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议文章】刘仁增《语用:语文教学的价值重塑与范式重构》,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6期;温儒敏《语文课要“聚焦语用”——在济南明湖中学的讲话》,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3A期;王元华《语文教学中语用的核心和层次》,原载《语文建设》2014年第2期;王敏《“语用热”:从虚浮走向理性建构》,原载《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3年第11C期。
  【内容提要】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强调,掀起了“语用”的研究和实践热潮。这些研究初步形成了对“语用”内涵的论述和辨析,澄清了“语用学”与“语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梳理出了语用的基本层次和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和“教学范式;并清醒认识到目前语用教学实践的误区。
  近年来,“语用”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新兴的核心词汇。针对这一新兴的语文教育理念,不少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语用”的基本内涵、实践经验及常见误区都有了一定的思考,为有效开展“语用”教学奠定了基础。
  一、 关于“语用”的基本内涵
  1.“语用”的基本内涵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语文课的目标可以罗列很多,包括人文教育,传统文化熏陶等,但核心和基本目標是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教学实践中所看到的语用以及一线教师研究的语用,其大概内容基本上包括在高考语文中的“现代文语言运用”考查内容中,主要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文言文阅读理解、翻译、默写、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之外的部分,具体包括句子衔接(包括特定情境下上下文的应答)、句子改写、句子仿写、语病判断与修改、语段关键信息提取、特定要求的语意归纳概括、语句内容分析鉴赏、特定要求的短文写作。
  2.“语用”与“语用学”的区别与联系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所指的“语用”,与“语用学”的“语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用学与语形学和语义学相对。利奇指出了语用学的判断标准:考虑到说话人和听话人,考虑到说话人的意图或听话人的解释,考虑到语境,考虑到通过使用语言或依靠语言而实施的那种行为或行动,就是语用学的范畴。由此可见,语用学的语用,其意义与语文教学实践和高考中的语用有差别,外延要小得多,内涵集中得多。
  但二者也有相同之处:都重视具体语境中语言的具体运用,重视探究各个层次、各种结构中的语言运用效果及产生这种效果的语言形式。也即,无论“语言文字运用”还是语用学的“语用”,其核心要求和本质特征都是“具体语境中的人对语言文字的主体性地使用和交流”。正因为此,专业的语用学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小学“语用”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二、 关于“语用”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关于“语用”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为有效实施语用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导。
  1.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的基本层次
  “语用”作为一个语文教育理念提出,要想在实践中切实落实,必须要求清晰的教学内容为支架。
  以语言形式的简单与复杂程度为标准,语用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依葫芦画瓢似的“用词造句”与单复句“仿写”,口头、笔头都行。 其次,是用一个主题词、几个词或几个小句子,写或说几十个字、两三百字的情境内涵丰富的小段落、小文章,或者理解文章中的某个词、某句话、某个段落、某一主题等,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或写出来。最后,是写大作文或演讲。
  以内容的复杂程度为标准,语用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用对,即用对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包括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或者是表达出来的对文章中的某处内容理解基本正确。这种情况下,词语、句子或语言结构形式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语境中得到了运用,语言使用者是动了脑筋的,是与相应的生活体验发生关联的,但程度比较浅,语用的主体性特征体现得不是特别明显。其次是切己深刻体验,即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运用于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境中,给他人印象也很深刻,或者是对文章具体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表达。再次是用奇,即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运用于新奇的语境中,给人超凡脱俗之感,或者对文章内容有独到的理解与表达。 最后是现身说法,即结合现场情境和文章具体语境,将词语、句子、主题或语言结构形式等,贴切地运用到现场情境中去,尤其是师生当下的活动、表情中去。这种语用,调动了当下的情境语境,让大家全身心参与,也容易引起共鸣,拥有其他语用实践难以匹敌的优势,包括强烈的现场感、良好的共鸣效果和全方位的主体感受等。
  2.“语用”教学的基本构架和教学范式
  基于“语用”的教学设计和传统语文教学设计之间,肯定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刘仁增提出了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和“教学范式”,对一线的语用教学设计有很大启发和帮助。
  其语用教学的“模型架构”是指“发现—领悟—模仿—类推—创造”。即发现:生发语意,聚焦形式;领悟:揣摩语言,敏化语感;模仿:情境迁移,习得方法;类推:复现类比,把握规律;创造:内化语言,自主读写。
  其语用课堂的“教学范式”包括:指向语言习得的理解式运用;指向语言形式的迁移式运用;指向言语转换的创生式运用;指向读写策略的学用型运用;指向读写知识的积累型运用。
  三、“语用”教学实践的困惑和误区
  伴随着日益增多的、美其名曰“语用教学”的实践探索中,也暴露出一些普遍性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1.窄化“语用”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把“语言文字的运用”理解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常见的是造句、说话、写作,潜意识下是把阅读理解排除在语用之外的。以为在一篇文章中抓出“习作训练点”抓到了“语言运用”,让学生“为写而读”,把阅读教学变成写作教学的行为。
  针对这种现象,目前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这一问题,认为这是“语用”教学中应该批判和澄清的一种错误认识。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全语用”的概念,既包括输入性言语(如听、读)的学习,也包括输出性言语(如说、写)的学习;既包括审美性言语的学习,也包括实用性言语的学习;既重视语言本身的学习,也重视语言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在“全语用”教学中,“言”和“意”是完整地融合在一起的;“读”和“写”是完整地融合在一起的, “语感”和“语理”是完整地契合在一起的,“语言实践”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新课标提“语用”就是为了强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不能认定写作是语文的终极目标,而应理性地掌握阅读和表达的尺度。
  2.仅满足于“语文知识积累”
  因为强调“语用”,目前语文课上老师们会关注语言形式和語文现象,探寻作者的言语奥秘,却往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仅仅止于语言概念(比如发现排比的句式,先概括后具体,动静结合等睿智的语言形式)的掌握,而忽视其表达效果的体味、表达内容的借鉴。
  但是纯知识的语言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了、记住了一些写法名称外,对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无实质性的帮助和提高。在“知道”与“会用”之间,必须架设一座连接的桥梁,那就是言语实践。有了言语实践,当学生面对那些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复杂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时,就能沉入语言情境,触摸到语言温度,感受到语言形象,获得语言经验,把握语言规律,掌握语用技能,从而为规范、熟练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的“学”始终处于中心的位置,营造一个良好的现场感,引领学生体验语言运用的美妙,在自然、得体的语言运用中把握语言应用的规律,变“我”在语言的泥淖中挣扎为“我”在言语的海洋中自主遨游。所以阅读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懂得语言”“谈论语言”,更要“使用语言”、“能用这种语言讲话”。
  3.阅读课上“语用”与“人文”结合不自然
  目前,在不少阅读课上,对课文主题包括科学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等属于文化修养(人文性)的讲授与讨论,不是从语言文字运用这里很自然地引出,或者两者结合不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于阅读方法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做得不够。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等等,都有技巧方法,需要一一学习。但是我们对这些方法技能的传授仍然很粗糙,这些方面的基础研究也很不够。比如所谓的“精读”,究竟“精”在哪里?大多老师在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方面下功夫,这当然也有必要,可是偏偏没有教给方法。没能把精读的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很难把“人文”的理解与“语用”的实践结合起来。
  [作者通联:西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一、江南好  师:这节课一起来学习一首词——韦庄的《菩萨蛮》。大家说说看,学诗歌最好的手段是什么?  生:读。  师:最朴素,又是最关键、最实用的学习方法。那我们就开始读这首词。第一遍读,请同学们轻声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生轻声读。  师:很好。第二遍我们默读,读的时候可以看看文中的注解,把所有声音都放进心底。  生默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一女生读,语调平淡。  师:听听看,她读的节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领域永恒的话题,在引导学生认知中国文化,培养其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线教师与研究者开始逐步重视基于文言文语辞世界的“文化解读”研究,关注其语词特征、章句抒写及文字符号背后所揭示的作者个人的独特人生体验与情志旨趣。而文言文文化解读教学中,如何做到以“言”促“文”,“言”“文”统一,既关注文言文文本内容的文化底蕴,又关注文言文字词形式的文化特性,仍是一个需要
对于《兰亭集序》的主题,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说“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①。也有研究者认为《兰亭集序》的着眼点不在“死生”而在“俯仰”②。本文分析“死生”和“俯仰”的关系,阐发另一条不容忽视的心理红线,即因“俯仰”之痛,“生死”之悲而迸发的对“立言”的关注。  整篇序文情感脉络清晰明了,这从文章关键句中不难看出:“信可乐也”,“岂不痛哉!”和“悲夫!”因山明水丽,俊彦毕集,流觞雅事的修稧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下称《孔》文)没有固定聚焦于某一特定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选取咸亨酒店这一社会的一角,描写里面各色人物,并以此为背景,烘托和刻画了孔乙己这样一个迂腐、可怜的‘苦人’形象。”(温儒敏,王本华语)①它“一反《狂人日记》式的愤厉”,采用“沉郁哀惋”的叙事笔调(周仁政语),②用一种“象征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叙事,这使得鲁迅先生的小说“比其他同代人的要复杂和具
现阶段大行其道的所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或类时评写作等题目,核心写作思维中都含有对现象的分析,往往需要就事论事、缘事说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生写作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思路展不开、思维不深入,从而导致行文浮于表面,分析难以深度推进。追本溯源,其根由还在于缺乏一个有效的思维支架,面对现象,惯常准备的名人名言、事例素材往往失效,具体分析又无从下手、无法深入,故而只能亮出一个大致的看法,在现象的浅表层面上
近年来,上海市高考作文题呈现出明显的“海派风格”。从2018年个人的“需要”与“被需要”,2019年“寻找中国味”之认识事物方法,到2020年面对意外转折的“无力”和“有为”……我们发现,这样的作文精神一以贯之:贴近生活、理性思辨,引导学生对自己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换言之,它意在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理性精神的人、成为社会中人格完善的人,而这也正是学科德育中“人格养成”的重要内容。  成长于思想更为开放、
《湖心亭看雪》入选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篇小品文仅160个字,却写得精彩绝伦,趣味盎然。文章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叙述了赏雪往事,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作者的那份淡淡的故园之思和孤芳自赏的情怀却境界全出。全文不夸饰,不铺陈,点到为止,寥寥数语而神情俱现。张岱作为明朝遗民,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文本的情感表达过于朦胧深沉,特别是本文语言表述上有不少不合常理,甚至自相矛盾之处,
一、设计意图  新课标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何重读经典?如何渗透小说的语言知识?如何探索适宜的“语文知识”学习途径?这是本节课切入的基本视角——拟主要围绕 “看”字展开,利用“看/被看”的关系,揭示矛盾的根源,同时完成对小说主题的探讨。  根据对教
在教授杜甫诗歌《咏怀古迹(其三)》时,笔者大胆挑战诗圣杜甫,大胆挑战自我,别有匠心地大幅改动原作,给学生留下一个不伦不类、恶搞杜诗的印象,也让学生在惊愕、搞笑、疑惑、迷茫不解中逐渐走近杜诗原作。通过比较改作与原作,引导学生全面细致感受杜诗语言的精深凝练,情感的丰富深沉和思想的深刻精辟。课堂气氛热烈,思维活跃,互动频繁,参与面广,教学有趣,思路开阔,情感体验实在,文化含量丰厚,教学效果很好。现将授课
假若你亲眼看见朋友不小心摔坏了同学的钢笔,当同学追问时他却假装不知道;假若你的朋友在人前说的是奉承话、在你面前却诽谤他人;假若朋友每次向你借东西总是不能如他所许诺的按时归还;假若他为试卷上老师错判而多给的那几分窃喜不已……这样的朋友,你喜欢吗?  回答绝对是否定的。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1968年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将550个描写人物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列成一张表,让人们从中选择他们最愿意交往的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