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EEPO有效教育要素组合中的看、讲、听、想、做以及动静转换要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动中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EEPO有效教育;要素组合;参与性;教学效果
  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历次教学改革都提出的首要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改了近百年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依然没有有效的解决,其中有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有知识本位的应试现状,重视为教而教,忽视为学而教,只关注知识传授,无形中形成了轻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我们的教师多数是从传统教学中成长起来的,课堂上灌,课下压,多布置作业,题海战术是我们很多教师的“特长”。
  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现状: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在课堂上,学生普遍保持沉默,我在我的班级做过这样的调查,积极发言占10%,能够发言占15%,勉强发言占8%,从不发言占67%,而发言的同学中大多数是等老师提问才答,自己主动举手回答的寥寥无几。探究其原因,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不喜欢参与活动主要是因为不感兴趣,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老师的提问太难,由于基础不扎实,对老师所提问题不知何意,不会回答,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发言是那些爱出风头的学生们的事情,不愿意参与到师生互动中,不敢发言,生怕被人取笑。学生普遍认为,来学校就是老师讲自己听,根本不需要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只需接受老师的讲授即可。
  学生参与性不高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也导致这类学生被“边缘化”,不参与,不发言,成绩越落后,成绩越落后,就更加不愿意参与,形成了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对学习环境产生漠视的态度,习惯一旦形成,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退化,思维能力下降,不善交际,个性无法得到张扬,这些将严重限制学生的成长。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EEPO有效教育课型方式中的要素组合方式有提到: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看,效果只有20%;传统的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与看,效果只有30%;如果学生讲、听、看结合起来用,效果可达50%;如果讲、听、看、想加动静转换,效果可达70%,摒弃老师的一味宣讲,如果7个要素都能巧妙运用,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的注意力尚且不可能保证40分钟里心无旁骛,更何况是好动的学生们,他们也想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作为传授的机器。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我们就应该本着尊重的原则,了解对象的特点,然后再说教学。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会想,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学会倾听,积极交流,创造性的去做,课堂上力求想时静下来,做时动起来,动静结合,让学生自愿的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
  想明白了这些,我在我的数学课堂上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如: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如果一根小木棒代替一条线段,任意给你三根小木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很多学生不加思索回答: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实际操作拼一拼,给学生发了一些长度不等的小木棒,学生马上来了兴趣,纷纷动起手来,过了一会儿,有的如愿以偿围成了三角形,有的则抓耳挠腮,场面看起来很有意思。这时,我再抛出问题:看来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的,想要围成三角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积极组织引导,最后师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整个教学活动都让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我们的课堂,很多的学生不愿意参与进来,是因为我们老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是自己的教案以及教案的流程,是自己如何呈现自己的精彩。问题的设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单一的考虑问题会让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望而怯步,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做老师的更应关注如何为学生提供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自己的精彩。在复习《函数》这个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8幅情景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出图中相关的量成什么函数关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函数有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每个学生对各类函数掌握的情况不一样,8幅情景图有梯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1到2幅回答,这样的安排就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而且兴趣很浓厚,发言积极踊跃。紧接着我再扩展内容,让学生任选一幅情境图,编一道有关函数的应用题,全班交流展示,每个学生在看、讲、听、想、做和动静转换中都收获了知识。
  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怎么把分散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我个人认为要素组合中的动静转换是很好的一种方法,长时间的坐在教室听课会让学生觉得乏味,久而久之,越听越打瞌睡,没有精神更不用谈参与了。所以适时的要让学生动一下,一般一节标准课小动3到5次,大动1到2次为宜,大动一般安排在后面,至少也在课进行到一半时,尤其在课上到25分钟左右,学生比较疲惫时进行。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复习课》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
  已知,如图,有以下三个论断:①EF∥AD,②∠2 =∠1,③DG∥BA;请你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呈现在大卡上并展示出来,自由观摩,看看其他组完成的情况,并提出质疑。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随意走动,在学生“放松”的同时又可以获取知识。学生提出质疑,小组答疑成为了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参与的面比较广,发言的人很活跃,整节课我讲的时间大概在15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的课轻松、有趣,又能获得知识,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仅仅依靠老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改革实践中,应进行积极的探索,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才能适应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适当,尽可能采取一些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物理的信心不断提高和增强。 In
2014年11月2日,因到恩施参加座谈会,我坐上了武汉至恩施的D2242次动车回家乡恩施。这是恩施开通铁路4年、开通动车近半年以来,我第一次坐火车回家。当日下午1时,动车从武汉站
接触学生工作不到一年,好多事情称不上很有经验。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也接触了很多学生工作方面的事件。所以,通过对自己工作经验的总结,让自己日后的工作能更上一层楼。 Less
创办于1947年的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学校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尽其才的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多元发展,形成了“文理并重、
本文以语法知识在语言问题思辨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方面:定数和约数、限选和非限选及量词和非量词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更好地了解掌握不同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在数学课改中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在数学“课改”中,需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化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期刊
秋季,于长春观听道。长春观位于武汉交通最繁忙的大东门。秋阳之下,它却静得能听见木叶飘落的声音。讲道者唐翼明先生并非道人,他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