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回已是我第二次去广西黄姚古镇,路况显然比前几年要好许多,一路上车辆并不多。
这段路的标志不太明显,还好有导航仪,省去许多问路的麻烦。
以前黄姚的知名度还不高,我们去的时候游人寥寥。这几年名气攀升,全赖于香港无线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的介绍宣传,使得这座发祥于宋代,在明清时期繁华一时,有着九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在尘封许久之后再次闻名。
我们到的时候,看到已经有旅游大巴先我们一步进来了。
新街不长,虽然是规划好的,房子修建整齐,但装修不一,有的甚至裸着砖块,觉得和一些普通村镇也没有多大区别。走到新街尽头是古镇入口处,门口大幅的喷绘正是《酒是故乡醇》里的镜头画面。从左边的一条岔路走进去,清澈的小溪和参天的古榕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原来裸露着泥土的水泥路变成了古老的石板路,石板路已经被磨得光滑照人,在雨后的阳光里泛出历史的青光。走在上面,真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街上没有什么人,偶尔有几个小孩嘻嘻哈哈从身边跑过,然后坐在桥头用漂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们。
一些年代久远的老屋前坐着三三两两穿着蓝黑色外衣的老人,我们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他们也会很热情地回应。在闲聊中,他们饶有兴趣给我们讲述古镇的历史,这些历史他们也许已说过很多遍,但语调仍然不紧不慢,与这古镇悠闲的格调如出一辙。
整个镇子方圆约1平方公里,静静徜徉在山水之中,有三条清沏的小溪环绕,老树、亭台楼阁、石桥随处可见,全镇保留下来的明清老屋超过300间,还有古寺、神社和1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大宗祠,以及许多诗联碑刻,这些都是黄姚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而这些房屋、街道的建筑也不是杂乱无序,而是全部按照八卦图建造,镇内的8条街道,600多户人家的房屋,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我们去的时候,在街上穿梭的大多是游人,镇里的年轻人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出去求学,只有老人和小孩子在家享受这份世外桃园一般的悠闲。
其实,黄姚古镇还有独特的文化气质,许多楹联、匾额、碑刻都有文人留下的墨迹,也曾吸引不少文人到此居住。在街巷悠闲地走走停停,无意间抬头,你会看见那座表面上并无特别之处的黑瓦黄房可能就是何香凝、张锡昌、千家驹等文化名人的寓所。
有人说,“黄姚古镇如同一本千年的诗集,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古朴而优雅的格调立即征服了人的心。”我想,这样比喻黄姚是最恰当不过了。
我们漫无目的地走,累了就找个不知名字的石桥坐下,看四周不同的景致。而这一坐,就到了午饭的时间。
慕名到古老伯家,黄姚大都为“黄”、“姚”两个姓氏,“古”姓应该是外来迁入的,我没有细问。古老伯在当地的威望和知名度都很高,原来是黄姚小学的校长,他说他也是土生土长的黄姚人。
从古老伯家出来后,我们继续游历古镇,早上的一些游客带来的嘈杂声渐渐消失,古镇变得更加宁静安详。我们几个人开始分头行动,我随便走到了一户人家,一个长相英俊的小男孩正在玩呼啦圈,见到我并不怕生,他的笑容很灿烂。
这户人家的位置也是极好,门前有一个水塘,水塘外是广袤的冬水田,田边则是若隐若现的喀斯特山峰。水塘倒映着山形和树影,水气氤氲,山色如墨。我忍不住就在这里停留下来,整个下午看着天空色彩由明到暗,感觉时间就在我指尖滑过。
夜幕下的古镇一片寂寥,偶尔听到几声狗吠。我们离开的时候,四周安静得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呼吸。
责任编辑:刘潇潇
这段路的标志不太明显,还好有导航仪,省去许多问路的麻烦。
以前黄姚的知名度还不高,我们去的时候游人寥寥。这几年名气攀升,全赖于香港无线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的介绍宣传,使得这座发祥于宋代,在明清时期繁华一时,有着九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在尘封许久之后再次闻名。
我们到的时候,看到已经有旅游大巴先我们一步进来了。
新街不长,虽然是规划好的,房子修建整齐,但装修不一,有的甚至裸着砖块,觉得和一些普通村镇也没有多大区别。走到新街尽头是古镇入口处,门口大幅的喷绘正是《酒是故乡醇》里的镜头画面。从左边的一条岔路走进去,清澈的小溪和参天的古榕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原来裸露着泥土的水泥路变成了古老的石板路,石板路已经被磨得光滑照人,在雨后的阳光里泛出历史的青光。走在上面,真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街上没有什么人,偶尔有几个小孩嘻嘻哈哈从身边跑过,然后坐在桥头用漂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们。
一些年代久远的老屋前坐着三三两两穿着蓝黑色外衣的老人,我们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他们也会很热情地回应。在闲聊中,他们饶有兴趣给我们讲述古镇的历史,这些历史他们也许已说过很多遍,但语调仍然不紧不慢,与这古镇悠闲的格调如出一辙。
整个镇子方圆约1平方公里,静静徜徉在山水之中,有三条清沏的小溪环绕,老树、亭台楼阁、石桥随处可见,全镇保留下来的明清老屋超过300间,还有古寺、神社和1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大宗祠,以及许多诗联碑刻,这些都是黄姚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而这些房屋、街道的建筑也不是杂乱无序,而是全部按照八卦图建造,镇内的8条街道,600多户人家的房屋,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我们去的时候,在街上穿梭的大多是游人,镇里的年轻人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出去求学,只有老人和小孩子在家享受这份世外桃园一般的悠闲。
其实,黄姚古镇还有独特的文化气质,许多楹联、匾额、碑刻都有文人留下的墨迹,也曾吸引不少文人到此居住。在街巷悠闲地走走停停,无意间抬头,你会看见那座表面上并无特别之处的黑瓦黄房可能就是何香凝、张锡昌、千家驹等文化名人的寓所。
有人说,“黄姚古镇如同一本千年的诗集,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古朴而优雅的格调立即征服了人的心。”我想,这样比喻黄姚是最恰当不过了。
我们漫无目的地走,累了就找个不知名字的石桥坐下,看四周不同的景致。而这一坐,就到了午饭的时间。
慕名到古老伯家,黄姚大都为“黄”、“姚”两个姓氏,“古”姓应该是外来迁入的,我没有细问。古老伯在当地的威望和知名度都很高,原来是黄姚小学的校长,他说他也是土生土长的黄姚人。
从古老伯家出来后,我们继续游历古镇,早上的一些游客带来的嘈杂声渐渐消失,古镇变得更加宁静安详。我们几个人开始分头行动,我随便走到了一户人家,一个长相英俊的小男孩正在玩呼啦圈,见到我并不怕生,他的笑容很灿烂。
这户人家的位置也是极好,门前有一个水塘,水塘外是广袤的冬水田,田边则是若隐若现的喀斯特山峰。水塘倒映着山形和树影,水气氤氲,山色如墨。我忍不住就在这里停留下来,整个下午看着天空色彩由明到暗,感觉时间就在我指尖滑过。
夜幕下的古镇一片寂寥,偶尔听到几声狗吠。我们离开的时候,四周安静得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呼吸。
责任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