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受旧教材体系的限制,依附于阅读教学,初、高中缺乏一套完备的写作教材和训练体系,作文教学存在着无序化,随意性,粗放性等问题。具体来说,农村高中生写作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书写凌乱潦草,字迹难辨;标点符号运用欠规范,一“逗”到底的现象比比皆是;文体意识淡薄,“四不像”问题泛滥成灾;行文无思路,语言欠通畅,不知用规范的书面语表情达意,方言土语时有出现。
二、问题的分析与反思
造成农村中学生写作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文素养低下,语言积累欠缺,写作兴趣不浓,都成为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但归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
与文章的教学相比,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缺乏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命题缺乏目的性,训练缺乏序列性,点拨缺乏针对性,评语缺乏指导性,这样使得本来就对写作无所适从的学生更加的无所适从。
2.学生语言基础差,缺乏一定的文化积淀
大部分学生成天埋头于数、理、化题海中,无暇光顾中外名著,阅读面狭窄,思维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看问题不透彻,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写起文章来词语贫乏,语言无味,内容空洞。对他们来说,写好一篇作文没有做一道数学题收益大,因而或拼凑,或抄袭,或编写故事,或堆积素材,凑够字数应付差事。
三、训练策略
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人一生书读得越多,知识容量也就越大,他的创造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也就越高。就学校而言,可以通过抓早读、晚读,抓“大课间经典诵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推荐阅读各种有益书籍、中外名著,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古诗词欣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正规的作文竞赛等方式、方法,锻炼他们的语文能力,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
2.规范写作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高中学生最终要面对高考,作文被称为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教师应该对高中三年的写作计划,训练重点有一个系统的规划。高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要规范学生的写作行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花大气力杜绝抄袭现象,通过临帖解决部分学生书写潦草的问题,通过点拨指导解决乱用、滥用,不用标点符号的问题。
高二阶段应该是几种常见文体交互训练,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掌握不同文体的的特点,并侧重指导议论文、散文的写作,高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成果,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研读高考作文评卷标准,突出训练的针对性
高考作文评卷标准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按点赋分。
教师不但要自己深入透彻地研读高考作文评卷标准,而且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让每一个考生在写作时对评分细则烂熟于心,在写作中突出体现得分点、闪光点,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4.作文训练体现序列性,作文批改体现指导性
从高一到高三,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训练目标和方向,形成一个序列性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某一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作文批改除惯用的教师评批,还可以采用生生互评、小组共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批改点评以指导为主,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偏差和误区,以精炼简短的评语让学生产生醍醐灌顶之感。
总之,农村中学生写作训练任重道远,让我们精心研究,强化训练,研究新课改,学习新理念,解决当下作文教学的无序化,随意性,粗放性等问题,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写作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受旧教材体系的限制,依附于阅读教学,初、高中缺乏一套完备的写作教材和训练体系,作文教学存在着无序化,随意性,粗放性等问题。具体来说,农村高中生写作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书写凌乱潦草,字迹难辨;标点符号运用欠规范,一“逗”到底的现象比比皆是;文体意识淡薄,“四不像”问题泛滥成灾;行文无思路,语言欠通畅,不知用规范的书面语表情达意,方言土语时有出现。
二、问题的分析与反思
造成农村中学生写作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文素养低下,语言积累欠缺,写作兴趣不浓,都成为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但归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
与文章的教学相比,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时间,缺乏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命题缺乏目的性,训练缺乏序列性,点拨缺乏针对性,评语缺乏指导性,这样使得本来就对写作无所适从的学生更加的无所适从。
2.学生语言基础差,缺乏一定的文化积淀
大部分学生成天埋头于数、理、化题海中,无暇光顾中外名著,阅读面狭窄,思维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看问题不透彻,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写起文章来词语贫乏,语言无味,内容空洞。对他们来说,写好一篇作文没有做一道数学题收益大,因而或拼凑,或抄袭,或编写故事,或堆积素材,凑够字数应付差事。
三、训练策略
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人一生书读得越多,知识容量也就越大,他的创造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也就越高。就学校而言,可以通过抓早读、晚读,抓“大课间经典诵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推荐阅读各种有益书籍、中外名著,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古诗词欣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正规的作文竞赛等方式、方法,锻炼他们的语文能力,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
2.规范写作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高中学生最终要面对高考,作文被称为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教师应该对高中三年的写作计划,训练重点有一个系统的规划。高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要规范学生的写作行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花大气力杜绝抄袭现象,通过临帖解决部分学生书写潦草的问题,通过点拨指导解决乱用、滥用,不用标点符号的问题。
高二阶段应该是几种常见文体交互训练,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掌握不同文体的的特点,并侧重指导议论文、散文的写作,高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成果,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研读高考作文评卷标准,突出训练的针对性
高考作文评卷标准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按点赋分。
教师不但要自己深入透彻地研读高考作文评卷标准,而且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让每一个考生在写作时对评分细则烂熟于心,在写作中突出体现得分点、闪光点,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4.作文训练体现序列性,作文批改体现指导性
从高一到高三,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训练目标和方向,形成一个序列性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某一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作文批改除惯用的教师评批,还可以采用生生互评、小组共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批改点评以指导为主,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偏差和误区,以精炼简短的评语让学生产生醍醐灌顶之感。
总之,农村中学生写作训练任重道远,让我们精心研究,强化训练,研究新课改,学习新理念,解决当下作文教学的无序化,随意性,粗放性等问题,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写作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