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艾灸加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93例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三伏天艾灸加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夏季三伏天艾灸加穴位贴敷93例。[结果]临床控制44例,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7%。[结论]三伏天艾灸加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三伏天 艾灸 穴位敷贴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82-0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每遇冬春季易复发。本病病因复杂,患者多有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史,治疗难度大,目前尚缺乏持久有效的西医根治方法。我院在夏天的三伏天,采用艾灸加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3例患者均为本院中医针灸科和全科诊室的门诊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患者均有咳嗽、咳痰症状,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1]。三伏天治疗时患者均处于缓解期,其中男性60例,女性33例,年龄5-75岁,平均54岁;病程2—25年,平均9年。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配置及组成 药物配方为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按2:1:1:1 比例配制。将药打碎研成粉末,使用时取适量加入少许生姜汁和适量蜂蜜调成糊状,以不渗出水分但能保持一定湿度为宜。
  2.2 穴位选择 选取两组穴位,第一组为双侧肺俞、定喘及膻中、天突共六个穴位。第二组为双侧的膈俞、脾俞、肾俞共六个穴位。
  2.3 敷贴方法 分别于三伏天的头伏、中伏、末伏的前三天,将两组穴位交替采用。敷贴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用艾条一根将需要敷贴的穴位分别进行温和灸,至穴位皮肤微红为度。再用消毒棉签挑取少许药糊,做成直径约1.5 cm 、厚约0.5 cm 的药饼,准确地将药饼敷贴在所选穴位上,外用橡皮膏固定。成人每次贴敷6-8小时,儿童为2-4小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贴敷时间,连续3年为一疗程。
  2.4 注意事项 ①多数患者治疗后,局部会出现灼热、痒痛、发红、起泡等现象,此属正常药效反应,只要保持皮肤清洁,勿搔抓贴敷处以防感染。如皮肤灼热、疼痛不能耐受,应随时观察皮肤的反应,皮肤过红即可揭掉敷贴药物。皮肤过敏者不宜进行该项治疗。建议糖尿病患者随时观察皮肤反应,以免起泡难愈。②若皮肤起泡较大,可予一次性注射器抽吸水泡内渗出液,再外擦碘伏,覆以无菌纱布即可。③宜清淡饮食,禁食生冷、海鲜及辛辣刺激物。④敷贴后最好在空调房间以不出汗为度,但也不宜过凉,不能吹风扇,敷贴处不能见水(暂不洗澡),待膏药取下后方可洗澡,敷贴处勿用力揉擦。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2] 为经过连续3个三伏天的穴位敷贴,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年内未见复发为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年内复发1次,咳喘的病程明显缩短,痰量明显减少为显效;症状、体征较以前有所改善,发作次数较前减少,症状减轻,每次咳喘的病程有所缩短,痰量减少且比较容易咳出为有效;经过治疗,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经过3年为一疗程的治疗,临床控制44例占47.3%;显效32 例占34.4%;有效13 例占14%;无效4例占4.3%。总有效率95.7%。
  4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属“喘证”、“痰饮”范围,病机为肺、脾、肾阳虚,痰饮内伏。每逢冬春寒冷季节,易遭寒邪入侵,每因外感风寒引动宿饮,使肺失宣降而发病;随着气候转暖,天时之阳气升发,弥补了人体阳气之虚,故其病情随之缓解。而三伏天穴位敷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观点,以中医“治未病”、“内病外治”为理论依据,为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中药穴位贴敷可使药物通过经络直达病所,使其充分发挥疗效。配合艾灸可使局部温热,去除寒邪,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于药物渗透吸收,从而提高疗效。而三伏天的前三天是阳气最旺盛的三天,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在背部俞穴贴敷辛温逐痰、走窜的中药,可温阳利气,驱除肺中内伏寒邪,補益人体阳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所选穴位中,肺俞为肺之背腧穴,肺气所转输之处,能顺畅肺气,定喘止咳;膈俞、脾俞理气宽胸,健脾化湿;膻中是气会,是宗气积聚之处;天突为气之要道,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能补肾纳气。药膏中白芥子温肺化痰,甘遂泄水逐饮,细辛辛散温通,通彻表里,入肺经温肺化痰,生姜汁散风寒、化痰饮,延胡索行气活血化瘀。药穴结合,共奏镇咳祛痰、解痉平喘之效。在治疗中,笔者发现贴敷时间越长,皮肤发疱越重者,治疗效果越好。凡是治疗连续三年者较治疗一年的效果好,因此,艾灸加穴位贴敷对慢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3-4
  [3]林兵宾,杨俊艳. 针刺加中药外敷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6):7
  作者简介
  倪素兰 1971年10月出生,女,副主任中医师 中医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评价,42例为优,占70.0%,14例为良,占23.3%,3例为中,占5.0%,差1例,占1.47%,优良率为93.3%。结论:跟骨锁定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使用中药熏洗治疗后的体会。方法:收集我院确诊治疗的78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的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78例患者使用中药熏洗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8.3%;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5.24%及97.44%。 各疾病治疗有效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使用中药熏洗治疗后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应用鼻内镜中隔穿孔修补术对患有鼻中隔穿孔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8例患有鼻中隔穿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修补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内镜中隔穿孔修补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鼻中隔穿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鼻内镜中隔穿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提取材料患者80例,进行相应治疗,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诊治,在选取80例患者材料中,治愈者达60例,其中有效17例,无效4例,治疗时间为一周至半年。结论:对脑血栓形成进行合理的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关键字:脑血栓形成;临床理疗;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治疗输尿管结石手术全程使用呋塞米配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5 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使用呋塞米配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作为治疗组与183 例仅在术前使用呋塞米配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成功碎石91.52%,,术后碎石屑排净率96.0%;对照组成功碎石88.52%,术后碎石排净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的影像学诊断资料,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强有力支持。方法:代偿组、失代偿组、对比组患者全部都按照相关要求接受影像学诊断,包括食管钡餐与颅脑MRI检查内容。结果:失代偿与食管静脉曲张等因素会增加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发生机率,失代偿组颅脑MRI偏向阳性,且中脑、豆状核与丘脑之间的信号数值明显增加,中脑上升幅度较小。结论:通过影像学诊断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迅速掌握获得性肝性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45例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在手术切除时应用的临床方法,和术后治疗效果,本文就旨在讨论对肝癌患者术后切除的方法及临床的治疗效果,积累临床经验进行临床指导。结果这45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的临床效果是:肝癌患者的AFP转阴率为67%.1-3年的临床存活率为55%、45.5%、32.6%。45例术后肝癌患者的合并并发症情况为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感染及癌性发热3例、肝肾综合征1例、肝性脑病1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保胆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川崎病(KD)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81例川崎病患儿,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甲组患者接受43例接受血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乙组38例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观察冠心病(CAD)发生率、血沉恢复正常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血小板计数( PLT)、白细胞计数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及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3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及同期接受治疗的3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程度进行比较。 结果 在治疗2个月后,牙周各项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