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的文化结构和分析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舞蹈的文化起源,分析我国古代各类舞蹈因时代发展人类需求的进步而多元发生,体现了不同时代其社会价值和文化归属。文章还分析了中国古代舞蹈与人类的生存与进步存在着的本质性的关联,指出了人类借助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转化为形象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从而体現了人类对人的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文章还通过对中国古代乐舞和民族民间舞的文化结构分析,具体论述了中国古代乐舞的五种形态和三大功能和民族民间舞所表现的四个方面。对当今延续和完善人本意义上的人性追求与发现,求得民族精神上的完整与完美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古代舞蹈;文化结构;分折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79-2
  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而著称于世。上万年的文化根系,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延续最久又辐射甚广的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所有创造物,是人类认识自然、不懈实践的积淀和记录,是人超越自身生物本质力量的结晶,是其生存状态的总和,包括所有物质范畴和精神范畴,是人类群体的全部生活状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领域的活动及其结果,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制度、行为方式、道德秩序以及知识、政治、科学、艺术、信仰、习俗等方面”⑴。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任何-种文化都有一定的受众,能讓全民族乃至全世界共享的文化只是普世神话。因此,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文化都会因人类族群的不同而形成差异,并与其社会形态、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旳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
  舞蹈是-种文化象征,它具有社会属性,舞蹈文化的发生是以生命的运动为基因,以人体的形成为前提,以宣泄感情、表情达意为目的,随着人类各种需求的趋多,人类的各类舞蹈因需求而多元发生,体现在其社会价值和文化的归属上。
  一、舞蹈是文化表述的一种方式
  舞蹈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外显媒介和载体,它可能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另一层面是这种文化形态所包涵和体现的内隐的文化价值和意义⑵”。各种舞蹈有特定的受众圈和实践群体,舞蹈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特定的文化之外,不可能脱离人的舞蹈行为而存在,也不可能离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对它的体验、品评和认知。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舞蹈与人类的生存现实一直存在着本质性的关联,舞蹈与人类学也有着漫长的、相互联系的历史。闻一多先生很早就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舞蹈“是什么”作出了精辟的阐解:“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⑶这一著名的论断,从实质而言是闻一多先生在客观的人类学视野中,通过舞蹈形态来解析、透视舞蹈的本质内涵。他的思维角度是从较为广阔的意义上来阐释“舞蹈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他在《说舞》中根据澳洲风行的科罗泼利舞,进一步推论出世界各国的原始舞蹈都具有“生命机能总动员”的特点。如在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与古代文明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比舞蹈更具有重要性的事物,舞蹈不是一种仅为人们所容忍的消遣,而是全部落-种很严肃的活动。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里,没有任何场合能离开舞蹈。如生育、割包皮、少女献身祭神、婚丧、病患、播种、收割、狩猎、战争、宴会、太阳升落、月亮盈蚀。——在所有这些场合都需要舞蹈。应该说,闻一多先生文化探索的深度,对我们认识舞蹈的文化原理和结构有着很大帮助,使我们看到的是与生命本能最贴近的文化。毫无疑问,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是人类借助了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我们对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由此看来,任何形态和结构的舞蹈,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所决定的。
  二、中国古代乐舞形成的文化结构分折
  舞蹈这门艺术因隐含了人类社会每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文化,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时代、社会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时代精神,和不同的社会思潮。舞蹈因多元文化因素,对提升人类的感情生活,提高人类的审美水平,使人类的个性获得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极强的情感渗透功能,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社会教化功能。在中国历史上,以舞蹈来凝聚群体,以舞蹈来提升群体成员的素质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如史上的乐舞大约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原始社会的后期,以祭祀先贤圣人、天神与祖先-体崇拜的庄严神秘旳氏族祭舞乐。正如十九世纪法国艺术理论家格罗塞指出:“原始跳舞的社会意义全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他们领导并训练一群人,使他们在一种动机、一种感情之下,为一种目的而活动。一切高级文化,是以各个社会成分的一致和有序的合作为基础的,而原始人类却以跳舞训练为这种合作。”⑷在原始舞蹈中,人类动物性的本能游戏、自然感观和生理感性的兴奋宣泄与舞蹈中感受到了秩序和团结。原始社会成员的生产技能、思想意识也在这种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着。可以说,这些是舞蹈最原始、最直接的影响社会化的功能。体现在这些舞蹈中,大致有⒈治世功能:如《大章》《大韶》《大夏》《六代舞》《破阵乐》《圣寿乐》《徳胜舞》等;
  ⒉祭祀功能:如《桑林》《隶舞》《羽舞》《蜡舞》《傩舞》《巫舞》等;
  ⒊交际功能:如《君子阳阳》《宛丘》《秧歌》《花鼓灯》等。
  (二)西周宫廷雅乐舞。
  如果说,原始社会中舞蹈的“治世”功能是为了自身生存发展而进行的一种不自觉的、全民性的活动的话;那么西周时期的“礼乐”教育体系则有意识、有目的地把舞蹈作为一种政治道德教育手段来“治世”。 西周时期的“礼乐”教育体系可以说是后世舞蹈教育“治世”功能的一个标准范本,其“乐教”思想在随后的两千多年、甚至直到今日,都可见其踪迹。西周“礼乐”教育仅仅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立,“六大舞”、“六小舞”是主要教材,由“掌国学之政”的乐师任教。   (三)受雅乐舞影响演化的历代庙堂文武乐舞。
  舞蹈作为乐的组成部分,自然被纳入了“雅乐”体系,成为“礼制”、 “乐治”的工具,从周初的“制礼作乐”开始,乐舞就被当作“载道”、“治心”的重要手段,中囯的古代乐舞中的仪典类舞蹈是历代统治者维护封建礼教与法统观念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取得了显赫地位而发挥着政治作用。
  (四)由三代女乐到秦汉宫廷俗乐舞,唐代燕乐中的技艺高超、赏心悦目的伎乐舞蹈为主的表演性舞蹈。
  (五)历代文人雅士为了表现自己的生命意识和心境情志而创作的高雅的文武乐舞。“它们包括孔子的‘猗兰之操’ 和‘春台之舒啸’、晋代谢尚的《鹳鹆》、祖逖的“闻鸡起舞”、唐代裴斐的《西河剑器》和李白卟“莲花剑舞”等等⑸”。
  十九世纪法国艺术理论家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第八章“舞蹈”章节里说到“原始舞蹈才是原始的审美感情的最直率、最完美,却又最有力的表现。”在原始社会中,舞蹈是最为严肃的一项智力活动,它是人类超越自己的动物性存在对世界的审视和关照的体现。原始舞蹈带着发自生命本体的深沉情感,展示着原始民族的苦乐艰辛。在中国古代文化、古典美学的源头之处,在神话、图腾、巫术三大原点的基础行动之中,我们明显地感到不管是庙堂乐舞还是个人情动之舞,古代乐舞大多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因子,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和神秘意境,具有高度实际和文化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中国古代乐舞而演变至今中国古典舞始终立足坚实的中国大地,呈现出众多艺术因素的合理共存、互补互济、和谐统一的艺术运思和形态表现,通过“拧、倾、圆、曲” 的动作形态,在外观,绵软松弛。实则,气力內运而柔中带刚。因此,我们从中可以分析为二种构架,⒈表层构建:指古代乐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⒉深层构建;指舞蹈主体即特定时代群体的宗教信仰、社会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人们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等。在龙趋风迴、行云流水般的舞姿中,把空灵与厚重融汇一体,实现了天、地、人三者的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之美”。
  三、中国古代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和分折
  中国古代的民间舞蹈,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性爱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或乐舞;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是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图腾为神圣的崇拜性,以生活形态为主题的仪式性,以“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主题性,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例如,作为鲁文化的舞蹈体现的山东鼓子秧歌,蕴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着儒学精神。儒学本出于鲁,鲁文化是儒学的根本之所在,为此,鲁之儒学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恪守孔孟,穷经传道。可以说,与鼓子秧歌相维系的儒学精神,作为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是建立在成熟的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形成了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等价值观。“在鼓子秧歌“旱地拔葱”的蹬脚颤膝动态中,在其外圆内方的左进右出场图中充分体现了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的精神,熔铸了鼓子秧歌的舞蹈风貎”。⑹此外,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例如,自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的“踏歌”,是一种自娱性的民间舞蹈,人们连手而歌,踏地为节,三百内人连袖舞,可以连续三日夜自娱自乐。而如今孙颖先生以他特有的想象力和舞蹈功力,创造了极具历史感的古典舞精品《踏歌》,这个作品既是历史的,反映当时社会环境对其朝代的舞蹈风格形成的潜在影响,使《踏歌》自身包含着中华民族融洽、凝聚的精神,发展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深厚。同时它又是现代的,它展现给人们的是舒畅松弛、不在固守、追求自我、开放明朗的时代气息和精神。因此,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学院派”民间舞在表现层次上的脉络,亦即对广场民间舞(民俗)——课堂民间舞——舞台(创作)民间舞的逻辑递进关系,它表现为在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这是对延续人本意义上的人类追求,发现、发展人性,求得民族精神上的完整与圆满。这是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人文背景与文化心理模式的舞蹈化的开拓与阐发。
  四、 结语
  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中国,其舞蹈文化体系博大而精深,这有赖于其独特的人文滋养,正是这种滋养的唯-性和特殊性,让中国舞蹈艺术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蕰和丰富多彩的形态。
  舞蹈是-个民族、群体的文化之身体表征和其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用身体的语言,形象地记录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功過成败,从舞蹈中,人们可以感知那远去的历史和当下的社会,感知民族的精神和审美风尚。
  参考文献:
  [1]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于平主编.中国舞蹈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闻一多.说舞(见《闻一多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2.
  [4]资华筠主编.说舞[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汪以平,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3D打印技术是一项目前比较火的高精尖技术,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建筑工程等领域,但这项技术如今也在改变着服装设计领域。在未来的5到10年,或许更短的时间里,设计师们将会利用3
《邓小平评传》是海南籍香港作家寒山碧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寒山碧利用香港的民主自由为邓小平撰写传记文学作品,力求客观真实,公正中立,既叙述了传主曲折的人生,又表现了传主的人
摘要: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现代音乐的古典主义者。《d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是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练习过程和演奏经历,以该作品的第四乐章为例,进行演奏技巧的解析。  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66-2  普罗科菲耶夫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父亲是一个庄园管家,母亲会弹钢琴.他
当代女性诗歌寻找自我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追求男女平等的时期;第二阶段是彰显女性特征,主张躯体写作的时期;第三阶段是主张超性别写作,追求双性和谐的时期
摘要:对于一个艺人来讲,工在先,艺在后。而对于一个女性紫砂制作者来说,情在先,物在后。女性情感的细腻,让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总牵动着情丝,涤荡着心胸,充实着世界。  关键词:花器;大自然;女性;创意;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00-2  在紫砂造型艺术分类中,最为普遍的是把它分为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 紫砂光器以简约大气著称,筋
巴尔加斯·略萨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人们重新聚焦拉美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略萨以文学介入生活、介入政治,具有小说家与政治家的双重文化身份。他如一只啄食社会腐
摘要: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本文从欧洲艺术歌曲的定义入手,同时拟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进行浅析研究。  关键词:艺术歌曲;定义;历史概况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60-1  艺术歌曲起源于欧洲。作为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文明艺术的民族,伴随着当代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艺术教学中的歌舞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鉴赏歌舞剧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碧海丝路》为例,略论艺
摘要:益阳说唱音乐作为一门耐欣赏的艺术,与许多的中国传统艺术一样,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外部环境变迁、听客审美价值观念转向等因素的变化,而进入被边缘化的境地。植根于民间生活中的益阳说唱音乐将何去何从?本文从城市化的角度对益阳说唱音乐的发展及其对策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城市化;益阳说唱音乐;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
面对南中国海争端的日益国际化和多边化趋势,中国应坚持以维护主权为原则,在双边机制协商基础上,有必要倡导各方共同签署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南中国海行为准则,尝试构建合理的多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