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阅读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学段界限模糊不清,看不出是哪个年级的现象屡见不鲜。学段目标的厘清,对把握教学起点、发展学生思维、达成课程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思维发展遵循着质、量互变这一规律。在小学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是一个质变。在这一过程中,低年级儿童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随着儿童经验的积累,小学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分析和综合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而现实中,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的倾向明显,这样的课堂,能不高耗低效吗?因此,正确把握学段目标,找准起点,将教学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第一学段:侧重“词语教学”,突出“形象体验”
第一学段的阅读课堂往往会出现越位、随意拔高要求的现象。众所周知,进入体验阶段,首先要把课文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头脑中生动的形象。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动作、画面、视频将文字符号转换成心目中的一种情境、一种特定的场景。在这一过程中,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等形象体验的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情感,从而获得有效体验。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一文,在体会“遥遥领先”一词时,教师请学生在黑板上摆放参赛动物的图片来模拟比赛的现场。学生都知道把蜗牛放在冠军的位置,却忽略应与第二名保持较远的距离。显然,学生对“遥遥”的认识是模糊的。这时启发学生联系下文“甩下了所有对手”中的“甩下”加以点拨,学生很自然地就找到了蜗牛合适的位置。这样,学生借助明晰的视觉符号——动物图片,便可形象地感受到“遥遥”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地体会到了“遥遥领先”的思想情感。
二、第二学段:侧重“段落教学”,凸显“情感体验”
从目前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段落训练”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语文教学专家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认识的训练,又是文体、风格以至艺术的训练。”崔峦先生指出,“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第二学段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过渡到第三学段教学”。
(一)品味——感悟“段落”表达内容,催生情感体验
叙事性作品不仅有感人的故事,而且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思想内容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之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让文本的形象丰满、鲜活起来,才能入境动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中的第1~3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品读时,可以围绕问题“从小英的哪些表现可以看出她是个忧郁的孩子”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认识人物形象。主要抓住两处重点句子:第一处描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通过多种情景的创设来体会小英的忧郁;第二处描写“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主要从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入手,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小英为什么犹豫,她在想些什么。有了这样的揣摩、比较和体会,学生很容易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催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概括——提炼“段落”的主要内容,积淀情感体验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概括是思维的基础,是人们对事物感知获得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将其内部特征或本质属性归结为精要的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建立在学生把握文本内容、获得情感体验之上的一种能力的延伸。请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片段。
师: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赶海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师:哦,赶海是怎样的有趣呢?表现在哪儿呢?
生:我现在才明白,小海星是在海水中摸出来的。
生:捉螃蟹非常有趣,它还会东逃西窜呢!
生:我喜欢捉大虾,只要一捏,它就成“俘虏”了!
师:是呀,这三个片段非常有趣,我们可以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吗?
生:摸海星、捉螃蟹、捉大虾。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吗?
生:人们在大海里摸海星、捉螃蟹、捉大虾,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呀!
概括的过程是一个隐性思维的显性化过程,学生要超越句子和词语层面加工文本,思考文本更深、更丰富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体悟概括的方法。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关键词的提炼,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赶海的乐趣,从而激发了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
(三)揣摩——探讨“段落”的表达方式,升华情感体验
“语感论”认为,段式是一种语言图式。感知、内化多样化的段式,即掌握丰富多彩的语言图式,发现构段的奥秘,既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又可以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第二学段教材段式多样,聚集了小学阶段的所有基本段式。比如,总分的段式;总分总的段式;承上启下的段式;首尾呼应的段式;按事情发展的段式;等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第4自然段这样描写:“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个段落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个过渡段,同时也是个总写段,随后的两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它具体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话题“徐悲鸿是怎样更加奋发努力的”来贯穿全文的教学,进行读、思、品、悟,学生在“言”“意”的交替互融中,自然会升华内心的情感体验。
三、第三学段:侧重“篇章整体”,关注“情感生成” 第三学段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提高阶段,我们可以把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即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整体入手,重组板块,提炼情感
叙事性作品的篇幅往往较长,可以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围绕课文中心,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成若干板块,引导学生分板块读议感悟。请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片段。
第一步,把握中心,组合板块。
课文的中心是: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根据这个中心,可以将教材重新组合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课文第2、18、19自然段);第二板块:彭德怀更爱战士(课文3~17自然段)。
第二步:紧扣中心,分块教学。
先让学生自学,圈画出令自己感动的重点词句,并写上阅读批注。在组织课堂交流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词句、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面对结构相对复杂的文章,引导学生把握表达顺序和线索后,选择“重组”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直奔中心,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感悟和探究。这样的策略,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从文章整体中梳理感受,提炼情感。
(二)巧抓细节,辐射全文,体会情感
细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也是学生理解、品味文本的重中之重。只有抓住细节,充分触摸语言,才能真切体会文章整体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与文中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请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片段。
师:林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我觉得林冲是一个谦逊有礼的人,从“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看出来。
师:好,这是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
生:关于他的谦逊,还可以从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这是语言描写。
生:柴进对他“厚礼款待”,称他“非比他人”,通过这样的侧面描述,让人感觉林冲是个了不起的人。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了细节,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动作、语言、侧面描写,体会到细节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这样,个性鲜明、耐人寻味的形象逐渐丰满,人物品质得以聚焦,并将真善美、假恶丑和盘托出,对文章的思想情感体会深刻。
(三)紧扣中心,品味语言,聚焦情感
语言,是叙事性作品的灵魂。在具体的作品中,作者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常常利用“省略”“隐蔽”“陌生化”“隐喻化”等创新的表达方式。品味这些极具个性的语言表达,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有助于将思维触向文本语言的深层,将人物心灵和情感还原。请看魏星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片段。
教师板书原题《饿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师:像“饿水”这样的表达在哪儿见过吗?
生:没有,觉得这样的写法很奇怪。
(师板书:语言的陌生感)
师:细读文本,哪些地方出现了让你觉得有陌生感的词语?
生:觉得“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有陌生感,写出了水的珍贵。
生:第一次见到“水窖”这个词,水窖还上了锁 。
生:下雨天,作者说是“像过节一样”。不可思议!
生:一勺水从“我”的后背流下来,作者却用了“倾注”这个词。
学生找到了这些句子,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强烈的情感聚焦后,喷涌而出,震撼心灵,既体验到了作家独特的语言表达魅力,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也水到渠成。
(四)关注形式,把握写法,生成情感
文本或犀利深刻或幽默风趣或清新朴素的种种语言文风的形成,靠的多是表达的技巧:怎样的框架结构、怎样的逻辑推进、怎样的语气意味、怎样的遣词造句都属于形式的范畴。在这些形式要素的作用下,文本的内容意义才得以显现。
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叙事性作品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特点,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依次出场的是哪几个人物?哪些是老妇人不知道而乔依知道的?哪些是老妇人知道而乔依不知道的?哪些是女店主知道而乔依不知道的?哪些是乔依、女店主、老妇人都不知道而你是知道的?”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形式、表达顺序上把握了非常独特的故事情节,从而也体验到了文章的情感内涵,真正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222042)
儿童的思维发展遵循着质、量互变这一规律。在小学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是一个质变。在这一过程中,低年级儿童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随着儿童经验的积累,小学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分析和综合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而现实中,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的倾向明显,这样的课堂,能不高耗低效吗?因此,正确把握学段目标,找准起点,将教学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第一学段:侧重“词语教学”,突出“形象体验”
第一学段的阅读课堂往往会出现越位、随意拔高要求的现象。众所周知,进入体验阶段,首先要把课文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头脑中生动的形象。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动作、画面、视频将文字符号转换成心目中的一种情境、一种特定的场景。在这一过程中,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等形象体验的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情感,从而获得有效体验。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一文,在体会“遥遥领先”一词时,教师请学生在黑板上摆放参赛动物的图片来模拟比赛的现场。学生都知道把蜗牛放在冠军的位置,却忽略应与第二名保持较远的距离。显然,学生对“遥遥”的认识是模糊的。这时启发学生联系下文“甩下了所有对手”中的“甩下”加以点拨,学生很自然地就找到了蜗牛合适的位置。这样,学生借助明晰的视觉符号——动物图片,便可形象地感受到“遥遥”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地体会到了“遥遥领先”的思想情感。
二、第二学段:侧重“段落教学”,凸显“情感体验”
从目前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段落训练”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语文教学专家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段的训练是语言的训练、逻辑的训练、思想认识的训练,又是文体、风格以至艺术的训练。”崔峦先生指出,“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第二学段要加强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过渡到第三学段教学”。
(一)品味——感悟“段落”表达内容,催生情感体验
叙事性作品不仅有感人的故事,而且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思想内容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之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让文本的形象丰满、鲜活起来,才能入境动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中的第1~3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品读时,可以围绕问题“从小英的哪些表现可以看出她是个忧郁的孩子”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认识人物形象。主要抓住两处重点句子:第一处描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通过多种情景的创设来体会小英的忧郁;第二处描写“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主要从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入手,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小英为什么犹豫,她在想些什么。有了这样的揣摩、比较和体会,学生很容易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催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概括——提炼“段落”的主要内容,积淀情感体验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概括是思维的基础,是人们对事物感知获得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将其内部特征或本质属性归结为精要的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建立在学生把握文本内容、获得情感体验之上的一种能力的延伸。请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教学片段。
师: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赶海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师:哦,赶海是怎样的有趣呢?表现在哪儿呢?
生:我现在才明白,小海星是在海水中摸出来的。
生:捉螃蟹非常有趣,它还会东逃西窜呢!
生:我喜欢捉大虾,只要一捏,它就成“俘虏”了!
师:是呀,这三个片段非常有趣,我们可以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吗?
生:摸海星、捉螃蟹、捉大虾。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吗?
生:人们在大海里摸海星、捉螃蟹、捉大虾,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呀!
概括的过程是一个隐性思维的显性化过程,学生要超越句子和词语层面加工文本,思考文本更深、更丰富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体悟概括的方法。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关键词的提炼,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赶海的乐趣,从而激发了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
(三)揣摩——探讨“段落”的表达方式,升华情感体验
“语感论”认为,段式是一种语言图式。感知、内化多样化的段式,即掌握丰富多彩的语言图式,发现构段的奥秘,既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又可以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第二学段教材段式多样,聚集了小学阶段的所有基本段式。比如,总分的段式;总分总的段式;承上启下的段式;首尾呼应的段式;按事情发展的段式;等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第4自然段这样描写:“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个段落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个过渡段,同时也是个总写段,随后的两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它具体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话题“徐悲鸿是怎样更加奋发努力的”来贯穿全文的教学,进行读、思、品、悟,学生在“言”“意”的交替互融中,自然会升华内心的情感体验。
三、第三学段:侧重“篇章整体”,关注“情感生成” 第三学段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提高阶段,我们可以把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即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整体入手,重组板块,提炼情感
叙事性作品的篇幅往往较长,可以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围绕课文中心,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成若干板块,引导学生分板块读议感悟。请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片段。
第一步,把握中心,组合板块。
课文的中心是: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根据这个中心,可以将教材重新组合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课文第2、18、19自然段);第二板块:彭德怀更爱战士(课文3~17自然段)。
第二步:紧扣中心,分块教学。
先让学生自学,圈画出令自己感动的重点词句,并写上阅读批注。在组织课堂交流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词句、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面对结构相对复杂的文章,引导学生把握表达顺序和线索后,选择“重组”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直奔中心,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感悟和探究。这样的策略,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从文章整体中梳理感受,提炼情感。
(二)巧抓细节,辐射全文,体会情感
细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也是学生理解、品味文本的重中之重。只有抓住细节,充分触摸语言,才能真切体会文章整体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与文中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请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片段。
师:林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我觉得林冲是一个谦逊有礼的人,从“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看出来。
师:好,这是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
生:关于他的谦逊,还可以从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这是语言描写。
生:柴进对他“厚礼款待”,称他“非比他人”,通过这样的侧面描述,让人感觉林冲是个了不起的人。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了细节,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动作、语言、侧面描写,体会到细节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这样,个性鲜明、耐人寻味的形象逐渐丰满,人物品质得以聚焦,并将真善美、假恶丑和盘托出,对文章的思想情感体会深刻。
(三)紧扣中心,品味语言,聚焦情感
语言,是叙事性作品的灵魂。在具体的作品中,作者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常常利用“省略”“隐蔽”“陌生化”“隐喻化”等创新的表达方式。品味这些极具个性的语言表达,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有助于将思维触向文本语言的深层,将人物心灵和情感还原。请看魏星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片段。
教师板书原题《饿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师:像“饿水”这样的表达在哪儿见过吗?
生:没有,觉得这样的写法很奇怪。
(师板书:语言的陌生感)
师:细读文本,哪些地方出现了让你觉得有陌生感的词语?
生:觉得“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有陌生感,写出了水的珍贵。
生:第一次见到“水窖”这个词,水窖还上了锁 。
生:下雨天,作者说是“像过节一样”。不可思议!
生:一勺水从“我”的后背流下来,作者却用了“倾注”这个词。
学生找到了这些句子,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强烈的情感聚焦后,喷涌而出,震撼心灵,既体验到了作家独特的语言表达魅力,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也水到渠成。
(四)关注形式,把握写法,生成情感
文本或犀利深刻或幽默风趣或清新朴素的种种语言文风的形成,靠的多是表达的技巧:怎样的框架结构、怎样的逻辑推进、怎样的语气意味、怎样的遣词造句都属于形式的范畴。在这些形式要素的作用下,文本的内容意义才得以显现。
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叙事性作品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特点,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依次出场的是哪几个人物?哪些是老妇人不知道而乔依知道的?哪些是老妇人知道而乔依不知道的?哪些是女店主知道而乔依不知道的?哪些是乔依、女店主、老妇人都不知道而你是知道的?”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形式、表达顺序上把握了非常独特的故事情节,从而也体验到了文章的情感内涵,真正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 22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