并不受古典艺术理论的约束与指导,而是直接对民间意识与情感进行直接的表达,在对此种表达进行简单的整理后将表达内容升华成为以民间艺术为形式的群众文化现象及个别群众文化成果。这种直接的艺术行为不受古典艺术逻辑的指导与影响,而是以把民间文化进行归纳提炼上升为群众文化整体中的精神文明成果,依此以不具备古典艺术逻辑与严肃性的具有艺术体裁与形式的文化现象走进艺术文明的范畴,并因此被认作民间艺术。由此可见,民间艺术的艺术逻辑是简单的世俗文化程度所能及的逻辑能力的创作结果,世俗文化的自由倾向与世俗情态决定了民间艺术逻辑不具备古典艺术逻辑的严肃性与缜密性。不具备逻辑的严肃秩序是民间艺术的又一个典型特征。
  二、殿堂艺术及其特征
   其次,我们分析殿堂艺术。殿堂艺术,顾名思义殿堂二字决定了殿堂艺术有关的社会群体的社会位置的高度。殿堂艺术通常泛指经过艺术历史中的古典艺术理论进步流变及其影响而在人类历史上保留下来并被不断应用及发扬的严肃艺术,严肃二字强调了殿堂艺术的理论专业性高度及社会功能严肃性。有别于民间艺术,殿堂艺术具有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地进步促进艺术理论的深度发展与进步。此外,殿堂艺术有着严谨专业并繁杂的艺术门类设置,其中每一部分都历经整个艺术史的演变而得到深刻的挖掘与发扬。    (一)上层建筑精锐性
   殿堂艺术的艺术行为主体的上层建筑倾向性决定了其在社会文化文明中的文化能力高度及文明指导意义。殿堂艺术通常因其艺术思想指向的深刻性及艺术内容对专业能力要求的高度在社会中以并不普遍的艺术行为人口覆盖率实现其文明内容中的珍贵意义。也因此,殿堂艺术并非与普遍文化进行交叉作用,而是经过对社会意义面向的提取,深刻的思想指向及高度进步的艺术逻辑的加工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而这些在人类文明的理解和定义中被冠以上层建筑的个别群体行为的定义。
   (二)艺术风格严谨性
   殿堂艺术相较于民间艺术的一个现象上的明显区别是其艺术风格的严谨性及高度秩序统一的艺术内在思想体系。呈现在艺术风格上的特点以优雅、哲思性、艺术规律性及精神指向高度化为特征。优雅的艺术表达标志着殿堂艺术的上层建筑特性,并以此标志自身的文化文明高度;哲思性的艺术思想原生象征着殿堂艺术的思想高度严肃性;艺术规律性是殿堂艺术被视作上层文化建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其代表着文明的高度秩序;精神指向高度化决定着殿堂艺术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力及文化地位。
   (三)艺术逻辑严肃性
   殿堂艺术因其上层文化建筑的自身认知高度和社会观念对其的高度要求在艺术行为上必须恪守严肃严谨的艺术规范及艺术学逻辑。严肃严谨的艺术学逻辑被认为是殿堂艺术得以历经无数时代更替依旧被保留认取的得以受到人类社会高度尊重的人文原因。作为上层文化建筑的殿堂艺术在实现艺术表现以外,因其诞生并服务于上层建筑的社会要求及精神指向,诠释上层建筑的文明高度及文化精神指向成为了殿堂艺术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上层建筑的严肃的社会自律及思想逻辑亦约束着殿堂艺术的行为原则与艺术逻辑,因此艺术逻辑严肃性是殿堂艺术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三、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在历史演进中的交叉与平行
   (一)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在历史演变中的交叉
   经过对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种艺术根本上并没有理论交叉点及内在共通性,但整个历史流经里两种艺术却也并不是不存在相互借鉴与参考。产生并服务于上层建筑的殿堂艺术最初来自社会群体对艺术的初始理解与向往,而早期艺术符号即从社会文明现象中提取与加工,这其中包括来自民间的带有民间艺术意义的艺术元素。通过对殿堂艺术演变的观察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殿堂艺术不拒绝从民间提取题材与文化元素来进行创作,殿堂艺术也不拒绝通过严肃艺术反应市井主题,甚至一些殿堂艺术以民间艺术的个别符号与元素为创作动机来进行艺术发展,这实现了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历史演进中的交叉作用。
   (二)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在历史演变中的平行
   然而从艺术逻辑与严肃原则的角度看,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在整个历史演进里都无法在艺术文明层次上实现共融与合作。首先,民间艺术不容易得到上層建筑审美态度的垂青,从而无法有力地进入上层建筑主流文化媒体与平台事物中。而殿堂艺术的绝对艺术观念严肃与艺术风格的自我约束力亦无法或很难引起底层群众的思想共鸣。因此,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历经无数世纪演变始终保持各自独立进步与发展,即便是民族文化全球化文明进行的当今,两种艺术依然不能得到融合与交叉。作为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两种强有力的上层建筑与底层文明的精神文化产品随着人类文明史的演进沿着各自的文化精神及生存约束独立流变,看似无关的彼此如是平行地在人类文明史中与历史共生。
  四、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共生的重要性
   (一)民间艺术存在的重要性
   民间艺术的诞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底层群体的生存意识表达要求。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众群体通过简单或不具有殿堂艺术的严肃艺术理论逻辑的简单表达原理为创作指导,通过简单的艺术行为抒发自身的底层生存压力及精神诉求。在民间艺术行为的过程及影响下,底层群众因为情感的释放与生存诉求的表达得到了心理及精神上的短暂或阶段性满足,并因为这种满足实现了底层群体集体思想意识的凝聚及文化沿袭的表现与记录功能,由此可见民间艺术对于底层社会群体的生存意义的重要性。
   (二)殿堂艺术存在的重要性
   殿堂艺术诞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上层建筑的文明娱乐性需要及政教传播要求。文明娱乐性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很大程度上通过艺术活动缓解了阶级间的对立与矛盾,作为上层建筑文明符号的殿堂艺术在充当着上层指导阶级的文明高度象征,同时又由于自身更高度严肃缜密的理论及逻辑成为了历史演进中不可取代的文明抽象代表。在成就自身的同时,殿堂艺术因其专业理论及逻辑的文明高度以艺术行为为主要现象领导推动着一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方向及文化行为深度要求,因此殿堂艺术于世界及社会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力量与现实意义。
  五、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共生愿景
   (一)以普及殿堂艺术实现社会文化整体文明高度特别是底层群众文明能力高度的提升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了殿堂艺术的文化领导作用及文化文明意义推动的功能性力量,由此,我们必然在文化进步的过程中将殿堂艺术摆在重要的位置并致力于发挥其文化作用力功能。设想,一次正确的受众于底层群众群体的殿堂艺术的创作与展示将经由此次艺术行为的文明现象在受众群体产生特定的心理反馈及文化干预影响,而经由这些影响实现的底层群众文化能力上升是殿堂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针对性原因。而因为我们对底层文化进步的期待与其提升现象的需要的急迫促使上层建筑势必加大干预于底层社会的殿堂艺术的创作力度,而来自上层建筑的以殿堂艺术为载体的文化冲击也势必冲击影响民间艺术的创作心态与思路。由此,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因为殿堂艺术的功能性力量经由社会要求共同在文化渗透中相互作用并持续演进。
   (二)以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内容相互渗透实现两种社会文明的相互尊重及文明视角互动
   局限于文明进步的程度,历史上阶级间的对立及矛盾持续了无数个世纪。在无数历史文明里,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亦因为此种文明现实相互拒斥。时至今日,和平的普遍实现除拉近了政治对象间的关系,亦加深了不同阶级相互间的感情,不同阶级的艺术观念也由此逐渐展开了相互尊重、借鉴、融合的态势。带着对和平及文化交融的憧憬,我们展开了强势的文化融合行动,毫无疑问,我们无法忽略艺术的文化功能力量。为实现社会阶级的统一与融合,我们需要经由殿堂艺术的普遍表达以对观赏群体的覆盖的加大深入殿堂艺术在社会的渗透力度,并经由对底层群体的艺术展示及艺术力干预提升底层群众的审美视角。同时,对社会各阶层文化现象及底层社会文化符号及文明基因的提取经由严肃艺术的理论与逻辑加工将底层文明通过殿堂艺术的展示推介进入了上层建筑的文化视野,于此,经由殿堂艺术的功能性力量实现了对以民间艺术为文明表达符号的底层社会文化的尊重。由此,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因为艺术内容的相互渗透实现了两种社会文明的相互尊重及文明视角的互动。
   (三)以历史文化进化正确要求为原则进行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发展建设
   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各自代表着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生命与文化演进成果,文化发展的强烈要求两种艺术的发展被摆在文化政策的重要位置。因为对文化历史的正确理解与深度分析,我们得出了智慧的文化发展战略,包括艺术发展决策与愿景,这其中势必包括人文原因,历史原因与政治经济原因。依照正确的文化发展策略对艺术事业进行规范与发展应该是深植于艺术工作者思想的时代艺术工作原则。以高度的历史观发展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可以使得两种文化现象植根于历史文明条件基础而经由各自的艺术力量与历史相互约束促进与影响,依照正确的世界观发展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将使得我们清晰地看到艺术于和平的独特人文力量,依照高度抽象的艺术逻辑进行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创作将经由艺术作品实现我们对文明的历史记载。换言之,我们势必以历史文化进化正确要求为原则进行民间艺术与殿堂艺术的发展建设。
   文化经由历史的沿革沉淀为人类的文明成果与人文工具,艺术亦经由历史长河的演进推动因文化地位的至高成为了标志着人类文明成就的经典文化力量。民间艺术之于殿堂艺术的眺望呼唤着人类进步的本能对发展与发达的展望,殿堂艺术之于民间艺术的怀爱传递着上层建筑对社会文明的期盼。艺术之于人间实是无限大爱,艺术之文明之于人类即进步之真相。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用VC++语言对一般PID、积分分离PID、不完全微分PID、史密斯预估PID等几种典型的控制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和比较,并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和建议。
【正】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取得胜利,刘备占有荆州,不久又得机会进入益洲。刘备入益州的路线,在到涪(今绵阳市)以前没有问题,到涪以后经雒城(今广汉县)去成都,便有了纷歧.有人
【正】 1984年4月中旬,仪陇县立山乡九阳山村的四位青年,在距公路约3米远的田里取土做砖坯,发现南宋窖藏一处。窖藏距地面1.5米,发现时是一口四耳大铁锅倒扣在一只三足两垂耳
本文概要介绍了第三代移动接入网为采用AT斋 定义的新的适配层协议及其相应的信令协议。我们通过仿真计算表明面向时延敏感的低速业务而定义的AAL2可以在满足业务质量要求的同时获
青年失业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时刻威胁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描述国际青年失业的基本概况基础上,分析了国际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青年失业造成的危害。最后,
远程教育系统中,图像的压缩比和压缩速度的高低是决定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文中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研制的“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给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块识别算法。实验结果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许多电信业务也逐步在Internet上实现,通过Email实现FAX通信具有很多的优点。本文提供了利用存储转发方式实现的具体方法以及对其进行试验的结果。
本文研究了Turbo码与网格编码调制相结合的Turbo码编码调制技术,给出了3种Turbo码与TCM相结合的调制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对方案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模拟得到的性能曲线表明,其性能要优于传统的采用
【正】 峨眉山除秀甲天下之外,还有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名驰古今。四奇中最富神秘色彩的是佛光。据笔者所知,目前,科学界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研究尚无定论。因其光环
采用实数码遗传算法对升余弦形成滤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克服和标准遗传算法效率低和未成熟收敛及确定性优化方法易收敛于局部极值点的缺点,实例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