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日报社印刷厂诠释“退”的智慧

来源 :印刷技术·数字印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廊坊,地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在这片6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约1400家印刷企业,这些印刷企业凭借京津地区丰富的书刊印刷资源、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成本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就了廊坊“印刷之乡”的美誉。然而,面对近年来书刊印刷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有的印刷企业选择了迎难而上,在窄仄的生存空间中寻找发展机遇;也有的印刷企业选择了激流勇退,转而奔向全新的、更广阔的领域,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就选择了后者。夏季的一个上午,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有幸来到了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倾听其掌门人——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厂长杨旭升为我们诠释“退”的智慧。
  
  曾经的辉煌
  据杨旭升介绍,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创建于1964年,隶属于廊坊日报社,在当地小有名气,也是实力较强的印刷企业之一,拥有职工120余人,目前以报纸印刷业务为主,书刊印刷业务为辅。但是从建厂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这段日子里,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可以说是相当火爆,“那20多年里,我们基本以书刊印刷业务为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主要承印《毛泽东选集》,那时书刊印刷市场非常火,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都还比较低,而工价和现在的水平基本相当,所以书刊印刷的利润比较可观,报社也基本依靠书刊印刷获得的利润来维持。”杨旭升这样告诉我们。
  伴随廊坊地区书刊印刷市场的日益火爆,一个特殊的群体——职业经纪人(俗称印刷“掮客”)在廊坊地区逐渐兴起,这些人没有工厂,没有设备,他们活跃于京津等地区的印刷市场,主要负责承揽印刷活件,再将这些活件拿到熟悉的、具备一定条件的印刷企业印刷,从中赚取差价。廊坊地区不少印刷企业,尤其是民营印刷企业的生存都直接依赖于这些职业经纪人。但是,和这些印刷企业不同,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并没有依靠这些职业经纪人来获取业务,而是专门设有业务科,只做直接客户。在杨旭升看来,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书刊印刷业务手续不全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降低结账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更加稳固的客户关系,客户的忠诚度更高。“作为国企,我们的设备和职工队伍都很稳定,因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印刷活件的高质量和时效性,同时我们有良好的信誉,不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开明出版社、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正是这些直接客户稳定的业务,才使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还能稳步发展。
  困境中的选择
  转眼间到了2000年,一方面,日益上涨的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使得书刊印刷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另一方面,管理和经营体制方面的种种陋习也使得这家国营老厂陷入了困境。
  怎么办?杨旭升开出的第一剂药方便是“国有企业民营化管理”,即打破国有企业档案工资的发放模式,不再将工资水平和工龄长短挂钩,全厂以胶印车间的日定额为基数,以月平均工资600元为基准,胶印车间完成得越多,平均工资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到个人,则采取计件的方式,多干多得。“当时大家的意见很大,我向全厂职工承诺,4个月后,老职工的工资不会低于目前的标准,年轻职工的工资会翻一番。”即便现在回忆起这些,杨旭升依然眉头紧皱。这剂良药的效果立竿见影,3个月后,1个机台的月工作量由之前的2万多印增至5万多印,效率大大提升,到第4个月时,杨旭升顺利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月人均工资达到1000元。
  但杨旭升并未就此止步,2003年,廊坊日报社印刷厂又开始了股份合作制的探索。“我们是报社下属的国有印刷企业,在当时书刊印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几台黑白印刷设备,而且不具备引进先进印刷设备的能力,所以我们开始考虑和一些民营印刷企业合作,扩大实力,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杨旭升这样解释道。为此,廊坊日报社印刷厂专门在厂区南侧建起了新的厂房,将这些厂房租给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印刷企业,“现在与我们合作的这家民营印刷企业拥有2台对开海德堡、4台四开海德堡、4台八开海德堡,这样一来,我们就具备了彩色和黑白印刷的能力,也能承接到更多的业务了。我们可以将承揽来的业务分给这家民营印刷企业做,抽取部分利润,同时还可以收取厂房租赁费用。”杨旭升的这把算盘打得确实不错。
  可即便如此,成本的上升和工价的原地徘徊还是让廊坊日报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业务举步维艰,“现在书刊印刷的工价还维持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人工和原辅材料成本却逐年上升,尤其是2008年工资全面上调,2011年国家提高了公积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水平之后,作为国企,我们的日子就更是雪上加霜了,现在,我们的书刊印刷基本是印得越多、赔得越多,之所以还在坚持,也就是为了让做书刊印刷的50多名职工能有活干、不下岗。”说到这里,杨旭升一脸无奈。
  面对困境,还要继续坚持吗?几经思索,杨旭升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目前的经营环境,对于做书刊印刷的国有印刷企业来说已经很难生存了,与其苦苦维持,不如重新开辟一条新路,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杨旭升口中的“新路”,就是纸品深加工。“我们一直做印刷,和造纸厂建立了不错的关系,而我们所隶属的报社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宣传和推广的平台,所以我们计划采用OEM贴标的经营模式,也就是由造纸厂负责生活用纸的生产、包装,我们负责注册商标、定价、营销推广,在廊坊地区打造一个生活用纸的品牌。而从2013年1月1日起,我们的书刊印刷就完全不存在了。”说到这儿,杨旭升的表情很复杂,有兴奋,似乎又有着一丝失落。
  虽然即将退出书刊印刷领域,但杨旭升依然认为,对不少民营印刷企业来说,背靠着北京这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书刊印刷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同时,他还为继续征战书刊印刷市场的印刷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一,要拼硬件设备投入,设备越先进,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就越高,人工成本就会显著降低,而目前人工成本在印刷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二,要做配套生产,不但要实现“印装一条龙”,而且最好为客户提供一些后端的配套服务,比如印刷品的存储、配送等,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其三,要重精益管理,在低工价的环境下,只有做到精益管理,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印刷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其四,要讲诚信,只有保证印刷质量和时效性,按规矩办事,才能建立长久、稳固的关系。
  走出廊坊日报社印刷厂,雨已经停了,云层后似乎还透出了几缕阳光,其实,退也是一种智慧,且让我们祝愿转型后的廊坊日报社印刷厂能有一个更灿烂的明天吧!
其他文献
近日,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这一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10大类,并首次提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分类。据了解,新标准的一大变化是对类别结构进行了调整:原有文化产业统计体系中“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3个层次被“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4个方面所取代。其中,印刷复制服务被归入“文化产品生产的辅
期刊
8月28日,据德国捷孚凯市场调研公司公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法国电子书市场销售额预计达2100万欧元,同比增长80%,到2015年将达5500万欧元。  出版业是法国第一大文化产业,每年法国的图书销量约为4.6亿本,出版图书约60万种。但法国电子书起步较晚,目前销量仅占整个图书市场的1%,远低于美国和英国的比例,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期刊
9月13~14日,2012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在武汉举行。会议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杂志承办,政府主管领导、行业协会人士、百强印刷企业与精英印刷企业代表、印刷设备与器材商代表等350余人出席了此次盛会。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曲德森、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莫德旺、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良成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国
期刊
澳大利亚印刷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亚的印刷价格已连续46个季度出现下降,印刷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连续18个季度保持增加,印刷企业连续18个季度出现营业额低于预期值,可用劳动力人数也连续10个季度出现下降。  目前,只有41.7%受访印刷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70%以上,比去年同期下降6.6%。此外,预计2012年第三季度,澳大利亚的印刷业在成本、价格、贷款和就业
期刊
日前,英格拉姆旗下负责按需印刷业务的Lightning Source公司发布了可供出版商选择的彩色图书喷墨印刷的最新标准,该标准将最新的高速喷墨技术与Lightning Source对彩色图书的高质量印刷需求相结合,使更多的图书能够使用高速喷墨印刷方式生产。而且,由于高速喷墨与静电数字印刷相比生产成本更低,所以采用高速喷墨印刷方式生产的图书在定价方面将更具竞争力,其生产过程中节省下来的部分成本将由
期刊
2014年,对于造纸行业来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的造纸行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当我们锐气顿于胸,昂首阔步要向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耗百公斤纸张的目标发起冲刺的时候,却遭遇了信息电子化的迅猛发展,新的模式正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模式。这直接导致文化信息类的用纸市场逐年萎缩,昭示着中国造纸工业已进入了一个需要与新市场氛围深度磨合的调整期。  去年5月份,国家最高领导人中提出了“新
期刊
据印度印刷媒体《印刷周刊》调查显示,受印刷企业迫切希望为客户提供可变数据印刷和个性化印刷产品营销服务的影响,整个印度数字印刷设备的装机量已超过4000台。从当前情况来看,印度已有部分印刷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数字印刷服 务,而且这些印刷企业的数量在未来2年还将增加1~2倍;同时,拥有1台以上数字印刷设备的印刷企业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目前,印度的数字印刷产量大幅提升,每月的产量为3.5亿印张,相当于每年印
期刊
据《印刷经理人》报道,2012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出炉,当纳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榜单前三名,对比上届榜单,百强门槛提升到3亿元,销售收入总额增长16%,10亿集团军又添丁进口,外单获得新的增量。在100强印刷企业中,从事出版物印刷的企业有9家,从事包装印刷的企业有53家,从事其他印刷的企业有4家,从事混合印刷的企业有34家;国有及国
期刊
8月16日,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召开第二届董事会2012年第三次会议。会上,盛通印刷确定正式进军网络印刷和进出口业务。根据公告,该公司将以自有资金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分别暂定名为北京盛通商印快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盛通商贸有限公司。其中,北京盛通商印快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数字印刷、网络科技、网络服务、互联网销售、电子商务、软件设计与开发。香港盛通
期刊
近日,加拿大印刷协会通过走访加拿大各地区105家印刷企业高层,了解相关信息,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对加拿大印刷行业当前的规模、正在采用的业务增值战略和创新技术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对加拿大印刷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报告显示,在本次调查中,51%的被调查印刷企业将自己定义为“普通商业印刷企业”,14%的被调查印刷企业将自己定义为“数码快印店”。在企业员工数量方面,50%以上的被调查印刷企业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