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西南地区是世界上铜鼓最早的发祥地,且形制众多、分布极广,作为铜鼓文化中的舞蹈艺术则是以一种活态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壮族铜鼓舞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揭示壮族铜鼓舞的深层蕴涵和规律,对于保护传承进而发展创新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铜鼓;铜鼓手巾舞;文化内涵;
壮族铜鼓舞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艺术遗产,是壮族文化和铜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和功能特点及其蕴藏着的深层文化内涵,自然与壮族的地域文化、图腾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铜鼓文化密不可分,其形成与发展规律有着深层文化因素。
一、悠久的铜鼓文化
壮族铜鼓内容丰富,图纹繁密。铜鼓纹饰,壮语称为“瓦宁董”。壮族地区的青铜铸造业发端于春秋时期,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铸造的器物除了早期的戈、斧、锛和鉞外,还有铜鼓、羊角纽编钟等,其中铜鼓的型制和装饰内容尤为丰富,花纹图案精美。铜鼓,壮语称之为“宁董”,也称“咪董宁发”,意为“铜母天鼓”。壮族人民每逢节庆都要举行祭铜鼓仪式。在壮族人的心中,铜鼓具有非同寻常的功能:它不仅是天地神灵的集合体和人神沟通的圣物,也是代表权利和财富的“国之重器”,而且还是重大社会活动中必备的礼器和乐器。他已经被神格化而成为卫护整个壮族的法宝。人们通过它可以冲刷心灵的痛苦和烦恼,获得吉祥的慰藉;可以聚集力量,克敌制胜,渡过难关;还可以表达心愿和诚意,并祈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二、铜鼓舞艺术
铜鼓乐舞,是壮族使用铜鼓时配套的音乐和舞蹈。铜鼓乐共有曲目十二支,代表一年十二個月;铜鼓舞也分为十二部分,包括了从祭刀到收割和种棉、纺织等内容。铜鼓乐舞是传统稻作生产生活的再现。
壮族铜鼓舞的前身是丧葬手巾舞,因壮族没有文字对两者都无确切的史籍记载,但据广南县旧莫乡昔板村一带传说,壮族丧葬手巾舞(铜鼓舞前身)是吸收了彝族丧事中的仪式动作和壮族本族的舞蹈形成的,现今在吼声、锣鼓伴奏方面还保留着彝族舞蹈的特点。但民间传说是一种口承文化,其口承方式相对于文字记载会呈现出在发展过程中加入各朝各代主流观点或个人的智慧创造。虽然,传说故事无法证明壮族一定是吸收了彝族丧葬仪式动作,但从另一方面可以推论出壮族铜鼓舞与彝族的丧葬仪式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铜鼓舞壮语称为“拢尼、拢尼冬、拢咛咚、拢英法”等,“拢”是舞、耍、跳之意,“拢咛咚”即跳铜鼓舞。铜鼓舞属典型的群体舞蹈。人数不限,舞者围成圆圈,铜鼓置于舞场中心,众人围鼓列为圆圈踏着鼓声节奏沿逆时针方向行进舞蹈,一般(人最少)围成两层,男在里层、女在外围,人多时多至九层。舞者一般男女各半,男士舞服腰间还佩有银饰和绣工精美的条状飘带。铜鼓舞动作简单、整齐、节奏感极强。动作多以手的变化为主,交叉、甩手、抬手;脚步大部分以提、跳步为主。壮族铜鼓的伴奏(铜鼓的敲击)形式大同小异,多为两人配合奏一鼓,双鼓者(有配对鼓的村)公母同时演奏。奏法为:将铜鼓横悬离地面,一人左手持竹条敲击鼓腰,右手持藤制鼓槌敲击鼓面中心部位,右手敲一槌、左手击一下或两下。一人双手持革桶,击鼓者每敲鼓面一槌后持革桶者(于后半拍)将革桶迅速推向鼓腔后向外拉出。如此来回推拉,一分一合,用革桶的回音撞击铜鼓的声波,产生动听的颤音的效果。铜鼓乐的组合(编制)根据条件来定,最少二人(单鼓二人配合演奏),多则七八人,即公鼓母鼓共四人,大宽边锣一人,铓锣一人,牛角号一人,牛皮鼓一人。
正月初三,壮族人携铜鼓与村民共跳铜鼓手巾舞。手巾舞,壮语为“什尼妈”、“拢阿拉”、“拢阿耶”、“拢耶唱”,因跳舞时舞者两手各执一块手巾起舞而得名。贵马村的手巾舞有十二套动作:开道、播种、插秧、薅秧、植棉、祭祖、织棉、挑谷、庆丰收、收尾等。铜鼓舞动律重拍向下,屈膝颤动。动作以跳步为主,一拍一动,跳一步后另一脚跟进并向下屈膝颤动。腿部动作主要是跳步前点、跳步抬腿、跳步旁点三种步伐。手部动作甩动手巾,有直手(屈肘)划圆甩巾、单手横向甩巾、单手屈肘甩巾、屈肘护胸、单(双)手扛巾、捧巾、下分手甩巾、上分手甩巾。通过跳步变换身体方向,或重復一组反面动作时过渡。队形可以走直线行进、圆圈。节奏平均、对称。身穿节日盛装的广南县壮族村民,在铜鼓声和牛角声的伴奏下,欢乐地舞蹈,每跳完一组动作,便会呼“哟呵”再跳下一组动作,呼喊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充满着自豪感。整体风格具有稻作民族古朴、凝重、踏实感,甩巾动作有力度,带有糯米般厚实感。
三、壮族铜鼓舞的文化内涵及功能
广南铜鼓不仅仅是文物、陈列品,而是真正活着的乐器,是音乐的活化石。广南壮族铜鼓舞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通过简单的动作队形(圆圈)展示壮族稻耕文化的场景,以不同风格的舞蹈特征,极其到位地体现了壮族的民族特性,对进一步研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铜鼓文化有着极高的价值。
整个铜鼓舞表演看似随意性很强却极富规律性,包含了很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民风民俗。围圈起舞,表现了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人们庆祝胜利、欢庆成功的喜悦之情,以集体的自然喊声作为舞蹈节奏的交换,舞蹈的动作多以手的变化为主,脚步大部分以提、跳步为主。一招一式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常用动作,这些无不体现了稻作文化和生活场面,每个动作都自然清新,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再现了壮族生产生活劳动习惯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心愿。
跳铜鼓舞之前进行的祭铜鼓仪式,体现了壮族祖先浓郁的万物有灵观的一方面。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宇宙万物处于混沌认识,认为天地万物即可保护人类又可降祸于人类,因此对万物心怀敬畏。而铜鼓发出的声响,可传至千里,促使他们认为铜鼓是“神器”,可上天达地。因此,古老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壮族铜鼓主要用于有关重要活动。一是节庆使用铜鼓,广南壮族重大节庆“三月三花街节”和“六月六”纪念侬智高都敲铜鼓跳舞。最普遍的是春节大年初一到十五有铜鼓之村日夜歌舞狂欢,无铜鼓之寨以牛皮鼓代替;二是娶亲生育使用铜鼓,者太乡米洛、者兔乡克业、珠琳镇阿哈—弄江等村每逢娶亲生儿育女都要击铜鼓跳舞庆贺;三是丧葬祭祀使用铜鼓,者兔乡里玉村若有人死则敲击铜鼓报丧,祭奠死者时仍击铜鼓以超度亡灵升入仙界;四是紧急传讯使用铜鼓,贵马、里玉等村若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如火灾、盗窃抢劫等紧急情况时敲击铜鼓以召集村民。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鼓点节奏,人们可根据鼓声行动,这无疑是古代战争军事信号的沿袭。
四、结语
广南壮族铜鼓舞曾伴随着本民族走过历史的长流,时至今日,其艺术影响力越来越广泛。 铜鼓舞作为受重视的习俗舞,有其不同的审美观及社会应用,由于它们深深植根于群众中,因此至今仍活跃在民间,勃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舞蹈形态中集聚着民族的宗教、人生、审美等观念,又具有着民族观念文化价值。因此,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从而对民族及民族文化产生更为浓厚的情感与依恋,并由此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强化族群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所委员会.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2]王明福,金洪.云南壮族“莱瓦”艺术图案集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
[3]龙符.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4]万千.论壮族铜鼓舞的文化蕴涵与传承路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9)
作者简介:周 敏(1992-),山东枣庄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倪琴琴(1989-)安徽宣城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关键词】:铜鼓;铜鼓手巾舞;文化内涵;
壮族铜鼓舞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文化艺术遗产,是壮族文化和铜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和功能特点及其蕴藏着的深层文化内涵,自然与壮族的地域文化、图腾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铜鼓文化密不可分,其形成与发展规律有着深层文化因素。
一、悠久的铜鼓文化
壮族铜鼓内容丰富,图纹繁密。铜鼓纹饰,壮语称为“瓦宁董”。壮族地区的青铜铸造业发端于春秋时期,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铸造的器物除了早期的戈、斧、锛和鉞外,还有铜鼓、羊角纽编钟等,其中铜鼓的型制和装饰内容尤为丰富,花纹图案精美。铜鼓,壮语称之为“宁董”,也称“咪董宁发”,意为“铜母天鼓”。壮族人民每逢节庆都要举行祭铜鼓仪式。在壮族人的心中,铜鼓具有非同寻常的功能:它不仅是天地神灵的集合体和人神沟通的圣物,也是代表权利和财富的“国之重器”,而且还是重大社会活动中必备的礼器和乐器。他已经被神格化而成为卫护整个壮族的法宝。人们通过它可以冲刷心灵的痛苦和烦恼,获得吉祥的慰藉;可以聚集力量,克敌制胜,渡过难关;还可以表达心愿和诚意,并祈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二、铜鼓舞艺术
铜鼓乐舞,是壮族使用铜鼓时配套的音乐和舞蹈。铜鼓乐共有曲目十二支,代表一年十二個月;铜鼓舞也分为十二部分,包括了从祭刀到收割和种棉、纺织等内容。铜鼓乐舞是传统稻作生产生活的再现。
壮族铜鼓舞的前身是丧葬手巾舞,因壮族没有文字对两者都无确切的史籍记载,但据广南县旧莫乡昔板村一带传说,壮族丧葬手巾舞(铜鼓舞前身)是吸收了彝族丧事中的仪式动作和壮族本族的舞蹈形成的,现今在吼声、锣鼓伴奏方面还保留着彝族舞蹈的特点。但民间传说是一种口承文化,其口承方式相对于文字记载会呈现出在发展过程中加入各朝各代主流观点或个人的智慧创造。虽然,传说故事无法证明壮族一定是吸收了彝族丧葬仪式动作,但从另一方面可以推论出壮族铜鼓舞与彝族的丧葬仪式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铜鼓舞壮语称为“拢尼、拢尼冬、拢咛咚、拢英法”等,“拢”是舞、耍、跳之意,“拢咛咚”即跳铜鼓舞。铜鼓舞属典型的群体舞蹈。人数不限,舞者围成圆圈,铜鼓置于舞场中心,众人围鼓列为圆圈踏着鼓声节奏沿逆时针方向行进舞蹈,一般(人最少)围成两层,男在里层、女在外围,人多时多至九层。舞者一般男女各半,男士舞服腰间还佩有银饰和绣工精美的条状飘带。铜鼓舞动作简单、整齐、节奏感极强。动作多以手的变化为主,交叉、甩手、抬手;脚步大部分以提、跳步为主。壮族铜鼓的伴奏(铜鼓的敲击)形式大同小异,多为两人配合奏一鼓,双鼓者(有配对鼓的村)公母同时演奏。奏法为:将铜鼓横悬离地面,一人左手持竹条敲击鼓腰,右手持藤制鼓槌敲击鼓面中心部位,右手敲一槌、左手击一下或两下。一人双手持革桶,击鼓者每敲鼓面一槌后持革桶者(于后半拍)将革桶迅速推向鼓腔后向外拉出。如此来回推拉,一分一合,用革桶的回音撞击铜鼓的声波,产生动听的颤音的效果。铜鼓乐的组合(编制)根据条件来定,最少二人(单鼓二人配合演奏),多则七八人,即公鼓母鼓共四人,大宽边锣一人,铓锣一人,牛角号一人,牛皮鼓一人。
正月初三,壮族人携铜鼓与村民共跳铜鼓手巾舞。手巾舞,壮语为“什尼妈”、“拢阿拉”、“拢阿耶”、“拢耶唱”,因跳舞时舞者两手各执一块手巾起舞而得名。贵马村的手巾舞有十二套动作:开道、播种、插秧、薅秧、植棉、祭祖、织棉、挑谷、庆丰收、收尾等。铜鼓舞动律重拍向下,屈膝颤动。动作以跳步为主,一拍一动,跳一步后另一脚跟进并向下屈膝颤动。腿部动作主要是跳步前点、跳步抬腿、跳步旁点三种步伐。手部动作甩动手巾,有直手(屈肘)划圆甩巾、单手横向甩巾、单手屈肘甩巾、屈肘护胸、单(双)手扛巾、捧巾、下分手甩巾、上分手甩巾。通过跳步变换身体方向,或重復一组反面动作时过渡。队形可以走直线行进、圆圈。节奏平均、对称。身穿节日盛装的广南县壮族村民,在铜鼓声和牛角声的伴奏下,欢乐地舞蹈,每跳完一组动作,便会呼“哟呵”再跳下一组动作,呼喊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充满着自豪感。整体风格具有稻作民族古朴、凝重、踏实感,甩巾动作有力度,带有糯米般厚实感。
三、壮族铜鼓舞的文化内涵及功能
广南铜鼓不仅仅是文物、陈列品,而是真正活着的乐器,是音乐的活化石。广南壮族铜鼓舞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通过简单的动作队形(圆圈)展示壮族稻耕文化的场景,以不同风格的舞蹈特征,极其到位地体现了壮族的民族特性,对进一步研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铜鼓文化有着极高的价值。
整个铜鼓舞表演看似随意性很强却极富规律性,包含了很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民风民俗。围圈起舞,表现了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人们庆祝胜利、欢庆成功的喜悦之情,以集体的自然喊声作为舞蹈节奏的交换,舞蹈的动作多以手的变化为主,脚步大部分以提、跳步为主。一招一式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常用动作,这些无不体现了稻作文化和生活场面,每个动作都自然清新,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再现了壮族生产生活劳动习惯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心愿。
跳铜鼓舞之前进行的祭铜鼓仪式,体现了壮族祖先浓郁的万物有灵观的一方面。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宇宙万物处于混沌认识,认为天地万物即可保护人类又可降祸于人类,因此对万物心怀敬畏。而铜鼓发出的声响,可传至千里,促使他们认为铜鼓是“神器”,可上天达地。因此,古老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壮族铜鼓主要用于有关重要活动。一是节庆使用铜鼓,广南壮族重大节庆“三月三花街节”和“六月六”纪念侬智高都敲铜鼓跳舞。最普遍的是春节大年初一到十五有铜鼓之村日夜歌舞狂欢,无铜鼓之寨以牛皮鼓代替;二是娶亲生育使用铜鼓,者太乡米洛、者兔乡克业、珠琳镇阿哈—弄江等村每逢娶亲生儿育女都要击铜鼓跳舞庆贺;三是丧葬祭祀使用铜鼓,者兔乡里玉村若有人死则敲击铜鼓报丧,祭奠死者时仍击铜鼓以超度亡灵升入仙界;四是紧急传讯使用铜鼓,贵马、里玉等村若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如火灾、盗窃抢劫等紧急情况时敲击铜鼓以召集村民。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鼓点节奏,人们可根据鼓声行动,这无疑是古代战争军事信号的沿袭。
四、结语
广南壮族铜鼓舞曾伴随着本民族走过历史的长流,时至今日,其艺术影响力越来越广泛。 铜鼓舞作为受重视的习俗舞,有其不同的审美观及社会应用,由于它们深深植根于群众中,因此至今仍活跃在民间,勃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舞蹈形态中集聚着民族的宗教、人生、审美等观念,又具有着民族观念文化价值。因此,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从而对民族及民族文化产生更为浓厚的情感与依恋,并由此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强化族群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所委员会.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2]王明福,金洪.云南壮族“莱瓦”艺术图案集成[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
[3]龙符.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4]万千.论壮族铜鼓舞的文化蕴涵与传承路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9)
作者简介:周 敏(1992-),山东枣庄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倪琴琴(1989-)安徽宣城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