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椎管内原发性曲霉菌病一例报告
【机 构】
:
266071 青岛,解放军第401医院病理科,266071 青岛,解放军第401医院病理科
【出 处】
:
中华骨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7年17期
其他文献
复习100例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正常成人49例作为对照,在颈椎侧位及伸屈位X线片上测量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功能Ⅰ径、功能Ⅱ径,颈伸位时椎体后滑距离,椎体后缘骨刺。将颈椎管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作为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判断标准,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为椎管狭窄组(A组),其余为非狭窄组(B组),将正常成人组定为C组。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JOA法对脊髓病患者(A、B组)的颈脊髓功
目的:介绍带血管蒂前臂后皮神经电缆式移植修复上臂桡神经缺损的应用解剖、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2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后皮神经及桡侧副动脉的行程及外径,设计以桡侧副动脉为蒂的前臂后皮神经电缆式移植修复上臂桡神经缺损的新术式并应用于临床。结果:前臂后皮神经与桡侧副动脉伴行关系密切,具有形成带血管蒂前臂后皮神经转移的解剖学条件;前臂后皮神经横径2.0cm左右,可切取长度15.0cm左右,折叠
自1989年以来,临床应用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械,共68例,其中52例为胸腰椎骨折,16例为椎体滑脱。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治疗效果满意。这种新型固定器械,既可行胸腰椎骨折的固定,也可行椎体滑脱的复位。根据临床需要,该器械可行压缩、撑开、成角和中立位固定。作者强调,脊柱损伤只要有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甚为重要,应早期或立即手术,有利于脊柱骨折和椎管前方骨块的复位,早期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目的:研究肘部尺神经半脱位的发生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侧成人尸体肘部的尺神经位置进行解剖观察;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了854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的位置。结果:肘管深度为7.1±0.14mm(±s)。解剖观察发现,6侧肢体的尺神经在屈肘时发生半脱位,肘管深度平均为4.8mm。854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半脱位发生率为8.9%(76/854)。结论:绝大多数的肘部尺神经半脱位是先天性的。肘部尺神经半脱位
对63例腕部及前臂远端离断(完全性35例,不完全性28例)再植术后进行了2~25年(平均8.5年)的随访。结果不全离断再植术后的手关节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优良率为68%,完全离断为32%。切割伤(33例)、挤压伤(20例)及碾挫撕脱伤(10例)的TAM优良率分别为70%、60%和20%;指尖两点辨别觉分别为5.1±0.5mm、5.7±0.4mm和7.3±1.4
为探讨腰椎间盘退变突出的原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10个成人正常腰椎间盘和5个病理腰椎间盘的弹性蛋白水解产生的具有特征性的五肽VGVPG的量进行了测定,从而确定腰椎间盘内弹性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弹性蛋白仅占正常椎间盘干重的1.741%±0.247%,且其在椎间盘内分布极不均匀。病理性腰椎间盘弹性蛋白的含量仅占其干重的0.956%±0.492%,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