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我所在农村小学的孩子们在作文时的苦恼,他们的茫然。对于刚开始习作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作文就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农村孩子的起步作文,那就更难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觉得无事可叙,无话可说,即不知道写什么。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写作文时,嘴咬笔,手托腮,盯着本子发着呆。二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不知道怎么写,写出的句子,常常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三年级是作文正式起步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在作文起步阶段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只会见作文就头疼,教师指导、批阅作文也就更加伤神。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不犯愁呢?笔者认为,借力“述”与“仿”,既能激发学生表述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能有效引导学生起好步,最终走上自主完成作文的愉快之路。
一、借力“述”,让“述写”成为学生愉快表达的“助推器”
在三年级的起步作文课上,可以给学生朗读、讲述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听后复述出来,随后再将之写出来。具体操作时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选择的故事要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长短要适宜,同时语言生动,富有情趣,要能激发学生“述写”的热情。如笔者曾选用反映战争年代儿童机智勇敢与敌人斗争的《一个逗号的故事》,以及反映儿童天真愉快的生活故事一一《给爷爷画眼睛》,学生听后“述写”热情很高,兴致很浓,在“述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故事写出来后,让学生养成读一读,改一改的习惯。可以读给自己听,读给家人听,读给同学听,读给老师听。学生的“述写”成文后,再引导学生将之与原文对照:哪里写的不一样?并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好?为什么?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从而感悟表述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另外,老师在批阅时要注意发现学生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点“星光”,也要给予肯定,并在评讲课中给予表扬,并评议“好”在何处。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
在作文起步的初期,借力“述”,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不知道写什么”和“不知道怎么样写”的困难,及时恰当的读、评、议更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述写”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所以说,“述写”是学生愉快表达的“助推器”,恰当地借力“述写”,能将学生有效带人愉快作文的境界。
二、借力“仿”,让“仿写”成为学生自能作文的“助跑器”
“述”分散了作文起步初期的困难,但离学生自能作文还有一段距离,就如同小孩子学走路,从“爬”到“走”之间还有一段“牵手扶助”的日子。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到“创”的过程。所以在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可以借力“仿”,让“仿写”成为学生自能作文的“助跑器”。仿写在古文中叫做摹拟,就是选取一篇范文,研究其中布局构思、修饰、神韵等等技巧,然后仿照此文,写一篇文章。仿写是根据一篇或一段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立意方法等,按题目要求,进行临摹、模拟的一种形式。首先,要认真选好“例文”,“例文”可以是教材中安排的“习作例文”,也可以是从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刊物中选择与作文要求一致,水平与班级中上等学生相近的学生作文,还可以选用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这样更有说服力与鼓动性。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例文,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仿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仿”不同于“述”,千万不能照搬内容,也不是改头换面,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使学生认识到,仿写是在不知道怎么写的情况下仿写例文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也可以大胆创新,不受约束,并积极鼓励学生向“自创”方面发展。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作文起步阶段借力“述”与“仿”正符合儿童模仿的心理需求。因为范文可以把文章的结构形式以及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文章可以“写什么”与“怎么写”,对学生来说,这比教师任何的空洞讲解更有效果。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借力“述”与“仿”,让“述写”与“仿写”成为学生作文起步的“助力器”,有效帮助学生过好作文起步关,使学生提笔作文不犯愁。
一、借力“述”,让“述写”成为学生愉快表达的“助推器”
在三年级的起步作文课上,可以给学生朗读、讲述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听后复述出来,随后再将之写出来。具体操作时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选择的故事要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长短要适宜,同时语言生动,富有情趣,要能激发学生“述写”的热情。如笔者曾选用反映战争年代儿童机智勇敢与敌人斗争的《一个逗号的故事》,以及反映儿童天真愉快的生活故事一一《给爷爷画眼睛》,学生听后“述写”热情很高,兴致很浓,在“述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故事写出来后,让学生养成读一读,改一改的习惯。可以读给自己听,读给家人听,读给同学听,读给老师听。学生的“述写”成文后,再引导学生将之与原文对照:哪里写的不一样?并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好?为什么?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从而感悟表述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另外,老师在批阅时要注意发现学生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点“星光”,也要给予肯定,并在评讲课中给予表扬,并评议“好”在何处。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
在作文起步的初期,借力“述”,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不知道写什么”和“不知道怎么样写”的困难,及时恰当的读、评、议更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述写”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所以说,“述写”是学生愉快表达的“助推器”,恰当地借力“述写”,能将学生有效带人愉快作文的境界。
二、借力“仿”,让“仿写”成为学生自能作文的“助跑器”
“述”分散了作文起步初期的困难,但离学生自能作文还有一段距离,就如同小孩子学走路,从“爬”到“走”之间还有一段“牵手扶助”的日子。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到“创”的过程。所以在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可以借力“仿”,让“仿写”成为学生自能作文的“助跑器”。仿写在古文中叫做摹拟,就是选取一篇范文,研究其中布局构思、修饰、神韵等等技巧,然后仿照此文,写一篇文章。仿写是根据一篇或一段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立意方法等,按题目要求,进行临摹、模拟的一种形式。首先,要认真选好“例文”,“例文”可以是教材中安排的“习作例文”,也可以是从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刊物中选择与作文要求一致,水平与班级中上等学生相近的学生作文,还可以选用往届学生的优秀作文,这样更有说服力与鼓动性。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例文,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仿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仿”不同于“述”,千万不能照搬内容,也不是改头换面,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使学生认识到,仿写是在不知道怎么写的情况下仿写例文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也可以大胆创新,不受约束,并积极鼓励学生向“自创”方面发展。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作文起步阶段借力“述”与“仿”正符合儿童模仿的心理需求。因为范文可以把文章的结构形式以及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文章可以“写什么”与“怎么写”,对学生来说,这比教师任何的空洞讲解更有效果。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借力“述”与“仿”,让“述写”与“仿写”成为学生作文起步的“助力器”,有效帮助学生过好作文起步关,使学生提笔作文不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