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在传统稻作比较效益递减的今天,享有“鱼米之乡”声誉的沅江,其稻业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2014年7月4日上午,带着这样的疑虑,本刊记者走进了湖南益阳沅江市农业局办公楼。沅江市市长助理王先辉、市农业局局长滕国辉、市农业局粮油站副站长周长庚等在市农业局会议厅集体接受了记者采访。
“双季稻90%以上,优质稻99%以上。”滕国辉局长介绍情况时首先就亮出两个数字——而这两个数字表明,沅江稻业的阵地不但没有丢,而且其粮食生产由产量优势逐渐转化为质量优势,由资源优势逐渐上升为效益优势。
守土有责保稻产
沅江市位于湖南省北部,全市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5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全市耕地面积85万亩,其中水田63万亩,是典型的双季稻主产区,也是湖南全省水稻复种面积过百万亩的县市之一。市长助理王先辉介绍,由于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沅江市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沅江市委、市政府一直将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压麻扩粮、压单扩双不断扩大双季稻面积,自2009年以来全市一季稻面积一直控制在一万亩以下,双季稻比例高达99%以上,基本实现双季稻全覆盖。
滕国辉局长则以一组数字来说明沅江市水稻生产的跨越式发展:近五年粮食面积由2008年的103万亩上升到2012年的128万亩,产量由2008年的42.5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51.8万吨。其中水稻面积由2008年的100万亩上升到121万亩,总产由41万吨上升到50多万吨。2013年,全市粮食播放面积121.8万亩,总产46.3万吨;水稻生产面积115.7万亩,总产46.3万吨;其中双季稻生产面积114.9万亩,双季率达99.3%。
据了解,沅江水稻生产面积、数量目前在全省位居前十位。自2008年至2010年,沅江始终是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2012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至2013年被评为全省早稻集中育秧先进县,2013年被列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并承担了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项目。示范区早、晚两季共增产粮食9403.5吨,2013年新增产值2445万元。
千方百计促优质
提到种粮比较效益低下,滕国辉举了草尾镇土地信托流转公司的例子:该公司土地流转亩租金为250公斤稻谷,种植双季稻按全市2013年平均亩产778公斤计算,除去250公斤稻谷租金,实际产量为528公斤,按每50公斤135元计算,亩产值1425元,双季稻每亩生产成本在12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仅为225元。如果生产投资靠贷款,付完利息所剩无几了。如遇丰产年份,每亩增产50-100公斤,亩增纯利200-300元;如出现气象灾害,亩平均亏损200-400元一点都不稀奇。如2013年的持续高温干旱,种植大户赚钱的为数不多。
为此,沅江的应对策略是千方百计促优质。王先辉介绍,沅江市政府成立了“沅江市做强做优湘米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优质稻生产的重视、领导与扶持。
近几年,通过实施湘米产业工程,一大批优质稻品种得到推广。中档优质稻杂交稻岳优9113、盛泰优9712全面普及,高档优质稻黄花占、湘晚籼13号、玉针香、湘晚籼17号、沁香一号等也大面积推广。2013年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占晚稻播种面积的30%以上。
而近几年来,沅江农村土地流转使大片农田集中到少数种田能手手中,种植大户不断涌现,也促进了全市优质稻规模化生产。据统计,2013年全市种粮30亩以上大户多达1987户,大户承包水田面积达21.3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33.8%,优质稻种植比例达99%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优质稻规模化生产的推进,同样加速了优质稻生产机械化进程。2013年沅江优质稻生产机耕机收率达100%,优质稻生产机插面积达8万亩。
滕国辉局长兴奋地说,促优质带给全市稻业的综合效应在沅江已经出现。随着优质稻生产的发展,稻米优质率的不断提高,粮食加工企业也在日益发展壮大,全市大小稻米加工企业共有100多个,其中全国种粮标兵卢青年的卢青年米业、天健米业、天隆米业为省级龙头企业。益阳市级龙头企业有20多个。打造卢青年大米、千府香米、千府软米、湘土农家米、湖乡米、佳天隆香米等知名品牌10多个,并已通过A级绿色农产品认证,产品畅销省内外。全市2013年稻米加工量达到15万吨以上,其中高档优质稻米加工量达到5万吨以上,全市通过优质稻米的发展人平均收入增加80元。
“双季稻90%以上,优质稻99%以上。”滕国辉局长介绍情况时首先就亮出两个数字——而这两个数字表明,沅江稻业的阵地不但没有丢,而且其粮食生产由产量优势逐渐转化为质量优势,由资源优势逐渐上升为效益优势。
守土有责保稻产
沅江市位于湖南省北部,全市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5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全市耕地面积85万亩,其中水田63万亩,是典型的双季稻主产区,也是湖南全省水稻复种面积过百万亩的县市之一。市长助理王先辉介绍,由于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沅江市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沅江市委、市政府一直将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压麻扩粮、压单扩双不断扩大双季稻面积,自2009年以来全市一季稻面积一直控制在一万亩以下,双季稻比例高达99%以上,基本实现双季稻全覆盖。
滕国辉局长则以一组数字来说明沅江市水稻生产的跨越式发展:近五年粮食面积由2008年的103万亩上升到2012年的128万亩,产量由2008年的42.5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51.8万吨。其中水稻面积由2008年的100万亩上升到121万亩,总产由41万吨上升到50多万吨。2013年,全市粮食播放面积121.8万亩,总产46.3万吨;水稻生产面积115.7万亩,总产46.3万吨;其中双季稻生产面积114.9万亩,双季率达99.3%。
据了解,沅江水稻生产面积、数量目前在全省位居前十位。自2008年至2010年,沅江始终是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2012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至2013年被评为全省早稻集中育秧先进县,2013年被列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并承担了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项目。示范区早、晚两季共增产粮食9403.5吨,2013年新增产值2445万元。
千方百计促优质
提到种粮比较效益低下,滕国辉举了草尾镇土地信托流转公司的例子:该公司土地流转亩租金为250公斤稻谷,种植双季稻按全市2013年平均亩产778公斤计算,除去250公斤稻谷租金,实际产量为528公斤,按每50公斤135元计算,亩产值1425元,双季稻每亩生产成本在12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仅为225元。如果生产投资靠贷款,付完利息所剩无几了。如遇丰产年份,每亩增产50-100公斤,亩增纯利200-300元;如出现气象灾害,亩平均亏损200-400元一点都不稀奇。如2013年的持续高温干旱,种植大户赚钱的为数不多。
为此,沅江的应对策略是千方百计促优质。王先辉介绍,沅江市政府成立了“沅江市做强做优湘米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优质稻生产的重视、领导与扶持。
近几年,通过实施湘米产业工程,一大批优质稻品种得到推广。中档优质稻杂交稻岳优9113、盛泰优9712全面普及,高档优质稻黄花占、湘晚籼13号、玉针香、湘晚籼17号、沁香一号等也大面积推广。2013年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占晚稻播种面积的30%以上。
而近几年来,沅江农村土地流转使大片农田集中到少数种田能手手中,种植大户不断涌现,也促进了全市优质稻规模化生产。据统计,2013年全市种粮30亩以上大户多达1987户,大户承包水田面积达21.3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33.8%,优质稻种植比例达99%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优质稻规模化生产的推进,同样加速了优质稻生产机械化进程。2013年沅江优质稻生产机耕机收率达100%,优质稻生产机插面积达8万亩。
滕国辉局长兴奋地说,促优质带给全市稻业的综合效应在沅江已经出现。随着优质稻生产的发展,稻米优质率的不断提高,粮食加工企业也在日益发展壮大,全市大小稻米加工企业共有100多个,其中全国种粮标兵卢青年的卢青年米业、天健米业、天隆米业为省级龙头企业。益阳市级龙头企业有20多个。打造卢青年大米、千府香米、千府软米、湘土农家米、湖乡米、佳天隆香米等知名品牌10多个,并已通过A级绿色农产品认证,产品畅销省内外。全市2013年稻米加工量达到15万吨以上,其中高档优质稻米加工量达到5万吨以上,全市通过优质稻米的发展人平均收入增加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