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训练目的:本期分析的两部短片都选自长期影像记录工程“我心中的2008”。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影视短片创作”课程的固定选题,“我心中的2008”自北京申奥成功之际就已开始策划,2004年正式启动,我们希望通过与一届又一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多角度、多视点全程记录2008年奥运会给普通人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影像记录工程将会一直持续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届时将会结成一部生动而富有价值的影像社会史。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选题将同学们的目光引向身处的巨变的时代,引导他们在同一个选题下观察和发现时代演进带给人们日常生活的具体变化。
可用一生寻一梦
“我心中的2008”是一个开放的选题,每个人对2008年的期待各不相同, 2008是一个契机,在一个大的框架下,不同同学可以拍出视角全然不同的作品来,汇集在一起就映射出时代演进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从司冰的短片《空竹老人的空竹梦》中,我们完全可以解读出附着在2008期待上面的正是一位老人对于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延续一生的热爱。
应当说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是有一定难度的,原因在于梦想不容易用视觉形象来表现。司冰选择了人物叙述这样一个最为直接的方式,之所以能够成立,很大程度上依靠剪辑上对于动作场面的处理,他在老人静态叙述的各段落间插入抖空竹的运动画面,动静结合加快了影片节奏,使得叙述并不显得沉闷。
但是在一系列插入段落中,东岳庙前抖空竹的历史影像资料显得有些突兀,虽然可以看到作者确实花了很多功夫搜集资料,而且这段黑白影像也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但是它的出现偏离了短片的梦想主题,并使得影片向单纯介绍空竹运动的专题片方向倾斜,视觉上也产生跳跃感。一位老人的回忆本身已经具有足够分量的历史感,因此去掉这一段落也许会使整部片子节奏上更为流畅,视觉风格上更加统一。
梦想必然要借助具体行动与现实发成某种联系,影片中老人给空竹装饰上申奥标识是一个明确的开端,使得空竹梦与2008在视觉上汇合到一起,由此引出了去奥组委提建议,有了铺垫显得非常自然。老人受聘到一所中学推广空竹运动作为影片结尾,将梦想完整地展示出来,使得观众可以感觉到老人的梦想是真切的,并且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这张面孔 无比生动
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看过王嘉短片《王大侠的幸福生活》的人而言,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得难以忘记。
人物类影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刻画出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纪录片也是电影,不应当放弃电影有效的视听语言等手段。以下我们来分析王嘉如何在作品中塑造 “王大侠”这一人物形象。
出场
好的剧情片中主要人物的出场都是导演要下最大功夫设计的场面之一,纪录片也完全可以通过剪辑来完成人物的出场设置。王大侠的幸福生活?主角王大侠的第一次出现安排在钟楼前的小广场上,视觉上人物顶天立地,强烈的红色块在灰背景映衬之下格外抢眼,同时观众又能够从这个简单画面里读解到有关人物生活区域、性格爱好等足够丰富的信息。可以说,这个出场设计是十分简练和精彩的。
空间
整个影片选取了三个大的空间环境:钟楼广场、家、后海。这三个空间分别契合影片的三个发展段落,并且分别承担起不同的人物塑造功能:前面提到,钟楼广场主要为了突出主角亮相,简单而富有旧京特色的空间环境有利于视觉上突出人物,也符合人物身处的典型环境;家这一空间则直接叙述人物身份、生活状态,使观众能够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人物;后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容许人物尽情展示,并且在结尾部分回归相对单一的背景,进行人物内心的阐释。根据空间的划分,如果把结尾部分的内心独白分离出来,可以清楚地看出影片交响曲式的四部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结尾。
值得注意的是王嘉对于空间的表现,无论是空间的纵深感还是内外空间的层次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环境人物
人物都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所以要通过周围人物来刻画主要人物,如同剧情片中,必须与他人演对手戏,才能凸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片中王先生的爱人和后海岸边的朋友,对勾画人物都具有重要作用,使人物处在。
动作
没有动作就没有人物。
王大侠刷牙就是典型动作,一个动作就体现出人物性格和生活状态,胜过千言万语。如何表现才能使王大侠运动的场面更精彩,作者将三个跳水的动作放在一起,剪去中间过程,重复就使动作得到强调,突出了动作的美感和节奏感。片中另一个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动作当属王大侠的歌唱,每次出现都是有作用的,有的类似于京剧里面主角上场前的叫板,提示观众注意接下来的动作,有的则是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外化。这些典型动作连接在一起,人物自然活了起来。
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很多,本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拍摄了大量素材之后,能够根据人物构建的需要对素材进行选择,剪掉作用较弱的部分,留存下典型的镜头,通过组接将人物最为生动的面貌展现出来。
宋 靖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现在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任教。
开设的主要课程:
《照相机术》、《生活摄影》、《影视短片创作》。
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图片摄影的数字化短片的剪辑技巧》。
可用一生寻一梦
“我心中的2008”是一个开放的选题,每个人对2008年的期待各不相同, 2008是一个契机,在一个大的框架下,不同同学可以拍出视角全然不同的作品来,汇集在一起就映射出时代演进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从司冰的短片《空竹老人的空竹梦》中,我们完全可以解读出附着在2008期待上面的正是一位老人对于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延续一生的热爱。
应当说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是有一定难度的,原因在于梦想不容易用视觉形象来表现。司冰选择了人物叙述这样一个最为直接的方式,之所以能够成立,很大程度上依靠剪辑上对于动作场面的处理,他在老人静态叙述的各段落间插入抖空竹的运动画面,动静结合加快了影片节奏,使得叙述并不显得沉闷。
但是在一系列插入段落中,东岳庙前抖空竹的历史影像资料显得有些突兀,虽然可以看到作者确实花了很多功夫搜集资料,而且这段黑白影像也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但是它的出现偏离了短片的梦想主题,并使得影片向单纯介绍空竹运动的专题片方向倾斜,视觉上也产生跳跃感。一位老人的回忆本身已经具有足够分量的历史感,因此去掉这一段落也许会使整部片子节奏上更为流畅,视觉风格上更加统一。
梦想必然要借助具体行动与现实发成某种联系,影片中老人给空竹装饰上申奥标识是一个明确的开端,使得空竹梦与2008在视觉上汇合到一起,由此引出了去奥组委提建议,有了铺垫显得非常自然。老人受聘到一所中学推广空竹运动作为影片结尾,将梦想完整地展示出来,使得观众可以感觉到老人的梦想是真切的,并且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这张面孔 无比生动
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看过王嘉短片《王大侠的幸福生活》的人而言,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得难以忘记。
人物类影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刻画出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纪录片也是电影,不应当放弃电影有效的视听语言等手段。以下我们来分析王嘉如何在作品中塑造 “王大侠”这一人物形象。
出场
好的剧情片中主要人物的出场都是导演要下最大功夫设计的场面之一,纪录片也完全可以通过剪辑来完成人物的出场设置。王大侠的幸福生活?主角王大侠的第一次出现安排在钟楼前的小广场上,视觉上人物顶天立地,强烈的红色块在灰背景映衬之下格外抢眼,同时观众又能够从这个简单画面里读解到有关人物生活区域、性格爱好等足够丰富的信息。可以说,这个出场设计是十分简练和精彩的。
空间
整个影片选取了三个大的空间环境:钟楼广场、家、后海。这三个空间分别契合影片的三个发展段落,并且分别承担起不同的人物塑造功能:前面提到,钟楼广场主要为了突出主角亮相,简单而富有旧京特色的空间环境有利于视觉上突出人物,也符合人物身处的典型环境;家这一空间则直接叙述人物身份、生活状态,使观众能够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人物;后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容许人物尽情展示,并且在结尾部分回归相对单一的背景,进行人物内心的阐释。根据空间的划分,如果把结尾部分的内心独白分离出来,可以清楚地看出影片交响曲式的四部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结尾。
值得注意的是王嘉对于空间的表现,无论是空间的纵深感还是内外空间的层次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环境人物
人物都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所以要通过周围人物来刻画主要人物,如同剧情片中,必须与他人演对手戏,才能凸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片中王先生的爱人和后海岸边的朋友,对勾画人物都具有重要作用,使人物处在。
动作
没有动作就没有人物。
王大侠刷牙就是典型动作,一个动作就体现出人物性格和生活状态,胜过千言万语。如何表现才能使王大侠运动的场面更精彩,作者将三个跳水的动作放在一起,剪去中间过程,重复就使动作得到强调,突出了动作的美感和节奏感。片中另一个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动作当属王大侠的歌唱,每次出现都是有作用的,有的类似于京剧里面主角上场前的叫板,提示观众注意接下来的动作,有的则是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外化。这些典型动作连接在一起,人物自然活了起来。
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很多,本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拍摄了大量素材之后,能够根据人物构建的需要对素材进行选择,剪掉作用较弱的部分,留存下典型的镜头,通过组接将人物最为生动的面貌展现出来。
宋 靖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现在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任教。
开设的主要课程:
《照相机术》、《生活摄影》、《影视短片创作》。
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图片摄影的数字化短片的剪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