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相对艰涩的小说。
  洪放兄这些年的创作,呈现一种喷发的态势,他在写了许多官场长篇之后,近两年开始返回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他的中篇小说《清明》《菩萨蛮》以及短篇小说《芭蕉》《木鱼》我都反复阅读过,喻世和阐禅是其小说的两大主题。《清明》主要揭示了乡村礼崩乐坏的陷落情状和人心的坍塌,《菩萨蛮》则摹写了以田去非为代表的农民企业家的种种堕落、挣扎和自我救赎;而《芭蕉》和《木鱼》这两个姊妹短篇曾是我一度迷恋的作品,小寺、老和尚、小沙弥、芭蕉以及名叫芭蕉的少女,在渺远清越的雨声、木鱼声和诵经声中,濡染出一派无边无际、阔大无痕的清凉和凄冷气息,引人唏嘘和落泪。
  《相见欢》也许可以理解为向时间虚心致敬的作品。
  三个人。二男一女。互相纠缠的关系。爱并互相伤害。这中间流逝的,是二十多年的时光,明月朗照大江,清风磨损山岗,不知不觉之间,一切都变了。
  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
  厅长林路突然跳楼,他身边的人——他的妻子及秘书,还得继续活下去。
  林路、江元和她曾是大学同学,江元和她最初是一对恋人,而最后,她嫁给了林路。两个男同学分配在同一个单位,林路一路顺风顺水,副厅长、厅长,江元一直是林的秘书,他们朝夕相处,如影随形。
  在林路死后,相隔二十年不交往的两个曾经的恋人相约在白塔公园见面,因为林路之死,他们必须要见一面。
  小说设计得很巧妙,一个新丧了丈夫的女人和丈夫的老部下,这对曾经的恋人、老同学,在老地方——当年他们约会的地点再次相见,一道长长的栅栏拦住了他们,“有时候,一些事物会突然出现,或者横亘而来。就像林路那纵身一跳”。
  小说如此描摹道:
  现在,他们站在白塔公园的栅栏前。
  栅栏的高度正好让他们保持着适合的距离。宽度也正好,两个人的手如果放在栅栏上,正好能彼此环抱。当然没有。
  他们正在看那两只在白塔公园十一月末的下午欢快相见的鸟儿。她觉得它们是欢快的。第一只鸽子容颜清丽,妩媚地低着头。第二只鸽子相对雄壮,而且,它一直以各种姿势、动作,包括肢体的动作、声音、眼神、羽毛,与第一只鸽子若即若离。她收回目光,他正看着她。她想笑,却没笑出来。她说:“我很想知道林路走之前那一段的生活。可是,有意义吗?”
  当然没有。林路死了,已经成为过去。过去的一切已没有意义,意义只相对于现在。
  小说不好懂。我想,在白塔公园里,江元速记下的那些句子,也许可以成为解读这篇小说的密钥。
  我将它们摘录如下:
  鸽子,时光的侵入者。
  征服与互相征服。
  离开,并不意味真正地离开。
  爱,它偏离了方向。
  生活在陶罐里。
  你不可能看见自己的背影。
  或者,离开,即是游离。
  这些句子像诗,又像偈子,每一句在指向着江元、林路、她,以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白塔的消失,连同塔顶的法轮和鸟儿的消失,象征一种精神的坍塌。
  小说借助女主人公的口说,“没了。早没了。”她说,“溪流也没了。还有那棵金合欢。盛夏的黄昏,开满树的粉红的羽扇。现在也没有了。”她幽幽地说,“还有,他也没有了。我们,都没有了。”
  二十年过去了,物非人也非。而她还在原地,过着一种闷罐子里的生活,上帝甚至收回了她的笑。她只愿意藏在梦里。上帝不只收回了她的笑,也收回了她对一些事物的好奇与嫉妒,冲动与纠缠,报复与争夺。她觉得那些都是在白塔倒了之后开始的。林厅长对她而言,跑得太快,是一只越飞越高的庞大气球,她抓不住,索性放手了。
  林厅长向地上的重重一击,同时击碎了她和江元身上的罩子,陶罐被打碎,他们从习惯的生活里走出来,于是有了这一次的相见。
  题为“相见欢”,可是相见时却只见到两只鸽子的欢乐。两个中年的男女,各怀心思,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对江元而言,他早已将自己的爱尘封起来,他的内心被分隔成无数个极小极私密的空间。这最里面的最小的那一格,便珍藏着她的笑,她,和她的那些年的时光。
  而她对江元,这个曾经的恋人、同学怀有更加错综复杂的感情。
  表面看来,林路和江元是同学,朋友,同事,上下级,影子,但在她心里,他们或许还是死敌,对手,陷害者,旁观者,诛心者,践踏者。林厅长在世时,她担心林会把江元当作棋子,建议丈夫将他调离;而林死后,她内心的阴影加重,眼底的霜意加重,所以才有见面时的发问:他是自杀吗?是不是有人举报了林厅长?
  林路在世时告诉妻子,江元根本就不是棋子;自杀之前,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个字:别怪他;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他和她都发现了林路上翘的嘴角,发现林路在得意。林路发挥了他一贯聪明的做派,一切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那样,就这样留下他们,留下白塔和这下午的时光,留下隔着栅栏的对望、审视,留下迷雾、疑团、考问和宣判。
  洪放兄在《菩萨蛮》的创作谈中说:小说写好了,我的态度往往是“放养”。我愿意把写作一篇小说当作是一次与人物之间共同的行旅。这个世界混浊的东西太多了,人心里,世道中,都是。
  《相见欢》里包裹的混沌太多,如小说里出现的音乐《鸿雁》那般,有着无边的悲悯、辽阔和苍凉,说不清,道不明,人物无力为自身辩解和剖白,然而这一切都终将过去,唯白塔恒在,法轮常转,塔顶的鸟儿长久地注视着这下午四点钟的茫茫人世。
  责任编辑 张 琳
其他文献
叶臻写诗多年,诗歌曾多次获奖、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或诗歌集。  和早先的写作一样,叶臻近几年(这里谈论的叶臻创作时段指2013年至今)的诗大多仍写的是日常。但他不再是苦苦寻求诗意的日常,而是将着眼点放在日常的诗意上。前者为了寻求诗意的日常,往往预设了选择诗写的方向,也就将日常分成诗意的和非诗意的,究其本质,这还是将写作的客体和主体对立,外在于写作对象的创作思维。实质上,还是一种形而上学式的抽象的诗写方
期刊
别人家里都养宠物狗,或者宠物猫,王画家的家里却养了一只大公鸡。  这只取名为杰克的大公鸡,不是从菜市场买来的普通大公鸡,而是农村大院儿里成长起来的散养鸡。历经过自由奔跑,以及不带添加剂饲料的喂养,杰克身形威武,器宇轩昂,棕红为主色调的毛发润泽闪亮。看吧,头上的鸡冠多么像一团年轻的焰火,朝气蓬勃地燃烧着。这可是王画家的妻子小王画家,千辛万苦托朋友买到的。为了验明真身,确定大公鸡的确优秀,小王画家还特
期刊
一  2011年秋天,在晋西南黄河三角洲的小镇阳庄,我们的女主人公——雪花,穿过稠密的雨丝,在街上轻盈地飘过,停在老雷家的杂货铺前。  老雷从门里望出去,雪花穿一件白袄,打一把红伞;雨不小,伞上方激起小小的水花。雪花举着一顶开花的伞。  老雷往里让。雪花笑着摇头,拿手指元方。  元方的手气实在不咋样,大早上到如今,输了得有小两百。他嘴歪着“咝咝”地吸气,牙疼似的,烟也顾不上抽了,扭头问:咋了?  
期刊
大学毕业之后,我到老家的县城工作。这一待就是十八年。十八年,这个数字有点恐怖,可仔细想想,也就是弹指刹那。从税务所到征管科,从征管科到办公室,再到党委办公室,每一段历程似乎都简单得如同一张白纸,再仔细想想,其实白纸上写了很多字,只不过时间长了,字都被风吹走了。  在这十八年里,因为热爱,我断断续续地写着小说。从刚开始写作时的遮遮掩掩(怕同事们知道,被认为不务正业),到后来的坦然面对,其实对文学的理
期刊
1  彩虹?呀,我看见彩虹啦……面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尽管激动异常,但杨小翼并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揉揉眼皮,逆着光,他看到瘦骨嶙峋的外公正雕像一样直直地站在地中央,手里的排水管打齐肩处六十度向上斜举,管口在咕咕冒水。接着,他看到外公那随着呼吸悠悠窜动的喉结。杨小翼猜他一定是干累了,在休息呢,又想:“可他为什么不干脆将龙头放到地上?”杨小翼压制着内心的激动,上午的阳光照在他沾着泥巴的手背上,暖烘
期刊
一  谁也想不到新丰化工厂的保密工作做得这样好,停车后的第三天,在厂部召开的例行检修会议上,厂长宣布,这次停车并不是要全厂大修,工厂倒闭了。单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里“嗡嗡”直响……  单桥不是中层干部,没有参加检修会议,没有看到那天开会的情景。他只是听说,厂长宣布工厂倒闭的话音刚落,化工三车间主任老皮,首先站了起来。他双手颤抖着,口无遮拦地骂起来。厂都倒了,这些天,还他妈的假模假样的,检查老
期刊
刘鹏艳,安徽合肥人,作家、评论家,出版有小说集《天阉》、长篇童话《航航家的狗狗们》等,作品曾入选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  我和她曾经约定过一场远行,那年我十七,她十八。十七八的年纪,没有什么可能或者不可能,只要你愿意,做什么都百无禁忌。你甚至可以不请求任何原谅,最后却总是会被任何人原谅。结果是那一天她一个人去了远方。她回来时《大话西游》正火,姑娘们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台词:我猜到了故事的开始,但我猜不
期刊
《四眼》很短,6000余言,简洁、洗练而又内蕴深厚,接通了现实与形而上的通道,在故事层面的现实之上,勘探了人的情感意绪和心灵空间,并进而上升到了对生命的哲学追问。不长的篇幅却具备了丰富的审美意蕴,具有了短篇小说应有的诗性和神性,这就是优秀短篇小说的内在品格。  现实的故事层面是完整的,也是敞开的。在神秘、深邃的布达拉宫里,两个带着朝圣心情的青年男女即黄路和夏娃在这里“遇见”,并由此拉开了小说故事的
期刊
1  手紧握方向盘,大灯打到最亮,两只铜铃眼似的,在黑暗里劈开条光路,一侧偶尔有车超过去,程思凡就浑身一紧。妈,开慢点。儿子小非说。没问题。程思凡嘴上答着,心却揪紧了。下坡,刹车!小非又喊。程思凡恍然,连忙调整方向,是个小坡,少说有三四十度角,不爬到坡顶,看不到对面来车。这是她第一次上高速,学车学得糊里糊涂,找了关系,轻松拿证,买车才三个月,过去总是在市里转悠,真上高速,又是晚上,她考虑再三,加上
期刊
广西80后小说作者方阵中,侯珏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从《立地成佛》《上海,一九八几》到《斯诺克决战》等近期作品来看,侯珏有着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执着的叙事探索精神。在普遍浮躁的文学生态下,对一个青年小说家来说,这种不懈探索的创作姿态实在难得。  一个巧妙的故事往往依赖于作家在情节推进上驾轻就熟的能力和枝蔓参差中删繁就简的本事。侯珏是讲故事的能手。阅读侯珏的新作《斯诺克决战》,便走到了一个慢镜头控制的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