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全国人民期盼的目光中,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随着发射的成功,在四川省平昌县得胜镇,人们情不自禁地敲起锣、打起鼓,燃放起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
嫦娥二号的探月何以让平昌县得胜镇的百姓如此激动?这是因为嫦娥二号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吴伟仁是从得胜镇起步的。
曾是“知青”,当过队长
吴伟仁于1953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得胜镇独柏村,一个地名叫“新房子”的地方。吴伟仁有六兄妹,他是家中老大,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
得胜镇位于四川省平昌县北部,距县城42公里,与通江县、巴中县接壤,地处大巴山南麓,海拔800多米,虽然林木葱郁,却是个穷山沟。
得胜镇古名南北场,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红军在此设苏维埃政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曾在该镇北山寺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制订“宣达战役”的作战方针。吴伟仁的一个叔父就在当年参加了红军。
1960年9月,快满8岁的吴伟仁自己去当地小学报名,成了小学生。
上初中后,吴伟仁成绩越来越好,不仅不偏科,而且数、理、化还特别冒尖,被同学们选为学习委员。在村人的夸奖面前,吴伟仁并不在意自己“被榜样”,他更在意的是自己能够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事实上,他的好成绩的取得跟他朴实无华、踏实肯干是分不开的,这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初中毕业后本该读高中,但那个时代学校停课搞运动,吴伟仁回到老家农村。他很快被推举为生产队长,带领农民实行科学耕种,又利用所学的知识,发动群众上山采草药制作土农药杀虫。
渐渐的,群众的口粮问题解决了。这时,为了让群众能够吃上肉,他又带领大家修猪圈养猪,“自给自足”。
就这样,在吴伟仁的带领下,独柏村很快从平昌县最穷的村,一跃而成为了全县有名的富村,平昌县经常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前来学习参观,并召开生产现场观摩会。
虽然农村干部当得得心应手,但吴伟仁更渴望上大学,1975年当县里有几个推荐读大学的名额时,他便报了名。最终,相关部门在对吴伟仁进行综合考察和层层审核后,他荣幸地成了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专业的一名学生。
心在航天,情系父老
听说吴伟仁要去读大学,村民都舍不得他走,却又不好耽误他的前程。于是在依依不舍中,乡亲们便一家出一点钱,凑钱给他买了一双解放牌胶鞋,买了一身新衣服。还有一位大哥索性将自己身上的毛衣脱下来给他御寒。
离乡的头一天晚上,吴伟仁几乎一夜没睡。他点亮煤油灯,在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上写起来,写内心对乡村生活的留恋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写着写着,泪水便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将刚写的墨迹也弄花了。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写完的,但他心中的那种难以割舍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难以抑制的向往的复杂情愫,却一直清醒地留在他脑海中,难以磨灭。
大学毕业以后,吴伟仁被分到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有工资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接到北京旅游。
他本意是想将父母一起接到北京来的,但由于当时他的弟弟、妹妹还没有长大,还需要照顾,母亲走不开。同时,由于吴伟仁住的是集体宿舍,如果将父母同时接到北京的话,住起来也不方便。于是他让从来没有去过北京的父亲在北京玩了一个月,游了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
当父亲在北京玩了一个月准备回川时,吴伟仁又向同事借钱,给父亲买了一身新衣服,又给母亲买了一身新衣服,请父亲带给母亲。吴伟仁的孝顺让乡亲们交口称赞。
当然,吴伟仁也没忘记乡亲们,在送父亲回乡之时,还买了10多斤糖果,请父亲带回村,分发给乡亲们。
吴伟仁很重感情,虽然他平时的研究工作相当忙,但倘若听说家乡人有谁去了北京,他都会尽量抽出时间与之聚一下,行“地主”之谊,并饶有兴味地询问家乡的变化。无论谁家有事要上北京,都不忘去吴伟仁家里,把他家当成平昌县得胜镇独柏村的“驻京办”。
既然乡亲们把自己当成了“驻京办主任”,吴伟仁也不辱“使命”,且乐此不疲:乡亲们托办的事,他能办到的,一定会努力办到;不能办到的,他也要耐心解释原因,并好酒好菜款待。
探月总师,引以为荣
2010年6月2日,孙家栋因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改任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吴伟仁当上了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这一新闻见诸媒体,得胜镇的父老乡亲都引以为荣。
如今,吴伟仁在平昌县得胜镇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假如你随便问一个乡亲得胜镇有什么特色,他们一定会骄傲地告诉你:“负责探月工程的那个总设计师吴伟仁,就是我们得胜镇走出去的顶尖科学家!”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四川平昌人都发出了欢呼声。吴伟仁在得胜中学读初中时的班主任马朝清老师收看电视直播时,喜悦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总结了乡亲们心情激动的理由:“吴伟仁是中国的骄傲,是四川的骄傲,是巴中的骄傲,是平昌人的骄傲,更是得胜镇人的骄傲啊!”□
随着发射的成功,在四川省平昌县得胜镇,人们情不自禁地敲起锣、打起鼓,燃放起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
嫦娥二号的探月何以让平昌县得胜镇的百姓如此激动?这是因为嫦娥二号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吴伟仁是从得胜镇起步的。
曾是“知青”,当过队长
吴伟仁于1953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得胜镇独柏村,一个地名叫“新房子”的地方。吴伟仁有六兄妹,他是家中老大,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
得胜镇位于四川省平昌县北部,距县城42公里,与通江县、巴中县接壤,地处大巴山南麓,海拔800多米,虽然林木葱郁,却是个穷山沟。
得胜镇古名南北场,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红军在此设苏维埃政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曾在该镇北山寺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制订“宣达战役”的作战方针。吴伟仁的一个叔父就在当年参加了红军。
1960年9月,快满8岁的吴伟仁自己去当地小学报名,成了小学生。
上初中后,吴伟仁成绩越来越好,不仅不偏科,而且数、理、化还特别冒尖,被同学们选为学习委员。在村人的夸奖面前,吴伟仁并不在意自己“被榜样”,他更在意的是自己能够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事实上,他的好成绩的取得跟他朴实无华、踏实肯干是分不开的,这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初中毕业后本该读高中,但那个时代学校停课搞运动,吴伟仁回到老家农村。他很快被推举为生产队长,带领农民实行科学耕种,又利用所学的知识,发动群众上山采草药制作土农药杀虫。
渐渐的,群众的口粮问题解决了。这时,为了让群众能够吃上肉,他又带领大家修猪圈养猪,“自给自足”。
就这样,在吴伟仁的带领下,独柏村很快从平昌县最穷的村,一跃而成为了全县有名的富村,平昌县经常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前来学习参观,并召开生产现场观摩会。
虽然农村干部当得得心应手,但吴伟仁更渴望上大学,1975年当县里有几个推荐读大学的名额时,他便报了名。最终,相关部门在对吴伟仁进行综合考察和层层审核后,他荣幸地成了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专业的一名学生。
心在航天,情系父老
听说吴伟仁要去读大学,村民都舍不得他走,却又不好耽误他的前程。于是在依依不舍中,乡亲们便一家出一点钱,凑钱给他买了一双解放牌胶鞋,买了一身新衣服。还有一位大哥索性将自己身上的毛衣脱下来给他御寒。
离乡的头一天晚上,吴伟仁几乎一夜没睡。他点亮煤油灯,在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上写起来,写内心对乡村生活的留恋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写着写着,泪水便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将刚写的墨迹也弄花了。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写完的,但他心中的那种难以割舍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难以抑制的向往的复杂情愫,却一直清醒地留在他脑海中,难以磨灭。
大学毕业以后,吴伟仁被分到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有工资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接到北京旅游。
他本意是想将父母一起接到北京来的,但由于当时他的弟弟、妹妹还没有长大,还需要照顾,母亲走不开。同时,由于吴伟仁住的是集体宿舍,如果将父母同时接到北京的话,住起来也不方便。于是他让从来没有去过北京的父亲在北京玩了一个月,游了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
当父亲在北京玩了一个月准备回川时,吴伟仁又向同事借钱,给父亲买了一身新衣服,又给母亲买了一身新衣服,请父亲带给母亲。吴伟仁的孝顺让乡亲们交口称赞。
当然,吴伟仁也没忘记乡亲们,在送父亲回乡之时,还买了10多斤糖果,请父亲带回村,分发给乡亲们。
吴伟仁很重感情,虽然他平时的研究工作相当忙,但倘若听说家乡人有谁去了北京,他都会尽量抽出时间与之聚一下,行“地主”之谊,并饶有兴味地询问家乡的变化。无论谁家有事要上北京,都不忘去吴伟仁家里,把他家当成平昌县得胜镇独柏村的“驻京办”。
既然乡亲们把自己当成了“驻京办主任”,吴伟仁也不辱“使命”,且乐此不疲:乡亲们托办的事,他能办到的,一定会努力办到;不能办到的,他也要耐心解释原因,并好酒好菜款待。
探月总师,引以为荣
2010年6月2日,孙家栋因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改任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吴伟仁当上了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这一新闻见诸媒体,得胜镇的父老乡亲都引以为荣。
如今,吴伟仁在平昌县得胜镇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假如你随便问一个乡亲得胜镇有什么特色,他们一定会骄傲地告诉你:“负责探月工程的那个总设计师吴伟仁,就是我们得胜镇走出去的顶尖科学家!”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这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四川平昌人都发出了欢呼声。吴伟仁在得胜中学读初中时的班主任马朝清老师收看电视直播时,喜悦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总结了乡亲们心情激动的理由:“吴伟仁是中国的骄傲,是四川的骄傲,是巴中的骄傲,是平昌人的骄傲,更是得胜镇人的骄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