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廊坊,地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在这片6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约1400家印刷企业,这些印刷企业凭借京津地区丰富的书刊印刷资源、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成本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就了廊坊“印刷之乡”的美誉。然而,面对近年来书刊印刷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有的印刷企业选择了迎难而上,在窄仄的生存空间中寻找发展机遇;也有的印刷企业选择了激流勇退,转而奔向全新的、更广阔的领域,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就选择了后者。夏季的一个上午,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有幸来到了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倾听其掌门人——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厂长杨旭升为我们诠释“退”的智慧。
曾经的辉煌
据杨旭升介绍,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创建于1964年,隶属于廊坊日报社,在当地小有名气,也是实力较强的印刷企业之一,拥有职工120余人,目前以报纸印刷业务为主,书刊印刷业务为辅。但是从建厂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这段日子里,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可以说是相当火爆,“那20多年里,我们基本以书刊印刷业务为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主要承印《毛泽东选集》,那时书刊印刷市场非常火,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都还比较低,而工价和现在的水平基本相当,所以书刊印刷的利润比较可观,报社也基本依靠书刊印刷获得的利润来维持。”杨旭升这样告诉我们。
伴随廊坊地区书刊印刷市场的日益火爆,一个特殊的群体——职业经纪人(俗称印刷“掮客”)在廊坊地区逐渐兴起,这些人没有工厂,没有设备,他们活跃于京津等地区的印刷市场,主要负责承揽印刷活件,再将这些活件拿到熟悉的、具备一定条件的印刷企业印刷,从中赚取差价。廊坊地区不少印刷企业,尤其是民营印刷企业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这些职业经纪人。但是,和这些印刷企业不同,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并没有依靠这些职业经纪人来获取业务,而是专门设有业务科,只做直接客户。在杨旭升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书刊印刷业务手续不全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降低结账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更加稳固的客户关系,客户的忠诚度更高。“作为国企,我们的设备和职工队伍都很稳定,因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印刷活件的高质量和时效性,同时我们有良好的信誉,不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开明出版社、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正是这些直接客户稳定的业务,才使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还能稳步发展。
困境中的选择
转眼间到了2000年,一方面,日益上涨的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使得书刊印刷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另一方面,管理和经营体制方面的种种陋习也使得这家国营老厂陷入了困境。
怎么办?杨旭升开出的第一剂药方便是“国有企业民营化管理”,即打破国有企业档案工资的发放模式,不再将工资水平和工龄长短挂钩,全厂以胶印车间的日定额为基数,以月平均工资600元为基准,胶印车间完成得越多,平均工资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到个人,则采取计件的方式,多干多得。“当时大家的意见很大,我向全厂职工承诺,4个月后,老职工的工资不会低于目前的标准,年轻职工的工资会翻一番。”即便现在回忆起这些,杨旭升依然眉头紧皱。这剂良药的效果立竿见影,3个月后,1个机台的月工作量由之前的2万多印增至5万多印,效率大大提升,到第4个月时,杨旭升顺利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月人均工资达到1000元。
但杨旭升并未就此止步,2003年,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又开始了股份合作制的探索。“我们是报社下属的国有印刷企业,在当时书刊印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几台黑白印刷设备,而且不具备引进先进印刷设备的能力,所以我们开始考虑和一些民营印刷企业合作,扩大实力,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杨旭升这样解释道。为此,廊坊日报社印刷厂专门在厂区南侧建起了新的厂房,将这些厂房租给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印刷企业,“现在与我们合作的这家民营印刷企业拥有2台对开海德堡、4台四开海德堡、4台八开海德堡,这样一来,我们就具备了彩色和黑白印刷的能力,也能承接到更多的业务了。我们可以将承揽来的业务分给这家民营印刷企业做,抽取部分利润,同时还可以收取厂房租赁费用。”杨旭升的这把算盘打得确实不错。
可即便如此,成本的上升和工价的原地徘徊还是让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举步维艰,“现在书刊印刷的工价还维持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却逐年上升,尤其是2008年工资全面上调,2011年国家提高了公积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水平之后,作为国企,我们的日子就更是雪上加霜了,现在,我们的书刊印刷基本是印得越多、赔得越多,之所以还在坚持,也就是为了让做书刊印刷的50多名职工能有活干、不下岗。”说到这里,杨旭升一脸无奈。
面对困境,还要继续坚持吗?几经思索,杨旭升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目前的经营环境,对于做书刊印刷的国有印刷企业来说已经很难生存了,与其苦苦维持,不如重新开辟一条新路,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杨旭升口中的“新路”,就是纸品深加工。“我们一直做印刷,和造纸厂建立了不错的关系,而我们所隶属的报社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宣传和推广的平台,所以我们计划采用OEM贴标的经营模式,也就是由造纸厂负责生活用纸的生产、包装,我们负责注册商标、定价、营销推广,在廊坊地区打造一个生活用纸的品牌。而从2013年1月1日起,我们的书刊印刷就完全不存在了。”说到这儿,杨旭升的表情很复杂,有兴奋,似乎又有着一丝失落。
虽然即将退出书刊印刷领域,但杨旭升依然认为,对不少民营印刷企业来说,背靠着北京这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书刊印刷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同时,他还为继续征战书刊印刷市场的印刷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一,要拼硬件设备投入,设备越先进,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就越高,人工成本就会显著降低,而目前人工成本在印刷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二,要做配套生产,不但要实现“印装一条龙”,而且最好为客户提供一些后端的配套服务,比如印刷品的存储、配送等,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其三,要重精益管理,在低工价的环境下,只有做到精益管理,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印刷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其四,要讲诚信,只有保证印刷质量和时效性,按规矩办事,才能建立长久、稳固的关系。
走出廊坊日报社印刷厂,雨已经停了,云层后似乎还透出了几缕阳光,其实,退也是一种智慧,且让我们祝愿转型后的廊坊日报社印刷厂能有一个更灿烂的明天吧!
曾经的辉煌
据杨旭升介绍,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创建于1964年,隶属于廊坊日报社,在当地小有名气,也是实力较强的印刷企业之一,拥有职工120余人,目前以报纸印刷业务为主,书刊印刷业务为辅。但是从建厂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这段日子里,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可以说是相当火爆,“那20多年里,我们基本以书刊印刷业务为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主要承印《毛泽东选集》,那时书刊印刷市场非常火,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都还比较低,而工价和现在的水平基本相当,所以书刊印刷的利润比较可观,报社也基本依靠书刊印刷获得的利润来维持。”杨旭升这样告诉我们。
伴随廊坊地区书刊印刷市场的日益火爆,一个特殊的群体——职业经纪人(俗称印刷“掮客”)在廊坊地区逐渐兴起,这些人没有工厂,没有设备,他们活跃于京津等地区的印刷市场,主要负责承揽印刷活件,再将这些活件拿到熟悉的、具备一定条件的印刷企业印刷,从中赚取差价。廊坊地区不少印刷企业,尤其是民营印刷企业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这些职业经纪人。但是,和这些印刷企业不同,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并没有依靠这些职业经纪人来获取业务,而是专门设有业务科,只做直接客户。在杨旭升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书刊印刷业务手续不全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降低结账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更加稳固的客户关系,客户的忠诚度更高。“作为国企,我们的设备和职工队伍都很稳定,因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印刷活件的高质量和时效性,同时我们有良好的信誉,不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开明出版社、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正是这些直接客户稳定的业务,才使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还能稳步发展。
困境中的选择
转眼间到了2000年,一方面,日益上涨的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使得书刊印刷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另一方面,管理和经营体制方面的种种陋习也使得这家国营老厂陷入了困境。
怎么办?杨旭升开出的第一剂药方便是“国有企业民营化管理”,即打破国有企业档案工资的发放模式,不再将工资水平和工龄长短挂钩,全厂以胶印车间的日定额为基数,以月平均工资600元为基准,胶印车间完成得越多,平均工资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到个人,则采取计件的方式,多干多得。“当时大家的意见很大,我向全厂职工承诺,4个月后,老职工的工资不会低于目前的标准,年轻职工的工资会翻一番。”即便现在回忆起这些,杨旭升依然眉头紧皱。这剂良药的效果立竿见影,3个月后,1个机台的月工作量由之前的2万多印增至5万多印,效率大大提升,到第4个月时,杨旭升顺利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月人均工资达到1000元。
但杨旭升并未就此止步,2003年,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又开始了股份合作制的探索。“我们是报社下属的国有印刷企业,在当时书刊印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几台黑白印刷设备,而且不具备引进先进印刷设备的能力,所以我们开始考虑和一些民营印刷企业合作,扩大实力,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杨旭升这样解释道。为此,廊坊日报社印刷厂专门在厂区南侧建起了新的厂房,将这些厂房租给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印刷企业,“现在与我们合作的这家民营印刷企业拥有2台对开海德堡、4台四开海德堡、4台八开海德堡,这样一来,我们就具备了彩色和黑白印刷的能力,也能承接到更多的业务了。我们可以将承揽来的业务分给这家民营印刷企业做,抽取部分利润,同时还可以收取厂房租赁费用。”杨旭升的这把算盘打得确实不错。
可即便如此,成本的上升和工价的原地徘徊还是让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举步维艰,“现在书刊印刷的工价还维持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却逐年上升,尤其是2008年工资全面上调,2011年国家提高了公积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水平之后,作为国企,我们的日子就更是雪上加霜了,现在,我们的书刊印刷基本是印得越多、赔得越多,之所以还在坚持,也就是为了让做书刊印刷的50多名职工能有活干、不下岗。”说到这里,杨旭升一脸无奈。
面对困境,还要继续坚持吗?几经思索,杨旭升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目前的经营环境,对于做书刊印刷的国有印刷企业来说已经很难生存了,与其苦苦维持,不如重新开辟一条新路,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杨旭升口中的“新路”,就是纸品深加工。“我们一直做印刷,和造纸厂建立了不错的关系,而我们所隶属的报社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宣传和推广的平台,所以我们计划采用OEM贴标的经营模式,也就是由造纸厂负责生活用纸的生产、包装,我们负责注册商标、定价、营销推广,在廊坊地区打造一个生活用纸的品牌。而从2013年1月1日起,我们的书刊印刷就完全不存在了。”说到这儿,杨旭升的表情很复杂,有兴奋,似乎又有着一丝失落。
虽然即将退出书刊印刷领域,但杨旭升依然认为,对不少民营印刷企业来说,背靠着北京这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书刊印刷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同时,他还为继续征战书刊印刷市场的印刷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一,要拼硬件设备投入,设备越先进,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就越高,人工成本就会显著降低,而目前人工成本在印刷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二,要做配套生产,不但要实现“印装一条龙”,而且最好为客户提供一些后端的配套服务,比如印刷品的存储、配送等,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其三,要重精益管理,在低工价的环境下,只有做到精益管理,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印刷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其四,要讲诚信,只有保证印刷质量和时效性,按规矩办事,才能建立长久、稳固的关系。
走出廊坊日报社印刷厂,雨已经停了,云层后似乎还透出了几缕阳光,其实,退也是一种智慧,且让我们祝愿转型后的廊坊日报社印刷厂能有一个更灿烂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