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绿化在城市微气候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大。建设园林城市,是我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怎样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我们园林工作者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及方向。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1 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
1.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需要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1.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需要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1.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的需要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绿地生态效益
城市建设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本土树种更为可靠和廉价,因此两者同等重要,应因地制宜进行选择。如北方城市冬季少常绿树种,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应注意多引进常绿树种。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可以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
2.2 重表面效果,轻基础建设
现在许多园林建设部门和园林管理部门是两个独立部门,建设部门追求的是表面效果,只管栽草坪、树木,不管以后生长如何。基础建设差,许多匍植的草坪下面除了20cm土外其余全部是建筑垃圾;所种树木下面没深挖,没挖透,严重影响根部下扎。管理的直接结果是草坪易旱易生病,易生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树木生长营养不良,水肥、农药投入量大,严重影响园林生态化发展。
2.3 缺乏历史文化品味,割断了历史文脉
就象建筑不是砖头、沙子、石子的简单堆砌而是建筑思想的体现,城市园林绿化也绝非简单的种树、栽花、培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韵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一项活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文化、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自然生态条件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等融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之中,烘托出城市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出城市独有的人文底蕴。
2.4 重草坪管理,轻树木价值
无论是街头游园,还是广场、居住区绿化都喜种易出效果,价格看似低于树木的草坪,特别是植入“四季常青”的冷季型草坪,而花灌木、乔木栽植甚少,在管理中也把大量人力、物力用于草坪管理(如剪草机、打药机、打孔机、梳草机等,一台普通的机器都在5千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管理1m2优质草坪一年花费8~9元,一棵树木一年的花费不到1元,而一棵树木所奉献的环境效益却远远高于1m2草坪。更有甚者,许多在树冠下铺设的草坪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重视草坪管理的结果,却以园林生态不平衡、管理成本太高,不能长期保绿为代价。
3 园林绿化应发挥的作用
3.1 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3.2 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而且会长记在心,影响很大。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4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几项措施
4.1 健全绿化养护制度
在实际的绿化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制定周年养护计划书外,还要针对古树名木制定专门的养护计划。古树名木一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或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旦受损,很难用其他树木代替,同时她们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单位、一个城市的历史足迹、文化内涵,因此要进行特别保护。疑难病虫害需要制定专门的防控措施。疑难病虫害一般具有危害大、危害广、难控制、隐蔽性强等特点:如能对几十种树木进行为害的白蚁,目前已成为树木第一死因;为害加拿列海枣的红棕象甲、甘蔗象;为害大王椰子、老人葵的椰心叶甲、为害刺桐属植物的刺桐姬小蜂等等。对这些病虫害则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4.2 对目前的园林绿化进行植物改造
在绿化管理过程中经常要对现有树物进行改造,这并不是说以前的设计有问题,而是由于植物不断的生长,原先的植物配置由于光线、水土、层次等方面的原因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立地条件。在改造过程中要多选用乡土植物,进行合理配置避免物种间的直接竞争,形成高、中、低空间耦合的立体绿地系统,以求建筑、园林、雕塑、小品等相互之间的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综合考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协调配置问题及其内部各景观组份间相互关系并用生态经济循环的思想按照生态链锁关系建立起无废无污的、开放式闭合的各种物质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吕能标.浅谈园林管理.琼州大学学报,2002
[2]陈自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园林,1998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1 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
1.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需要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1.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需要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1.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的需要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不重视绿地生态效益
城市建设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本土树种更为可靠和廉价,因此两者同等重要,应因地制宜进行选择。如北方城市冬季少常绿树种,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应注意多引进常绿树种。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可以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
2.2 重表面效果,轻基础建设
现在许多园林建设部门和园林管理部门是两个独立部门,建设部门追求的是表面效果,只管栽草坪、树木,不管以后生长如何。基础建设差,许多匍植的草坪下面除了20cm土外其余全部是建筑垃圾;所种树木下面没深挖,没挖透,严重影响根部下扎。管理的直接结果是草坪易旱易生病,易生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树木生长营养不良,水肥、农药投入量大,严重影响园林生态化发展。
2.3 缺乏历史文化品味,割断了历史文脉
就象建筑不是砖头、沙子、石子的简单堆砌而是建筑思想的体现,城市园林绿化也绝非简单的种树、栽花、培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韵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一项活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文化、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自然生态条件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等融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之中,烘托出城市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出城市独有的人文底蕴。
2.4 重草坪管理,轻树木价值
无论是街头游园,还是广场、居住区绿化都喜种易出效果,价格看似低于树木的草坪,特别是植入“四季常青”的冷季型草坪,而花灌木、乔木栽植甚少,在管理中也把大量人力、物力用于草坪管理(如剪草机、打药机、打孔机、梳草机等,一台普通的机器都在5千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管理1m2优质草坪一年花费8~9元,一棵树木一年的花费不到1元,而一棵树木所奉献的环境效益却远远高于1m2草坪。更有甚者,许多在树冠下铺设的草坪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重视草坪管理的结果,却以园林生态不平衡、管理成本太高,不能长期保绿为代价。
3 园林绿化应发挥的作用
3.1 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公园、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的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在建造各类公园、绿地时,都应坚持以使用植物材料为主,以种植高大乔木为主,以复层种植结构为主,少搞硬质铺装,少搞大面积的纯草坪,以利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要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植保方面要严格限制使用有污染的药物,大力推广无污染的综合防治办法。
3.2 把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作为一项重大功能
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由于它能产生负氧离子,因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到了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是由于园林有此作用,所以都盼望把自己的居住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绿化美化得更好。道路立交桥的绿化搞好了,会使人感到市容很美好,美好的市容风貌,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而且会长记在心,影响很大。美好的市容风貌,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为能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和美好的市容,仅仅依靠有限的公园是很不够的,必须把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绿地、道路河道绿地以及隔离防护绿地等处都加以园林化。
4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的几项措施
4.1 健全绿化养护制度
在实际的绿化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制定周年养护计划书外,还要针对古树名木制定专门的养护计划。古树名木一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或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旦受损,很难用其他树木代替,同时她们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单位、一个城市的历史足迹、文化内涵,因此要进行特别保护。疑难病虫害需要制定专门的防控措施。疑难病虫害一般具有危害大、危害广、难控制、隐蔽性强等特点:如能对几十种树木进行为害的白蚁,目前已成为树木第一死因;为害加拿列海枣的红棕象甲、甘蔗象;为害大王椰子、老人葵的椰心叶甲、为害刺桐属植物的刺桐姬小蜂等等。对这些病虫害则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4.2 对目前的园林绿化进行植物改造
在绿化管理过程中经常要对现有树物进行改造,这并不是说以前的设计有问题,而是由于植物不断的生长,原先的植物配置由于光线、水土、层次等方面的原因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立地条件。在改造过程中要多选用乡土植物,进行合理配置避免物种间的直接竞争,形成高、中、低空间耦合的立体绿地系统,以求建筑、园林、雕塑、小品等相互之间的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综合考虑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协调配置问题及其内部各景观组份间相互关系并用生态经济循环的思想按照生态链锁关系建立起无废无污的、开放式闭合的各种物质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吕能标.浅谈园林管理.琼州大学学报,2002
[2]陈自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园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