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教育工作依然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核心内容之一的励志教育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充分认识和厘清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举措,增强励志教育的精神激励,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助能力,进而对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经济困难 学生 励志教育
作者简介:朱建军,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32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但随之显现的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规模也不断增大。仅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共4275.69万人次受资助,资助金额1050.74亿元。 能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家困生)的资助工作,不使一个大学生因“贫”而不能入学,不使一个大学生因“贫”而被迫辍学,不使一个大学生因“贫”而影响成才,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不仅要做好家困生的物质资助,更要做好精神扶志,提升自助能力。对此,应加强励志教育,增强精神激励,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家困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一、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大学生励志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家困生精神扶志的核心教育和关键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励志教育从本质而言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即对于家困生不仅要从物质上给予资助,更要通过发挥家困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唤起自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炼就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自”教育,达到精神扶志,从而实现物质受助到精神自助的提升。因此,加强励志教育对家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自助意识,增强高校资助成效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励志教育成为家困生教育之精神扶志的主要内容。家困生励志教育旨在通过有效理想信念的励志、先进模范榜样的示范、精神价值的引领,运用愿景、动机、诉求、意念等要素进行激励激发,帮助家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调动家困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性、成长成才的主动性、解决矛盾问题的创造性,构建家困生励志教育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进而激发家困生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化机制。这有利于在保障家困生物质资助的基础上,树立自助意识,从而增强高校资助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成效。
(二)有利于提升精神激励,培育学生内在品质
做好家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给予物质资助是首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但更为重要工作是开展励志教育,进行精神扶志。面对处于人生塑型期的大学,极易受到引诱和蛊惑,励志教育有利于唤起他们的理性自觉,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勇气和斗志,以更好的强化他们的价值理念和激励意识,使之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有勇气、有信心的实现人生理想。总而言之,励志教育是通过理论说教和现场说教,而引导家困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达到精神的自律,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使之感受到内在品质的魅力并不断追求,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实现和谐人格的构建,促进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困生存在自尊心强,但也易自卑的双重心理。这是做好家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必须为之重视和解决的。励志教育之所能够使家困生敞开心扉,燃起信心,激发斗志,原因在于进行励志教育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樣、友爱互助、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这有利于在大学校园构建和谐校园,从而使家困生走出精神困境,能够懂得自我激励,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树立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的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成长成才。
二、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资助关怀的家困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精神育人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是励志教育缺失,未能很好的精神扶志。
(一)励志教育成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短板弱项
励志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关键之关键在于人生塑型期的大学生活。但励志教育并未受到高校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家困生的励志教育。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由物质资助和精神扶志两方面构成。高校在家困生的物质资助方面建立起了囊括“奖、助、贷、补、勤、贴、减、免”等在内资助帮扶体系,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学习、安心生活,但在精神扶志方面体制机制不完善、方式方法单一、多流于形式。这就造成高校资助工作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激励。因励志教育的不到位,精神扶志欠缺,家困生不能够舒心学习、静心生活,导致部分家困生学习生活交际狭窄、无法摆脱自卑心理、经常处于患得患失之中,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因此,励志教育成为高校资助育人的短板弱项。
(二)社会大环境下多元思想文化的交织碰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塑型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再加上自媒体时代的不对称性,极易混淆影响大学生正在树立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家困生而言尤为突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主要是通过家困生认定与经济资助政策的落实,保障他们的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所需,但是对他们的励志教育,进行精神扶志比较滞后。在社会大环境中,多元文化思想交织碰撞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侵袭大学校园,不劳而获、攀比炫富等具有较大市场,面对此部分家困生缺少自我保护自我激励,迷失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极其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因此,必须加强励志教育,进行精神激励。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经济困难 学生 励志教育
作者简介:朱建军,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32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但随之显现的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规模也不断增大。仅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共4275.69万人次受资助,资助金额1050.74亿元。 能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家困生)的资助工作,不使一个大学生因“贫”而不能入学,不使一个大学生因“贫”而被迫辍学,不使一个大学生因“贫”而影响成才,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不仅要做好家困生的物质资助,更要做好精神扶志,提升自助能力。对此,应加强励志教育,增强精神激励,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家困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一、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大学生励志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之一,成为家困生精神扶志的核心教育和关键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励志教育从本质而言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即对于家困生不仅要从物质上给予资助,更要通过发挥家困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唤起自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炼就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自”教育,达到精神扶志,从而实现物质受助到精神自助的提升。因此,加强励志教育对家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自助意识,增强高校资助成效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励志教育成为家困生教育之精神扶志的主要内容。家困生励志教育旨在通过有效理想信念的励志、先进模范榜样的示范、精神价值的引领,运用愿景、动机、诉求、意念等要素进行激励激发,帮助家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调动家困生的学习生活的积极性、成长成才的主动性、解决矛盾问题的创造性,构建家困生励志教育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进而激发家困生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化机制。这有利于在保障家困生物质资助的基础上,树立自助意识,从而增强高校资助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成效。
(二)有利于提升精神激励,培育学生内在品质
做好家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给予物质资助是首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但更为重要工作是开展励志教育,进行精神扶志。面对处于人生塑型期的大学,极易受到引诱和蛊惑,励志教育有利于唤起他们的理性自觉,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勇气和斗志,以更好的强化他们的价值理念和激励意识,使之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有勇气、有信心的实现人生理想。总而言之,励志教育是通过理论说教和现场说教,而引导家困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达到精神的自律,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使之感受到内在品质的魅力并不断追求,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实现和谐人格的构建,促进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困生存在自尊心强,但也易自卑的双重心理。这是做好家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必须为之重视和解决的。励志教育之所能够使家困生敞开心扉,燃起信心,激发斗志,原因在于进行励志教育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樣、友爱互助、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这有利于在大学校园构建和谐校园,从而使家困生走出精神困境,能够懂得自我激励,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树立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的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成长成才。
二、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资助关怀的家困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精神育人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是励志教育缺失,未能很好的精神扶志。
(一)励志教育成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短板弱项
励志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关键之关键在于人生塑型期的大学生活。但励志教育并未受到高校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家困生的励志教育。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由物质资助和精神扶志两方面构成。高校在家困生的物质资助方面建立起了囊括“奖、助、贷、补、勤、贴、减、免”等在内资助帮扶体系,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学习、安心生活,但在精神扶志方面体制机制不完善、方式方法单一、多流于形式。这就造成高校资助工作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激励。因励志教育的不到位,精神扶志欠缺,家困生不能够舒心学习、静心生活,导致部分家困生学习生活交际狭窄、无法摆脱自卑心理、经常处于患得患失之中,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因此,励志教育成为高校资助育人的短板弱项。
(二)社会大环境下多元思想文化的交织碰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塑型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再加上自媒体时代的不对称性,极易混淆影响大学生正在树立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家困生而言尤为突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主要是通过家困生认定与经济资助政策的落实,保障他们的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所需,但是对他们的励志教育,进行精神扶志比较滞后。在社会大环境中,多元文化思想交织碰撞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侵袭大学校园,不劳而获、攀比炫富等具有较大市场,面对此部分家困生缺少自我保护自我激励,迷失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极其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因此,必须加强励志教育,进行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