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 监督、 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t is to point to in the formation of project cost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sumed in human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and cost, guidance, supervision, and regulate and control, timely correcting is going to happen and the deviation of has put all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n the cost control scheme of the ran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Keywords: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 监督、 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内。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保证成本控制实现施工企业的最低成本,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众多施工企业共同关注和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内容
项目施工成本的内容由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构成。
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即直接从事建筑安装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 奖金、 工资性津贴 、工资附加费 、社会保险费等;材料费,即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费用,包括原材料、 辅助材料、 构配件、 零件、 半成品费用、 周转材料摊销及租赁等费用;机械使用费,即工程过程中使用机械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使用自有机械的台班费 、外租机械的租赁费 、施工机械的安装、 拆卸进出场费等;其他直接费,即直接用于施工过程的费用,包括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备摊销费、 生产工具使用费、 检验试验费 、工程定位费、 工程交点费 、场地清理费、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夜间施工增加费、 仪器仪表使用费等。
间接成本包括: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劳动保护费等;现场管理办公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财产、 车辆 、特殊工种保险费,现场管理及实验部门使用属固定资产的设备 、仪器等折旧 、修理配件、 租赁等使用的费用;职工差旅交通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工程保修费,工程排污费,其他费用;业务招待费,劳动保险费;税金,包括赢负担的房产税 车辆使用税 土地使用费 印花税等;进入间接费用的存货跌价准备;项目管理中发生的其它费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部分施工企业仍然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或者虽然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成本控制认知的局限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带来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弱化,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无可避免在施工中造成很多浪费现象,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业利润,削弱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总体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不能靠喊口号,或者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缩减成本,而必须科学、 合理 、高效地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 。只有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和意识,才会积极寻求加强成本控制的方案和措施,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只有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明确成本控制的内容,才会积极付诸行动,寻找有效途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低成本支出,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最终实现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求。
三、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具体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具体控制措施。
1、合同签订和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事前控制,这个阶段工作的细致与否将直接决定工程总的成本支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为此,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首先是要依据“标书”和签订的施工合同确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对拟建工程进行成本分解,按单项工程提出成本控制目标,打好成本控制的基础;(2)做好施工之前的实地调查研究,包括施工环境、场地贮存条件、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调查。重视成本失控风险预测,对有可能出现的工程量增减、 价格调整、 工程风险、 物价涨跌、 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施工所在地的交通、能源、气候等影响因素进预测。依据调查的资料,结合场地施工环境条件、资源条件,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从而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以降低施工成本;(3)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细化,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性质等,做好工程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施工方案。把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分解到工程部门、财务部门、材料供应部门以及安全保卫部门,形成全面、全员的成本控制体系,并对项目总成本目标进行修正,提高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这也关系到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成败。
2、施工阶段
以项目经理的责任为中心,以施工图预算、 施工预算、 劳动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 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实施控制。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 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工程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1)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
a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规定责任部门, 坚持节约原则, 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 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改进施工技术, 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与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 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 认真计量验收 坚持余料回收 降低料耗水平, 加强现场管理, 合理堆放, 减少搬运, 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b材料价格控制包括: 买价控制, 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 择优购料; 运费控制, 合理组织运输, 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减少资金占用, 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 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人工费控制
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 第一, 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 5%-10%) 承包给领工员或班组, 进行包干控制; 第二,要提高生產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 合理进行劳动组织, 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 提高劳动效率, 精减人员; 第三, 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 降低工费。
(3) 机械费控制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 内部合理调度, 尽量避免窝工。 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的管理, 减少由施工组织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在设备选型配套中, 注意一机多用, 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合理安排机械设备与辅助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 提高机械生产效率,降低机械成本。
坚持中间控制, 着重施工阶段的核算 同时在施工阶段合理控制工期, 组织均衡施工,用好激励机制, 调动职工节约的积极性, 落实技术组织措施,及时做好工程变更, 加强质量管理, 坚持例外原则, 尽量避免返工企业应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 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加强质量管理, 控制不必要的浪费,以优质的工程质量赢得市场。
3. 工程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实际中往往忽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一旦进入竣工收尾阶段,就把管理精力投入到其他在建工程,致使收尾工作一等二拖,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因此在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完工后及时清退冗余人员, 清理现场的机械和剩余材料,结算未付款项,防止继续发生不必要的各种费用;(2)及时做好工程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工作,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把这些资料提交给预算部门复核;(3)完成决算后,应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对于各分部工程重新核算,对于超过目标成本控制的部分,进行剖析,找出原因,进行经验总结,以提高今后成本管理的水平,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4)重视
工程后续保修费用支出,指定具体的保修工作责任者,要求其提出保修计划和费用计划,作为控制保修费用支出的依据。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施工企业应当把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视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和重点, 是工程施工项目控制的核心。加强控制,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提高施工企业效益和赢得长足发展空间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继志. 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J]. 价值工程, 2011,(12)
[2] 钟伟标. 谈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广义成本控制[J]. 中国市场, 2011,(28)
[3] 贾玉芳.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及项目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5)
[4] 许永华, 柴俊毅, 肖伸平. 基于赢得值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及其应用[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7,(0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t is to point to in the formation of project cost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sumed in human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and cost, guidance, supervision, and regulate and control, timely correcting is going to happen and the deviation of has put all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n the cost control scheme of the ran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Keywords: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 监督、 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内。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保证成本控制实现施工企业的最低成本,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众多施工企业共同关注和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内容
项目施工成本的内容由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构成。
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即直接从事建筑安装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 奖金、 工资性津贴 、工资附加费 、社会保险费等;材料费,即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费用,包括原材料、 辅助材料、 构配件、 零件、 半成品费用、 周转材料摊销及租赁等费用;机械使用费,即工程过程中使用机械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使用自有机械的台班费 、外租机械的租赁费 、施工机械的安装、 拆卸进出场费等;其他直接费,即直接用于施工过程的费用,包括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备摊销费、 生产工具使用费、 检验试验费 、工程定位费、 工程交点费 、场地清理费、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夜间施工增加费、 仪器仪表使用费等。
间接成本包括: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劳动保护费等;现场管理办公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财产、 车辆 、特殊工种保险费,现场管理及实验部门使用属固定资产的设备 、仪器等折旧 、修理配件、 租赁等使用的费用;职工差旅交通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工程保修费,工程排污费,其他费用;业务招待费,劳动保险费;税金,包括赢负担的房产税 车辆使用税 土地使用费 印花税等;进入间接费用的存货跌价准备;项目管理中发生的其它费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部分施工企业仍然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或者虽然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成本控制认知的局限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带来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弱化,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无可避免在施工中造成很多浪费现象,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业利润,削弱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总体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不能靠喊口号,或者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缩减成本,而必须科学、 合理 、高效地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 。只有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和意识,才会积极寻求加强成本控制的方案和措施,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只有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明确成本控制的内容,才会积极付诸行动,寻找有效途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低成本支出,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最终实现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求。
三、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具体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具体控制措施。
1、合同签订和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事前控制,这个阶段工作的细致与否将直接决定工程总的成本支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为此,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首先是要依据“标书”和签订的施工合同确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对拟建工程进行成本分解,按单项工程提出成本控制目标,打好成本控制的基础;(2)做好施工之前的实地调查研究,包括施工环境、场地贮存条件、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调查。重视成本失控风险预测,对有可能出现的工程量增减、 价格调整、 工程风险、 物价涨跌、 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施工所在地的交通、能源、气候等影响因素进预测。依据调查的资料,结合场地施工环境条件、资源条件,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从而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以降低施工成本;(3)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细化,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性质等,做好工程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施工方案。把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分解到工程部门、财务部门、材料供应部门以及安全保卫部门,形成全面、全员的成本控制体系,并对项目总成本目标进行修正,提高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这也关系到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成败。
2、施工阶段
以项目经理的责任为中心,以施工图预算、 施工预算、 劳动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 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实施控制。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 、材料费、 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 按照量价分离原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工程直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1)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
a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规定责任部门, 坚持节约原则, 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 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改进施工技术, 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与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 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 认真计量验收 坚持余料回收 降低料耗水平, 加强现场管理, 合理堆放, 减少搬运, 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b材料价格控制包括: 买价控制, 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 择优购料; 运费控制, 合理组织运输, 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减少资金占用, 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 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人工费控制
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 第一, 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 5%-10%) 承包给领工员或班组, 进行包干控制; 第二,要提高生產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 合理进行劳动组织, 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 提高劳动效率, 精减人员; 第三, 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 降低工费。
(3) 机械费控制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 内部合理调度, 尽量避免窝工。 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的管理, 减少由施工组织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在设备选型配套中, 注意一机多用, 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合理安排机械设备与辅助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 提高机械生产效率,降低机械成本。
坚持中间控制, 着重施工阶段的核算 同时在施工阶段合理控制工期, 组织均衡施工,用好激励机制, 调动职工节约的积极性, 落实技术组织措施,及时做好工程变更, 加强质量管理, 坚持例外原则, 尽量避免返工企业应从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 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加强质量管理, 控制不必要的浪费,以优质的工程质量赢得市场。
3. 工程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实际中往往忽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一旦进入竣工收尾阶段,就把管理精力投入到其他在建工程,致使收尾工作一等二拖,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因此在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完工后及时清退冗余人员, 清理现场的机械和剩余材料,结算未付款项,防止继续发生不必要的各种费用;(2)及时做好工程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工作,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把这些资料提交给预算部门复核;(3)完成决算后,应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对于各分部工程重新核算,对于超过目标成本控制的部分,进行剖析,找出原因,进行经验总结,以提高今后成本管理的水平,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4)重视
工程后续保修费用支出,指定具体的保修工作责任者,要求其提出保修计划和费用计划,作为控制保修费用支出的依据。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施工企业应当把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视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基础和重点, 是工程施工项目控制的核心。加强控制,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提高施工企业效益和赢得长足发展空间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继志. 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J]. 价值工程, 2011,(12)
[2] 钟伟标. 谈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广义成本控制[J]. 中国市场, 2011,(28)
[3] 贾玉芳.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及项目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5)
[4] 许永华, 柴俊毅, 肖伸平. 基于赢得值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及其应用[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