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路桥施工业也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公路和铁路是必要的交通枢纽,而路桥则是建造道路的难点之一,应用高新科技固然可以使很多难题层层解开,但在路桥的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施工实践经验,对路桥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 工程 施工技术
路桥施工的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命运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路桥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经济管理和职工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现如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撑,交通道路桥梁建设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道路桥梁所承载的车辆交通荷载越来越重,人们对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混凝土质量保证
混凝土应保证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良好的和易性及泌水性,且质量均匀性要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其中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满足其施工要求的情形下,应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相应地减少单位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减少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施加预应力之前的收缩裂缝。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要把其作为一个关键点来实行控制。
此外,混凝土振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优劣。混凝土施工的欠振、漏振、过振,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内在和外在质量,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甚至狗洞等质量低劣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中,要依结构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型号的振捣器以满足振捣密实的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层厚、振捣密度及振捣时间等。
二、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1.体外预应力加固原理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体系的分支之一。体外预应力就是把预应力索放在梁的主体结构之外,只通过两端能锚固以及梁中的转向装置与梁体相连。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布置在主体结构之外,固体外预应力索通常为由多根钢绞线组合成的集中钢索,故也称为体外预应力索。体外预应力加固通常是在梁底或梁侧下部增设预应力加劲钢丝索或预应力粗钢筋补强并分别锚固在梁的两端,通过设置一定的联结构件使预应力拉杆(钢丝索或粗钢筋)与梁体构成一个桁架体系,成一次超静定结构。在体外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加预应力,以预应力产生的反弯矩部分抵消外荷载产生的内力,从而达到卸载的作用,提高桥梁結构的承载能力。对于钢筋混凝土路桥,可考虑采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该法具有加固、卸荷、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功效。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体外预应力索、管道和灌浆材料,体外预应力索的锚固系统,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装置。
2.预应力筋的安装和张拉
在安装预应力筋前,首先要检查各种锚具是否能正常工作,特别是粗钢筋的螺杆和螺母的匹配情况,逐个试拧,均应达到每个丝头在不加力的情况下,以手拧动就可将螺母拧至全程。对于水平筋和斜筋分别采用两根粗钢筋或斜杆为型钢的情况,首先将斜筋与水平滑块固定在一起,并将斜筋的上锚固点固定。用临时支架将滑块定位在其垫板的位置上,然后再穿入水平筋。穿筋时应保证水平筋的两端均有相等的丝头长度,检查滑块位置并预留滑移量。为了防止在张拉锚固时拧紧螺母困难,上紧两水平筋的螺母,同时应保证水平筋的中心与滑块锚孔的对中。而横向收紧水平筋产生预应力的体系,则首先按斜筋的斜度要求将斜杆焊接在梁端的U型锚固板上,采用夹杆焊将水平筋焊在斜筋上。每隔2-2.5m 用木块将水平拉杆垫起,然后安装锁紧装置,以减少垂度。以各张拉,先安放弯起点处的立柱,再按设计位置安装撑棍和收紧器。
就张拉位置而言,体外预应力筋的张拉方法可分为沿斜筋方向在梁顶张拉和沿水平筋方向在梁底张拉。一般来说,由于张拉设备及操作人员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梁同时张拉,但对于同一根梁的两侧预应力筋应尽量做到同步张拉,以保证梁两侧的钢筋具有相等或相近的预应力状态。
三、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
1.设置桥头搭板
为了防止桥头跳车而采用桥头搭板是目前针对于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现象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处治方法。为了达到消除沉降差的目的,避免产生行车的不舒适感,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桥台搭板长度为足以保持其坡度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以下,能承受全部行车荷载的搭板。
2.台后填筑
桥梁两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面三部分压缩变形组成。其中,地基的压缩变形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引起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对于面层,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同。则不会产生沉降差。因此, 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车辆荷载的作用的影响深度一般2m 左右,因此一般搭板下的加强层不超过2m。
3.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
实施台背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对要采用的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不同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变数和松铺厚度的关系,从试验结果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填料: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地取材不仅经济而且取材方便、不误工。
综上所述,质量是工程的核心,施工技术是关系着路桥工程质显、安全、效益的关键因素。施工技术的选用得当,能够直接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促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在进行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做好相关施工技术的选择,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以促使路桥工程建设实现稳健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路桥 工程 施工技术
路桥施工的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命运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路桥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经济管理和职工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现如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撑,交通道路桥梁建设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道路桥梁所承载的车辆交通荷载越来越重,人们对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混凝土质量保证
混凝土应保证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良好的和易性及泌水性,且质量均匀性要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有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其中混凝土配合比是控制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满足其施工要求的情形下,应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相应地减少单位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减少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而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施加预应力之前的收缩裂缝。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要把其作为一个关键点来实行控制。
此外,混凝土振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优劣。混凝土施工的欠振、漏振、过振,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内在和外在质量,将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甚至狗洞等质量低劣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中,要依结构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型号的振捣器以满足振捣密实的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层厚、振捣密度及振捣时间等。
二、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1.体外预应力加固原理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体系的分支之一。体外预应力就是把预应力索放在梁的主体结构之外,只通过两端能锚固以及梁中的转向装置与梁体相连。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布置在主体结构之外,固体外预应力索通常为由多根钢绞线组合成的集中钢索,故也称为体外预应力索。体外预应力加固通常是在梁底或梁侧下部增设预应力加劲钢丝索或预应力粗钢筋补强并分别锚固在梁的两端,通过设置一定的联结构件使预应力拉杆(钢丝索或粗钢筋)与梁体构成一个桁架体系,成一次超静定结构。在体外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加预应力,以预应力产生的反弯矩部分抵消外荷载产生的内力,从而达到卸载的作用,提高桥梁結构的承载能力。对于钢筋混凝土路桥,可考虑采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该法具有加固、卸荷、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功效。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体外预应力索、管道和灌浆材料,体外预应力索的锚固系统,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装置。
2.预应力筋的安装和张拉
在安装预应力筋前,首先要检查各种锚具是否能正常工作,特别是粗钢筋的螺杆和螺母的匹配情况,逐个试拧,均应达到每个丝头在不加力的情况下,以手拧动就可将螺母拧至全程。对于水平筋和斜筋分别采用两根粗钢筋或斜杆为型钢的情况,首先将斜筋与水平滑块固定在一起,并将斜筋的上锚固点固定。用临时支架将滑块定位在其垫板的位置上,然后再穿入水平筋。穿筋时应保证水平筋的两端均有相等的丝头长度,检查滑块位置并预留滑移量。为了防止在张拉锚固时拧紧螺母困难,上紧两水平筋的螺母,同时应保证水平筋的中心与滑块锚孔的对中。而横向收紧水平筋产生预应力的体系,则首先按斜筋的斜度要求将斜杆焊接在梁端的U型锚固板上,采用夹杆焊将水平筋焊在斜筋上。每隔2-2.5m 用木块将水平拉杆垫起,然后安装锁紧装置,以减少垂度。以各张拉,先安放弯起点处的立柱,再按设计位置安装撑棍和收紧器。
就张拉位置而言,体外预应力筋的张拉方法可分为沿斜筋方向在梁顶张拉和沿水平筋方向在梁底张拉。一般来说,由于张拉设备及操作人员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梁同时张拉,但对于同一根梁的两侧预应力筋应尽量做到同步张拉,以保证梁两侧的钢筋具有相等或相近的预应力状态。
三、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
1.设置桥头搭板
为了防止桥头跳车而采用桥头搭板是目前针对于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现象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处治方法。为了达到消除沉降差的目的,避免产生行车的不舒适感,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桥台搭板长度为足以保持其坡度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以下,能承受全部行车荷载的搭板。
2.台后填筑
桥梁两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面三部分压缩变形组成。其中,地基的压缩变形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引起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对于面层,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同。则不会产生沉降差。因此, 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车辆荷载的作用的影响深度一般2m 左右,因此一般搭板下的加强层不超过2m。
3.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
实施台背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对要采用的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不同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变数和松铺厚度的关系,从试验结果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填料: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地取材不仅经济而且取材方便、不误工。
综上所述,质量是工程的核心,施工技术是关系着路桥工程质显、安全、效益的关键因素。施工技术的选用得当,能够直接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促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在进行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做好相关施工技术的选择,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以促使路桥工程建设实现稳健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