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1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及人阿巴斯·阿卡德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生命更多的生命。”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当然,课外阅读不仅仅是为课内阅读服务的,我们要引领学生走出以课外辅导书为主的阅读领域,在小学阶段这个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间段内改变学生的阅读观念,帮助学生走出电视、网络等快餐式、图片式阅读误区,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精选话题,辐射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的源头,就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上;而阅读,是精神成长和情感发育的必需,绝不仅仅是为了语文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催化剂”。特别是阅读的起步阶段,教育者的立足点应该从孩子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自己也要阅读它,熟悉它。教师阅读儿童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儿童文学有所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向他们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引领学生从优秀的儿童文学中获得一份需要、享受和感动。
  如在六年级教学人教版《怀念母亲》时,我引导学生们回家以后,去图书馆、书城或者上网看看关于季羡林的书籍。与此同时,我也阅读了季羡林的一些书籍,之后,在课堂上师生聊得兴趣盎然。由于激发了阅读兴趣,接下来的日子里,学生们一个个都是捧着有关书籍在交流着,学习着,阅读的氛围自然也就形成了。
  其次,教师要做儿童文学的引领者。引领并不仅仅是给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和推荐书目,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带入儿童文学情境中去,让他们沉浸其中,陶醉其中。
  例如,课堂上教师可用“短小5分钟精彩推荐” 的形式,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彼得·潘》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讲述了永不长大的孩子彼得·潘和永无岛的故事,以及达林家的三个孩子在永无岛的冒险经历和有趣的故事:他们学会了飞行,在永无岛上盖了房子,开舞会,去环礁湖,消灭海盗等等,在这个独特的天地里,每天都发生无穷无尽的新奇事。永无岛永远在那儿,彼得·潘永远长不大;只要孩子们是快乐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他们就可以飞到永无岛上去,这是孩子们心中最美妙的幻想。”教师一边介绍一边给学生翻看书中精美的插图。当教师介绍完后,就有学生高高举手“定阅”教师手里用来介绍的书了,显然书里丰富有趣的内容和漂亮的插图已经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第三,教师要做儿童文学的朗读者。教师为学生朗读文学作品,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影响。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非常善于朗读,他们朗读时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和充沛的情感,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语感培养和美感熏陶。德国有位作家写的一本书《朗读者》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老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任何美妙的音乐都不能代替教师的朗读,因为教师在孩子面前的朗读上是有感情的、有温度的,能把作品中蕴藏的东西最直接、最生动地传递给学生,直至他们心灵的深处,永久地保留下来。
  二、组织活动,尊重个性,深化学生课外阅读
  有了阅读兴趣以后,一方面要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他们的课外阅读加以鼓励,另外一个方面采取主题阅读的方式深化课外阅读,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始阅读。在活动过程中,主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遵循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一二年级,即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从这几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看,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是7至9岁(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至四年级)。所以对于课外阅读,我们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和知识成长规律,首先可以从图画书和短小的童话开始,逐步过渡到长篇的童话、名作家童话集、小说和散文集等。
  2.内外联系,互为补充,互为延伸。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是有机的统一;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生活”基本的构成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如果仅仅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为了完成家长教师等其他人布置的任务而读,不仅会降低阅读的欲望、激情和阅读的质量,而且还会加重学习负担;仅仅停留于课内文本的阅读,是狭窄的,零碎的,不系统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课内的文本和学生已经积淀的情感资源,有效地把阅读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拓展了阅读的广度,而且开阔了阅读的视野。
  3.博览与主题相结合,细水长流,养成习惯。坚持博览与主题的结合,开展专题研究性阅读活动。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贪多嚼不烂,囫囵吞枣,只注重了解故事梗概、忽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一系列不良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对文学作品的生动感悟之中提高审美能力。
  首先,要给这样的活动取个好听的名字,如“小书虫啃书活动”,“小蚂蚁取粮食”。其次,每学期定期举行,让学生们常常惦记的这项活动。再次,丰富专题内容,拓宽阅读面。如,开设动物世界、环保战争与和平等相关专题的阅读。结合主题,请学生们自行选择书籍,教师帮助编成书目,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书目表格。当然,奖励也不能少,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数量,如5本,10本后,就授予相关的“阅读学位”。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特别爱读,有的学生不爱读的情况,这时候教师不作强求,可以直接让他们推荐自己爱读的主题来读。往往在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要做到细水长流。每天教师可以布置阅读半小时的作业,学生们阅读的书要求随身带一本,学校里要带,回家也要带上,随时可以阅读。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促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
  4.读思结合,以评促思,享受过程。阅读应当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表达思考成果的最基本方式就是读书笔记。但是学生普遍不喜欢写读书笔记,怎么办?在分享阅读成果的时候,开展评点式阅读。让学生用一两句话对自己阅读的书籍进行点评,可以是自己的感受,可以是自己的联想,也可以是评论……教师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用尊重、支持、欣赏、鼓励的语言来引导,多用“我们”这个词,“我们这次的讨论很踊跃,收获很大”取代“你们还要继续的阅读”等口头语言,用“眼睛”注意倾听孩子的发言,并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如眼神、手势、表情。观察学生,看谁发言得很多,谁一直没有说话,是不是有学生不耐烦,是否有学生一直垄断发言权,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在现场加以调控的。教师不要预设立场,过早表达自己的见解,给足学生发挥的空间,然后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请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表意见,增强其团体接纳感。最重要是让学生能享受这个过程,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从而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三、家校携手,亲子共读,促使学生形成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绝不全是教师的任务,家庭是否提供一个相关的阅读环境,父母是否是爱书的人,对孩子形成阅读能力非常重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家庭。”做过父母的人都有被孩子小时候缠着讲故事的经历。之所以有的孩子上学以后缺乏阅读兴趣,原因之一是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已经上过学,能自己独立读书,就取消了宝贵的“亲子阅读”时间。其次,家长和学校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渐渐远离了“书”朋友。更多的家长认为不知道该给孩子提供什么书,对孩子潜在的阅读兴趣没有加以诱导。所以要通过家长会建议家长,每天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会儿书。每次给孩子买书的时候,给自己也买一本。让家长意识到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每天在书桌前安静地看半个小时书,孩子怎么能坚持每天五六个小时的学习。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潜心阅读,从书中得到乐趣,自觉与书交朋友,并逐步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涵养每个孩子的语文底气,丰富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
  (责编夏天)
其他文献
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沉浸在热烈的掌声中  师: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掌声》一文。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掌声”。  师:我觉得应该读热烈些!  (学生再读)  师:再热烈些!(学生再读)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感情饱满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课题,这样会使学生笼罩在热烈的氛围之中,提前感受掌声的无形力量,为接下来的感悟掌声埋下了伏笔。】  二、品读文本,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重在培养对写话的兴趣”,没有字数和段落的要求。因此,很多教师就称其为“写话”,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造句训练”,只要学生能写上两到三句话就行了。到了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并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资料,初步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各项要求都相应提高了,很多学生刚开始时十分不适应,产生了对作文的畏惧
文本细读  《童年的发现》是一个很值得品读玩味的文本。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自己童年的发现,并因这个发现情不自禁笑出声来而受到了惩罚,然后具体叙述这个发现的过程及受惩罚的原因。文章语言幽默诙谐而富有哲理,费奥多罗夫的发现在他看来,是“如此简单明了”;而在我们看来,显得如此稚嫩与可笑,但细细品读之后,却又意味深长。    简单——不简单    对于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在文中有个十分经典的描述:“哈
古诗的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样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意象在古诗中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意象群的形式出现的,有时出现的是几组意象,这些意象群的叠加就构成了古诗的意境。意境的高下一方面取决于物象的艺术组合,另一方面取决于情感的一以贯注。“情”与“景”是古诗的根本构件。“景”是物质的,是“情”的折射物;“情”则是灵魂的,是“景”的粘合剂。教学古诗,当由景而入情。“意象叠加”使学生知道古诗“言之有物”,“意象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教学方式作为每天师生对话的一种载体,对学生的影响自然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教学方式中所透视的开阔的视野、睿智的思想,无疑将为学生打开孕育精神的书本,推开启迪智慧的窗户。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先生指出: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路。为了让语文课堂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状况,我们要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通过倾听,彼此间能加强沟通,也促进了解。新课标应运而生,一个新的富有时代性的词——倾听,赋予我们教师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    一、增强倾听的意识,在态度上重视  倾听,是侧耳而听,引申为用心细听。倾听是人们除“眼观”之外获取信息、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成语“耳熟能详”是告诉我们:听清了,听懂
“习作难,习作难,习作课上不开颜。”习作真的这么难吗?问题何在?如何面对?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准确定位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让习作练习以亲切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    习作难,习作难,殊不知有时候是我们自己设置了难度。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我们衡量一篇好的习作的标准往往是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叙写生动形象等等,每一篇算得上优秀的习作必须如此。诚然,这是一篇优秀作文所必须具备的,但我们要求学生平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熏陶、人格形成的过程。学生喜爱、欢迎充满情趣并富有美感的语文课。前不久,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的《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教师以情为主线,紧扣学生心弦,给学生留有较广阔的情感空间。一个“情”字贯穿课堂,使学生成为体验课文情感的主人,使整堂课给人以情的感动和美的享受。  一、境中生情  师:我们的动物王国里有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和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它们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关系。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过程。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我县骨干教师梁月金在最近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的《落花生》一课浅谈我的几
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走出高耗低效的误区,是每一位教师不断在思索、探求的课题。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来灵活分配,调整好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特别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  一、课初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一)读题质疑,激活探究兴趣  国标本小学语文的文题都有着言简意赅的鲜明特点,揭题时,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抓住课题中的“留白”来提问,这既可以训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