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幼儿时期是塑造行为模式的黄金期,正确的喂养模式及科学的进食教育,可以帮助宝宝形成健康饮食习惯,奠定健康的饮食模式的基础,对宝贝的生理及心理发育,都有重大影响。可以说,好的“食育”是一个人健康饮食生活的基础,它指的是在丰富的体验过程中,获得饮食知识和选择食物的能力。
0~4个月
他的新本领
0~2月龄的宝宝有觅食反射,会吸吮和吞咽液体食物 ;饥饿时会哭闹 。
2~4月龄时,可以通过感知将妈妈的体味、声音等同食物联系起来,并喜欢把手放入口中。
他需要的食物:母乳
除了奶和白水,宝宝不需要任何其他食物。喂养首推母乳。饮食均衡的妈妈所分泌的母乳,是能满足宝宝营养需求的最完美食物,不仅最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还有助于增强宝宝消化系统的免疫能力。母乳喂养过程中的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一方面可刺激宝宝心智发展,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加速身材恢复,对母婴双方都有很大益处。
他需要的帮助:帮他建立自己的喂养时间表
喂养规律是此期的重点。无论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都需正确识别宝宝的饥饿信号,并非每次哭闹或烦躁都是在寻求食物。宝宝具有“知饿知饱”的先天能力,他们能建立自己的喂养时间表,应当按照宝宝自己的需求从最初每2~3小时需要进食一次,慢慢延长喂养间隔至每4小时一次(通常在2月龄左右)。如果宝宝一哭闹就用喂奶来安抚,或者明明已经非常饿了,却非要教条地坚持“到点再吃”,任凭其长时间哭闹,不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心理健康,使其对周围世界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温馨提示
● 母乳和配方奶均营养均衡,不需要额外给宝宝添加任何您认为“有营养”的液体,比如果水、果汁等,否则有害无益。
● 酌情适量补充白开水是有必要的。
● 每个宝宝的胃容量不同,每顿的奶量也会有差别,因此,母乳宝宝早期最好按需喂养。
4~6个月
他的新本领
4个月时,已经能将吸吮与吞咽动作分开。
5个月时,出现有意识地咬、啃动作;食物放到舌头上会咬和吸,并能将半固体食物送达舌头根部咽下,舌头及双唇已能够独立自主运动,开始出现咀嚼动作(双颚出现上下运动动作);头和躯干控制得很好,能伸手抓取食物 。
他需要的食物:婴儿谷物、蔬菜水、土豆泥、胡萝卜泥、鸡蛋黄等
可以给宝宝添加软的泥糊状食物,如:婴儿谷物,煮蔬菜水,或土豆泥等烹调至软烂的蔬菜泥,碾碎稀释的鸡蛋黄等。
此时,乳汁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了(母乳喂养每天8~10次,或配方奶喂养每天总奶量达1000 毫升时,宝宝仍有明显饥饿感)。宝宝要开始学习咀嚼吞咽、锻炼他们的牙龈、牙齿以利于颌骨发育和乳牙萌出,味觉、嗅觉、触觉及神经系统的发育需求增加,小手需要进一步培养抓握能力——这些就是半固体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辅食)的添加需要被提上日程的原因。添加半固体食物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提供营养,还在于帮助宝宝认知世界,培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建立自信和安全感,促进心理和身体各系统的全面健康发育。
他需要的帮助:让他接受丰富的食物和味道
添加辅食从谷物开始
最早添加的半固体食物,建议从婴儿谷物开始,应以小勺喂,切不可与奶混在奶瓶中喂养。此后便可以添加市售的泥糊样的婴儿食品或家庭自制食物了。
每次添加单一成分,确保无过敏再添加
食物的添加顺序可以改变,但每次只能添加一种单一成分的食物,且最好是先淡味后香甜、先植物后动物。每添加一种新食物,需与添加另一种新食物间隔2~3天,以便明确宝宝是否对此食物存在过敏反应。
能够接受的味道越丰富,偏食挑食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越小
宝宝所接受的食物品种及固体食物量的逐渐增加,表明了他们对新食物的接受程度。所添加食物的品种越多,宝宝的饮食结构越均衡,能够接受的味道越丰富,偏食挑食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才越小。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所能接受的食物种类可能多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
6~8个月
他的新本领
此时,宝宝坐着吃东西时能够保持头部稳定,可主动张嘴接受勺子喂食,能够吸吮杯子中的水,但常呛咳或伸出舌头。会用手捧住奶瓶,看见食物时会表现出急不可待。
他需要的食物:烂粥、颗粒面、很软的水果、带汁的肉泥等
继续丰富食物种类,并逐渐增加食物的硬度,使其略带颗粒且更“粗糙”。
极烂的粥、颗粒面、烹调软烂但略有纤维感的蔬菜、很软的水果片、带汁的肉泥等非常适合此时的宝宝。
他需要的帮助:接纳他的挑剔和拒绝,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接受新食物
别轻易放弃新食物的添加
此时的宝宝正处于味觉发展最敏感和迅速的时期,对各种食物的接受速度和变化速度绝对会出乎大人的意料。他不一定会很容易就立刻接受某种食物,不要因遭到一两次拒绝就轻易放弃新食物的添加,更不可因宝宝拒绝食物而将不耐烦或不快“写在脸上”,甚至直接批评宝宝。有时候,添加一种新食物往往需要20多次的耐心尝试才能“转败为胜”,期间要注意适当改变烹调.或搭配方式。
新食物也是对安全感的挑战
宝宝对新食物的接受速度表现了他们对新事物的心理认可速度及安全感的强弱,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以及耐心的支持和鼓励来熟悉和接受,特别是对于敏感气质的宝宝,接受新食物是对他们安全感的一项挑战。大人的稍许不耐烦都有可能让宝宝对食物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饮食心理的健康发育。 温馨提示
● 不要用水果替代蔬菜。
● 不向食物中添加糖、盐等任何调味料——要“原汁原味”。
● 家长要做好心理引导,跟宝宝一起“津津有味地享受”各种辅食,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
8~12个月
他的新本领
● 8~10个月
口腔运动能力日渐成熟,旋转咀嚼能力较前增强,暗示着能够接受纹理质地更粗糙的家庭自制食物。逐步喜欢用手指抓取食物,并通过精细的拇指、食指远端夹取食物。会食物主动放开食物。可以自己吃手指状的食物。能拿住勺子,但还不会用,能表现出自己吃的欲望。
● 10~12个月
出现口腔内转动咀嚼模式。当有人为他们拿着杯子时,宝宝能够大致将嘴唇放在杯子边缘并从杯子中喝水。
他需要的食物:小块面包、馒头片、一口大小量的蔬菜条等
● 8~10个月
添加手指状食物及较小的片状食物。根据宝宝进食能力继续增加食物的硬度及粗糙度,以促进口腔、面部咀嚼肌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如可一口食入的小块面包片、馒头片、干的婴儿谷物、一口大小量的蔬菜条(如土豆条、芋头条等)和水果条/片;小片的肉质松软的肉、奶酪条等。
● 10~12个月
添加各种质地的家庭自制食物,并开始学习用杯啜饮液体。如充分烹调过的碎肉、炖菜或蒸熟的蔬菜及罐装水果(未碾烂的)、烤面包片/馒头片、小块的薯类、稠粥、面条、去皮的水果。
他需要的帮助:让他培养自我进食技巧和能力
允许餐桌脏乱差
融入进餐过程,自己动手捉、拿食物,是此阶段宝宝最津津乐道的游戏,同时也是学习和培养自我进食技巧和能力的重要阶段。不要因为担心宝宝吃不饱或吃得过于凌乱而阻止他们自己拿食物,更不要批评甚至呵斥他们的“邋遢动作”,因为宝宝在把餐桌和食物弄乱弄脏的同时,正是他们进行感知、学习和分类的过程。国外有研究发现:宝宝在餐桌上吃得越“脏乱”,代表着他学习、体验得越多。主动进食的行为显然是有利于宝宝接受各种食物的,呵斥、阻止和批评会增加宝宝对食物和进食的恐惧或反感,也不利于其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
给他演示“嚼”食物
最初,宝宝还不太会“嚼”食物,这就要求家长通过“演示”来教他们如何在将食物放入嘴中后将其嚼碎。家长的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宝宝加速掌握进食技能,还是重要的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加宝宝对食物和就餐的兴趣,帮宝宝形成健康的饮食心理和饮食习惯,培养宝宝的自主能力和安全感。
不劝食,不干扰孩子进食
宝宝具有自我调节能量摄入量的“先天能力”,家长应当学会识别孩子的饥饿及饱腹感信号,同时需要意识到:强制性地劝导宝宝多食或少食,要求他们摄入更多或更少的食物,必然干扰他们正常的能量摄入自我调节能力。在每餐的初始阶段,宝宝的饥饿感较强,此时应容许他们自己进食;一旦他们有疲惫的表现,家长应及时帮助他们进食余下的食物。
健康的家庭食物选择
家庭的食物选择会对宝宝的饮食产生长远影响,因此,家长首先要有建立家庭健康饮食习惯的意识,以免因自身的错误认识而误导宝宝终生。
给宝宝适当的食物
部分家长会因为害怕宝宝嚼不好或咽不下颗粒、块状食物而继续让他们吃泥糊食品,这样会让宝宝错过锻炼进食技能的重要阶段,影响后期的进食能力;同时,还会因食物营养密度不足而影响正常的生长速度,并形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温馨提示
● 安排宝宝坐在儿童餐椅上就餐 ,是科学的培养方法,有 助于尽快建立良好的用餐习惯和就餐时间观念。
● 带皮或带壳的食物,以及可能粘黏在口腔上颚的食物(例如:涂抹了芝麻酱的面包)可导致呛咳,应尽量避免。
1~3岁
他的新本领
● 12~15个月:喜欢自己进食
能知道容器与内容物之间的关系,开始喜欢自己进食,不喜欢别人喂;可以双手捧杯子,会用勺子获取能够粘在勺子上的食物(如果泥、冲调好的婴儿谷物、土豆泥、奶酪等)并送入口中,但掌控得不够好,常常吃得一片狼藉。
● 15~18个月:喜欢玩食物
下颚活动增多,手腕开始出现旋转活动,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杯子及勺子进食;会耐心地等待食物;喜欢玩弄和扔食物以寻求乐趣,并试探家长的反应。
● 18~24个月:寻找爱吃的食物会用勺子和手指自己进食,开始寻找爱吃的食物,并能独立获取食物;表现出抗拒性,想自己控制进食的局面。
● 24~36个月:能表达对食物的喜好能说出食物的名字,表达对食物的喜好,更喜欢未经混合的单一食物。因生长速度减慢而慢慢表现出食欲减退,开始出现偏食。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拒绝过去曾经喜欢的食物,或者反复要求每餐吃同样的食物。这种行为是该阶段心理发育的正常发展过程,且只是暂时现象。
他需要的食物:小块、清淡、营养的食物
逐步添加或丰富食物品种,继续增加食物的硬度及粗糙度。食物的形状应便于宝宝抓握或用勺子舀食。
给他小块的食物,便于用手抓握或用勺子舀食。1岁后开始尝试较烂的软米饭、馄饨、饺子、包子等面食,切碎的带纤维的肉(切成一口大小量的块),可生食的蔬菜和水果(切成便于宝宝拿起来的小块)。保持食物清淡、营养。注意均衡饮食,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用杯子喝液体。自1岁起,开始脱离奶瓶,要用杯子喝奶和水,避免用奶、果汁或饮料替代白水。
他需要的帮助:适合的餐具 变化的口味 平等进餐
适合的餐具
宝宝的餐具应适应其年龄特点,尺寸较小且易使用。杯子要易于手持,碗盘应不易被打翻。
变化的口味
父母要学习为宝宝均衡选择食物,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选择进餐内容时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不要以为宝宝对食物的喜好会永远不变)。注意经常变换食物的纹理、质地、味道及烹调方法。
平等进餐
宝宝应与家庭成员同在餐桌进餐,让他们在与家庭成员共同享受食物的过程中,增加学习餐桌礼仪的机会,通过分享食物来加强与家人之间的沟通,让进餐过程更为愉悦。与宝宝共同进餐时,每一位成人都需注意不对任何食物给予任何负面的评论。幼儿最爱模仿他们喜欢或钦佩的人。因此,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某种食物(例如胡萝卜)表现出来厌恶情绪,宝宝也会讨厌胡萝卜。
0~4个月
他的新本领
0~2月龄的宝宝有觅食反射,会吸吮和吞咽液体食物 ;饥饿时会哭闹 。
2~4月龄时,可以通过感知将妈妈的体味、声音等同食物联系起来,并喜欢把手放入口中。
他需要的食物:母乳
除了奶和白水,宝宝不需要任何其他食物。喂养首推母乳。饮食均衡的妈妈所分泌的母乳,是能满足宝宝营养需求的最完美食物,不仅最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还有助于增强宝宝消化系统的免疫能力。母乳喂养过程中的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一方面可刺激宝宝心智发展,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加速身材恢复,对母婴双方都有很大益处。
他需要的帮助:帮他建立自己的喂养时间表
喂养规律是此期的重点。无论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都需正确识别宝宝的饥饿信号,并非每次哭闹或烦躁都是在寻求食物。宝宝具有“知饿知饱”的先天能力,他们能建立自己的喂养时间表,应当按照宝宝自己的需求从最初每2~3小时需要进食一次,慢慢延长喂养间隔至每4小时一次(通常在2月龄左右)。如果宝宝一哭闹就用喂奶来安抚,或者明明已经非常饿了,却非要教条地坚持“到点再吃”,任凭其长时间哭闹,不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心理健康,使其对周围世界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温馨提示
● 母乳和配方奶均营养均衡,不需要额外给宝宝添加任何您认为“有营养”的液体,比如果水、果汁等,否则有害无益。
● 酌情适量补充白开水是有必要的。
● 每个宝宝的胃容量不同,每顿的奶量也会有差别,因此,母乳宝宝早期最好按需喂养。
4~6个月
他的新本领
4个月时,已经能将吸吮与吞咽动作分开。
5个月时,出现有意识地咬、啃动作;食物放到舌头上会咬和吸,并能将半固体食物送达舌头根部咽下,舌头及双唇已能够独立自主运动,开始出现咀嚼动作(双颚出现上下运动动作);头和躯干控制得很好,能伸手抓取食物 。
他需要的食物:婴儿谷物、蔬菜水、土豆泥、胡萝卜泥、鸡蛋黄等
可以给宝宝添加软的泥糊状食物,如:婴儿谷物,煮蔬菜水,或土豆泥等烹调至软烂的蔬菜泥,碾碎稀释的鸡蛋黄等。
此时,乳汁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了(母乳喂养每天8~10次,或配方奶喂养每天总奶量达1000 毫升时,宝宝仍有明显饥饿感)。宝宝要开始学习咀嚼吞咽、锻炼他们的牙龈、牙齿以利于颌骨发育和乳牙萌出,味觉、嗅觉、触觉及神经系统的发育需求增加,小手需要进一步培养抓握能力——这些就是半固体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辅食)的添加需要被提上日程的原因。添加半固体食物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提供营养,还在于帮助宝宝认知世界,培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建立自信和安全感,促进心理和身体各系统的全面健康发育。
他需要的帮助:让他接受丰富的食物和味道
添加辅食从谷物开始
最早添加的半固体食物,建议从婴儿谷物开始,应以小勺喂,切不可与奶混在奶瓶中喂养。此后便可以添加市售的泥糊样的婴儿食品或家庭自制食物了。
每次添加单一成分,确保无过敏再添加
食物的添加顺序可以改变,但每次只能添加一种单一成分的食物,且最好是先淡味后香甜、先植物后动物。每添加一种新食物,需与添加另一种新食物间隔2~3天,以便明确宝宝是否对此食物存在过敏反应。
能够接受的味道越丰富,偏食挑食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越小
宝宝所接受的食物品种及固体食物量的逐渐增加,表明了他们对新食物的接受程度。所添加食物的品种越多,宝宝的饮食结构越均衡,能够接受的味道越丰富,偏食挑食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才越小。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所能接受的食物种类可能多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
6~8个月
他的新本领
此时,宝宝坐着吃东西时能够保持头部稳定,可主动张嘴接受勺子喂食,能够吸吮杯子中的水,但常呛咳或伸出舌头。会用手捧住奶瓶,看见食物时会表现出急不可待。
他需要的食物:烂粥、颗粒面、很软的水果、带汁的肉泥等
继续丰富食物种类,并逐渐增加食物的硬度,使其略带颗粒且更“粗糙”。
极烂的粥、颗粒面、烹调软烂但略有纤维感的蔬菜、很软的水果片、带汁的肉泥等非常适合此时的宝宝。
他需要的帮助:接纳他的挑剔和拒绝,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接受新食物
别轻易放弃新食物的添加
此时的宝宝正处于味觉发展最敏感和迅速的时期,对各种食物的接受速度和变化速度绝对会出乎大人的意料。他不一定会很容易就立刻接受某种食物,不要因遭到一两次拒绝就轻易放弃新食物的添加,更不可因宝宝拒绝食物而将不耐烦或不快“写在脸上”,甚至直接批评宝宝。有时候,添加一种新食物往往需要20多次的耐心尝试才能“转败为胜”,期间要注意适当改变烹调.或搭配方式。
新食物也是对安全感的挑战
宝宝对新食物的接受速度表现了他们对新事物的心理认可速度及安全感的强弱,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以及耐心的支持和鼓励来熟悉和接受,特别是对于敏感气质的宝宝,接受新食物是对他们安全感的一项挑战。大人的稍许不耐烦都有可能让宝宝对食物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饮食心理的健康发育。 温馨提示
● 不要用水果替代蔬菜。
● 不向食物中添加糖、盐等任何调味料——要“原汁原味”。
● 家长要做好心理引导,跟宝宝一起“津津有味地享受”各种辅食,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
8~12个月
他的新本领
● 8~10个月
口腔运动能力日渐成熟,旋转咀嚼能力较前增强,暗示着能够接受纹理质地更粗糙的家庭自制食物。逐步喜欢用手指抓取食物,并通过精细的拇指、食指远端夹取食物。会食物主动放开食物。可以自己吃手指状的食物。能拿住勺子,但还不会用,能表现出自己吃的欲望。
● 10~12个月
出现口腔内转动咀嚼模式。当有人为他们拿着杯子时,宝宝能够大致将嘴唇放在杯子边缘并从杯子中喝水。
他需要的食物:小块面包、馒头片、一口大小量的蔬菜条等
● 8~10个月
添加手指状食物及较小的片状食物。根据宝宝进食能力继续增加食物的硬度及粗糙度,以促进口腔、面部咀嚼肌和消化系统的发育。如可一口食入的小块面包片、馒头片、干的婴儿谷物、一口大小量的蔬菜条(如土豆条、芋头条等)和水果条/片;小片的肉质松软的肉、奶酪条等。
● 10~12个月
添加各种质地的家庭自制食物,并开始学习用杯啜饮液体。如充分烹调过的碎肉、炖菜或蒸熟的蔬菜及罐装水果(未碾烂的)、烤面包片/馒头片、小块的薯类、稠粥、面条、去皮的水果。
他需要的帮助:让他培养自我进食技巧和能力
允许餐桌脏乱差
融入进餐过程,自己动手捉、拿食物,是此阶段宝宝最津津乐道的游戏,同时也是学习和培养自我进食技巧和能力的重要阶段。不要因为担心宝宝吃不饱或吃得过于凌乱而阻止他们自己拿食物,更不要批评甚至呵斥他们的“邋遢动作”,因为宝宝在把餐桌和食物弄乱弄脏的同时,正是他们进行感知、学习和分类的过程。国外有研究发现:宝宝在餐桌上吃得越“脏乱”,代表着他学习、体验得越多。主动进食的行为显然是有利于宝宝接受各种食物的,呵斥、阻止和批评会增加宝宝对食物和进食的恐惧或反感,也不利于其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
给他演示“嚼”食物
最初,宝宝还不太会“嚼”食物,这就要求家长通过“演示”来教他们如何在将食物放入嘴中后将其嚼碎。家长的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宝宝加速掌握进食技能,还是重要的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加宝宝对食物和就餐的兴趣,帮宝宝形成健康的饮食心理和饮食习惯,培养宝宝的自主能力和安全感。
不劝食,不干扰孩子进食
宝宝具有自我调节能量摄入量的“先天能力”,家长应当学会识别孩子的饥饿及饱腹感信号,同时需要意识到:强制性地劝导宝宝多食或少食,要求他们摄入更多或更少的食物,必然干扰他们正常的能量摄入自我调节能力。在每餐的初始阶段,宝宝的饥饿感较强,此时应容许他们自己进食;一旦他们有疲惫的表现,家长应及时帮助他们进食余下的食物。
健康的家庭食物选择
家庭的食物选择会对宝宝的饮食产生长远影响,因此,家长首先要有建立家庭健康饮食习惯的意识,以免因自身的错误认识而误导宝宝终生。
给宝宝适当的食物
部分家长会因为害怕宝宝嚼不好或咽不下颗粒、块状食物而继续让他们吃泥糊食品,这样会让宝宝错过锻炼进食技能的重要阶段,影响后期的进食能力;同时,还会因食物营养密度不足而影响正常的生长速度,并形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温馨提示
● 安排宝宝坐在儿童餐椅上就餐 ,是科学的培养方法,有 助于尽快建立良好的用餐习惯和就餐时间观念。
● 带皮或带壳的食物,以及可能粘黏在口腔上颚的食物(例如:涂抹了芝麻酱的面包)可导致呛咳,应尽量避免。
1~3岁
他的新本领
● 12~15个月:喜欢自己进食
能知道容器与内容物之间的关系,开始喜欢自己进食,不喜欢别人喂;可以双手捧杯子,会用勺子获取能够粘在勺子上的食物(如果泥、冲调好的婴儿谷物、土豆泥、奶酪等)并送入口中,但掌控得不够好,常常吃得一片狼藉。
● 15~18个月:喜欢玩食物
下颚活动增多,手腕开始出现旋转活动,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杯子及勺子进食;会耐心地等待食物;喜欢玩弄和扔食物以寻求乐趣,并试探家长的反应。
● 18~24个月:寻找爱吃的食物会用勺子和手指自己进食,开始寻找爱吃的食物,并能独立获取食物;表现出抗拒性,想自己控制进食的局面。
● 24~36个月:能表达对食物的喜好能说出食物的名字,表达对食物的喜好,更喜欢未经混合的单一食物。因生长速度减慢而慢慢表现出食欲减退,开始出现偏食。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拒绝过去曾经喜欢的食物,或者反复要求每餐吃同样的食物。这种行为是该阶段心理发育的正常发展过程,且只是暂时现象。
他需要的食物:小块、清淡、营养的食物
逐步添加或丰富食物品种,继续增加食物的硬度及粗糙度。食物的形状应便于宝宝抓握或用勺子舀食。
给他小块的食物,便于用手抓握或用勺子舀食。1岁后开始尝试较烂的软米饭、馄饨、饺子、包子等面食,切碎的带纤维的肉(切成一口大小量的块),可生食的蔬菜和水果(切成便于宝宝拿起来的小块)。保持食物清淡、营养。注意均衡饮食,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用杯子喝液体。自1岁起,开始脱离奶瓶,要用杯子喝奶和水,避免用奶、果汁或饮料替代白水。
他需要的帮助:适合的餐具 变化的口味 平等进餐
适合的餐具
宝宝的餐具应适应其年龄特点,尺寸较小且易使用。杯子要易于手持,碗盘应不易被打翻。
变化的口味
父母要学习为宝宝均衡选择食物,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选择进餐内容时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不要以为宝宝对食物的喜好会永远不变)。注意经常变换食物的纹理、质地、味道及烹调方法。
平等进餐
宝宝应与家庭成员同在餐桌进餐,让他们在与家庭成员共同享受食物的过程中,增加学习餐桌礼仪的机会,通过分享食物来加强与家人之间的沟通,让进餐过程更为愉悦。与宝宝共同进餐时,每一位成人都需注意不对任何食物给予任何负面的评论。幼儿最爱模仿他们喜欢或钦佩的人。因此,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某种食物(例如胡萝卜)表现出来厌恶情绪,宝宝也会讨厌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