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IM作为共享项目信息资源的平台,可以将它称之为一种技术手段或者管理方法,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而贯穿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其具备较强的系统性,通过BIM技术对工程造价实施管理,能解决在造价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论证了BIM在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
由于工程项目信息的复杂程度较高,信息沟通的传统模式给建筑企业的实际造价管理带来了众多问题,使企业的经济利润减少,要让企业杜绝资源浪费,提升工程效益,就要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BIM技术,通过运用该技术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
一、BIM技术简介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建筑信息模型”。实质上,BIM是对项目功能和物理特征的数字化表达,在项目产生到竣工结束的整个周期内,作为项目信息的资源共享平台的BIM,都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在BIM系统中,不同的项目参与者都能在项目实施的不同时间段输入、调用、更新及分享相关数据,各人的职责业务、决策部署都能得到明确的反馈和支持,进而达成协同作业的目的。
二、解析传统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随之得以进一步发展,就当下而言,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依然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造价管理数据无法实现高效协同共享
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对系统工程的经济利润有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工程涵盖较多项目,不但要求各参与建设的部门高效地开展协调配合工作,也对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提出了严格要求,因而各施工环节、参与修建的部门必须提升协调沟通的能力。造价信息管理的传统模式不能系统性地对各部门的项目数据进行整合归档,给造价管理的顺利推行增加了新的难度。如依靠手算的传统方式,不能在三算对比的过程中发现隐藏的问题,从而导致计算失误或数据丢失,降低了成本控制的准确程度。
(二)工程造价的数据分析缺乏深度
数据分析挖掘深度不足,便无法达到管理项目的要求。当前软件提供的数据只包含预算和结算的数据,缺乏多维度的分析能力,难以为各建筑参与者提供实际需要的項目数据,应用指标的效率低下。
(三)材料价格信息的更新速度慢
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材料,对其实施动态化管理成为重中之重,依据材料市场信息的变化,需要结合建筑材料市场价及市场实时行情,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加以调整,而在传统管理工作中,材料信息的动态更新工作存在滞后性:材料市场价具有波动幅度较大的特点,如钢材价格在2015年上半年时处于高位,而下半年则在市场行情作用下出现断崖式下跌,定期发布指导价是当前造价管理采用的基本形式,然而这并不能实时反映市场的价格波动,造成了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材料造价信息的准确程度。造价部门在编制材料价格时,通常采用市场询价的方式进行,这必然会导致采购数据和实际工程的造价数据出现偏差,降低了造价信息数据的准确程度。
三、造价管理中BIM所具备的优势
为了提升工程造价效率和水平,让工程造价乃至整体的系统工程实现信息化变革,BIM技术本身拥有独特的优势。
(一)BIM拥有高时效性的数据库
计算机三维模型组成的数据库是BIM技术的核心,在建设工程运行的全过程中,数据库的数据是实时变化的,根据市场环境和施工环境的变化,相关管理人员会对BIM数据进行调试,调整后的数据都能实时共享给全部建设参与者。数据信息的内容有:任意要素的市场价和构件的工程量,由更新引发的其他数据变化,某部分的设计改动等。在项目周期内,BIM系统的后台服务器存储着相关造价的数据资料,如投资策划、项目设计、由开工至竣工全流程的数据等。在建设项目的施工前后,有关人员都能够根据项目需要设定相关的参数,为各建设参与方提供相关的基础性工程信息。作为高时效性的数据共享平台,BIM提升了各参与方的沟通水平,让拟建工程的负责人员和后续造价人员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基础工程数据的筛选与调用。BIM的时效性优势,有助于提高造价基础数据的准确程度,进而让管理工程的造价水平得到跃升,解决了二次调价、造价传统模式脱离市场实际等问题。
(二)BIM可实施系统性的资源计划
依靠BIM模型建立的数据库,对项目管理者进行资金安排、进度等资源计划具有助推作用。通过BIM软件,能让项目的三维模型得以迅速建立,而BIM数据库能定义三维模型内所有构件的时间数据,经过自动化测算,能够得出项目的实际工程量,之后我们便能在任意阶段、任意子工程中,将数据模型得到的工程量进行细分,也能具体定制某个子工程所需的建设时长;从而能融合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数据库中的价格信息,可以任意分析各部分和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而能迅速制定资金、进度等资源计划,让资源调配更加合理化,精准高效地控制项目成本,进行合理科学的进度分析及成本分析。据此,BIM提升了项目整体的管理水平。
(三)具备储存、分享造价数据的功能
当造价部门和施工方完成估价和竣工结算工作时,用于保存各项目数据的载体大多为WORD、PDF、EXCEL或者纸质载体等,数据不是被储存于档案柜,便是储存在硬盘中,数据之间彼此独立,影响了数据使用的便利性。BIM技术则能让项目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带有BIM参数的电子文档,达成存储方便的目标效果,并能让各管理人员精准分析、调用、分享和借鉴相关数据及经验。BIM数据库是在市场信息和项目历史数据的累积中建立起来的,施工方负责人根据一定的经验、标准和规划数据,能高效建设项目信息模型,迅速制成发包方所需的结算单、进度表、资金计划等报表,使得施工方不必在数据核实上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建筑企业设立造价指标和BIM数据库,有助于为类似项目提供对比参数,在制定新的项目投标文件时能够实现高效便捷的报价,降低了由造价人员离职引起的人工费用和重复劳动的费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能够依靠BIM技术,按照工序、时间、区域等条件进行工程造价,从而达成精准化管理。BIM作为系统的工程数据存储平台,积累了众多数据及经验,提高了分享和管理的效率。 (四)根据BIM进行项目模拟决策
建立BIM三维模型后,运用模拟建设、可视化手段等软件功能,为项目工程进行模拟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当项目进入投资决策的阶段,企业依靠其数据模型,能够调用和模拟相关项目的造价信息,例如某地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人工价格等,也能提供相近项目每平米的造价数据,精准预估项目初期的总投资额度,让投资决策更加精准化。很多人都知道,设计对建安成本的作用力度可达7成,因而需要重点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完成工程的CAD图纸设计后,应该将图纸中的项目要素和BIM数据库的历史造价数据结合起来。按照时间顺序,输出子工程的造价数据,以降低其在设计过程中的造价成本,实施限额设计。当总包方进行图纸交底和联合审查图纸时,通常是审核二维平面设计稿,而专业的设计稿通常是独立设计的,人工核查难以检查出图纸中隐藏的问题。通过BIM技术,能够将各设计稿汇总到同一平台上,让设计、承包、监理三方的负责人能够同时审查设计稿。依靠可视化手段,能够对图纸进行3D、4D乃至5D的碰撞模拟试验,能够搜寻到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的设计节点,减少设计失误,降低由于错误理解造成的巨大返工成本,施工时发生纠纷的次数也相应减少。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预算费用中的7成都是材料费用,且材料费用在直接费用中的比例重达8成。因而高效减少材料损耗成为控制施工成本的中心环节。当前,施工过程中虽然具备领料限制手续和流程等控制手段,但其效果不佳,因为在领配材料时,时间受限且材料的相关数据检索困难,审查人员难以对每项材料的损耗数据進行合理性分析,仅能依靠少部分信息和个人经验进行预估。而BIM技术的出现,能够让审查人员调取同类项目的大量具体数据,通过多维的模拟运算,迅捷精确地拆解、汇集任意子工程的损耗指标,进而达成限额领料的目标。
(五)BIM的多维运算对比
造价管理过程中,多维运算对比有助于迅速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对工程费用的降低有着重要作用。多维运算对比主要分析和比对时间、空间和工序三个维度,对单一维度的分析并不能发现弊端。如某工程于上月完成的产值达600万,其中450万是实际费用,整体效益上佳,而可能在某个子程序的预算是90万,实际费用却变成100万。这提醒我们,对单一维度的费用分析是不充分的,还需要把实际发生费用细化到各个工序中;而且工程往往按照施工区域、时间段进行分包或施工,这需要我们依据空间地域,进行相关费用要素的统计剖析。立足三个维度开展费用的统计分析工作,要求我们细化、汇总实物的消耗总量和造价信息,这无法单纯依靠造价人员进行手工测算。要想进行迅捷精准的多维度运算对比工作,必须依靠BIM处理中心和软件来达成这一目标。
四、结语
目前BIM技术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缺乏统一的系统性软件,在造价、建设方面,BIM技术的巨大潜力未能得到完全发挥。唯有解决BIM在数据分类互用标准和数据传输方面的问题,才可以让BIM中的软件、相关技术得到真正的统一,从而依靠其合力达成更好的造价管理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课题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挑战杯”项目《“膜”法洗衣--生物-光催化-膜分离三元协同的一体化中水回用装置》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TZ20200021)。
由于工程项目信息的复杂程度较高,信息沟通的传统模式给建筑企业的实际造价管理带来了众多问题,使企业的经济利润减少,要让企业杜绝资源浪费,提升工程效益,就要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BIM技术,通过运用该技术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
一、BIM技术简介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建筑信息模型”。实质上,BIM是对项目功能和物理特征的数字化表达,在项目产生到竣工结束的整个周期内,作为项目信息的资源共享平台的BIM,都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在BIM系统中,不同的项目参与者都能在项目实施的不同时间段输入、调用、更新及分享相关数据,各人的职责业务、决策部署都能得到明确的反馈和支持,进而达成协同作业的目的。
二、解析传统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随之得以进一步发展,就当下而言,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依然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造价管理数据无法实现高效协同共享
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对系统工程的经济利润有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工程涵盖较多项目,不但要求各参与建设的部门高效地开展协调配合工作,也对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提出了严格要求,因而各施工环节、参与修建的部门必须提升协调沟通的能力。造价信息管理的传统模式不能系统性地对各部门的项目数据进行整合归档,给造价管理的顺利推行增加了新的难度。如依靠手算的传统方式,不能在三算对比的过程中发现隐藏的问题,从而导致计算失误或数据丢失,降低了成本控制的准确程度。
(二)工程造价的数据分析缺乏深度
数据分析挖掘深度不足,便无法达到管理项目的要求。当前软件提供的数据只包含预算和结算的数据,缺乏多维度的分析能力,难以为各建筑参与者提供实际需要的項目数据,应用指标的效率低下。
(三)材料价格信息的更新速度慢
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材料,对其实施动态化管理成为重中之重,依据材料市场信息的变化,需要结合建筑材料市场价及市场实时行情,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加以调整,而在传统管理工作中,材料信息的动态更新工作存在滞后性:材料市场价具有波动幅度较大的特点,如钢材价格在2015年上半年时处于高位,而下半年则在市场行情作用下出现断崖式下跌,定期发布指导价是当前造价管理采用的基本形式,然而这并不能实时反映市场的价格波动,造成了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材料造价信息的准确程度。造价部门在编制材料价格时,通常采用市场询价的方式进行,这必然会导致采购数据和实际工程的造价数据出现偏差,降低了造价信息数据的准确程度。
三、造价管理中BIM所具备的优势
为了提升工程造价效率和水平,让工程造价乃至整体的系统工程实现信息化变革,BIM技术本身拥有独特的优势。
(一)BIM拥有高时效性的数据库
计算机三维模型组成的数据库是BIM技术的核心,在建设工程运行的全过程中,数据库的数据是实时变化的,根据市场环境和施工环境的变化,相关管理人员会对BIM数据进行调试,调整后的数据都能实时共享给全部建设参与者。数据信息的内容有:任意要素的市场价和构件的工程量,由更新引发的其他数据变化,某部分的设计改动等。在项目周期内,BIM系统的后台服务器存储着相关造价的数据资料,如投资策划、项目设计、由开工至竣工全流程的数据等。在建设项目的施工前后,有关人员都能够根据项目需要设定相关的参数,为各建设参与方提供相关的基础性工程信息。作为高时效性的数据共享平台,BIM提升了各参与方的沟通水平,让拟建工程的负责人员和后续造价人员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基础工程数据的筛选与调用。BIM的时效性优势,有助于提高造价基础数据的准确程度,进而让管理工程的造价水平得到跃升,解决了二次调价、造价传统模式脱离市场实际等问题。
(二)BIM可实施系统性的资源计划
依靠BIM模型建立的数据库,对项目管理者进行资金安排、进度等资源计划具有助推作用。通过BIM软件,能让项目的三维模型得以迅速建立,而BIM数据库能定义三维模型内所有构件的时间数据,经过自动化测算,能够得出项目的实际工程量,之后我们便能在任意阶段、任意子工程中,将数据模型得到的工程量进行细分,也能具体定制某个子工程所需的建设时长;从而能融合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数据库中的价格信息,可以任意分析各部分和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而能迅速制定资金、进度等资源计划,让资源调配更加合理化,精准高效地控制项目成本,进行合理科学的进度分析及成本分析。据此,BIM提升了项目整体的管理水平。
(三)具备储存、分享造价数据的功能
当造价部门和施工方完成估价和竣工结算工作时,用于保存各项目数据的载体大多为WORD、PDF、EXCEL或者纸质载体等,数据不是被储存于档案柜,便是储存在硬盘中,数据之间彼此独立,影响了数据使用的便利性。BIM技术则能让项目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带有BIM参数的电子文档,达成存储方便的目标效果,并能让各管理人员精准分析、调用、分享和借鉴相关数据及经验。BIM数据库是在市场信息和项目历史数据的累积中建立起来的,施工方负责人根据一定的经验、标准和规划数据,能高效建设项目信息模型,迅速制成发包方所需的结算单、进度表、资金计划等报表,使得施工方不必在数据核实上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建筑企业设立造价指标和BIM数据库,有助于为类似项目提供对比参数,在制定新的项目投标文件时能够实现高效便捷的报价,降低了由造价人员离职引起的人工费用和重复劳动的费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能够依靠BIM技术,按照工序、时间、区域等条件进行工程造价,从而达成精准化管理。BIM作为系统的工程数据存储平台,积累了众多数据及经验,提高了分享和管理的效率。 (四)根据BIM进行项目模拟决策
建立BIM三维模型后,运用模拟建设、可视化手段等软件功能,为项目工程进行模拟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当项目进入投资决策的阶段,企业依靠其数据模型,能够调用和模拟相关项目的造价信息,例如某地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人工价格等,也能提供相近项目每平米的造价数据,精准预估项目初期的总投资额度,让投资决策更加精准化。很多人都知道,设计对建安成本的作用力度可达7成,因而需要重点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完成工程的CAD图纸设计后,应该将图纸中的项目要素和BIM数据库的历史造价数据结合起来。按照时间顺序,输出子工程的造价数据,以降低其在设计过程中的造价成本,实施限额设计。当总包方进行图纸交底和联合审查图纸时,通常是审核二维平面设计稿,而专业的设计稿通常是独立设计的,人工核查难以检查出图纸中隐藏的问题。通过BIM技术,能够将各设计稿汇总到同一平台上,让设计、承包、监理三方的负责人能够同时审查设计稿。依靠可视化手段,能够对图纸进行3D、4D乃至5D的碰撞模拟试验,能够搜寻到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的设计节点,减少设计失误,降低由于错误理解造成的巨大返工成本,施工时发生纠纷的次数也相应减少。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预算费用中的7成都是材料费用,且材料费用在直接费用中的比例重达8成。因而高效减少材料损耗成为控制施工成本的中心环节。当前,施工过程中虽然具备领料限制手续和流程等控制手段,但其效果不佳,因为在领配材料时,时间受限且材料的相关数据检索困难,审查人员难以对每项材料的损耗数据進行合理性分析,仅能依靠少部分信息和个人经验进行预估。而BIM技术的出现,能够让审查人员调取同类项目的大量具体数据,通过多维的模拟运算,迅捷精确地拆解、汇集任意子工程的损耗指标,进而达成限额领料的目标。
(五)BIM的多维运算对比
造价管理过程中,多维运算对比有助于迅速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对工程费用的降低有着重要作用。多维运算对比主要分析和比对时间、空间和工序三个维度,对单一维度的分析并不能发现弊端。如某工程于上月完成的产值达600万,其中450万是实际费用,整体效益上佳,而可能在某个子程序的预算是90万,实际费用却变成100万。这提醒我们,对单一维度的费用分析是不充分的,还需要把实际发生费用细化到各个工序中;而且工程往往按照施工区域、时间段进行分包或施工,这需要我们依据空间地域,进行相关费用要素的统计剖析。立足三个维度开展费用的统计分析工作,要求我们细化、汇总实物的消耗总量和造价信息,这无法单纯依靠造价人员进行手工测算。要想进行迅捷精准的多维度运算对比工作,必须依靠BIM处理中心和软件来达成这一目标。
四、结语
目前BIM技术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缺乏统一的系统性软件,在造价、建设方面,BIM技术的巨大潜力未能得到完全发挥。唯有解决BIM在数据分类互用标准和数据传输方面的问题,才可以让BIM中的软件、相关技术得到真正的统一,从而依靠其合力达成更好的造价管理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课题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挑战杯”项目《“膜”法洗衣--生物-光催化-膜分离三元协同的一体化中水回用装置》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TZ202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