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整合资源,发挥并购资产的作用,对这些并购后行为的思考,中国企业还尚不成熟。
2010年是2008、2009金融危机后复兴的一年。由于中国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在此次全球性危机中的坚挺表现,虽然对此存在运气使然与睿智谋划两种不同结论的争论,放眼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和金融新格局,中国的影响力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华尔街日报》在其11月16日于北京举行的“2010中国金融市场年会”(CFM2010)上,便将讨论的切入点锁定在并购、货币、股市、金融监管等领域,深入探究中国将如何驾驭其新确立的影响力。
中国企业“走出去”后该如何走下去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方向,从地理上讲,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尽管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并不乏大动作,成绩也世人可见。但必须承认:语言、法律和监管等方面仍然障碍重重。
春华资本集团(Primavera Capital Group)董事长兼创始人胡祖六认为,中国企业“一窝蜂”走出去收购自然资源,客观上推动了全球资源价格上涨,但此举是否必由之路,值得探讨。对于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的限制,客观上并购决策审批时间过长固然会导致失去一些投资机会,但另一方面,主观上克服限制的能力。在融资渠道方面,胡祖六认为目前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还不能够发挥建设性的作用,非私募性的投资者对海外并购更为了解,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应该与这些投资者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这样能在并购中进展得更加顺利。就长期争论的焦点,中国的资本管制问题,胡祖六相当乐观,称很有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就会实现。开放资本市场,放开资本账户控制,是早晚的事。
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吴亦兵指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一些企业认为,并购成功后,拥有了资产所有权就是胜利,而这只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如何整合资源,发挥并购资产的作用,对这些并购后行为的思考,中国企业尚不成熟。
纽约梅隆(BNY Mellon)执行副总裁及亚太地区主席施戴德重点谈到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由于金融危机,近一两年来中国QDII发展速度开始放缓,但未来速度还是会加快,只是目前可以在全球投资的资金总量尚不能确定。
房价无太大下降空间,房产税不是万灵丹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连续出台楼市较大力度降温措施后,固若金汤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价格依然坚挺,但成交量在不同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房地产已然出现泡沫、房价将走入下跌通道、中国楼市将出现崩盘……多种猜测并存。
对于未来的形势,一向自称直言而不忌惮言论出位的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的判断却可谓中正。他认为,现在的楼市调控政策对楼市的销售虽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中国的房地产短期内不可能崩盘,这既是因为供求因素,也是基于中国国情和政府政策的现实考虑。
其立论的依据之一,是中国楼市的刚性需求比较大,这个刚性需求不会受到政策影响,而且仍然继续存在。他引用了央行三季度针对22个城市的一项调查结果,20岁到30岁之间人口的高峰期,也便意味着结婚生子的高峰期。这种可持续的刚性需求增长,会支撑中国楼市不至骤冷;换个角度,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改革以来的三十年,中国没有经历过负增长,平均增速在10%左右。当经济增长快于10%时,政府通常会采取抑制经济过热的措施,体现在房地产方面便是抑制楼市;而当低于10%或8%时,则会刺激经济增长。所以,房地产价格既不大涨也不大跌是政府最希望看到的调控结果,即使此轮调控力度较大,房价总体下降空间不大。
至于崩盘论,任志强提到,其一,中国现阶段城市化率还很低,达到65%以上才有可能谈崩盘问题;其二,中国的住房富余量还不足,这两个关键预计未来二三十年都不太可能触发楼市崩盘。楼市崩盘意味着土地价格先崩盘,而政府会努力维持土地价格。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是由市场规律和周期性来决定的,而是由政府政策决定的。就外界热议的房产税改革而言,任志强认为,在个别地区试点可以,全国大面积推开则不现实。
对于这些观点,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张曙光教授表示基本认同。中国政府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抱有矛盾心态,不希望中国经济下滑,因此不会在楼市上动真格。如果出台房产税,就应该在其他方面减税,总的税负不应该再提高了。单单依靠房产税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须抑制需求,放开小产权房和满足进城人口的保障性住房是可选择的对策。
投资者应喜欢波动,消费是未来中国转折点
会议现场发起了一次关于“中国股票市场公平、可靠,可以投资、盈利”的投票,对此现场有41%的与会者选择了“一定程度上不同意”,占投票比重最大。对此,招商证券董事长宫少林表示乐观,认为通过不断加强监管,中国股市这两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而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市场的融资结构。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则指出中国股市的定价需要更加市场化的问题,中国在上市前对拟上市公司的监管条件很严格,但上市后的监管程度便不及欧美、香港等市场。
对于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梁信军认为从长期看,用投资而非投机的眼光看,股价还是会回到合理价值。虽然股价下跌,好的企业价值并不会随之变化。只要看好行业、区域和公司,股价下跌对投资者来说不是坏事。相反,应该对波动表示欢迎,因为正是波动提供了良好的买入时机。未来的热点,梁信军说消费领域是他目前重点关注的对象,可能是未来中国的转折点。因为在未来五到八年,最长不超过十年,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如果其间产生一个世界级公司,会诞生在与中国人的消费行为相关联的行业。至于具体是哪个行业,现在还不得而知。
2010年是2008、2009金融危机后复兴的一年。由于中国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在此次全球性危机中的坚挺表现,虽然对此存在运气使然与睿智谋划两种不同结论的争论,放眼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和金融新格局,中国的影响力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华尔街日报》在其11月16日于北京举行的“2010中国金融市场年会”(CFM2010)上,便将讨论的切入点锁定在并购、货币、股市、金融监管等领域,深入探究中国将如何驾驭其新确立的影响力。
中国企业“走出去”后该如何走下去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方向,从地理上讲,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尽管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并不乏大动作,成绩也世人可见。但必须承认:语言、法律和监管等方面仍然障碍重重。
春华资本集团(Primavera Capital Group)董事长兼创始人胡祖六认为,中国企业“一窝蜂”走出去收购自然资源,客观上推动了全球资源价格上涨,但此举是否必由之路,值得探讨。对于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的限制,客观上并购决策审批时间过长固然会导致失去一些投资机会,但另一方面,主观上克服限制的能力。在融资渠道方面,胡祖六认为目前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还不能够发挥建设性的作用,非私募性的投资者对海外并购更为了解,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应该与这些投资者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这样能在并购中进展得更加顺利。就长期争论的焦点,中国的资本管制问题,胡祖六相当乐观,称很有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就会实现。开放资本市场,放开资本账户控制,是早晚的事。
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吴亦兵指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一些企业认为,并购成功后,拥有了资产所有权就是胜利,而这只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如何整合资源,发挥并购资产的作用,对这些并购后行为的思考,中国企业尚不成熟。
纽约梅隆(BNY Mellon)执行副总裁及亚太地区主席施戴德重点谈到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由于金融危机,近一两年来中国QDII发展速度开始放缓,但未来速度还是会加快,只是目前可以在全球投资的资金总量尚不能确定。
房价无太大下降空间,房产税不是万灵丹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连续出台楼市较大力度降温措施后,固若金汤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价格依然坚挺,但成交量在不同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房地产已然出现泡沫、房价将走入下跌通道、中国楼市将出现崩盘……多种猜测并存。
对于未来的形势,一向自称直言而不忌惮言论出位的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的判断却可谓中正。他认为,现在的楼市调控政策对楼市的销售虽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中国的房地产短期内不可能崩盘,这既是因为供求因素,也是基于中国国情和政府政策的现实考虑。
其立论的依据之一,是中国楼市的刚性需求比较大,这个刚性需求不会受到政策影响,而且仍然继续存在。他引用了央行三季度针对22个城市的一项调查结果,20岁到30岁之间人口的高峰期,也便意味着结婚生子的高峰期。这种可持续的刚性需求增长,会支撑中国楼市不至骤冷;换个角度,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改革以来的三十年,中国没有经历过负增长,平均增速在10%左右。当经济增长快于10%时,政府通常会采取抑制经济过热的措施,体现在房地产方面便是抑制楼市;而当低于10%或8%时,则会刺激经济增长。所以,房地产价格既不大涨也不大跌是政府最希望看到的调控结果,即使此轮调控力度较大,房价总体下降空间不大。
至于崩盘论,任志强提到,其一,中国现阶段城市化率还很低,达到65%以上才有可能谈崩盘问题;其二,中国的住房富余量还不足,这两个关键预计未来二三十年都不太可能触发楼市崩盘。楼市崩盘意味着土地价格先崩盘,而政府会努力维持土地价格。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是由市场规律和周期性来决定的,而是由政府政策决定的。就外界热议的房产税改革而言,任志强认为,在个别地区试点可以,全国大面积推开则不现实。
对于这些观点,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张曙光教授表示基本认同。中国政府在房地产调控问题上抱有矛盾心态,不希望中国经济下滑,因此不会在楼市上动真格。如果出台房产税,就应该在其他方面减税,总的税负不应该再提高了。单单依靠房产税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须抑制需求,放开小产权房和满足进城人口的保障性住房是可选择的对策。
投资者应喜欢波动,消费是未来中国转折点
会议现场发起了一次关于“中国股票市场公平、可靠,可以投资、盈利”的投票,对此现场有41%的与会者选择了“一定程度上不同意”,占投票比重最大。对此,招商证券董事长宫少林表示乐观,认为通过不断加强监管,中国股市这两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而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市场的融资结构。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则指出中国股市的定价需要更加市场化的问题,中国在上市前对拟上市公司的监管条件很严格,但上市后的监管程度便不及欧美、香港等市场。
对于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梁信军认为从长期看,用投资而非投机的眼光看,股价还是会回到合理价值。虽然股价下跌,好的企业价值并不会随之变化。只要看好行业、区域和公司,股价下跌对投资者来说不是坏事。相反,应该对波动表示欢迎,因为正是波动提供了良好的买入时机。未来的热点,梁信军说消费领域是他目前重点关注的对象,可能是未来中国的转折点。因为在未来五到八年,最长不超过十年,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如果其间产生一个世界级公司,会诞生在与中国人的消费行为相关联的行业。至于具体是哪个行业,现在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