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工作中护士差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两科室护士36名,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负面影响因素调查,同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采用相应对策进行负面影响因素的排解,比较两组人员一年后负面影响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调查,36名护士中有33名产生了负面影响,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生活因素、其他因素,负面影响率分别为27.78%、13.89%、38.89%、8.33%,其中生活因素影响较大,其次是心理因素和教育因素,三种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相应对策6个月后,干预组护士负面影响发生率为63.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1%,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护士工作中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生活因素和其他因素,而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减少负面影响的发生,值得临川护理管理借鉴。
关键词:护士产生负面影响 因素 对策
护理工作是临床诊治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及负面影响[1]。随着医学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副产物,相关研究显示,护理工作人员的负面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心理、教育、生活及工作等,而根据产生因素做出相应的对策在改善负面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2]。本研究主要对126名护士进行负面影响因素的调查统计,并做出相应对策,比较其效果,具体报告见下文。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各科室具有护士职业资格证的护士36名,男2名,女34名,平均年龄25.74±7.11岁,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学专业毕业。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8名,对照组男0名,女18名,平均年龄24.56±6.34岁;干预组男2名,女16名,平均年龄25.87±6.24岁。所有护士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影响因素调查
对36名护士进行负面影响因素的调查统计,具体方法为(1)成立调查小组,以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师为领导小组为领导小组,做出相应调查方案。(2)个人情况调查,包括走访各科室,评价护理工作,个人沟通等方法,对护士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进行初步了解。(3)问卷调查,使用我院护理部自制《护士负面因素产生因素调查量表》进行调查评估,通过调查表将影响因素具体化[3]。
1.2.2 对策应用
对干预组护士进行影响因素相应的对策实施,具体包括(1)心理疏导,鼓励护士树立工作信心,及时发现问题,在错误中成长,对精神病科、急诊科等紧张、危险性高的科室护士进行及时减压、心理教育等干预措施。(2)教育因素,改变一次性教育终身享用的旧观念,鼓励护士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及时调配人员参加专业进修和培训,招贤纳士,引进新鲜血液。同时应在科室内部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以提高护士人员的专业自信度。(3)生活因素,调整护理人员的编制,使之逐步趋于合理,加强对护士的安全保护,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了解护士工作,及时给予休息调整,提高生活质量。保证资源的投入,增加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实际问题。扩展晋升空间,鼓励护士向更高层次发展,体现自身价值。(4)对于其他如受责怪、辱骂、误会、污蔑等因素的影响应及时给予关心,疏导,防止受刺激的心理进一步升级[4][5][6]。
1.3 评价标准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生活因素、其他因素的发生率及其组间差异;干预组实行相应干预对策6个月后进行负面影响发生率的调查,与为进行任何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做出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名护士中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生活因素、其他因素引起的负面影响率分别为27.78%、13.89%、38.89%、8.33%,其中生活因素影响较大,与其他影响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心理因素和教育因素,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负面影响因素及影响率(名,%)
3. 讨论
护士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承担了疾病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担任着救护病人的任务,在为社会和患者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承受这俩字多方的身心负荷,且随着医疗事业和医患关系的演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7]。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会对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带来巨大危害,甚至可严重影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质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存在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有主要包括工作压力过大、负荷感过强,心理矛盾冲突较大,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人际交往困扰较多,自我满意度和自我评价偏低,情感敏感脆弱,主观幸福感低下[8]。科学有效地解决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既能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护理工作管理的人性化。
本研究主要对我院36名护士进行了产生负面影响因素的调查,其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生活因素、其他因素,负面影响率分别为27.78%、13.89%、38.89%、8.33%,其中生活因素影响较大,其次是心理因素和教育因素。在调查后对36例患者实施相应对策6个月后,干预组护士负面影响发生率为63.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1%,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了解决负面影响的产生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护理领导小组在护理管理方面提供较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文杰,宋静,刘丽等.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476-477.
[2]梁春霞,庄玉东.护士职业倦怠对工作的负面影响和应对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3,(26):313-313.
[3]唐记华,勘萍,马宝红等.某基层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武警医学,2013,24(5):454-455.
[4]梁玉珊.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广西医学,2009,31(2):294-296.
[5]黄伟英.谈护士长在病区管理中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的技巧[J].广西医学,2010,32(12):1595-1596.
[6]甘春梅.浅谈护士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如何发挥作用[J].内科,2011,06(1):96-97.
[7]范喜英.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科,2010,5(1):109-110.
[8]朱惠莉,周健,龚红武等.急诊PCI介入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2):1360-1361.
关键词:护士产生负面影响 因素 对策
护理工作是临床诊治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及负面影响[1]。随着医学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副产物,相关研究显示,护理工作人员的负面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心理、教育、生活及工作等,而根据产生因素做出相应的对策在改善负面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2]。本研究主要对126名护士进行负面影响因素的调查统计,并做出相应对策,比较其效果,具体报告见下文。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各科室具有护士职业资格证的护士36名,男2名,女34名,平均年龄25.74±7.11岁,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学专业毕业。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8名,对照组男0名,女18名,平均年龄24.56±6.34岁;干预组男2名,女16名,平均年龄25.87±6.24岁。所有护士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影响因素调查
对36名护士进行负面影响因素的调查统计,具体方法为(1)成立调查小组,以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师为领导小组为领导小组,做出相应调查方案。(2)个人情况调查,包括走访各科室,评价护理工作,个人沟通等方法,对护士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进行初步了解。(3)问卷调查,使用我院护理部自制《护士负面因素产生因素调查量表》进行调查评估,通过调查表将影响因素具体化[3]。
1.2.2 对策应用
对干预组护士进行影响因素相应的对策实施,具体包括(1)心理疏导,鼓励护士树立工作信心,及时发现问题,在错误中成长,对精神病科、急诊科等紧张、危险性高的科室护士进行及时减压、心理教育等干预措施。(2)教育因素,改变一次性教育终身享用的旧观念,鼓励护士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及时调配人员参加专业进修和培训,招贤纳士,引进新鲜血液。同时应在科室内部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以提高护士人员的专业自信度。(3)生活因素,调整护理人员的编制,使之逐步趋于合理,加强对护士的安全保护,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了解护士工作,及时给予休息调整,提高生活质量。保证资源的投入,增加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实际问题。扩展晋升空间,鼓励护士向更高层次发展,体现自身价值。(4)对于其他如受责怪、辱骂、误会、污蔑等因素的影响应及时给予关心,疏导,防止受刺激的心理进一步升级[4][5][6]。
1.3 评价标准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生活因素、其他因素的发生率及其组间差异;干预组实行相应干预对策6个月后进行负面影响发生率的调查,与为进行任何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做出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名护士中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生活因素、其他因素引起的负面影响率分别为27.78%、13.89%、38.89%、8.33%,其中生活因素影响较大,与其他影响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心理因素和教育因素,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负面影响因素及影响率(名,%)
3. 讨论
护士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承担了疾病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担任着救护病人的任务,在为社会和患者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承受这俩字多方的身心负荷,且随着医疗事业和医患关系的演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7]。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会对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带来巨大危害,甚至可严重影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同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质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存在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有主要包括工作压力过大、负荷感过强,心理矛盾冲突较大,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人际交往困扰较多,自我满意度和自我评价偏低,情感敏感脆弱,主观幸福感低下[8]。科学有效地解决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既能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护理工作管理的人性化。
本研究主要对我院36名护士进行了产生负面影响因素的调查,其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生活因素、其他因素,负面影响率分别为27.78%、13.89%、38.89%、8.33%,其中生活因素影响较大,其次是心理因素和教育因素。在调查后对36例患者实施相应对策6个月后,干预组护士负面影响发生率为63.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1%,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了解决负面影响的产生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护理领导小组在护理管理方面提供较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文杰,宋静,刘丽等.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1):476-477.
[2]梁春霞,庄玉东.护士职业倦怠对工作的负面影响和应对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3,(26):313-313.
[3]唐记华,勘萍,马宝红等.某基层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武警医学,2013,24(5):454-455.
[4]梁玉珊.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广西医学,2009,31(2):294-296.
[5]黄伟英.谈护士长在病区管理中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的技巧[J].广西医学,2010,32(12):1595-1596.
[6]甘春梅.浅谈护士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如何发挥作用[J].内科,2011,06(1):96-97.
[7]范喜英.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科,2010,5(1):109-110.
[8]朱惠莉,周健,龚红武等.急诊PCI介入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2):136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