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开展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并分析其在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开通绿色通道前就诊44例患者作為对照组,开通绿色通道后就诊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转运、急诊室抢救、辅助检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急诊室抢救、辅助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6.82%,对照组患者病死率25%,差异明显(P<0.05)。结论: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可缩短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救治相关时间,降低其病死率。
【关键词】心脏骤停;绿色通道;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具有病情危急、高病死率等特点,一般认为,发病后 2h是救治的黄金时间窗,该时期内给予患者有效救治可降低病死率。但常规急诊护理中,由于护理流程复杂,分诊不到位,检查时间较长,可能延误最佳抢救时机。国家卫计委发布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提出应为危重急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遵循“先救治、后缴费”的原则。因此,本文将开展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并分析其在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开通绿色通道前就诊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开通绿色通道后就诊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的43~74岁,平均(56.98±5.78)岁;基础性疾病:心律失常14例,心肌梗死18例,心力衰竭12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的44~75岁,平均(56.44±5.92)岁;基础性疾病:心律失常15例,心肌梗死19例,心力衰竭10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诊护理,即在接到 120 急救电话后派遣急诊车,进行现场急救,随后搬运患者至救护车,转运途中将患者情况告知急救中心;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给予吸氧、开放气道等处理,待其病情稳定,家属缴费后,进行相关检查,安排专科治疗;办理入院手续,进入相关科室。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合理分配高年资以及低年资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建设急诊绿色通道,接到急救电话后,派遣急诊车、现场急救、转运等措施同对照组,在入院后,应立即由分诊员安排进入急救室,10min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通知心内科医生会诊;与家属做好沟通;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协助患者尽快完成各项检查,携带急救箱,随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尽快将检查结果告知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前告知相关科室开放绿色通道,先安排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生命体征严密监测,使用氧气袋持续供氧,与专科护士做好交接;在安排好患者后,协助家属办理相关手续。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转运、急诊室抢救、辅助检查)及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表示,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采取X?、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急诊室抢救、辅助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病死3例,病死率6.82%;对照组患者病死11例,病死率25%,差异明显(X?=5.44,P<0.05)。
3.讨论
心脏骤停为突然发病,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心、脑等器官不可逆性损害,威胁其生命。研究认为,早期诊断并给予患者有效救治可减轻心脏、脑损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以往的急诊护理中,由于未开通绿色通道,且未制定相应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需要按常规程序问诊,而护理人员则较为被动,需要等待医嘱,导致等待时间长,造成救治时机的浪费。因此,为使患者能够在黄金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确定性的救治,需要建设绿色通道,并完善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能够更为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缩短患者入院至救治时间,避免因就医环节多、人员配置不合理、检查时间长等因素导致救治效果不理想。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急诊室抢救、辅助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可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总结本次研究体验,完善的绿色通道机制是绿色通道急诊护理的关键及核心,要求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优化、改进接诊、检查、治疗等环节,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治疗。同时,该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主动提供服务,明确分工,相互协作,推动各个抢救环节的运转,提高急救效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综上所述,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可缩短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救治相关时间,降低其病死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继伟,王喜英,孙青玲. 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32-134.
[2] 郑翠兴. 绿色通道护理模式在急诊送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530-3531.
[3] 李想. 绿色通道在青年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8):162-164.
【关键词】心脏骤停;绿色通道;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具有病情危急、高病死率等特点,一般认为,发病后 2h是救治的黄金时间窗,该时期内给予患者有效救治可降低病死率。但常规急诊护理中,由于护理流程复杂,分诊不到位,检查时间较长,可能延误最佳抢救时机。国家卫计委发布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提出应为危重急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遵循“先救治、后缴费”的原则。因此,本文将开展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并分析其在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开通绿色通道前就诊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开通绿色通道后就诊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的43~74岁,平均(56.98±5.78)岁;基础性疾病:心律失常14例,心肌梗死18例,心力衰竭12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的44~75岁,平均(56.44±5.92)岁;基础性疾病:心律失常15例,心肌梗死19例,心力衰竭10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诊护理,即在接到 120 急救电话后派遣急诊车,进行现场急救,随后搬运患者至救护车,转运途中将患者情况告知急救中心;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给予吸氧、开放气道等处理,待其病情稳定,家属缴费后,进行相关检查,安排专科治疗;办理入院手续,进入相关科室。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合理分配高年资以及低年资护士,明确岗位职责;建设急诊绿色通道,接到急救电话后,派遣急诊车、现场急救、转运等措施同对照组,在入院后,应立即由分诊员安排进入急救室,10min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通知心内科医生会诊;与家属做好沟通;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协助患者尽快完成各项检查,携带急救箱,随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尽快将检查结果告知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前告知相关科室开放绿色通道,先安排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生命体征严密监测,使用氧气袋持续供氧,与专科护士做好交接;在安排好患者后,协助家属办理相关手续。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转运、急诊室抢救、辅助检查)及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表示,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采取X?、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急诊室抢救、辅助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病死3例,病死率6.82%;对照组患者病死11例,病死率25%,差异明显(X?=5.44,P<0.05)。
3.讨论
心脏骤停为突然发病,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心、脑等器官不可逆性损害,威胁其生命。研究认为,早期诊断并给予患者有效救治可减轻心脏、脑损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以往的急诊护理中,由于未开通绿色通道,且未制定相应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需要按常规程序问诊,而护理人员则较为被动,需要等待医嘱,导致等待时间长,造成救治时机的浪费。因此,为使患者能够在黄金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确定性的救治,需要建设绿色通道,并完善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能够更为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缩短患者入院至救治时间,避免因就医环节多、人员配置不合理、检查时间长等因素导致救治效果不理想。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急诊室抢救、辅助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可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总结本次研究体验,完善的绿色通道机制是绿色通道急诊护理的关键及核心,要求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优化、改进接诊、检查、治疗等环节,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治疗。同时,该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主动提供服务,明确分工,相互协作,推动各个抢救环节的运转,提高急救效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综上所述,实施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可缩短心脏骤停患者急诊救治相关时间,降低其病死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继伟,王喜英,孙青玲. 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32-134.
[2] 郑翠兴. 绿色通道护理模式在急诊送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530-3531.
[3] 李想. 绿色通道在青年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8):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