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情曲韵的华彩交响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唐代武后年间的孙过庭传世《书谱》,不仅是书法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而且是历来书家临摹草书的范本。从斌权自书的草体《书谱》看,运笔凝重圆劲,风骨内敛,而又酣畅淋漓,使转自如,无施不可。不是对孙过庭原书的刻意摹仿,亦步亦趋,而是得鱼忘筌、撮其神髓。在当代名书家的诸多《书谱》临摹和自书作品中,斌权写出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1月4日,我又在北京剧院参加了由李斌权与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联袂演出的“2012新年书法音乐会”,现场观看了斌权在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的摇人心旌的演奏中,怎样珠联璧合、笔歌墨舞地完成自己的一帧帧书法创作。
  研究了斌权的有关资料,又现场观看了他的音乐书法创作表演,梳理出了我的感受和认知,有以下七点值得提出讨论:
  其一,斌权被称为“中国音乐书法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应该说,当之无愧。把音乐演奏和书法创作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跨门类的艺术形态,在中外艺术史上,斌权是第一人。书圣王羲之在他的传世散文、书法名作《兰亭集序》里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见他在书写时肯定没有音乐伴奏。杜甫所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里,忆及幼时在河南郾城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的往事时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张旭从孙大娘的西河剑器乐舞中获得启示与灵感,而后草书书艺大进,成为“草圣”。虽然可以证明书法,特别是草书与音乐的内在联系,但那绝不是音乐书法。怀素曾师事张长史,狂草冠绝一时,醉后书壁,狂呼大叫,挥笔写去,动作不小,但也没有音乐伴奏。以后草书名家辈出,代不乏人,直到上世纪的于右任、毛泽东,俱为草书巨擎,也未曾听说书写有音乐伴奏。
  其二,斌权的音乐书法,是构建在音乐和书法两大王国结合部的一块新的艺术领域。他是开拓者、创建者。如果这个领地的构建符合艺术、特别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新变规律,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后来者。现在,在这个领域还只是斌权一枝独秀,还只是烙印了他人格个性的一种风格。
  其三,书法像绘画一样,是诉诸人的视觉造型艺术,它展现给人的是既定空间里的画面,而音乐则是诉诸人的听觉、非造型的时间艺术,它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呈现、流动并逝去。前者是静态的呈现,后者则有一个演奏的过程,呈现的也正是这个过程。斌权的贡献在于,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书法艺术只呈现结果(书作),而不呈现创作过程的传统,把主体的创作过程,即书家的书写过程,在相应的音乐伴奏下,作为审美的对象展现给观众,并以自己的书写动作、表情等与观众实现现场的互动与交流,像戏剧、舞蹈、歌唱家演唱一样,成为一种表演,书家也就同时变成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家了。
  其四,斌权的音乐书法表演用的是草书,而且基本上是狂草。他的草书根底是孙过庭的书体,有相当深的功力,但与音乐结合后的表演性书写,更是狂放不羁,亦颇有怀素《自叙帖》和毛泽东书体的风致。从斌权的创作实践看,真、行、隶、篆、草诸书体中,唯有草书,特别是狂草适合于“被之管弦”,能与音乐的演奏同步进行。原因一是草书书体简约,书写便捷快速,且可连绵不断;二是在运笔过程中更易体现出书家情感情绪的律动,并与音乐的节奏配合默契,达到同步,曲终书成。
  其五,中国传统文化以华夏礼乐文化为主体,书法又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因此斌权将书法与传统古乐的结合,他到维也纳霍夫堡皇宫的书法表演与中国民乐团的演奏结合,能达到天设地造、如出一辙、若合一契的境界,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是必然的。
  其六、音乐无国界。人类的情感、情绪,以及作为它们律动的物化形态的艺术,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斌权与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的成功合作,配合有致,就证明了这一点。
  其七、斌权的音乐书法有很强的现代适应性,他也可以在现代摇滚乐的演奏中循拍书写。而为了更好地书写李白的《月下独酌》,他甚至请吉他演奏家专门作曲配合表演,从而使运笔过程和最终书作都流泻出现代的气韵。任何艺术,如果不与时俱进,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趋势与潮流,是肯定要退出舞台的,所以斌权的探索是很有价值的。
  总之,我很推崇音乐书法这种新的书法形式的出现。第一顶音乐书法家的桂冠,非他莫属,尽管远非已经无可挑剔。
   (责编:李禹默)
  (何西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著名文艺评论家。)
  
  李斌权简介
  李斌权,1965年生,山西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音乐书法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长期致力于音乐书法的研究、创作,先后与中国著名歌手齐秦、齐豫、沙宝亮、周晓欧、韩磊、孙楠等合作演绎《蝴蝶自在》《天净沙》《知音三唱》《山河》等音乐书法MV,与中国爱乐乐团、珠影交响乐团在深圳大型广场、大型慈善演唱会同台演出《墨侠》《贝多芬》等作品。这些作品一经推出,在书法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反响,被誉为中国音乐书法的先行者、创作者,是打通音乐与书法节律的成功实践者。李斌权的音乐书法,成功地将中华传统书法与现代最流行、最通俗、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结合起来,让高度抽象的中国书法符号以东、西方观众最为熟知、最易接受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扩大了中国书法艺术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李斌权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探究出书法与音乐的本质,寻求到“音乐是流动的音乐和有声的音乐,书法是凝固的音乐和无声的音乐”这一通性,且将二者完美融合进行创作,故大家将他的书法称为“音乐书法”。
  李斌权是中国第一位完整意义的自觉践行音乐书法的书法家,更是将音乐书法推向维也纳金色大厅和霍夫堡皇宫的中国第一人。随着李斌权的音乐书法作品的更多问世,以及在世界各地的不断巡演,他对扩大书法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推动中国书法走向世界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其他文献
金代扶植的刘豫傀儡政权,所铸造的阜昌钱迄今遗留不多,属泉界追逐的稀见品。  据所见古今钱币史料及钱谱,均未有铁钱记载,而在我已故父亲留下的遗物中,却有一枚“阜昌重宝”。此钱经先父收得,至今最少已有70余年(中间经“文革”抄家掠走,后归还),应称之为生坑传世品。目前尚未见有同样品种出现。  此钱为开门见山之品,入土之前曾行用流通过。钱文书法凝重熟练,气韵贯通,“阜昌重宝”之“宝”字磨损较为严重,但作
期刊
经春秋一代数百年物质与技术条件的丰厚积累,到了社会剧烈变革、生产力迅速发展进步、思想文化繁荣活跃的战国时期,玉璜制作与使用也步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繁荣的高峰阶段。较前代同类器而言,战国玉璜的形制与艺术风格均发生了剧烈变化,不仅数量众多、形制繁杂、流播地域更为广泛,还出现了出廓式、镂空式、层叠式、分节套合式等诸多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崭新品种。以下依据形制与纹饰图式的区别,将常见的战国玉璜(珩)大致分作以
期刊
前不久,正采访一个藏家时,在藏家的楼上,意外地听到音响里正在播着一首古琴曲,此时窗外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琴声数度扬抑,起伏不定,忽又一声春雷轰然响起,悉数捺平。古书云“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一首芥子之曲,竟能让人如历须弥般一生,笔者不由思绪渐远,浮想联翩。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有诗云:“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的确,听琴似读书。泠泠之音里,天地沉寂,万物归一,一切纠葛
期刊
笔者在《收藏界》2011年第12期107页看到了《红山文化玉人骑兔件》一文,文章还配发了三幅图片。当笔者仔细看了图文以后,真是哭笑不得。因为这是一件粗俗的假托红山文化的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当代臆造品。   诚然,红山文化确系文中所说“是一种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在我国北方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器最具特色,其形制规整,纹饰精美达到了史前文化北方玉器的最高峰。”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可
期刊
自古以来,绘画根在原创,贵在创新,这几乎成为无需争辩的说法。  可是,在当今,从官方省级以上美协和画院来看,包括官员画家,著名画家、市场与拍卖记录高价画家为例,大家不妨留心看看他们的画展作品,仔细翻翻其不断出版和印发的画册或作品集,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原创和创新的作品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零敲碎打,难以为继。这种现象大概有三种情况:一类是毫无发展仅为较有水平的传统套路与题材的所谓继承传统者;一类是缺乏
期刊
云法造境—钟章法艺术作品收藏馆开馆仪式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钟章法》大红袍画集首发仪式于2011年10月在浙江武义县同时举行。金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陶诚华,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周绍斌,武义县委书记江跃进,武义县政协主席骆瑞生等参加了开馆仪式。钟章法艺术作品收藏馆坐落于浙江武义县,由刘大为主席题写馆名,展厅面积达1650平方米,汇集了钟章法以“云法
期刊
图中所示是一对笔者收藏的民国时期的“帽筒”。  帽筒是个什么东西呢?列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帽筒,又叫“官帽筒”,官员们上朝之前,一般会在一个朝房门内等候,因为皇帝可以晚来,大臣却万万不能来晚的,晚来要冒着打屁股的危险,就像现在,公司开会时,员工们可以等老板,但老板是万万不会容忍他到之后,员工们才稀稀拉拉到来的。等候的时候,官员之间相互之间说说闲话,取笑对方一番。这时候,需要心情很放松,他们往往
期刊
转眼又到了年终,距《收藏界》创刊,已近12年了,依传统,农历十二年为一轮;一轮,也代表着一个总结与另一个开始……  2002年1月,《收藏界》犹如一株幼苗破土而出。在百花园中,这并非惊人之举,但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园丁的精心培育浇灌,它终于成为中国收藏行业的一株奇葩。十二年来,《收藏界》发行量始终在全国收藏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十二年栉风沐雨,十二年征途漫漫,《收藏界》的成长壮大,凝结着作者、读者的
期刊
舍利匣为佛教葬具,是存放佛教大德高僧骨灰的盒子。舍利,也称舍利子,原指释迦牟尼佛祖尸骨火化后的遗物,后来也指佛教高僧火化后的遗物。它包括骨舍利、肉舍利等。舍利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有的呈莲花形。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据文献记载,白色舍利是骨骼的,黑色舍利是头发的。据传,公元前544年,释迦牟尼在库系那拉涅槃,当时佛陀的圣骸供十方众生瞻仰了六天后,在第七日火化。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中得到
期刊
宁夏,一片广袤富饶的原野—咆哮的黄河从此缓缓地流过;一块充满神奇地的大地—历史上有两个民族在这里建立与中原王朝鼎立的政权。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湮灭夏国的历史遗痕,一件件诉说着宁夏历史的文物艺术品陈列在自治区的博物馆里。  历史上的宁夏  宁夏自古就是华夏诸民族生息、繁衍、聚集、交融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迹表明,距今3万年以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