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牡丹是异花传粉植物,为了克服现有牡丹品种的不足,培育花色奇异、花型丰富并具有各种用途的优良品种,采用人工授粉法对牡丹进行杂交,既而从中培育出新品种,从套袋、母本人工去雄、晾花粉、筛花粉、杂交授粉、杂交后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牡丹人工授粉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牡丹;人工授粉;杂交
中图分类号 S68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157-02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1],在各种传统名贵花卉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经过了1 600余年的栽培和发展[2]。且为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3],正在由中国传统名花发展成为世界名花,其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农业产业化生产需要建立在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的基础上[5],目前牡丹商品化、产业化生产与国际花卉生产现状差距较大,培育牡丹新品种,成为当前加快牡丹产业化进程的重要课题[6]。
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主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牡丹资源圃提供,采用人工授粉,父母本选取花型优美、花色丰富的牡丹品种。选用中原牡丹品种群与日本牡丹品种群进行正反交,花色须有差别。常用日本品种有新日月、皇嘉门、太阳、大正之光等。中原品种有凤丹、百园红霞、姊妹游春、黄金翠等。试验于2016年4月16日开始,具体时间应根据每年天气及花期决定。
2 试验操作
2.1 套袋
为了防止短时间开放后自花或异花授粉,可选用信封或者硫酸纸袋进行套袋。套袋宜选在园桃透色期且为松苞的花朵,要求花苞还未展开,花药还未开裂散粉。纸袋要撑开而不紧挨柱头,以防柱头上分泌黏液粘到袋子上,纸袋封口要严密,最后用回形针封口(注意花茎与纸袋口间不要留缝隙,防止昆虫爬入传播花粉)(图1)。套袋上注明套袋日期及所选花朵状态。
2.2 母本人工去雄
操作前,须用酒精喷洒手指及可能接触雄蕊的部分,待酒精挥发完之后再开始试验。花朵中雄蕊较发达的,可用手直接取下,较小的雄蕊需用镊子小心夹出,最后轻抖花朵,防止花瓣间残留雄蕊,注意操作过程中不要伤及基盘(图2、图3、图4)。如花瓣过多,也可以摘去一部分花瓣,而如果雄蕊瓣化情况严重,也不可将花瓣全部摘下,否则会影响结实。
2.3 晾花粉
雄蕊采后用报纸或信封包裹(吸湿透气)。过早采粉则花药贮存营养不够,不易开裂散粉;过晚则花粉已散出,易受其他花粉污染。包裹袋上注明品种名称及采粉日期。采后尽快置于室内无风吹、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在报纸上摊平晾干并注明品种及晾粉日期(图5)。晾粉以24 h为宜,若迟迟不散粉,则最长可晾7 d。
2.4 筛花粉
观察花丝,确定花丝已干燥,并有花粉散出时,倒入目筛中将花粉筛下,储存于离心管中,管内用硅胶隔离每层花粉,且上下2层须是硅胶(防潮),在离心管盖及标签纸上注明品种和收粉的日期,放入冰箱冷冻室(-20 ℃)保存,以备授粉(图6、图7)。
2.5 杂交授粉
雌蕊柱头分泌的黏液发亮时即可授粉,于10:00以前或16:00后进行。用毛笔饱蘸已干燥并充分混合的花粉,抹于母本雌蕊新鲜的柱头上,每天1次,共2次。授粉后挂牌,注明父母本及授粉日期。注意:花粉不用时要放在放有冰块的冰盒里以防止高温降低花粉活力;尽量减少花粉在自然条件下暴露的时间;父本品种更换时,操作者的手及毛笔需用酒精喷洒,待酒精挥发后进行后续操作(图8、图9)。
2.6 杂交后管理
为了防止昆虫随意传粉,采取母本花朵套袋的方法。经过2次授粉后,雌蕊产生的花粉传到柱头上,会使子房里的胚珠受精[7]。一般授粉7 d后即可去袋,观察果实的发育情况,如摘除不及时,有时会因阴雨而造成雌蕊霉烂[8]。花枝上的小纸挂牌要等到果實成熟后才能取下。
3 结语
牡丹杂交育种可以使杂交后代增加变异性和异质性,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从而创造出优良的牡丹新品种。杂交育种作为一种常规育种手段,在牡丹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用较多,曾培育出一大批牡丹新品种[9],在牡丹的品质改良和生产中发挥出巨大作用。针对目前国外牡丹品种群特色及我国牡丹品种结构特点,本文记录了牡丹人工授粉过程,旨在为今后牡丹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4 参考文献
[1] 宋升德,李一龙,杨善明,等.牡丹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3):23-25.
[2] 周琳,王雁.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1):68-71.
[3] 李战国.菏泽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6.
[4] 王越岚.牡丹的杂交育种及组间杂种育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5] 韩欣.牡丹杂交亲本选择及F1代遗传表现[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6] 郭大龙.牡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7(9):61-65.
[7] 韩欣,成仿云,肖佳佳,等.以“凤丹白”为母本的杂交及其育种潜力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4):121-125.
[8] 卢林,温红霞,王二强,等.杂交育种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88-89.
[9] 何丽霞,李睿,张延东,等.牡丹杂交育种试验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1,36(3):1-6.
关键词 牡丹;人工授粉;杂交
中图分类号 S68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157-02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1],在各种传统名贵花卉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经过了1 600余年的栽培和发展[2]。且为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3],正在由中国传统名花发展成为世界名花,其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农业产业化生产需要建立在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的基础上[5],目前牡丹商品化、产业化生产与国际花卉生产现状差距较大,培育牡丹新品种,成为当前加快牡丹产业化进程的重要课题[6]。
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主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牡丹资源圃提供,采用人工授粉,父母本选取花型优美、花色丰富的牡丹品种。选用中原牡丹品种群与日本牡丹品种群进行正反交,花色须有差别。常用日本品种有新日月、皇嘉门、太阳、大正之光等。中原品种有凤丹、百园红霞、姊妹游春、黄金翠等。试验于2016年4月16日开始,具体时间应根据每年天气及花期决定。
2 试验操作
2.1 套袋
为了防止短时间开放后自花或异花授粉,可选用信封或者硫酸纸袋进行套袋。套袋宜选在园桃透色期且为松苞的花朵,要求花苞还未展开,花药还未开裂散粉。纸袋要撑开而不紧挨柱头,以防柱头上分泌黏液粘到袋子上,纸袋封口要严密,最后用回形针封口(注意花茎与纸袋口间不要留缝隙,防止昆虫爬入传播花粉)(图1)。套袋上注明套袋日期及所选花朵状态。
2.2 母本人工去雄
操作前,须用酒精喷洒手指及可能接触雄蕊的部分,待酒精挥发完之后再开始试验。花朵中雄蕊较发达的,可用手直接取下,较小的雄蕊需用镊子小心夹出,最后轻抖花朵,防止花瓣间残留雄蕊,注意操作过程中不要伤及基盘(图2、图3、图4)。如花瓣过多,也可以摘去一部分花瓣,而如果雄蕊瓣化情况严重,也不可将花瓣全部摘下,否则会影响结实。
2.3 晾花粉
雄蕊采后用报纸或信封包裹(吸湿透气)。过早采粉则花药贮存营养不够,不易开裂散粉;过晚则花粉已散出,易受其他花粉污染。包裹袋上注明品种名称及采粉日期。采后尽快置于室内无风吹、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在报纸上摊平晾干并注明品种及晾粉日期(图5)。晾粉以24 h为宜,若迟迟不散粉,则最长可晾7 d。
2.4 筛花粉
观察花丝,确定花丝已干燥,并有花粉散出时,倒入目筛中将花粉筛下,储存于离心管中,管内用硅胶隔离每层花粉,且上下2层须是硅胶(防潮),在离心管盖及标签纸上注明品种和收粉的日期,放入冰箱冷冻室(-20 ℃)保存,以备授粉(图6、图7)。
2.5 杂交授粉
雌蕊柱头分泌的黏液发亮时即可授粉,于10:00以前或16:00后进行。用毛笔饱蘸已干燥并充分混合的花粉,抹于母本雌蕊新鲜的柱头上,每天1次,共2次。授粉后挂牌,注明父母本及授粉日期。注意:花粉不用时要放在放有冰块的冰盒里以防止高温降低花粉活力;尽量减少花粉在自然条件下暴露的时间;父本品种更换时,操作者的手及毛笔需用酒精喷洒,待酒精挥发后进行后续操作(图8、图9)。
2.6 杂交后管理
为了防止昆虫随意传粉,采取母本花朵套袋的方法。经过2次授粉后,雌蕊产生的花粉传到柱头上,会使子房里的胚珠受精[7]。一般授粉7 d后即可去袋,观察果实的发育情况,如摘除不及时,有时会因阴雨而造成雌蕊霉烂[8]。花枝上的小纸挂牌要等到果實成熟后才能取下。
3 结语
牡丹杂交育种可以使杂交后代增加变异性和异质性,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从而创造出优良的牡丹新品种。杂交育种作为一种常规育种手段,在牡丹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用较多,曾培育出一大批牡丹新品种[9],在牡丹的品质改良和生产中发挥出巨大作用。针对目前国外牡丹品种群特色及我国牡丹品种结构特点,本文记录了牡丹人工授粉过程,旨在为今后牡丹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4 参考文献
[1] 宋升德,李一龙,杨善明,等.牡丹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3):23-25.
[2] 周琳,王雁.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4,27(1):68-71.
[3] 李战国.菏泽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6.
[4] 王越岚.牡丹的杂交育种及组间杂种育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5] 韩欣.牡丹杂交亲本选择及F1代遗传表现[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6] 郭大龙.牡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7(9):61-65.
[7] 韩欣,成仿云,肖佳佳,等.以“凤丹白”为母本的杂交及其育种潜力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4):121-125.
[8] 卢林,温红霞,王二强,等.杂交育种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88-89.
[9] 何丽霞,李睿,张延东,等.牡丹杂交育种试验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1,3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