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较快发展,博物馆展览工作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方向优化其评估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方式,多方位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要根据展览数量和展览的内容,做好策划工作,明确展览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本文从当前博物馆发展展览评估现状入手,阐述博物館展览评估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国内博物馆;展览评估;评估现状
一、我国博物馆展览评估的概况
(一)博物馆展览评估的背景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展览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仅可以使博物馆管理人员全方位了解在当前展览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助于后续展览工作的开展,督促工作人员更高效率地完成日常展览陈列工作。陈列展览属于博物馆为公众提供的重要文化服务,在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方面优势较为突出。自从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多,博物馆展览逐渐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然而博物馆在实际展览方面还存在着内容单一和形式匮乏的问题,在配套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使展览的实际作用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博物馆当前的发展现状,建立科学而完善的展览评估体系,以指导实际工作,结合当前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明确后续博物馆展览的策划方向,通过完善建设模式提升实际的展览水平,根据规范优化最终的展览效果,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和审美标准。
二十世纪初期,西方博物馆与观众之间逐渐从以往的感性认知转向量化的评估内容,通过观众评级和项目评估,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展览评估专家的出现,通过专业性的测量来了解博物馆展览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主要特点,使展览评估工作逐渐科学化,展出更贴近观众的观赏需求。美国的博物馆展览标准明确指出博物馆在展览阶段需要根据展览的目标、内容开展有效的评估,了解展览对观众的影响。由此可见,科学的评估已经成为优秀博物馆展览发展过程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在我国博物馆的实际工作中,更需要加大展览评估的优化力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相较西方国家相对滞后,博物馆在展览中遇到的问题也更为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求博物馆管理人员迎难而上,适当借鉴西方国家在博物馆展览评估体系构建方面的一些经验,根据当前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后续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
(二)理论沿革
我国博物馆的展览评估工作原则大多源于英、美的一些展览理论,与展览陈列评价相关的文章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的理论研究初步涉及陈列展览的效果,以及量化标准的衡量,试图明确最终的评估形式和流程。当时一些专家就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引入西方经验的同时,还将展览评价用于博物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随着我国学者对展览评估认识的不断加深,多种多样的展览评估思路逐渐涌现出来。如在博物馆展览中以质量评判标准为准,实现双重评估,根据专家和观众的判断来优化实际的展览内容。双重评估理论指出,在专家判断中要根据历史文化资源效益最大化来实现产品资源的整合,通过事实和现象的准确度进行判断,为开展后续考察工作奠定基础;在观众评判层面,要先让观众受到一定的启发、感悟,并且加深对展览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形成博物馆展览的民间评价体系。
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展览评估的执行力度。我国在博物馆评估专项政策上还存在空白,虽然已有博物馆评估相关的暂行标准,但和实际情况仍存在偏差,如在实际展出、维护和宣传等环节无法满足相关的标准,就需要以实际工作为基础对政策加以改进。陈列展览推进机制的有效创新,展览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能够使我国博物馆展览评估体系更加健全。
(三)实践研究
在制定博物馆展览评估细则时,管理人员还要做好研究工作。首先可以根据博物馆当前的发展现状开展专项评估,收集有关展览项目目标策划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再根据博物馆的整体评估情况,开展博物馆展览的专项检查,以陈列展览的满意度作为博物馆评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际展览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当前的展览专项评估主要是以全国博物馆陈列精品评选活动为基础,这一活动以国家文物局为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博物协会为主办方,是当前唯一针对博物馆展览工作专业性进行评比的国家级项目。该项目评选涵盖展览的主题和展览内容等不同形式,包括对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网上展览情况等。这其实已经包含了当代博物馆展览的基本要素,但是在实际评比时标准较为模糊,缺乏权威参照。
博物馆自身在监管和检验方面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实际评估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当前博物馆展览的非专项性考察多是根据全国博物馆的评价标准和博物馆的运行机制进行日常评估,博物馆定级评估属于博物馆工作的基础,旨在构建完善而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通过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模块,完成内容的策划以及展品的更新。博物馆应结合一些临时展览,优化当前展览的宣传模式,提高宣传力度。我国的部分一级博物馆在运行评估机制方面之所以能够实现定量指标的有效划分,明确各项指标的考察要点,是因为其能够在实际评估体系中,根据博物馆评估所要关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只有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达到工作标准,才能促进我国博物馆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当前博物馆展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评价对象方面
在当前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中,存在评价对象模糊的问题。从近几年博物馆开展的评估工作看,无论是针对展览项目开展专项评估,还是根据展览评价进行定级划分,大多数都是由政府或者是博物馆主管部门发起的考核,属于定期评估。除此之外,自发性的评估活动数量不足,无法形成更高层次的展览评估体系。虽然我国博物馆在展览评估方面进行了相关评估指标的探索以及构建,但是仍然存在着覆盖范围较少、界定模糊不清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展览评估体系的作用,限制了博物馆的发展。在评估对象方面,当前所开展的展览评估对象模糊,更注重高端的展览项目,无法全面覆盖不同类型的展览项目。在评审的章程方面,主要是以省级行政部门择优选取、推荐本省参加展览的相关材料为主,在数量上存在限制,影响了实际评审工作的科学性。 (二)评估标准
从评估标准看,当前的博物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不具备科学性的特征,对展览评估工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界定明晰的评价标准,需要科学、客观的依据作为保障。但是现行的展览评估标准是非常笼统的,缺乏有指导性的评价依据,整个评价工作主观色彩明显。比如针对某次展览的某次评估,其结论是:“依据评选标准,某次展览在形式设计上要进行新的探索和突破,要进行设计和内容的有效统一,并且还要根据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以及社会的反响作为主要的改进方向。”这种评估结果不仅空泛和流于形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具备可行性。
(三)评估主体
当前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工作中,在评估主体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评估过程缺少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主要机构是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各地政府和文物部门共同组建的实施评审委员会,委员由主管部门任命或者是其他机构人员兼任,评委会的构成缺乏专业的评估人员。参考西方国家的展览评估经验,它们通常都是委托专业性较强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英国采取的是委托调研公司和大學研究机构开展展览评估,这些机构是独立性机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客观和公平,我国的评估主体构成和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是阻碍博物馆展览评估效果和评价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高的因素。
三、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发展对策
(一)深化博物馆展览评估理念
为了提高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化博物馆展览评估改革,转变以往粗放的工作模式,从而更加贴合博物馆当前的发展形式。对于博物馆而言,其主要职能和社会功能是非常明显的,因而展览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博物馆能力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博物馆当前的发展阶段提供必备的决策依据,从而使展览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保障博物馆的稳定发展。在博物馆的评估工作中要以评优作为主要的手段,以文物知识传播的力度和观众的感知程度为出发点,主动开展展览评估工作。同时,博物馆管理人员还要参照政府机关的优秀考评机制,制定多层次的展览评估方案。政府也要根据当前博物馆展览评估的现状,出台专项的指导方案,着力推广博物馆陈列展览标准体系,逐步完善评估机制,明确展览评估的主要标准,优化整体的评估体系,确定最终的评审程序,从而为博物馆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在实际展览时,博物馆要贯彻落实一体化的评估理念,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这主要是由于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博物馆展览全过程的科学监督、管理和总结性评估,使之贯穿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等不同环节,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管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借鉴西方博物馆展览团队的策划经验,加强对博物馆筹备工作可行性的全方位研究,评估目标群众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展览设计时,博物馆要利用展示手段和互动装置,保证展览内容达到最优的呈现效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博物馆管理人员要贯彻落实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思路,及时发现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和调整提高博物馆展览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二)加强观众视角的评估
在进行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工作时,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更多地站在观众的角度开展有效的评估,这是由于博物馆展览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社会大众、履行社会责任。在实际的评估工作中,博物馆要突出展览评估本身的权威性,将观众判断和专家判断相结合,制定双轨评估标准,使博物馆展览评估的针对性更强。目前观众的主要地位还有待加强,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馆要适当借鉴西方博物馆的展览评估体系,根据展览的不同阶段,形成总结性的评估模式。在初期准备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博物馆展览项目性质,在筹划阶段开展初步的调研工作,丰富展览的内容,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展览的理念和构想,通过长时间的准备,在总结性的评估中明确展览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及时发现当前展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
(三)保证展览评估公平、公正
在进行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中,公平、公正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时,博物馆要依托完整的数据库,公平地共享资料。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有关部门要优化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指导政策,着力推行科学的工作机制,以优秀的展览案例作为指导,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来完成全国博物馆数据库的交流机制,从而提高数据共享的效果和水平。同时借助第三方的评价机构,依靠外界监督,最大限度避免展览评估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
四、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加强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馆要借鉴发达国家博物馆在评估工作方面的经验,构建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全方位共享评估资料,融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馆际沟通,不断完善博物馆展览评估的模式。
作者简介
肖瓛,1982年4月生,男,回族,辽宁抚顺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历史。
参考文献
[1]郭喜锋.关于国内博物馆展览评估现状的思考[C].西安: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暨第六届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论文集,2015.
[2]严建强.当代博物馆展览建设的质量保障系统:以形成中评估为中心[J].博物馆管理,2019(1):29-36.
[3]冯毅.基于完善博物馆评估体系的行业博物馆发展思考[J].东南文化,2019(2):123-127.
[4]王洋.如何利用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体系对博物馆进行智慧化日常管理—以吉林省博物院评估定级回顾和运行评估日常管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1):226-227.
关键词:国内博物馆;展览评估;评估现状
一、我国博物馆展览评估的概况
(一)博物馆展览评估的背景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展览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仅可以使博物馆管理人员全方位了解在当前展览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助于后续展览工作的开展,督促工作人员更高效率地完成日常展览陈列工作。陈列展览属于博物馆为公众提供的重要文化服务,在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方面优势较为突出。自从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多,博物馆展览逐渐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然而博物馆在实际展览方面还存在着内容单一和形式匮乏的问题,在配套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使展览的实际作用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博物馆当前的发展现状,建立科学而完善的展览评估体系,以指导实际工作,结合当前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明确后续博物馆展览的策划方向,通过完善建设模式提升实际的展览水平,根据规范优化最终的展览效果,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和审美标准。
二十世纪初期,西方博物馆与观众之间逐渐从以往的感性认知转向量化的评估内容,通过观众评级和项目评估,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展览评估专家的出现,通过专业性的测量来了解博物馆展览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主要特点,使展览评估工作逐渐科学化,展出更贴近观众的观赏需求。美国的博物馆展览标准明确指出博物馆在展览阶段需要根据展览的目标、内容开展有效的评估,了解展览对观众的影响。由此可见,科学的评估已经成为优秀博物馆展览发展过程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在我国博物馆的实际工作中,更需要加大展览评估的优化力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相较西方国家相对滞后,博物馆在展览中遇到的问题也更为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求博物馆管理人员迎难而上,适当借鉴西方国家在博物馆展览评估体系构建方面的一些经验,根据当前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后续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
(二)理论沿革
我国博物馆的展览评估工作原则大多源于英、美的一些展览理论,与展览陈列评价相关的文章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的理论研究初步涉及陈列展览的效果,以及量化标准的衡量,试图明确最终的评估形式和流程。当时一些专家就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引入西方经验的同时,还将展览评价用于博物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随着我国学者对展览评估认识的不断加深,多种多样的展览评估思路逐渐涌现出来。如在博物馆展览中以质量评判标准为准,实现双重评估,根据专家和观众的判断来优化实际的展览内容。双重评估理论指出,在专家判断中要根据历史文化资源效益最大化来实现产品资源的整合,通过事实和现象的准确度进行判断,为开展后续考察工作奠定基础;在观众评判层面,要先让观众受到一定的启发、感悟,并且加深对展览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形成博物馆展览的民间评价体系。
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展览评估的执行力度。我国在博物馆评估专项政策上还存在空白,虽然已有博物馆评估相关的暂行标准,但和实际情况仍存在偏差,如在实际展出、维护和宣传等环节无法满足相关的标准,就需要以实际工作为基础对政策加以改进。陈列展览推进机制的有效创新,展览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能够使我国博物馆展览评估体系更加健全。
(三)实践研究
在制定博物馆展览评估细则时,管理人员还要做好研究工作。首先可以根据博物馆当前的发展现状开展专项评估,收集有关展览项目目标策划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再根据博物馆的整体评估情况,开展博物馆展览的专项检查,以陈列展览的满意度作为博物馆评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际展览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当前的展览专项评估主要是以全国博物馆陈列精品评选活动为基础,这一活动以国家文物局为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博物协会为主办方,是当前唯一针对博物馆展览工作专业性进行评比的国家级项目。该项目评选涵盖展览的主题和展览内容等不同形式,包括对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网上展览情况等。这其实已经包含了当代博物馆展览的基本要素,但是在实际评比时标准较为模糊,缺乏权威参照。
博物馆自身在监管和检验方面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实际评估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当前博物馆展览的非专项性考察多是根据全国博物馆的评价标准和博物馆的运行机制进行日常评估,博物馆定级评估属于博物馆工作的基础,旨在构建完善而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通过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模块,完成内容的策划以及展品的更新。博物馆应结合一些临时展览,优化当前展览的宣传模式,提高宣传力度。我国的部分一级博物馆在运行评估机制方面之所以能够实现定量指标的有效划分,明确各项指标的考察要点,是因为其能够在实际评估体系中,根据博物馆评估所要关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只有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达到工作标准,才能促进我国博物馆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当前博物馆展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评价对象方面
在当前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中,存在评价对象模糊的问题。从近几年博物馆开展的评估工作看,无论是针对展览项目开展专项评估,还是根据展览评价进行定级划分,大多数都是由政府或者是博物馆主管部门发起的考核,属于定期评估。除此之外,自发性的评估活动数量不足,无法形成更高层次的展览评估体系。虽然我国博物馆在展览评估方面进行了相关评估指标的探索以及构建,但是仍然存在着覆盖范围较少、界定模糊不清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展览评估体系的作用,限制了博物馆的发展。在评估对象方面,当前所开展的展览评估对象模糊,更注重高端的展览项目,无法全面覆盖不同类型的展览项目。在评审的章程方面,主要是以省级行政部门择优选取、推荐本省参加展览的相关材料为主,在数量上存在限制,影响了实际评审工作的科学性。 (二)评估标准
从评估标准看,当前的博物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不具备科学性的特征,对展览评估工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界定明晰的评价标准,需要科学、客观的依据作为保障。但是现行的展览评估标准是非常笼统的,缺乏有指导性的评价依据,整个评价工作主观色彩明显。比如针对某次展览的某次评估,其结论是:“依据评选标准,某次展览在形式设计上要进行新的探索和突破,要进行设计和内容的有效统一,并且还要根据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以及社会的反响作为主要的改进方向。”这种评估结果不仅空泛和流于形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具备可行性。
(三)评估主体
当前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工作中,在评估主体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评估过程缺少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参与,主要机构是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各地政府和文物部门共同组建的实施评审委员会,委员由主管部门任命或者是其他机构人员兼任,评委会的构成缺乏专业的评估人员。参考西方国家的展览评估经验,它们通常都是委托专业性较强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英国采取的是委托调研公司和大學研究机构开展展览评估,这些机构是独立性机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客观和公平,我国的评估主体构成和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是阻碍博物馆展览评估效果和评价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高的因素。
三、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发展对策
(一)深化博物馆展览评估理念
为了提高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化博物馆展览评估改革,转变以往粗放的工作模式,从而更加贴合博物馆当前的发展形式。对于博物馆而言,其主要职能和社会功能是非常明显的,因而展览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博物馆能力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博物馆当前的发展阶段提供必备的决策依据,从而使展览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保障博物馆的稳定发展。在博物馆的评估工作中要以评优作为主要的手段,以文物知识传播的力度和观众的感知程度为出发点,主动开展展览评估工作。同时,博物馆管理人员还要参照政府机关的优秀考评机制,制定多层次的展览评估方案。政府也要根据当前博物馆展览评估的现状,出台专项的指导方案,着力推广博物馆陈列展览标准体系,逐步完善评估机制,明确展览评估的主要标准,优化整体的评估体系,确定最终的评审程序,从而为博物馆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在实际展览时,博物馆要贯彻落实一体化的评估理念,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这主要是由于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博物馆展览全过程的科学监督、管理和总结性评估,使之贯穿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等不同环节,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管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借鉴西方博物馆展览团队的策划经验,加强对博物馆筹备工作可行性的全方位研究,评估目标群众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展览设计时,博物馆要利用展示手段和互动装置,保证展览内容达到最优的呈现效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博物馆管理人员要贯彻落实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思路,及时发现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和调整提高博物馆展览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二)加强观众视角的评估
在进行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工作时,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更多地站在观众的角度开展有效的评估,这是由于博物馆展览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社会大众、履行社会责任。在实际的评估工作中,博物馆要突出展览评估本身的权威性,将观众判断和专家判断相结合,制定双轨评估标准,使博物馆展览评估的针对性更强。目前观众的主要地位还有待加强,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馆要适当借鉴西方博物馆的展览评估体系,根据展览的不同阶段,形成总结性的评估模式。在初期准备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博物馆展览项目性质,在筹划阶段开展初步的调研工作,丰富展览的内容,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展览的理念和构想,通过长时间的准备,在总结性的评估中明确展览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及时发现当前展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
(三)保证展览评估公平、公正
在进行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中,公平、公正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时,博物馆要依托完整的数据库,公平地共享资料。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有关部门要优化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指导政策,着力推行科学的工作机制,以优秀的展览案例作为指导,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来完成全国博物馆数据库的交流机制,从而提高数据共享的效果和水平。同时借助第三方的评价机构,依靠外界监督,最大限度避免展览评估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
四、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加强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馆要借鉴发达国家博物馆在评估工作方面的经验,构建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全方位共享评估资料,融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馆际沟通,不断完善博物馆展览评估的模式。
作者简介
肖瓛,1982年4月生,男,回族,辽宁抚顺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历史。
参考文献
[1]郭喜锋.关于国内博物馆展览评估现状的思考[C].西安: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暨第六届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论文集,2015.
[2]严建强.当代博物馆展览建设的质量保障系统:以形成中评估为中心[J].博物馆管理,2019(1):29-36.
[3]冯毅.基于完善博物馆评估体系的行业博物馆发展思考[J].东南文化,2019(2):123-127.
[4]王洋.如何利用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体系对博物馆进行智慧化日常管理—以吉林省博物院评估定级回顾和运行评估日常管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1):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