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初探

来源 :南方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梳理河南地区动植物考古研究成果,对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年-4000年)河南地区豫北、郑洛和豫西南三个区域的生业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期河南地区是以采集渔猎为主、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为辅的生业模式,经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过渡,发展为以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为主、采集渔猎为辅的生业模式;新石器时代末期,农作物中新加入了大豆和小麦,家畜中新加入了黄牛和绵羊,多种农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方式逐渐形成.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掌控、文化和资源的交流是生业发展的主因,同时自然环境对生业起到了制约和促进两方面的影响.在古代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进程中,生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摸索出意义的提升、经验的通达、价值的导出“三步走”的教学方式.下面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反思》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
期刊
1.目的:   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探究静脉给予[Glu3,4,7,10,14]-Conantokin-G(Glu-Con-G)、[Glu3,4,7,10,14]-Conantokin-G[1-11](Glu-Con-G[1-11])及[Glu3,4,7,10,14]-Conan
“立意”本是国画画论中的专业术语,用来指“文艺家对客观事物深入观察而获得的主题思想,是正式进入创作之前的准备,也是通过创作要达到的目标”.(夏征农,陈至立主编.大辞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