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潍坊,刚下火车就会发现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火车站像一只蝴蝶、街灯是蝴蝶造型,政府官员名片上也印着五环蝴蝶。
“那是我们的城市标志。”潍坊市国际风筝会办公室主任张崇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五环蝴蝶由繁体的“风”字演变而来,实际是蝴蝶风筝——潍坊风筝的代表。
在这座“世界风筝之都”,有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500年前,世界上第一只风筝在潍坊起飞。
《潍县志稿》记载,“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民国时期潍坊就有了风筝比赛。
在中国传统文化产品面临强烈的外部冲击情况下,潍坊有着自己的压力和任务——探究成功的模式使风筝成为中国的强力名片。比如,让风筝也成为一项人人认可的休闲运动产品。
风筝会
潍坊风筝真正发展起来是改革开放后。1984年,潍坊风筝被送到上海参展。当时的国际风筝会官员看了大为惊讶,当即建议:“你们的风筝这么美,何不搞一个风筝会?”正好地方上改革开放需要一个抓手,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应运而生。
那时全国展会都很少,更不用说“国际”展会。潍坊提出“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政府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这些口号后来成了中国各地节会的举办指南。“青岛啤酒节、大连服装节、南宁民歌节,都来潍坊取过经。”张崇高说。
1988年,潍坊被各国风筝协会推举为“世界风筝之都”,这是潍坊的第一块“金牌”。
第二年潍坊国际风筝会,国际风筝联合会在潍坊成立,第二块“金牌”到手。这是一个体育类国际性组织。潍坊想让这块牌子更有含金量,“目前正在倡议将风筝比赛列入奥运会项目。”张崇高说。
风筝会除了竞赛放风筝,还比设计,船式、板式、冲浪……各种造型。现在潍坊风筝分传统和现代两种。传统风筝以竹子、丝绢、宣纸为主,手工制作。现代风筝材料以碳素纤维、PVC为主,通过机器生产。
潍坊国际风筝会也给厂家带来一些经营思路的改变。以前是等客上门,现在很多厂家都走出去参加比赛和展会。有的风筝企业还在国外有常驻人员,参会比赛的同时接洽销售。
2008年风筝会升级。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一届文展会,进行特色艺术产品和书画展示交易。
“场面非常大,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是山东省最好的。”潍坊市文广局局长孙俐君对本刊记者说,“中国画学会也命名潍坊为‘中国画都’。潍坊有两个‘都’,这在地级市非常不容易。”
在“比赛、文化、旅游、经贸”四大目标之下,每年潍坊风筝会期间当地宾馆爆满。山东省第一家三星级酒店、五星级酒店都是首先在潍坊落地,“比济南和青岛还早”。
潍坊市风筝办公室是全国唯一一个为风筝设立的处级单位,它有四块牌子:潍坊市会展办公室、国际风筝会办公室、风筝产业发展办公室、国际风联秘书处,“地级市发展会展应该专业化,和产业匹配。”张崇高说。
外贸 电商
潍坊凯旋风筝公司是潍坊市最大的现代风筝企业,它在2002年以前只是一个风筝门市。总经理谭新波去韩国参加风筝会时看到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回国后立即与人合办了凯旋风筝厂,当时只有十几个人、七八台机器,现在已经发展到70多名员工、年产值1000多万元。
2004年,凯旋风筝厂改制成股份公司,拥有了进出口权,“从那时起就决定走出口这条路,现在95%以上的产品都出口。”凯旋风筝公司经理王英对本刊记者说。
当年第一次出口业务,风筝属于哪个商品类别,商检局也不清楚,后来划入玩具类。
王英说,初期一年只有几个订单、产量几千只,现在一个月就出十几个订单,一年出口几百万只。
某次,他们为新西兰的客户做了一只700公斤重的风筝,用车吊运到青岛海关。海关从没遇到过出口一只风筝的情况、不放行,不得不出一个保函才过关。
凯旋风筝厂的产品大多为欧美风筝品牌的代工产品。王英则把这种模式叫做“以销定产”:“我们主要接国外订单,根据客人的需要设计款式,材质、印刷、包装也有所不同。”
在国外,风筝不仅是玩具还是广告媒介,所以需求量很大。可口可乐、雀巢都是凯旋风筝厂的客户,通常一款产品就有十几万只的订单。
王英说,国内很少这种需求。“可能对风筝的认识不一样。外国人喜欢运动,他们人少绿地多,又不喜欢加班,不像国内,找个场地都不好找。”
与传统风筝企业不同的还包括,2004年凯旋风筝厂在阿里巴巴国际站注册了推广平台,把绝大部分业务都搬到网上进行,至今已经培养了一批老客户,“像美国的一家超市,从我们建厂到现在合作十多年了,互相之间很信任。”王英说。
风筝行业几乎没有独家技术可言。“尤其是现代风筝制作比较简单,属于劳动密集行业,中低端产品利润在10%至15%之间,主要靠走量。”她解释,大型风筝利润高、新奇特,但不是每家企业都可以制作的。
大型风筝其实类似滑翔机或者降落伞,没有骨架,靠空气动力学起飞,多用于海上冲浪表演或竞技比赛。
这种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厂价约每只2万元。“我们有一个车间可以生产,一般是对方出设计,产量不大。”王英说,“这些年出去比赛,也相互学到一些工艺、技术。”
到现在,潍坊绝大部分生产现代风筝的企业都开通了电商平台,“一有人问价,各种消息就群发,价格压得很低。”王英觉得,最近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她依然看好前景。“很多潍坊当地人都没见过风筝怎么做,也不了解这个市场,国外市场比国内大得多,真的很难想象。”
做“非遗”文章
潍坊天成飞鸢风筝公司专门生产传统风筝,是“非遗”传习基地,公司创始人王永训也是国家“非遗”传承人、国际风筝大师,此外还有数位传承人常年在这里做风筝。
目前,天成飞鸢公司一年产3万只风筝、产值1000多万元。“传统风筝是立体手工艺品,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所以价格贵、产量不高。”天成飞鸢风筝公司总经理张勇告诉本刊记者说。 天成飞鸢风筝公司成立于1992年,也是潍坊最早的风筝企业,产品大部分内销,出口只占三成。
2002年以前,他们的主要销售方式是到处办展览,“只要有展就去,有时候除掉摊位费、差旅费还要赔钱,少的赔700元、多的赔1万元。”张勇说。
现在这家企业的网络销售占了70%。为了解决网络销售与客户不见面的问题,天成飞鸢风筝公司有好几个试飞员,每只风筝都经过试飞,而且无条件退换,“所以几乎没有差评。”他解释。
另一个销售渠道是“风筝进校园”,教学生DIY风筝。作为非遗传承人,王永训将其主要作为一种和“责任”有关的半公益行为。
天成飞鸢公司的办公室里有一只约两米长的老鹰风筝。这件立体产品的鹰眼、羽毛栩栩如生,是天成飞鸢公司的高端产品,“挂给客商看的,价格数千元,而且不算贵的,几万块的风筝都有人买。”张勇说。
传统风筝一般售价是每只十几元,礼盒装是每只50元至100元,每个价位的产品都有固定客户。虽然近年来受大风气影响,礼盒风筝销量减少,但张勇认为影响不大,“风筝市场其实非常大,你们没见过搞活动的时候人山人海,人人都想参与DIY。”
天成飞鸢公司位于潍坊寒亭区杨家埠,这里也是以风筝和年画闻名的手工艺品之乡,也是山东省“非遗”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实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文展会也会进行各种“非遗”项目展示交易。
现在,天成飞鸢公司除了做风筝,还有花灯彩车、布艺玩具、木版年画等衍生产业。
张勇从事传统风筝行业20年,对风筝产业有信心也有忧虑,特别是30岁以下消费者的需求还“摸不清”。此外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观念可能跟不上。“曾有人介绍过开发APP,当时觉得有意思,但是不懂,事后就算了,该干嘛干嘛。”
吃饱喝足了就要休闲
其实对于整个潍坊风筝产业,孙俐君认为,“整体形势是好的,但问题也很明显”,其体现是企业规模小、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缺乏知识产权和高端产品、传统风筝艺人少,“大量转手贸易,通过义乌销往各地,跟过去的制造业一样,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
潍坊百特风筝公司总经理马长礼想摆脱这种情况。这位35岁的企业家2006年进入风筝行业,属于“少壮派”,企业创立就以电商为主,“我们搭上网络的顺风车,这两年竞争激烈了,挣钱的全是外贸。”
马长礼的想法是开始就要有品牌,找代工企业。不过,现在他们也涉足生产,“毕竟我们的设计能力比较靠前,无论年龄、学历、见识都有一些优势。”他们自己设计的“狼王”系列风筝,每只178元,“在网上卖得很好”。
虽然势头不错,但在马长礼看来,目前风筝运动还不够普及。一个比较理想的目标是,成为钓鱼那样的普及性休闲运动,“一副渔具还好几千,我们的夜光风筝才几百块钱,一点都不贵。”
另一个影响风筝产业的因素是消费力。马长礼认为,风筝的消费与地域“没有一点关系”,而是与消费能力有关。从百特公司的网上销售统计看,客户主要来自京津冀及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年龄30岁以上。
“还是那句话,吃饱喝足了就要休闲。照中国今天的发展速度,这是一个必然趋势。”马长礼说,“但是现在年轻人太累了,一心赚钱去了、没精力放风筝。而且中国的城市、包括潍坊,适合放风筝的场地也不多。”
至少现在在潍坊,“已在滨海区域规划了一个基地,正在招商,已经建了一部分了。”孙俐君说。
张崇高一直为潍坊风筝错过2009年申请世界“非遗”惋惜,“2009年申报了20多个世界‘非遗’,有的还不如风筝。”2013年,他又以潍坊市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申报潍坊风筝为世界‘非遗’”的提案。
现在,潍坊风筝办正在为潍坊风筝申请“地理标志认证”,作为地方特产。
有人批评文化不能产业化。孙俐君听到过此类批评,但她认为,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适合产业就可以产业化,市场有需求自然就会发展起来。“就像电商一样,它不是政府搭建的,完全是企业自己摸索的。政府要做的是服务,保护它的文化属性。”
“那是我们的城市标志。”潍坊市国际风筝会办公室主任张崇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五环蝴蝶由繁体的“风”字演变而来,实际是蝴蝶风筝——潍坊风筝的代表。
在这座“世界风筝之都”,有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500年前,世界上第一只风筝在潍坊起飞。
《潍县志稿》记载,“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民国时期潍坊就有了风筝比赛。
在中国传统文化产品面临强烈的外部冲击情况下,潍坊有着自己的压力和任务——探究成功的模式使风筝成为中国的强力名片。比如,让风筝也成为一项人人认可的休闲运动产品。
风筝会
潍坊风筝真正发展起来是改革开放后。1984年,潍坊风筝被送到上海参展。当时的国际风筝会官员看了大为惊讶,当即建议:“你们的风筝这么美,何不搞一个风筝会?”正好地方上改革开放需要一个抓手,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应运而生。
那时全国展会都很少,更不用说“国际”展会。潍坊提出“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政府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这些口号后来成了中国各地节会的举办指南。“青岛啤酒节、大连服装节、南宁民歌节,都来潍坊取过经。”张崇高说。
1988年,潍坊被各国风筝协会推举为“世界风筝之都”,这是潍坊的第一块“金牌”。
第二年潍坊国际风筝会,国际风筝联合会在潍坊成立,第二块“金牌”到手。这是一个体育类国际性组织。潍坊想让这块牌子更有含金量,“目前正在倡议将风筝比赛列入奥运会项目。”张崇高说。
风筝会除了竞赛放风筝,还比设计,船式、板式、冲浪……各种造型。现在潍坊风筝分传统和现代两种。传统风筝以竹子、丝绢、宣纸为主,手工制作。现代风筝材料以碳素纤维、PVC为主,通过机器生产。
潍坊国际风筝会也给厂家带来一些经营思路的改变。以前是等客上门,现在很多厂家都走出去参加比赛和展会。有的风筝企业还在国外有常驻人员,参会比赛的同时接洽销售。
2008年风筝会升级。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第一届文展会,进行特色艺术产品和书画展示交易。
“场面非常大,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是山东省最好的。”潍坊市文广局局长孙俐君对本刊记者说,“中国画学会也命名潍坊为‘中国画都’。潍坊有两个‘都’,这在地级市非常不容易。”
在“比赛、文化、旅游、经贸”四大目标之下,每年潍坊风筝会期间当地宾馆爆满。山东省第一家三星级酒店、五星级酒店都是首先在潍坊落地,“比济南和青岛还早”。
潍坊市风筝办公室是全国唯一一个为风筝设立的处级单位,它有四块牌子:潍坊市会展办公室、国际风筝会办公室、风筝产业发展办公室、国际风联秘书处,“地级市发展会展应该专业化,和产业匹配。”张崇高说。
外贸 电商
潍坊凯旋风筝公司是潍坊市最大的现代风筝企业,它在2002年以前只是一个风筝门市。总经理谭新波去韩国参加风筝会时看到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回国后立即与人合办了凯旋风筝厂,当时只有十几个人、七八台机器,现在已经发展到70多名员工、年产值1000多万元。
2004年,凯旋风筝厂改制成股份公司,拥有了进出口权,“从那时起就决定走出口这条路,现在95%以上的产品都出口。”凯旋风筝公司经理王英对本刊记者说。
当年第一次出口业务,风筝属于哪个商品类别,商检局也不清楚,后来划入玩具类。
王英说,初期一年只有几个订单、产量几千只,现在一个月就出十几个订单,一年出口几百万只。
某次,他们为新西兰的客户做了一只700公斤重的风筝,用车吊运到青岛海关。海关从没遇到过出口一只风筝的情况、不放行,不得不出一个保函才过关。
凯旋风筝厂的产品大多为欧美风筝品牌的代工产品。王英则把这种模式叫做“以销定产”:“我们主要接国外订单,根据客人的需要设计款式,材质、印刷、包装也有所不同。”
在国外,风筝不仅是玩具还是广告媒介,所以需求量很大。可口可乐、雀巢都是凯旋风筝厂的客户,通常一款产品就有十几万只的订单。
王英说,国内很少这种需求。“可能对风筝的认识不一样。外国人喜欢运动,他们人少绿地多,又不喜欢加班,不像国内,找个场地都不好找。”
与传统风筝企业不同的还包括,2004年凯旋风筝厂在阿里巴巴国际站注册了推广平台,把绝大部分业务都搬到网上进行,至今已经培养了一批老客户,“像美国的一家超市,从我们建厂到现在合作十多年了,互相之间很信任。”王英说。
风筝行业几乎没有独家技术可言。“尤其是现代风筝制作比较简单,属于劳动密集行业,中低端产品利润在10%至15%之间,主要靠走量。”她解释,大型风筝利润高、新奇特,但不是每家企业都可以制作的。
大型风筝其实类似滑翔机或者降落伞,没有骨架,靠空气动力学起飞,多用于海上冲浪表演或竞技比赛。
这种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厂价约每只2万元。“我们有一个车间可以生产,一般是对方出设计,产量不大。”王英说,“这些年出去比赛,也相互学到一些工艺、技术。”
到现在,潍坊绝大部分生产现代风筝的企业都开通了电商平台,“一有人问价,各种消息就群发,价格压得很低。”王英觉得,最近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她依然看好前景。“很多潍坊当地人都没见过风筝怎么做,也不了解这个市场,国外市场比国内大得多,真的很难想象。”
做“非遗”文章
潍坊天成飞鸢风筝公司专门生产传统风筝,是“非遗”传习基地,公司创始人王永训也是国家“非遗”传承人、国际风筝大师,此外还有数位传承人常年在这里做风筝。
目前,天成飞鸢公司一年产3万只风筝、产值1000多万元。“传统风筝是立体手工艺品,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所以价格贵、产量不高。”天成飞鸢风筝公司总经理张勇告诉本刊记者说。 天成飞鸢风筝公司成立于1992年,也是潍坊最早的风筝企业,产品大部分内销,出口只占三成。
2002年以前,他们的主要销售方式是到处办展览,“只要有展就去,有时候除掉摊位费、差旅费还要赔钱,少的赔700元、多的赔1万元。”张勇说。
现在这家企业的网络销售占了70%。为了解决网络销售与客户不见面的问题,天成飞鸢风筝公司有好几个试飞员,每只风筝都经过试飞,而且无条件退换,“所以几乎没有差评。”他解释。
另一个销售渠道是“风筝进校园”,教学生DIY风筝。作为非遗传承人,王永训将其主要作为一种和“责任”有关的半公益行为。
天成飞鸢公司的办公室里有一只约两米长的老鹰风筝。这件立体产品的鹰眼、羽毛栩栩如生,是天成飞鸢公司的高端产品,“挂给客商看的,价格数千元,而且不算贵的,几万块的风筝都有人买。”张勇说。
传统风筝一般售价是每只十几元,礼盒装是每只50元至100元,每个价位的产品都有固定客户。虽然近年来受大风气影响,礼盒风筝销量减少,但张勇认为影响不大,“风筝市场其实非常大,你们没见过搞活动的时候人山人海,人人都想参与DIY。”
天成飞鸢公司位于潍坊寒亭区杨家埠,这里也是以风筝和年画闻名的手工艺品之乡,也是山东省“非遗”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实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文展会也会进行各种“非遗”项目展示交易。
现在,天成飞鸢公司除了做风筝,还有花灯彩车、布艺玩具、木版年画等衍生产业。
张勇从事传统风筝行业20年,对风筝产业有信心也有忧虑,特别是30岁以下消费者的需求还“摸不清”。此外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观念可能跟不上。“曾有人介绍过开发APP,当时觉得有意思,但是不懂,事后就算了,该干嘛干嘛。”
吃饱喝足了就要休闲
其实对于整个潍坊风筝产业,孙俐君认为,“整体形势是好的,但问题也很明显”,其体现是企业规模小、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缺乏知识产权和高端产品、传统风筝艺人少,“大量转手贸易,通过义乌销往各地,跟过去的制造业一样,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不高。”
潍坊百特风筝公司总经理马长礼想摆脱这种情况。这位35岁的企业家2006年进入风筝行业,属于“少壮派”,企业创立就以电商为主,“我们搭上网络的顺风车,这两年竞争激烈了,挣钱的全是外贸。”
马长礼的想法是开始就要有品牌,找代工企业。不过,现在他们也涉足生产,“毕竟我们的设计能力比较靠前,无论年龄、学历、见识都有一些优势。”他们自己设计的“狼王”系列风筝,每只178元,“在网上卖得很好”。
虽然势头不错,但在马长礼看来,目前风筝运动还不够普及。一个比较理想的目标是,成为钓鱼那样的普及性休闲运动,“一副渔具还好几千,我们的夜光风筝才几百块钱,一点都不贵。”
另一个影响风筝产业的因素是消费力。马长礼认为,风筝的消费与地域“没有一点关系”,而是与消费能力有关。从百特公司的网上销售统计看,客户主要来自京津冀及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年龄30岁以上。
“还是那句话,吃饱喝足了就要休闲。照中国今天的发展速度,这是一个必然趋势。”马长礼说,“但是现在年轻人太累了,一心赚钱去了、没精力放风筝。而且中国的城市、包括潍坊,适合放风筝的场地也不多。”
至少现在在潍坊,“已在滨海区域规划了一个基地,正在招商,已经建了一部分了。”孙俐君说。
张崇高一直为潍坊风筝错过2009年申请世界“非遗”惋惜,“2009年申报了20多个世界‘非遗’,有的还不如风筝。”2013年,他又以潍坊市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申报潍坊风筝为世界‘非遗’”的提案。
现在,潍坊风筝办正在为潍坊风筝申请“地理标志认证”,作为地方特产。
有人批评文化不能产业化。孙俐君听到过此类批评,但她认为,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适合产业就可以产业化,市场有需求自然就会发展起来。“就像电商一样,它不是政府搭建的,完全是企业自己摸索的。政府要做的是服务,保护它的文化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