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晓写的是她个人的经历、苦痛、挣扎和彷徨,突出个体的存在,亦强调群体的价值意义。讲她自己,也是在讲周郿英、赵一凡、史铁生、刘迪、刘羽等人,讲他们的经历、苦痛、挣扎和彷徨,讲处于那个时代个体的幸与不幸。
近读《半生为人》是同学的推荐,私信说:“去读徐晓的《半生为人》,极好。”读完感慨,这的确是一本“极好”的书。
“这些篇章并不能够完整地表达我的心理探索,它们是片段的、零星的,甚至是片面的,它们只是构成了我写作的参照。”是的,它没有清晰的时间经纬脉络,亦缺少那种顺叙下来的篇章逻辑,显得零散,甚至琐碎。但这略显零散的篇章,就像徐晓这半生的生活断章,可以一截截地断开来看。
学者高尔泰在该书的再版序《弱者的胜利》一文中,曾如此对比,“这本书,比之于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没那么波澜壮阔。比之于齐邦嫒的《巨流河》,没那么源远流长。但书中的人们,各有其心灵的而不是履历的自我,独一无二,不可重复。”
徐晓写的是她个人的经历、苦痛、挣扎和彷徨,突出个体的存在,亦强调群体的价值意义。讲她自己,也是在讲周邱英、赵一凡、史铁生、刘迪、刘羽等人,讲他们的经历、苦痛、挣扎和彷徨,讲处于那个时代个体的幸与不幸。反过来,作者也说,“讲述他们实际是在讲述自己”。
读这本书的感觉是沉重。“人活在世上到底需要承受多少遗憾才算了结呢?活着,就一定会有明天有下次,有弥补的机会和方式,死了,给活着的人留下的只有遗憾——切肤的遗憾。”生与死的探讨,折磨着作者的神经,自始至终。
幸与不幸,死与生,这些字眼不间断出现。读起来的沉重,是因为话题的沉重,更是因为作者经历的沉重。
她一早就知道丈夫的病重,她认为,身体不好不是爱情的障碍,更不是婚姻的障碍。所以,她爱得坚决,也痛彻心扉。
她尽了生平最大的努力去挽救丈夫的生命,可她不知道这样做是否真的对。“我一直以为,我吃的苦是他的疾病的结果,我愿意承受那结果。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他所受的苦是我的努力的结果,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愿意承受那结果。”
“有朋友曾说,我的写作美化了生活。为此,我曾想给这本书命名为‘美化,直至死’。”“美化,直至死”,这是一个多么诗意的书名,可书里满是忧伤,满是挣扎,满是苦痛。如果真的这“写作美化了生活”,那恐怕也是因为作者的文字像“一首忧伤的长诗”,长歌当哭吧。
苦痛可以超脱,包袱可以卸下,思念也可以暂时搁置,但潜伏在内心的忧伤难平,再美化了的生活,也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回首往事,她也感慨生命的馈赠。她与丈夫周郿英的身边总缺不了朋友,他们在生活的困难中互相帮扶、理解、取暖,在追求真理和信仰的道路上共同经历牢狱的磨难,在质疑中共同坚持。“我的确非常珍视那些年,因为我认识了一些对我一生都极为重要的朋友,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使我获得了生命的底蕴。”
他们是彷徨的一代人,一边为“追求理想所付出的代价而惋惜”,一边“为理想主义的失落而痛苦”。他们深陷悖论的漩涡,但却又似乎清晰地认定那样的付出和探索无比值得。“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使命,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
这半生走来,徐晓的使命是什么?为信仰而入狱,为理想而坚持,为丈夫的生命奔走,为友谊的珍贵而动容。如今,她的写作,就是对过去的珍视。为活着的人所写,也为纪念已故的亲人和朋友。
所以细细读来,书中充斥着怀念和怀旧的情愫。那是一段岁月,更是一段生活,一段有价值的人生。
过去已经成为昨天,成为个人的历史,而纪念是最好的方式。不论是庆幸,还是遗憾;不论是回忆里的痛苦,还是相聚里的笑声;不论是自我家庭里的相濡以沫,还是共同为之坚持的《今天》的事业;不论是年轻时的冲动,还是那再也回不去了的曾经……这些都成为徐晓人生历程中最珍贵的部分。
“人生舞台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无法取代的。”不论这回忆式的篇章里夹带了多少忧伤,相信作者在写作过程的回想里,也带着许多的感恩和笑容,她会感谢生命的馈赠。
生命的色彩,有些灰暗,但却斑斓。
近读《半生为人》是同学的推荐,私信说:“去读徐晓的《半生为人》,极好。”读完感慨,这的确是一本“极好”的书。
“这些篇章并不能够完整地表达我的心理探索,它们是片段的、零星的,甚至是片面的,它们只是构成了我写作的参照。”是的,它没有清晰的时间经纬脉络,亦缺少那种顺叙下来的篇章逻辑,显得零散,甚至琐碎。但这略显零散的篇章,就像徐晓这半生的生活断章,可以一截截地断开来看。
学者高尔泰在该书的再版序《弱者的胜利》一文中,曾如此对比,“这本书,比之于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没那么波澜壮阔。比之于齐邦嫒的《巨流河》,没那么源远流长。但书中的人们,各有其心灵的而不是履历的自我,独一无二,不可重复。”
徐晓写的是她个人的经历、苦痛、挣扎和彷徨,突出个体的存在,亦强调群体的价值意义。讲她自己,也是在讲周邱英、赵一凡、史铁生、刘迪、刘羽等人,讲他们的经历、苦痛、挣扎和彷徨,讲处于那个时代个体的幸与不幸。反过来,作者也说,“讲述他们实际是在讲述自己”。
读这本书的感觉是沉重。“人活在世上到底需要承受多少遗憾才算了结呢?活着,就一定会有明天有下次,有弥补的机会和方式,死了,给活着的人留下的只有遗憾——切肤的遗憾。”生与死的探讨,折磨着作者的神经,自始至终。
幸与不幸,死与生,这些字眼不间断出现。读起来的沉重,是因为话题的沉重,更是因为作者经历的沉重。
她一早就知道丈夫的病重,她认为,身体不好不是爱情的障碍,更不是婚姻的障碍。所以,她爱得坚决,也痛彻心扉。
她尽了生平最大的努力去挽救丈夫的生命,可她不知道这样做是否真的对。“我一直以为,我吃的苦是他的疾病的结果,我愿意承受那结果。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他所受的苦是我的努力的结果,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愿意承受那结果。”
“有朋友曾说,我的写作美化了生活。为此,我曾想给这本书命名为‘美化,直至死’。”“美化,直至死”,这是一个多么诗意的书名,可书里满是忧伤,满是挣扎,满是苦痛。如果真的这“写作美化了生活”,那恐怕也是因为作者的文字像“一首忧伤的长诗”,长歌当哭吧。
苦痛可以超脱,包袱可以卸下,思念也可以暂时搁置,但潜伏在内心的忧伤难平,再美化了的生活,也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回首往事,她也感慨生命的馈赠。她与丈夫周郿英的身边总缺不了朋友,他们在生活的困难中互相帮扶、理解、取暖,在追求真理和信仰的道路上共同经历牢狱的磨难,在质疑中共同坚持。“我的确非常珍视那些年,因为我认识了一些对我一生都极为重要的朋友,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使我获得了生命的底蕴。”
他们是彷徨的一代人,一边为“追求理想所付出的代价而惋惜”,一边“为理想主义的失落而痛苦”。他们深陷悖论的漩涡,但却又似乎清晰地认定那样的付出和探索无比值得。“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使命,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
这半生走来,徐晓的使命是什么?为信仰而入狱,为理想而坚持,为丈夫的生命奔走,为友谊的珍贵而动容。如今,她的写作,就是对过去的珍视。为活着的人所写,也为纪念已故的亲人和朋友。
所以细细读来,书中充斥着怀念和怀旧的情愫。那是一段岁月,更是一段生活,一段有价值的人生。
过去已经成为昨天,成为个人的历史,而纪念是最好的方式。不论是庆幸,还是遗憾;不论是回忆里的痛苦,还是相聚里的笑声;不论是自我家庭里的相濡以沫,还是共同为之坚持的《今天》的事业;不论是年轻时的冲动,还是那再也回不去了的曾经……这些都成为徐晓人生历程中最珍贵的部分。
“人生舞台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无法取代的。”不论这回忆式的篇章里夹带了多少忧伤,相信作者在写作过程的回想里,也带着许多的感恩和笑容,她会感谢生命的馈赠。
生命的色彩,有些灰暗,但却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