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分析

来源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c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新生儿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9个位点进行筛查,以了解南通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的突变率。方法采集2014年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3 015位新生儿足跟血,提取全基因组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中国人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的9个位点进行检测;并对3%阴性结果和全部的阳性结果进行测序验证。结果3 015例新生儿中共检出GJB2基因176de116、235delC和299delAT单个位点杂合突变95例,突变率为3.184%;GJB3基因538C>T杂合突变6例,突变率为0.199%;SLC26A4基因IVS7-2A>G和2168A>G单个位点杂合突变及IVS7-2A>G纯合突变共51例,突变率为1.692%;线粒体12SrRNA基因1494C>T和1555A>G突变4例,突变率为0.133%;GJB2基因235delc复合SLC26A4基因IVS7-2A>G突变1例,突变率为0.033%。结论南通地区正常人群的新生儿中,GJB2基因的杂合突变率高于SLC26A4基因突变率,GJB3基因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较为少见。新生儿耳聋基因的筛查对于听力漏检聋儿、先天性聋儿和药物性耳聋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被誉为改变二十一世纪和改变未来世界的十种新兴技术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定位是获取位置信息的前提,也是目标跟踪和对移动目标定位的基础。因此,本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PROM)产妇胎膜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围生期感染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7月至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41例PROM产妇胎膜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新故事是在中国民间故事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故事文学样式,它与传统民间故事一起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文学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故事已经成为中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转方式调结构引领的新常态阶段。在经历了“调速换挡”以后,我国“L型经济”走势已基本确立,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在低位运行。伴随着经济转型,小微企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持续增加,资产质量持续恶化,不良贷款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对贷款业务的风险加强控制显得至关重要。平安银行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