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中“无言”的三重意蕴及其内在理路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语言观的主题是“无言”。“无”在《庄子》中有否定、忘(超越)、无无等含义,“言”则有人为之言、自然之言等含义,因此,庄子的“无言”绝不仅仅是对于言的否定,它含有三重意蕴:一是形而下的人的“无言”,即否定人为之言和超越工具之言;二是形而上的道的“无言”——沉默,这是道的原初存在状态;三是绝对的“无言”,即“无言”的自我否定,这在于世界需要言来显现它,这种言是具有指引性、启发性的自然之言。所以,“无言”所强调的不是言与不言之分,而是人为与自然、人言与道言之分。在道言看来,人言是无可理喻的;而在人言看来,道
其他文献
当你在搜索引擎中敲入‘Ghibli”进行搜索时,只会找到两个主要相关结果:一个是与前不久宣布退休的动漫大师宫崎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吉卜力”工作室,还有一个便是本文的主角—
目的区分古代富泥低弯度河流与曲流河,总结其沉积特征和河道砂岩的展布,为储层描述和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从不同盆地和时代的三维地震资料中识别出非辫状河也非曲流河的古代低弯
目的为建立新型微观交通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对现有比较成功的微观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和跟驰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其不足和优点。结果元胞自动机模型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