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是农耕社会的伴生物,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表达浓浓亲情,体现民族精神,向往美好生活。由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我们应深入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关键词:传统节日;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15-01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说到:“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由此足以见得我们的祖先留给了我们怎样的一笔文化财富,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传承,取其精华,深入挖掘,植根实际,有效的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之中。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节日是相对于常日而言的特定的日子。它是农耕社会的伴生物,是古代人民通过对天时,物候等的周期性变化的观察把握而逐步约定俗成的。从历史长河中看,先秦时期便有节庆产生,至隋唐时期是古代节日文化发展、定型的时期。最终形成一系列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天人合一,和谐人际关系的祭祀,庆祝,娱乐等的节日活动,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规律。
以清明节为例,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在中国,寒食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则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的季节,新的生命的开始。寒食禁火冷食祭墓,而清明则取火踏青。宋朝后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由此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祭奠先祖,传承孝道,顺应天时,亲近自然。
二、传统节日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有它特有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自然观。不论从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的佛家,中国哲学思想一直围绕着“天人合一”而不断发展。节日文化也不例外。节日来源于农耕社会节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来源自然必反映自然。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无不体现着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心境。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浓浓人情。不论是春节磕头敬老孝道文化的体现,清明节祭祀先祖的感恩心境,还是游子归来,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不体现人伦亲情。节日文化亲情的挖掘对于现代社会钢筋水泥混凝土层层包裹下的淡漠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提醒。
(三)所有的中国节日无不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合家团圆,健康长寿,表达了人们希望未来和谐美好的热切希望,寓意美好,鼓舞人心。
(四)中国传统节日处处体现着民族精神,爱国大义。不论是纪念屈原的端午,祭奠先祖的清明,还是登高思亲的重阳,都深深的体现着民族的胸怀与爱国大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论述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我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创新。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以上内容来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通过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可以看到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利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教育,同时有利于和谐理念的灌输。节日文化能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起到引导,调节,以及潜在的行为约束能力。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看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能够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传递性、承载性、可操作性的一种工具性事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众多,而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人们通过了解节日内涵,参加节日活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从教育载体方面来看,传统节日文化有效的发挥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凝聚功能,渗透功能以及导向功能。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看
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传统节日所散发出的浓浓亲情,自然气息等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传统节日所熏染的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因此,从环境建设看,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引人走向真善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感染力量,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形成的良好环境对于控制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
(四)从隐性教育方法看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方式。传统节日可以说是进行隐性教育的最好方式,通过节日文化的熏陶感染,人们不自觉的就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从隐性教育的角度,节日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适时引导的功效。
节日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我们应深入挖掘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刘姗姗,女,山东泰安人,(1987—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娄淑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陳崔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探索[N].科技创新导报.2008
[4]刘惠.传统节日: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导刊.2010
[5]薛峰,常愉,唐飞.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文化活动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关键词:传统节日;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15-01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说到:“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由此足以见得我们的祖先留给了我们怎样的一笔文化财富,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传承,取其精华,深入挖掘,植根实际,有效的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之中。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节日是相对于常日而言的特定的日子。它是农耕社会的伴生物,是古代人民通过对天时,物候等的周期性变化的观察把握而逐步约定俗成的。从历史长河中看,先秦时期便有节庆产生,至隋唐时期是古代节日文化发展、定型的时期。最终形成一系列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天人合一,和谐人际关系的祭祀,庆祝,娱乐等的节日活动,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规律。
以清明节为例,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在中国,寒食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则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的季节,新的生命的开始。寒食禁火冷食祭墓,而清明则取火踏青。宋朝后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由此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祭奠先祖,传承孝道,顺应天时,亲近自然。
二、传统节日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有它特有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自然观。不论从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的佛家,中国哲学思想一直围绕着“天人合一”而不断发展。节日文化也不例外。节日来源于农耕社会节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来源自然必反映自然。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无不体现着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心境。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浓浓人情。不论是春节磕头敬老孝道文化的体现,清明节祭祀先祖的感恩心境,还是游子归来,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不体现人伦亲情。节日文化亲情的挖掘对于现代社会钢筋水泥混凝土层层包裹下的淡漠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提醒。
(三)所有的中国节日无不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合家团圆,健康长寿,表达了人们希望未来和谐美好的热切希望,寓意美好,鼓舞人心。
(四)中国传统节日处处体现着民族精神,爱国大义。不论是纪念屈原的端午,祭奠先祖的清明,还是登高思亲的重阳,都深深的体现着民族的胸怀与爱国大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论述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我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创新。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以上内容来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通过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可以看到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利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教育,同时有利于和谐理念的灌输。节日文化能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起到引导,调节,以及潜在的行为约束能力。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看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能够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传递性、承载性、可操作性的一种工具性事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众多,而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人们通过了解节日内涵,参加节日活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从教育载体方面来看,传统节日文化有效的发挥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凝聚功能,渗透功能以及导向功能。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看
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传统节日所散发出的浓浓亲情,自然气息等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传统节日所熏染的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因此,从环境建设看,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引人走向真善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感染力量,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形成的良好环境对于控制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
(四)从隐性教育方法看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方式。传统节日可以说是进行隐性教育的最好方式,通过节日文化的熏陶感染,人们不自觉的就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从隐性教育的角度,节日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适时引导的功效。
节日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我们应深入挖掘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刘姗姗,女,山东泰安人,(1987—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娄淑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陳崔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探索[N].科技创新导报.2008
[4]刘惠.传统节日: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导刊.2010
[5]薛峰,常愉,唐飞.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文化活动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