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淤地坝对水资源影响的初步研究--以绥德县韭园沟典型坝地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已淤平坝地对水资源的影响。方法选择绥德县韭园沟流域典型淤平坝地——三角坪新坝和团圆沟1#坝坝地前部、中部、尾部3个剖面,采用野外分层地样法即每10cm取一个土样,土样经过称重、烘干、再称重后,测试了各观测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结果计算、分析了三角坪新坝和团圆沟1#坝存水量分别为17.24×10^4 m^3,5.26×10^4m^3,分别占到1954-1997年间该流域年均径流量的6.12%和1.87%。结论已淤平坝地存贮了大量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地表径流量。
其他文献
目的为讨论潮湿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中沼泽的沉积特征,确定沼泽的沉积模式。方法依据相标志,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法。结果潮湿扇、河流和湖泊沉积体系是焉耆盆地的主要沉积体系
针对测井信息的内部结构机理,提出了一种能对测井信息进行全面描述和存储的新型模型——测井信息描述数据组织模型。在该模型中,多个体文件根据语义与头文件进行关联,使测井曲线
<正> 索科线虫(Mermithidae)的幼虫主要寄生在昆虫体内,发育到一定时期,离开宿主到土壤中发育为成虫.过去从宿主体内取出的索科线虫幼虫,往往不能正确鉴定种类,因此解决寄生
以二甲苯为稀释剂的t-BAMBP萃取体系,从高钾钠卤水中萃取分离铷.研究有机相配比、料液碱度、相比、萃取时间及萃取温度对萃取分离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体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