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张扬个性,充分展示,体验成功和快乐,收获成长。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听《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指出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也举例说明老师是怎么样让课堂充满生命力的。
关键词:关注;学生;构建;生命;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我和张老师一起去参加党睦镇党北中心小学的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的题目是《去年的树》。两节课设计大同小异,都是按照“品读词语,体会情谊—抓住对话,研读感悟—读写结合,拓展升华”的教学思路进行的。这样的设计,重难点突出,都体现了语言运用。但就两节课的教学理念来说,我认为张老师的课能以学生为本,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设置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参与了实践与体验。获得了生命的成长。
课文的刻骨铭心之处在于鸟儿的寻找,鸟儿三次寻找树,在一次次寻找中,情节向前推进。形成内在的动感、心灵的冲击,深处的悲剧体验感逐层强化。这正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
一、形式多样,读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在第一板块教学时,两个老师都抓住了重点词语“天天”,但张老师却能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去读中感悟鸟儿和树的深厚情谊。如“当冰雪融化的时候,鸟儿——”“当黄叶飘落的时候,鸟儿——”这样设置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孩子们也随着老师的创设情境入情入境地读了起来。
在教学第二板块鸟儿和树分离时, 第一位老师采取直接出示句子,而张老师能联系实际,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想象如果要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分离了,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孩子们自然会想到悲伤、难过。那鸟儿和树分别时会说什么?怎样说呢?孩子们自然会把悲伤难过的心情融进朗读中。
课文写鸟儿寻找的三次对话,是课文的重点。两位老师在读的形式上都采用自由读、齐读、分组对读、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读的层次性和指向性都是非常清晰的,但在读的内涵上,张教师能不断地引发同学们思考人物对话时的具体语言环境和内心情感,并不时地采用师生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手段,使学生越读越有感情。
二、读写结合,拓展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童话的行文留下了大量空白,这成就了本文淡然、内蕴的风格,也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读写切入点。在教学鸟儿三次找树的句子时,鸟儿的三次询问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伤心。但课文中却没有写出寻找的过程和寻找时的心情。这时张老师就通过设置这样的教学活动来具体指出其心情如何:小鸟 地问:“ 。”让学生体会小鸟的伤心和难过。在孩子们读出小鸟的着急语气和体会出小鸟的伤心后,张老师接着追问:“大家想一下;小鸟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这时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说狗、有的说狼,有的说狐狸……最后在教学小鸟找到大树时,张老师又问:“看着灯火,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让学生充分想象,引导学生想象小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走近角色,体验情思,获得感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最后,张老师又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练习。通过自主写话:“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我想对……”这样的设计,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空间,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并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的前提下富有个性、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文本主题得到了升华,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杨 莉,唐 涛.低吟浅唱读衷情, 千回百转筑思维——赏析特级教师王崧舟的《去年的树》[J].四川教育,2015,(9).
[2]胡华杰.言意兼得与精神飞扬——王崧舟、周益民《去年的树》教学片断赏析[J].小学语文教师,2014, (3).
关键词:关注;学生;构建;生命;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我和张老师一起去参加党睦镇党北中心小学的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同课异构的题目是《去年的树》。两节课设计大同小异,都是按照“品读词语,体会情谊—抓住对话,研读感悟—读写结合,拓展升华”的教学思路进行的。这样的设计,重难点突出,都体现了语言运用。但就两节课的教学理念来说,我认为张老师的课能以学生为本,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设置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参与了实践与体验。获得了生命的成长。
课文的刻骨铭心之处在于鸟儿的寻找,鸟儿三次寻找树,在一次次寻找中,情节向前推进。形成内在的动感、心灵的冲击,深处的悲剧体验感逐层强化。这正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
一、形式多样,读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在第一板块教学时,两个老师都抓住了重点词语“天天”,但张老师却能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去读中感悟鸟儿和树的深厚情谊。如“当冰雪融化的时候,鸟儿——”“当黄叶飘落的时候,鸟儿——”这样设置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孩子们也随着老师的创设情境入情入境地读了起来。
在教学第二板块鸟儿和树分离时, 第一位老师采取直接出示句子,而张老师能联系实际,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想象如果要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分离了,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孩子们自然会想到悲伤、难过。那鸟儿和树分别时会说什么?怎样说呢?孩子们自然会把悲伤难过的心情融进朗读中。
课文写鸟儿寻找的三次对话,是课文的重点。两位老师在读的形式上都采用自由读、齐读、分组对读、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读的层次性和指向性都是非常清晰的,但在读的内涵上,张教师能不断地引发同学们思考人物对话时的具体语言环境和内心情感,并不时地采用师生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手段,使学生越读越有感情。
二、读写结合,拓展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童话的行文留下了大量空白,这成就了本文淡然、内蕴的风格,也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读写切入点。在教学鸟儿三次找树的句子时,鸟儿的三次询问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伤心。但课文中却没有写出寻找的过程和寻找时的心情。这时张老师就通过设置这样的教学活动来具体指出其心情如何:小鸟 地问:“ 。”让学生体会小鸟的伤心和难过。在孩子们读出小鸟的着急语气和体会出小鸟的伤心后,张老师接着追问:“大家想一下;小鸟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这时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说狗、有的说狼,有的说狐狸……最后在教学小鸟找到大树时,张老师又问:“看着灯火,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让学生充分想象,引导学生想象小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走近角色,体验情思,获得感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最后,张老师又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练习。通过自主写话:“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我想对……”这样的设计,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空间,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并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的前提下富有个性、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文本主题得到了升华,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杨 莉,唐 涛.低吟浅唱读衷情, 千回百转筑思维——赏析特级教师王崧舟的《去年的树》[J].四川教育,2015,(9).
[2]胡华杰.言意兼得与精神飞扬——王崧舟、周益民《去年的树》教学片断赏析[J].小学语文教师,2014, (3).